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貨篇第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middot國風》中,有樂有舞。
古人認為它是“正道之始,王化之基”,寓意深刻。
③正牆面而立:舊注:“言一物無所見,一步不可行。
” 【譯文】 孔子告訴伯魚說:“你學過《周南》、《召南》了嗎?人假如不學《周南》、《召南》,就好比面對着牆壁站在那裡,一步也前進不得啊!” 【原文】 子曰:“色厲而内荏①,譬諸小人,其猶穿窬②之盜也與?” 【注釋】 ①‘色厲’句:臉色嚴厲,内心怯弱。
厲,威嚴。
荏,軟弱。
②穿窬:指盜竊行為。
穿,穿壁。
窬,牆洞。
【譯文】 孔子說:“神色嚴厲而内心虛弱,用小人來做比喻,大概就像鑽牆洞的盜賊吧!” 【原文】 子曰:“鄉願①,德之賊②也。
” 【注釋】 ①鄉願:亦作鄉原,指不分是非、人雲亦雲的好好先生。
《孟子·盡心下》:“閹然媚于世也者,是鄉原也。
” ②德之賊:損害德行的人。
【譯文】 孔子說:“鄉裡的好好先生,是損害德行的人。
” 【原文】 子曰:“道聽而途說①,德之棄②也。
” 【注釋】 ①途說:四處傳播。
②德之棄:背棄道德。
【譯文】 孔子說:“道聽途說,是背棄道德。
” 【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①,今也或是之亡②也。
古之狂也肆③,今之狂也蕩④;古之矜也廉⑤,今之矜也忿戾⑥;古之愚也直⑦,今之愚也詐⑧而已矣。
” 【注釋】 ①三疾:指狂、矜、愚,謂古時的三種美德,今天變成了三種缺點。
②亡:無。
③肆:放肆,不拘小節。
④蕩:放蕩不羁。
⑤廉:品行方正而有威儀。
本謂棱角,借喻品行端方。
⑥忿戾:憤怒乖戾。
⑦直:直率。
⑧詐:欺詐。
【譯文】 孔子說:“古時候民衆有三項缺點,現在恐怕連這些缺點都沒有了。
古時候的狂不拘小節,現在的狂放蕩無禮;古時候的矜持方正峭厲,現在的矜持蠻橫胡鬧;古時候的愚昧是正直,現在的愚昧隻是欺詐而已。
” 【原文】 子曰:“巧言①令色②,鮮矣仁。
” 【注釋】 ①巧言:花言巧語。
②令色:面目僞善。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儀容僞善的人,仁德就不多了。
” 【原文】 孺悲①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
将命者②出戶,取瑟而歌,使之③聞之。
【注釋】 ①孺悲:魯國人,曾向孔子學禮。
②将命者:傳達命令的人。
③之:指孺悲。
孔子不見孺悲的原因,現已難知。
【譯文】 孺悲想見孔子,孔子推說得了病。
傳話的人出了房門,孔子取來瑟彈唱,故意讓孺悲聽見。
【原文】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①!不有博弈②者乎?為之猶賢③乎已。
” 【注釋】 ①難矣哉:言難以成德。
難,難有成就。
②博弈:擲骰子,下圍棋。
博,六博,古代的一種遊戲,已失傳。
弈,圍棋。
③賢:好、勝過。
【譯文】 孔子說:“整天吃得飽飽的,一點不動腦筋,真難以教誨啊!不是有六博、弈棋嗎?去玩玩也比閑着好。
” 【原文】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①也,近之則不孫②,遠之則怨③。
” 【注釋】 ①難養:難以相處、難以侍候。
②不孫:無禮、不恭順。
③怨:怨恨。
【譯文】 孔子說:“女子和小人可算是難以相處了,親近了就放肆,疏遠了就抱怨。
”
古人認為它是“正道之始,王化之基”,寓意深刻。
③正牆面而立:舊注:“言一物無所見,一步不可行。
” 【譯文】 孔子告訴伯魚說:“你學過《周南》、《召南》了嗎?人假如不學《周南》、《召南》,就好比面對着牆壁站在那裡,一步也前進不得啊!” 【原文】 子曰:“色厲而内荏①,譬諸小人,其猶穿窬②之盜也與?” 【注釋】 ①‘色厲’句:臉色嚴厲,内心怯弱。
厲,威嚴。
荏,軟弱。
②穿窬:指盜竊行為。
穿,穿壁。
窬,牆洞。
【譯文】 孔子說:“神色嚴厲而内心虛弱,用小人來做比喻,大概就像鑽牆洞的盜賊吧!” 【原文】 子曰:“鄉願①,德之賊②也。
” 【注釋】 ①鄉願:亦作鄉原,指不分是非、人雲亦雲的好好先生。
《孟子·盡心下》:“閹然媚于世也者,是鄉原也。
” ②德之賊:損害德行的人。
【譯文】 孔子說:“鄉裡的好好先生,是損害德行的人。
” 【原文】 子曰:“道聽而途說①,德之棄②也。
” 【注釋】 ①途說:四處傳播。
②德之棄:背棄道德。
【譯文】 孔子說:“道聽途說,是背棄道德。
” 【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①,今也或是之亡②也。
古之狂也肆③,今之狂也蕩④;古之矜也廉⑤,今之矜也忿戾⑥;古之愚也直⑦,今之愚也詐⑧而已矣。
” 【注釋】 ①三疾:指狂、矜、愚,謂古時的三種美德,今天變成了三種缺點。
②亡:無。
③肆:放肆,不拘小節。
④蕩:放蕩不羁。
⑤廉:品行方正而有威儀。
本謂棱角,借喻品行端方。
⑥忿戾:憤怒乖戾。
⑦直:直率。
⑧詐:欺詐。
【譯文】 孔子說:“古時候民衆有三項缺點,現在恐怕連這些缺點都沒有了。
古時候的狂不拘小節,現在的狂放蕩無禮;古時候的矜持方正峭厲,現在的矜持蠻橫胡鬧;古時候的愚昧是正直,現在的愚昧隻是欺詐而已。
” 【原文】 子曰:“巧言①令色②,鮮矣仁。
” 【注釋】 ①巧言:花言巧語。
②令色:面目僞善。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儀容僞善的人,仁德就不多了。
” 【原文】 孺悲①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
将命者②出戶,取瑟而歌,使之③聞之。
【注釋】 ①孺悲:魯國人,曾向孔子學禮。
②将命者:傳達命令的人。
③之:指孺悲。
孔子不見孺悲的原因,現已難知。
【譯文】 孺悲想見孔子,孔子推說得了病。
傳話的人出了房門,孔子取來瑟彈唱,故意讓孺悲聽見。
【原文】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①!不有博弈②者乎?為之猶賢③乎已。
” 【注釋】 ①難矣哉:言難以成德。
難,難有成就。
②博弈:擲骰子,下圍棋。
博,六博,古代的一種遊戲,已失傳。
弈,圍棋。
③賢:好、勝過。
【譯文】 孔子說:“整天吃得飽飽的,一點不動腦筋,真難以教誨啊!不是有六博、弈棋嗎?去玩玩也比閑着好。
” 【原文】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①也,近之則不孫②,遠之則怨③。
” 【注釋】 ①難養:難以相處、難以侍候。
②不孫:無禮、不恭順。
③怨:怨恨。
【譯文】 孔子說:“女子和小人可算是難以相處了,親近了就放肆,疏遠了就抱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