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靈公篇第十五

關燈
” 【注釋】 ①小慧:小聰明。

    好行小慧, 即專好賣弄小聰明。

    舊注:“小慧,即小小之才知。

    難矣哉,言無所成。

    ” 【譯文】 孔子說:“整天聚在一起,言談不涉及正理,喜歡耍小聰明,這就難以造就了。

    ” 【原文】 子曰:“君子病①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注釋】 ①病:憂慮、擔心。

     【譯文】 孔子說:“君子擔心沒有能力,不擔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 【原文】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①諸人。

    ” 【注釋】 ①求:前一句的“求”,是嚴格要求的意思;後一句的“求”,則是苛求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苛求他人。

    ” 【原文】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①人,不以人廢言。

    ” 【注釋】 ①舉:提拔。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因為言談而舉用人,不因為人而排斥其言談。

    ” 【原文】 子貢問曰:“有一言①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②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注釋】 ①一言:指一個字。

     ②恕:忠恕。

     【譯文】 子貢問道:“是否有一個字足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說:“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他人。

    ” 【原文】 子曰:“巧言亂德①,小不忍,則亂大謀②。

    ” 【注釋】 ①巧言亂德:謂花言巧語足以敗壞道德,混淆是非。

     ②‘小不忍’二句:猶言小事情不能容忍,便會擾亂了大計謀。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擾亂德行,小處不能忍耐就會敗壞大事。

    ” 靈公問陣 此圖表現衛靈公與孔子交談問陣的情景。

     【原文】 子曰:“人能弘①道,非道弘人。

    ” 【注釋】 ①弘:擴充、光大。

     【譯文】 孔子說:“人能弘揚大道,不是大道來弘揚人。

    ” 【原文】 子曰:“過而①不改,是謂過矣。

    ” 【注釋】 ①而:義同“如”。

     【譯文】 孔子說:“錯了不去改正,才叫作過錯。

    ” 【原文】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

    耕也,餒①在其中矣,學也,祿②在其中矣。

    君子憂道不憂貧。

    ” 【注釋】 ①餒:饑餓。

     ②祿:俸祿。

     【譯文】 孔子說:“君子謀求大道而不謀求食物。

    耕作可能得到饑餓,學習可能得到俸祿。

    君子憂患大道而不憂患貧困。

    ” 【原文】 子曰:“當仁①不讓于師②。

    ” 【注釋】 ①當仁:面臨着實行仁德。

     ②師:師長。

    現在有的本子訓作“衆”,即衆人之意。

    當仁不讓于師,泛指見義勇為。

     【譯文】 孔子說:“遇到行仁的事不能向老師謙讓。

    ” 【原文】 子曰:“有教無類①。

    ” 【注釋】 ①無類:不再分類區别。

    類,類别。

     【譯文】 孔子說:“進行教育沒有對象的區别。

    ” 【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 【譯文】 孔子說:“見解不同,不相互商議事情。

    ” 【原文】 子曰:“辭達①而已矣。

    ” 【注釋】 ①辭達:言辭用以表達意思。

    達,表達意思。

     【譯文】 孔子說:“言語能表達意思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