卷一 通禮
關燈
小
中
大
盜賊之類。
】不入中門,入中門婦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
女仆無故不出中門,有故出中門,亦必擁蔽其面。
【雖小婢亦然。
】鈴下蒼頭,但主通内外之言,傳緻内外之物,毋得辄升堂室、入庖廚。
凡卑幼于尊長,晨亦省問,夜亦安置。
【丈夫唱喏,婦人道萬福。
】坐而尊長過之則起,出遇尊長于塗則下馬。
不見尊長,經再宿以上則再拜,五宿以上則四拜。
賀冬至正旦六拜,朔望四拜。
凡拜數,或尊長臨時減而止之,則從尊長之命。
吾家同居宗族衆多,冬至朔望聚于堂上,丈夫處左西上,婦人處右東上,皆北面共為一列,各以長幼為序。
【婦以夫之長幼為序,不以身之長幼為序。
】共拜家長畢,長兄立于門之左,長姊立于門之右,皆南向,諸弟妹以次拜訖,各就列,丈夫西上,婦人東上,共受卑幼拜。
【以宗族多,若人人拜,則不勝煩勞,故同列共受。
】受拜訖,先退。
後輩立受拜于門東西,如前輩之儀。
若卑幼自遠方至,見尊長,遇尊長三人以上同處者,先共再拜,叙寒暄問起居訖,又三再拜而止。
【晨夜唱喏、萬福、安置,若尊長三人以上同處,亦三而止,所以避煩也。
補注:此節猶小學,言長幼之序。
】 凡受女壻及外甥拜,立而扶之。
外孫,則立而受之可也。
【○補注:此節言接女壻、外甥、外孫之禮。
】 凡節序及非時家宴,上壽于家長,卑幼盛服序立,如朔望之儀,先再拜,子弟之最長者一人進,立于家長之前,幼者一人搢笏執酒盞,立于其左,一人執酒注,立于其右。
長者搢笏跪,斟酒祝曰:「伏願某官備膺五福,保族宜家。
」尊長飲畢,授幼者盞注,反其故處。
長者出笏,俛伏,興,退,與卑幼皆再拜。
家長命諸卑幼坐,皆再拜而坐。
家長命侍者徧酢諸卑幼,諸卑幼皆起,序立如前,俱再拜就坐。
飲訖,家長命易服,皆退,易便服,還複就坐。
【此節言家宴上壽之儀。
】 凡子始生,若為之求乳母,必擇良家婦人稍溫謹者。
【乳母不良,非惟敗亂家法,兼令所飼之子性行亦如之。
】子能食,飼之,教以右手。
子能言,教之自名及唱喏、萬福、安置。
稍有知,則教以恭敬尊長。
有不識尊卑長幼者,則嚴诃禁之。
【古有胎教,況于已生!子始生未有知,固舉以禮,況于已有知!孔子曰:「幼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顔氏家訓曰:「教婦初來,教子嬰孩。
」】六歲教之數與方名,男子始習書字,女子始習女工之小者。
七歲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始誦孝經、論語,雖女子亦宜誦之。
自七歲以下謂之孺子,早寝宴起,食無時。
八歲,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後長者,始教之以謙讓,男子誦尚書,女子不出中門。
九歲,男子誦春秋及諸史,始為之講解,使曉義理。
女子亦為之講解論語、孝經及列女傳、女戒之類,略曉大意。
十歲,男子出就外傅,居宿于外,讀禮、詩,傅為之講解,使知仁義禮智信。
自是以往,可以讀孟、荀、楊子,博觀群書。
凡所讀書,必擇其精要者而讀之。
【如禮記大學、中庸、學記、樂記類是也。
】其異端非聖賢之書傳宜禁之,勿使妄觀,以惑亂其志。
觀書皆通,始可學文辭。
女子則教以婉娩聽從及女工之大者。
未冠笄者,質明而起,總角靧面以見尊長。
佐長者供養祭祀,則佐執酒食。
若既冠笄,則皆責以成人之禮,不得複言童幼矣。
【此節言教男女之道【見顔氏家訓教子第二。
】。
】 凡内外仆妾,雞初鳴鹹起,栉總盥漱衣服。
男仆灑掃堂室及庭,鈴下蒼頭灑掃中庭,女仆灑掃室堂,設椅桌,陳盥漱栉靧之具。
主父主母既起,則拂床襞衾,侍立左右,以備使令。
退而具飲食,得閑則浣濯紉縫,先公後私。
及夜,則複拂床展衾。
當晝,内外仆妾惟主人之命,各從其事,以供百役。
【此節言仆妾事主父母之道。
】 凡女仆,同輩【謂兄弟所使。
】謂長者為姊,後輩【謂諸子舍所使。
】謂前輩為姨,【内則雲:「雖婢妾,衣服飲食必後長者。
」鄭康成曰:「人貴賤不可以無禮,故使之序長幼尊卑。
」】務相雍睦。
其有鬥争者,主父主母聞之即诃禁之,不止即杖之。
理曲者杖多。
一止一不止,獨杖不止者。
【此下三節言主父主母禦仆妾之道。
】 凡男仆,有忠信可任者重其祿,能幹家事次之,其專務欺詐,背公狥私,屢為盜竊,弄權犯上者,逐之。
凡女仆,年滿不願留者,縱之;勤奮少過者,資而嫁之;其兩面二舌、飾虛造讒、離間骨肉者,逐之;屢為盜竊者,逐之;放蕩不謹者,逐之;有離叛之志者,逐之。
】不入中門,入中門婦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
女仆無故不出中門,有故出中門,亦必擁蔽其面。
【雖小婢亦然。
】鈴下蒼頭,但主通内外之言,傳緻内外之物,毋得辄升堂室、入庖廚。
凡卑幼于尊長,晨亦省問,夜亦安置。
【丈夫唱喏,婦人道萬福。
】坐而尊長過之則起,出遇尊長于塗則下馬。
不見尊長,經再宿以上則再拜,五宿以上則四拜。
賀冬至正旦六拜,朔望四拜。
凡拜數,或尊長臨時減而止之,則從尊長之命。
吾家同居宗族衆多,冬至朔望聚于堂上,丈夫處左西上,婦人處右東上,皆北面共為一列,各以長幼為序。
【婦以夫之長幼為序,不以身之長幼為序。
】共拜家長畢,長兄立于門之左,長姊立于門之右,皆南向,諸弟妹以次拜訖,各就列,丈夫西上,婦人東上,共受卑幼拜。
【以宗族多,若人人拜,則不勝煩勞,故同列共受。
】受拜訖,先退。
後輩立受拜于門東西,如前輩之儀。
若卑幼自遠方至,見尊長,遇尊長三人以上同處者,先共再拜,叙寒暄問起居訖,又三再拜而止。
【晨夜唱喏、萬福、安置,若尊長三人以上同處,亦三而止,所以避煩也。
補注:此節猶小學,言長幼之序。
】 凡受女壻及外甥拜,立而扶之。
外孫,則立而受之可也。
【○補注:此節言接女壻、外甥、外孫之禮。
】 凡節序及非時家宴,上壽于家長,卑幼盛服序立,如朔望之儀,先再拜,子弟之最長者一人進,立于家長之前,幼者一人搢笏執酒盞,立于其左,一人執酒注,立于其右。
長者搢笏跪,斟酒祝曰:「伏願某官備膺五福,保族宜家。
」尊長飲畢,授幼者盞注,反其故處。
長者出笏,俛伏,興,退,與卑幼皆再拜。
家長命諸卑幼坐,皆再拜而坐。
家長命侍者徧酢諸卑幼,諸卑幼皆起,序立如前,俱再拜就坐。
飲訖,家長命易服,皆退,易便服,還複就坐。
【此節言家宴上壽之儀。
】 凡子始生,若為之求乳母,必擇良家婦人稍溫謹者。
【乳母不良,非惟敗亂家法,兼令所飼之子性行亦如之。
】子能食,飼之,教以右手。
子能言,教之自名及唱喏、萬福、安置。
稍有知,則教以恭敬尊長。
有不識尊卑長幼者,則嚴诃禁之。
【古有胎教,況于已生!子始生未有知,固舉以禮,況于已有知!孔子曰:「幼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顔氏家訓曰:「教婦初來,教子嬰孩。
」】六歲教之數與方名,男子始習書字,女子始習女工之小者。
七歲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始誦孝經、論語,雖女子亦宜誦之。
自七歲以下謂之孺子,早寝宴起,食無時。
八歲,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後長者,始教之以謙讓,男子誦尚書,女子不出中門。
九歲,男子誦春秋及諸史,始為之講解,使曉義理。
女子亦為之講解論語、孝經及列女傳、女戒之類,略曉大意。
十歲,男子出就外傅,居宿于外,讀禮、詩,傅為之講解,使知仁義禮智信。
自是以往,可以讀孟、荀、楊子,博觀群書。
凡所讀書,必擇其精要者而讀之。
【如禮記大學、中庸、學記、樂記類是也。
】其異端非聖賢之書傳宜禁之,勿使妄觀,以惑亂其志。
觀書皆通,始可學文辭。
女子則教以婉娩聽從及女工之大者。
未冠笄者,質明而起,總角靧面以見尊長。
佐長者供養祭祀,則佐執酒食。
若既冠笄,則皆責以成人之禮,不得複言童幼矣。
【此節言教男女之道【見顔氏家訓教子第二。
】。
】 凡内外仆妾,雞初鳴鹹起,栉總盥漱衣服。
男仆灑掃堂室及庭,鈴下蒼頭灑掃中庭,女仆灑掃室堂,設椅桌,陳盥漱栉靧之具。
主父主母既起,則拂床襞衾,侍立左右,以備使令。
退而具飲食,得閑則浣濯紉縫,先公後私。
及夜,則複拂床展衾。
當晝,内外仆妾惟主人之命,各從其事,以供百役。
【此節言仆妾事主父母之道。
】 凡女仆,同輩【謂兄弟所使。
】謂長者為姊,後輩【謂諸子舍所使。
】謂前輩為姨,【内則雲:「雖婢妾,衣服飲食必後長者。
」鄭康成曰:「人貴賤不可以無禮,故使之序長幼尊卑。
」】務相雍睦。
其有鬥争者,主父主母聞之即诃禁之,不止即杖之。
理曲者杖多。
一止一不止,獨杖不止者。
【此下三節言主父主母禦仆妾之道。
】 凡男仆,有忠信可任者重其祿,能幹家事次之,其專務欺詐,背公狥私,屢為盜竊,弄權犯上者,逐之。
凡女仆,年滿不願留者,縱之;勤奮少過者,資而嫁之;其兩面二舌、飾虛造讒、離間骨肉者,逐之;屢為盜竊者,逐之;放蕩不謹者,逐之;有離叛之志者,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