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問篇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原文】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①,谷②;邦無道③,谷,恥也。
”“克④、伐⑤、怨⑥、欲⑦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⑧,仁則吾不知也。
” 【注釋】 ①有道:指政治清明。
②谷:小米,即俸祿,這裡指代做官。
③無道:指政治黑暗。
④克:好勝。
⑤伐:自誇。
⑥怨:怨恨。
⑦欲:貪心。
⑧可以為難矣:可以算是難能可貴了。
【譯文】 原憲詢問恥,孔子說:“國家清平時領取俸祿,當國家無道時仍然領取俸祿,就是恥。
”原憲說:“好勝、自誇、怨恨、貪欲的行為不去做,能算是仁了嗎?”孔子說:“算是難得了,是否算是仁我就不知道了。
”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①;邦無道,危行言孫②。
” 【注釋】 ①危言危行:講話正直,行為正直。
危,正。
②言孫:說話委婉謹慎。
孫,通“遜”,謹慎。
【譯文】 孔子說:“國家清平,說話正直,行為正直;國家無道,行為正直,說話謙遜。
”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①,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 【注釋】 ①言:言論、著作。
孔子認為,德、言、仁、勇四者,德、仁是根本,戒世人少尚言、勇,而重德與仁。
【譯文】 孔子說:“有德行的人必定會講理,會講理的人不一定有德行。
仁者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 【原文】 子曰:“貧而無怨①難,富而無驕②易。
” 【注釋】 ①怨:怨言。
②驕:驕傲、驕縱。
【譯文】 孔子說:“貧困而不抱怨很困難,富有而不傲慢則容易。
” 【原文】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①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②,民到于今受其賜③。
微④管仲,吾其被發左衽⑤矣。
豈若匹夫匹婦⑥之為諒⑦也,自經⑧于溝渎⑨而莫之知也?” 【注釋】 ①相:輔佐、幫助。
②一匡天下:天下的一切都得到匡正。
③賜:恩賜。
④微:假若沒有。
⑤被發左衽:披散頭發,衣襟向左開,這是少數民族的服飾打扮。
借指中原淪為少數民族的附庸。
⑥匹夫匹婦:一男一女,指普通老百姓。
⑦諒:誠實。
⑧自經:自己上吊而死。
⑨溝渎:溝渠。
【譯文】 子貢說:“管仲不是仁者吧?齊桓公殺了公子糾,他不去殉死,還輔佐桓公。
”孔子說:“管仲輔佐桓公稱霸諸侯,把天下納入了正規,民衆到如今還受到他的好處。
沒有管仲,我輩大概要淪為野蠻人了。
他難道會像普通人那樣恪守小節,在山溝裡自殺而不為人知嗎?” 【原文】 陳成子①弑簡公②,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陳恒弑其君,請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③。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④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
”“克④、伐⑤、怨⑥、欲⑦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⑧,仁則吾不知也。
” 【注釋】 ①有道:指政治清明。
②谷:小米,即俸祿,這裡指代做官。
③無道:指政治黑暗。
④克:好勝。
⑤伐:自誇。
⑥怨:怨恨。
⑦欲:貪心。
⑧可以為難矣:可以算是難能可貴了。
【譯文】 原憲詢問恥,孔子說:“國家清平時領取俸祿,當國家無道時仍然領取俸祿,就是恥。
”原憲說:“好勝、自誇、怨恨、貪欲的行為不去做,能算是仁了嗎?”孔子說:“算是難得了,是否算是仁我就不知道了。
”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①;邦無道,危行言孫②。
” 【注釋】 ①危言危行:講話正直,行為正直。
危,正。
②言孫:說話委婉謹慎。
孫,通“遜”,謹慎。
【譯文】 孔子說:“國家清平,說話正直,行為正直;國家無道,行為正直,說話謙遜。
”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①,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 【注釋】 ①言:言論、著作。
孔子認為,德、言、仁、勇四者,德、仁是根本,戒世人少尚言、勇,而重德與仁。
【譯文】 孔子說:“有德行的人必定會講理,會講理的人不一定有德行。
仁者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 【原文】 子曰:“貧而無怨①難,富而無驕②易。
” 【注釋】 ①怨:怨言。
②驕:驕傲、驕縱。
【譯文】 孔子說:“貧困而不抱怨很困難,富有而不傲慢則容易。
” 【原文】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①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②,民到于今受其賜③。
微④管仲,吾其被發左衽⑤矣。
豈若匹夫匹婦⑥之為諒⑦也,自經⑧于溝渎⑨而莫之知也?” 【注釋】 ①相:輔佐、幫助。
②一匡天下:天下的一切都得到匡正。
③賜:恩賜。
④微:假若沒有。
⑤被發左衽:披散頭發,衣襟向左開,這是少數民族的服飾打扮。
借指中原淪為少數民族的附庸。
⑥匹夫匹婦:一男一女,指普通老百姓。
⑦諒:誠實。
⑧自經:自己上吊而死。
⑨溝渎:溝渠。
【譯文】 子貢說:“管仲不是仁者吧?齊桓公殺了公子糾,他不去殉死,還輔佐桓公。
”孔子說:“管仲輔佐桓公稱霸諸侯,把天下納入了正規,民衆到如今還受到他的好處。
沒有管仲,我輩大概要淪為野蠻人了。
他難道會像普通人那樣恪守小節,在山溝裡自殺而不為人知嗎?” 【原文】 陳成子①弑簡公②,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陳恒弑其君,請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③。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④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