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問篇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注釋】
①陳成子:齊國大夫陳恒,“成”是他的谥号。
②簡公:齊國國君,姓姜名壬。
③三子:指魯國當時的執政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
④之:到。
【譯文】 陳成子謀害了齊簡公,孔子特地沐浴上朝,報告魯哀公說:“陳恒謀害了他的國君,請讨伐他。
”哀公說:“你去報告三位大夫吧。
”孔子退出來說:“因為我曾經擔任過大夫,所以不敢不來報告,國君卻說‘報告三位大夫’!”于是向三位大夫報告,他們不同意讨伐。
孔子說:“因為我曾經擔任過大夫,所以不敢不來報告。
” 【原文】 子曰:“君子上①達②,小人下③達。
” 【注釋】 ①上:指崇尚仁義。
②達:通達。
③下:指追求财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通達于崇高的仁義,小人通達于追求财利。
” 【原文】 蘧伯玉①使人于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②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③!使乎!” 【注釋】 ①蘧伯玉:衛國大夫,名瑗。
孔子在衛國時曾住過他家。
②夫子:指蘧伯玉。
③使乎:好一位使者。
舊注:“再言‘使乎’者,善之也。
”即稱贊他的才能不止是當使者。
【譯文】 蘧伯玉派人去拜訪孔子,孔子與來人同坐而詢問他說:“夫子在做什麼啊?”那人答道:“夫子想減少自己的過錯但還沒能做到。
”那人退出後,孔子說:“好使者!好使者!”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①,不謀②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 【注釋】 ①位:工作崗位。
②謀:考慮、參與。
【譯文】 孔子說:“不在這個職位上,就不考慮它的政務。
”曾子說:“君子的思慮不越出自己的職位。
” 蘧使談心 此圖描繪了蘧伯玉派去的使者拜訪孔子的情景。
【原文】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①過②其行。
” 【注釋】 ①而:用法同“之”。
②過:超過。
【譯文】 孔子說:“君子感到羞恥的是言談不符合自己的行為。
” 【原文】 子曰:“不患①人之不己知②,患其不能也。
” 【注釋】 ①患:擔憂。
②不己知:不了解自己。
【譯文】 孔子說:“不要擔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擔心自己沒有本領。
” 【原文】 或曰:“以德報怨①,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②報怨,以德報德。
” 【注釋】 ①怨:怨仇。
。
②直:正直。
【譯文】 有人說:“以恩德來回報怨恨,怎麼樣啊?”孔子說:“那用什麼來回報恩德呢?要以正直來回報怨恨,以恩德來回報恩德。
” 【原文】 子曰:“上①好禮,則民易使②也。
” 【注釋】 ①上:在上位的統治者。
②使:意為使喚、役使。
【譯文】 孔子說:“在上者喜好禮儀,民衆就容易役使了。
”
②簡公:齊國國君,姓姜名壬。
③三子:指魯國當時的執政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
④之:到。
【譯文】 陳成子謀害了齊簡公,孔子特地沐浴上朝,報告魯哀公說:“陳恒謀害了他的國君,請讨伐他。
”哀公說:“你去報告三位大夫吧。
”孔子退出來說:“因為我曾經擔任過大夫,所以不敢不來報告,國君卻說‘報告三位大夫’!”于是向三位大夫報告,他們不同意讨伐。
孔子說:“因為我曾經擔任過大夫,所以不敢不來報告。
” 【原文】 子曰:“君子上①達②,小人下③達。
” 【注釋】 ①上:指崇尚仁義。
②達:通達。
③下:指追求财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通達于崇高的仁義,小人通達于追求财利。
” 【原文】 蘧伯玉①使人于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②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③!使乎!” 【注釋】 ①蘧伯玉:衛國大夫,名瑗。
孔子在衛國時曾住過他家。
②夫子:指蘧伯玉。
③使乎:好一位使者。
舊注:“再言‘使乎’者,善之也。
”即稱贊他的才能不止是當使者。
【譯文】 蘧伯玉派人去拜訪孔子,孔子與來人同坐而詢問他說:“夫子在做什麼啊?”那人答道:“夫子想減少自己的過錯但還沒能做到。
”那人退出後,孔子說:“好使者!好使者!”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①,不謀②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 【注釋】 ①位:工作崗位。
②謀:考慮、參與。
【譯文】 孔子說:“不在這個職位上,就不考慮它的政務。
”曾子說:“君子的思慮不越出自己的職位。
” 蘧使談心 此圖描繪了蘧伯玉派去的使者拜訪孔子的情景。
【原文】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①過②其行。
” 【注釋】 ①而:用法同“之”。
②過:超過。
【譯文】 孔子說:“君子感到羞恥的是言談不符合自己的行為。
” 【原文】 子曰:“不患①人之不己知②,患其不能也。
” 【注釋】 ①患:擔憂。
②不己知:不了解自己。
【譯文】 孔子說:“不要擔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擔心自己沒有本領。
” 【原文】 或曰:“以德報怨①,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②報怨,以德報德。
” 【注釋】 ①怨:怨仇。
。
②直:正直。
【譯文】 有人說:“以恩德來回報怨恨,怎麼樣啊?”孔子說:“那用什麼來回報恩德呢?要以正直來回報怨恨,以恩德來回報恩德。
” 【原文】 子曰:“上①好禮,則民易使②也。
” 【注釋】 ①上:在上位的統治者。
②使:意為使喚、役使。
【譯文】 孔子說:“在上者喜好禮儀,民衆就容易役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