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态度

關燈
我們日常的生活(或者說是心理狀态),大概總有一些不合适的地方。其形著于外者,約有三種方式:

    (一)譬如大家有時很興奮,對于自己的功課,也很注意,仿佛急于有所求的樣子。這時應當反省這時(是)幹什麼?仔細一想,心裡還是有私有貪。須知世界上沒有什麼可貪的東西,要把他放得空洞開豁一些。

    (二)再就是懶惰散漫,苟且偷安。這時應當把自己心裡頭所有問題都提出來。問題是心裡的真切痛癢處,最大的問題,是足以警惕自己的懈惰與散漫的。例如關心國家社會問題,就應當以國難和種種社會罪惡來提醒自己。家庭經濟困難的,就以家貧來提醒自己,也未嘗不可(但有流弊)。問題無大小無遠近,隻要是真切地感覺到的就行。這些消極的辦法還不夠,自己還應當抓住自己的長處來盡量發揮。

    (三)還有感覺到煩悶的,這個需要找朋友談一談;如仍不能解決時,再求之于師。

    除去此三種不合适的心理狀态以後,平平實實的去讀書、工作,那真是頂理想的生活态度了。我們不要心理上老是存一個東西,最好是坦蕩平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