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安玉兒,年十九,北虞國人士,原是東華城米商之嫡女,上有嫡兄五名,庶兄兩名及一名将及笄的庶妹,自幼受盡寵愛,更是安老夫人的心頭肉,受寵程度無人可及。

     娘親強勢,壓得姨娘擡不得起頭,即使安老爺有一妻二妾,可在安府,一切是安夫人說了算,連安老爺都不得插手後院的事,以免悍妻動怒,家宅不和。

     當初安夫人之所以為夫納妾,乃是她入門三年仍未有所出,不得不忍下妒意安排幼妹為姨娘,希望能一舉得男,為安家開枝散葉,省卻翁姑埋怨,就怕安家絕了後。

     誰知妹妹入門不到三個月,安夫人便有了身孕,連年生了五子,其中兩子為雙生子,而妹妹在四年後才生下一庶子,之後便再無妊,始終隻有一子傍身。

     原本安家該和睦的過日子,孰料,安老爺一夜醉酒,誤宿了某位送酒到青樓的賣酒女,以為她是賣身的女子而強了人家,一宿風流後才知錯,畢竟女子貞操不容玷辱,安老爺不得不負起責任。

     隻是善妒的安夫人容不下她,始終不許她入安家門,此事在地方上鬧了好一陣子,礙于悍妻,安老爺也不敢多置一詞,送了些銀兩盼消弭所犯的過錯。

     哪曉得春風一度,那名賣酒女竟然懷了安家的骨血,在女子已有孕的情況下,安夫人即便再不願也得讓她進門,但表明她隻能為通房,連妾的身分都構不着,直到她生下一子一女後,才在安老夫人的首肯下升為妾室,人稱柳姨娘。

     不過,這些全不是重點,安玉兒這位受寵萬分的嫡長女才是主角,是安家上下捧在手掌心的掌上明珠,隻要她想要的,衆人無不争先恐後地把東西送到她面前,以博她展顔一笑。

     但是這樣的呵護卻隻到她十三歲。

     不是家道中落或是失寵了,這事與安老夫人有關。

     話說,安老夫人未出閣前有一情同姊妹的手帕交,兩人各自婚配時曾口頭約定兒女親事,以延續彼此的情誼。

     隻可惜兩人的肚子太争氣,生下的全為男丁,因此這一約定始終落空,讓兩位老人家欷籲不已,心有遺憾。

     一直到孫子輩終于有女娃出生,商老夫人二話不說親自到安家下聘,定下娃娃親,把剛滿月的安玉兒視同孫媳婦,巴望着早一日迎娶入門,了卻年輕時的心願。

     可說巧不巧地,在安玉兒十三歲那一年,商家長孫已染重疾卧病不起三年,不知看了多少大夫都未有起色,整個人日漸消瘦,能不能活到弱冠仍是一大問題。

     商老夫人是心疼安玉兒的,不忍心她一嫁入商家便守寡,因此有意退了這門婚事,讓她另擇良緣。

     但,商人重然諾,安老夫人更重視姊妹情誼,怎麼也不肯毀約,直道這是孫女的命,除非商家長孫真的回天乏術,否則這門親事是結定了,誰也不準反悔。

     就在這時候出現一名遊方道士,隻求一碗清菜和兩盤素菜,表示「沖喜」便可化災,令商家長孫逃過死劫。

     而「沖喜」不外是婚嫁。

     雖然安家人十分不舍,安夫人更為此哭紅了一雙眼,但是安老夫人的一句話,安玉兒還是嫁人了,而且是風光大嫁,當時的嫁妝六十四擡,送親的隊伍多到長達一整條街道,兩家人搬了老半天才塞進新房,有些隻得擱在新房旁的小屋。

     安玉兒十三歲為人婦,丈夫卧病在床,無法行夫妻敦倫,拖了幾年夫婿的身子漸好,可兩人仍未圓房,即使同睡一張床卻未有肌膚之親,而後在商家長孫的表妹喻可柔出現後,十七歲的她便常獨守空房,到了最後甚至分房而居。

     直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