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自紀 一
關燈
小
中
大
“春草啊生長得如此地茂盛,
而王孫公子卻遠遊而不歸。
” 春草青翠欲滴顔色如同碧玉, 花瓣紛紛被風吹落化作香土。
紫骝馬正徘徊于春天的道路, 思緒萦繞在美麗的陽春景緻。
王孫公子排洩憂愁及時行樂, 怎會在這時候急急回到家中? 至如萬木凋零寒霜飛的時候, 秋天的氣息分外地蕭條冷落。
秋風吹送着有節奏的搗衣聲, 柳樹枯萎了春時系馬的枝條。
即使不思念莼菜而急急歸去, 作客遊覽的興緻也因此大減。
注釋 [1]“詩雲”三句:《楚辭·招隐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 [2]春草碧色:南朝江淹《别賦》:“春草碧色,春水渌波。
” [3]蹀躞(diéxiè):徘徊不去。
[4]思動寒莼(chún):晉張翰見秋風起,思念吳中莼羹、鲈魚脍,說:“人生在世,貴在适意,怎可離家數千裡求取功名?”就回到了故鄉。
投好露醜态 效颦掩真情 投好太過,醜态畢呈;效颦自憐,真情反掩。
試觀廣眉[1],争為半額,楚宮至今可憎。
請從所安,毋為識者所鄙。
莊周曰:“人相忘于道術,魚相忘于江湖。
”[2] 今譯 過于迎合别人之所好,結果隻能是醜态畢現; 盲目模仿别人的樣子,終究會失去真實感情。
城中流行起寬闊畫眉,模仿的人畫成了半額。
楚王喜歡細腰的女子,宮人就減肥而緻餓死。
這行徑實在可惡可憐!要順應自己本性生活, 不要為有識者所鄙夷。
我記得哲人莊子說過: “魚兒在水中自由生活,就可以相互忘卻對方; 人們在道中自由生活,同樣能夠把對方忘卻。
” 為什麼要去模仿别人,活在世俗的眼光中呢? 注釋 [1]廣眉:寬闊的畫眉。
《後漢書·馬援列傳》:“長安語曰:‘城中好高髻,四方且一尺。
城中好廣眉,四方畫半額。
’” [2]“人相忘”二句:《莊子·大宗師》:“彼又惡能愦愦然為世俗之禮,以觀衆人之耳目哉。
……魚相忘乎水,人相忘于道術。
” 人文天文相映 擁書厚福所能 曹倉邺架[1],墨莊書巢[2],雖抉秘于琅嬛[3],實探星于東壁[4]。
人文固天文相映,擁書豈薄福所能。
今譯 曹曾積石作倉庫來藏圖書, 邺侯家裡架插圖書三萬軸, 申屠緻遠聚圖書成為墨莊, 陸遊圖書滿室而成為書巢。
雖然是在琅嬛所得的秘籍, 實際卻是東壁發現的寶典。
人文精神與天文相互映襯, 擁有圖書豈是薄福人所能? 注釋 [1]曹倉:《拾遺記》卷六:“及世亂,家家焚廬,(曹)曾慮先文湮沒,乃積石為倉以藏書,故謂曹氏為書倉。
”邺架:唐李泌父承休,聚書二萬餘卷,戒子孫不許出門,有來求讀者,别院供馔。
見《邺侯家傳》。
唐韓愈《送諸葛覺往随州讀書》:“邺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
”則指李泌子繁。
後人以邺架稱藏書之富。
[2]墨莊:指藏書。
據《元史·申屠緻傳傳》:“申屠緻遠清修苦節,恥事權貴,聚書萬卷,名曰墨莊。
”書巢:宋陸遊《書巢記》:“陸子既老且病,猶不置讀書,名其室曰書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陳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
” [3]琅嬛:琅嬛福地,傳說中的神仙洞府。
晉張華遊洞宮,遇一人引至一處,大石中開,别有天地,宮室嵯峨,每室各陳奇書。
華觀其書,所記皆漢以前事,多所未聞者。
[4]東壁:漢武帝時,魯恭王拆毀孔子舊宅,擴建宮殿,在夾牆中得古文《尚書》及《禮記》、《春秋》、《論語》、《孝經》,凡數十篇。
見《漢書·藝文志》及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叙》。
因為是從壁中取出,故稱為壁中書。
數無終窮 運不長厄 數無終窮,運不長厄。
士君子能旋乾轉坤,則否泰為我轉軸[1]。
何必青牛道士[2],延将盡之命;白鹿真人[3],生已枯之骨耶! 今譯 一個人的命數不會一直窮困, 一個人的遭際不會長期艱難。
如果君子能夠主宰自己命運, 順境逆境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何必指望青牛道士延續将死的生命, 期待白鹿仙人恢複已經枯萎的生機? 注釋 [1]否泰:本為《易》兩卦名,指命運的好壞、事情的順逆。
[2]青牛道士:漢方士封君達之别号。
因其常乘青牛,故号為青牛道士。
見《漢武帝内傳》。
[3]白鹿真人:《神仙傳》卷二載,衛叔卿乘白鹿降于漢殿,後入華山。
叔卿自稱有仙方,“按之合藥服餌,令人長生不死。
” 雪滿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來 春夜小窗兀坐,月上木蘭,有骨淩冰,懷人如玉[1]。
因想高季迪“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二語[2],此際光景頗似,不獨詠在梅花。
今譯 春天的夜晚獨坐在小窗下面, 月亮把銀輝靜靜地灑向木蘭。
從骨氣裡都感到了涼爽舒坦, 不由懷念起德行如玉的君子。
想起高啟“雪滿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來”這兩句詩, 與此時此際的情景非常相似, 這聯詩不隻是詠梅花才恰切。
注釋 [1]懷人如玉:《詩經·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容谷。
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 [2]“雪滿”二句:出自明高啟《詠梅九首》其一。
熱血有時成碧 雄心無日可灰 英風未暢,轉生無聊;幽韻縱揚,終歸寥落。
是以熱血有時成碧[1],雄心無日可灰。
今譯 英烈的氣概如果沒得到抒展, 就一定會使人感到百無聊賴。
幽雅的韻緻縱然能充分飄揚, 終究會難免蕭條冷落的感喟。
所以縱然熱血有時化成碧色, 雄心壯志卻決不要一日衰頹! 注釋 [1]熱血有時成碧:《莊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
”後常用“碧血”指忠臣志士為正義目标而流的血。
人生時勢 不可倚恃 色界難憑[1],情城難固。
專寵則妝成七寶[2],弛愛則賦買千金[3]。
人生時勢,俱不可恃如此。
今譯 有色世界難以依靠,情感城堡難以久固。
當寵愛極濃時,他會用珍貴寶物,來讨好取悅你; 當寵愛不再時,就算用重金買賦,也照樣無法挽回。
人生時勢不可依靠,正像宮人得寵失寵。
注釋 [1]色界:佛教的三界之一,在欲界之上。
此界諸天,但有色相,無男女諸欲,故名。
[2]七寶:佛教語。
七種珍寶。
泛指多種寶物。
[3]賦買千金:漢武帝皇後陳阿嬌受冷落後,用千金使司馬相如作《長門賦》獻給武帝,以挽回其心。
辛苦鑽營何時歇 逍遙高隐賽神仙 禦風而行[1],布帆無恙[2],赢他蓮渡杯浮[3];戴星以往,衣裝有淚,輸卻籃輿山屐[4]。
今譯 駕着清風逍遙歸隐,布帆完好無缺, 比用蓮葉木杯渡江的高僧還要惬意; 披星戴月求名逐利,衣裝沾滿露水, 豈能比得上竹轎子與登山屐的自如? 注釋 [1]禦風而行:乘風而行。
《莊子·逍遙遊》:“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
” [2]布帆無恙:形容旅途平安。
《晉書·顧恺之傳》:“行人安穩,布帆無恙。
”布帆,布質的船帆。
[3]杯浮:晉宋時僧人,不知姓名。
亦作“杯度”。
傳說其曾乘木杯渡水,故以杯渡為名。
[4]籃輿:竹轎。
長安一片月 萬戶搗衣聲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1]足敵《秋聲》一賦[2]。
今譯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 李白的這兩句詩寫得如此清新, 足以比得上歐陽修的《秋聲賦》。
注釋 [1]“長安”兩句:見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2]《秋聲》一賦:指宋歐陽修《秋聲賦》。
在野須懷治國才 居官應有山林氣 才懷濟勝[1],雖布置竹石,具見經綸[2];骨帶煙霞,即特達珪璋[3],意近丘壑。
今譯 有登臨攬勝的才情,即使布置竹石, 也可以體現出治理國家大事的能力; 有煙霞隐逸的骨氣,即使官運亨通, 仍然能顯露出高卧雲山煙壑的意态。
注釋 [1]濟勝:謂便于攬勝。
《世說新語·栖逸》:“許掾(詢)好遊山水,而體便登陟。
時人雲:‘許非徒有勝情,實有濟勝之具。
’” [2]經綸:整
” 春草青翠欲滴顔色如同碧玉, 花瓣紛紛被風吹落化作香土。
紫骝馬正徘徊于春天的道路, 思緒萦繞在美麗的陽春景緻。
王孫公子排洩憂愁及時行樂, 怎會在這時候急急回到家中? 至如萬木凋零寒霜飛的時候, 秋天的氣息分外地蕭條冷落。
秋風吹送着有節奏的搗衣聲, 柳樹枯萎了春時系馬的枝條。
即使不思念莼菜而急急歸去, 作客遊覽的興緻也因此大減。
注釋 [1]“詩雲”三句:《楚辭·招隐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 [2]春草碧色:南朝江淹《别賦》:“春草碧色,春水渌波。
” [3]蹀躞(diéxiè):徘徊不去。
[4]思動寒莼(chún):晉張翰見秋風起,思念吳中莼羹、鲈魚脍,說:“人生在世,貴在适意,怎可離家數千裡求取功名?”就回到了故鄉。
投好露醜态 效颦掩真情 投好太過,醜态畢呈;效颦自憐,真情反掩。
試觀廣眉[1],争為半額,楚宮至今可憎。
請從所安,毋為識者所鄙。
莊周曰:“人相忘于道術,魚相忘于江湖。
”[2] 今譯 過于迎合别人之所好,結果隻能是醜态畢現; 盲目模仿别人的樣子,終究會失去真實感情。
城中流行起寬闊畫眉,模仿的人畫成了半額。
楚王喜歡細腰的女子,宮人就減肥而緻餓死。
這行徑實在可惡可憐!要順應自己本性生活, 不要為有識者所鄙夷。
我記得哲人莊子說過: “魚兒在水中自由生活,就可以相互忘卻對方; 人們在道中自由生活,同樣能夠把對方忘卻。
” 為什麼要去模仿别人,活在世俗的眼光中呢? 注釋 [1]廣眉:寬闊的畫眉。
《後漢書·馬援列傳》:“長安語曰:‘城中好高髻,四方且一尺。
城中好廣眉,四方畫半額。
’” [2]“人相忘”二句:《莊子·大宗師》:“彼又惡能愦愦然為世俗之禮,以觀衆人之耳目哉。
……魚相忘乎水,人相忘于道術。
” 人文天文相映 擁書厚福所能 曹倉邺架[1],墨莊書巢[2],雖抉秘于琅嬛[3],實探星于東壁[4]。
人文固天文相映,擁書豈薄福所能。
今譯 曹曾積石作倉庫來藏圖書, 邺侯家裡架插圖書三萬軸, 申屠緻遠聚圖書成為墨莊, 陸遊圖書滿室而成為書巢。
雖然是在琅嬛所得的秘籍, 實際卻是東壁發現的寶典。
人文精神與天文相互映襯, 擁有圖書豈是薄福人所能? 注釋 [1]曹倉:《拾遺記》卷六:“及世亂,家家焚廬,(曹)曾慮先文湮沒,乃積石為倉以藏書,故謂曹氏為書倉。
”邺架:唐李泌父承休,聚書二萬餘卷,戒子孫不許出門,有來求讀者,别院供馔。
見《邺侯家傳》。
唐韓愈《送諸葛覺往随州讀書》:“邺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
”則指李泌子繁。
後人以邺架稱藏書之富。
[2]墨莊:指藏書。
據《元史·申屠緻傳傳》:“申屠緻遠清修苦節,恥事權貴,聚書萬卷,名曰墨莊。
”書巢:宋陸遊《書巢記》:“陸子既老且病,猶不置讀書,名其室曰書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陳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
” [3]琅嬛:琅嬛福地,傳說中的神仙洞府。
晉張華遊洞宮,遇一人引至一處,大石中開,别有天地,宮室嵯峨,每室各陳奇書。
華觀其書,所記皆漢以前事,多所未聞者。
[4]東壁:漢武帝時,魯恭王拆毀孔子舊宅,擴建宮殿,在夾牆中得古文《尚書》及《禮記》、《春秋》、《論語》、《孝經》,凡數十篇。
見《漢書·藝文志》及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叙》。
因為是從壁中取出,故稱為壁中書。
數無終窮 運不長厄 數無終窮,運不長厄。
士君子能旋乾轉坤,則否泰為我轉軸[1]。
何必青牛道士[2],延将盡之命;白鹿真人[3],生已枯之骨耶! 今譯 一個人的命數不會一直窮困, 一個人的遭際不會長期艱難。
如果君子能夠主宰自己命運, 順境逆境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何必指望青牛道士延續将死的生命, 期待白鹿仙人恢複已經枯萎的生機? 注釋 [1]否泰:本為《易》兩卦名,指命運的好壞、事情的順逆。
[2]青牛道士:漢方士封君達之别号。
因其常乘青牛,故号為青牛道士。
見《漢武帝内傳》。
[3]白鹿真人:《神仙傳》卷二載,衛叔卿乘白鹿降于漢殿,後入華山。
叔卿自稱有仙方,“按之合藥服餌,令人長生不死。
” 雪滿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來 春夜小窗兀坐,月上木蘭,有骨淩冰,懷人如玉[1]。
因想高季迪“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二語[2],此際光景頗似,不獨詠在梅花。
今譯 春天的夜晚獨坐在小窗下面, 月亮把銀輝靜靜地灑向木蘭。
從骨氣裡都感到了涼爽舒坦, 不由懷念起德行如玉的君子。
想起高啟“雪滿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來”這兩句詩, 與此時此際的情景非常相似, 這聯詩不隻是詠梅花才恰切。
注釋 [1]懷人如玉:《詩經·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容谷。
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 [2]“雪滿”二句:出自明高啟《詠梅九首》其一。
熱血有時成碧 雄心無日可灰 英風未暢,轉生無聊;幽韻縱揚,終歸寥落。
是以熱血有時成碧[1],雄心無日可灰。
今譯 英烈的氣概如果沒得到抒展, 就一定會使人感到百無聊賴。
幽雅的韻緻縱然能充分飄揚, 終究會難免蕭條冷落的感喟。
所以縱然熱血有時化成碧色, 雄心壯志卻決不要一日衰頹! 注釋 [1]熱血有時成碧:《莊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
”後常用“碧血”指忠臣志士為正義目标而流的血。
人生時勢 不可倚恃 色界難憑[1],情城難固。
專寵則妝成七寶[2],弛愛則賦買千金[3]。
人生時勢,俱不可恃如此。
今譯 有色世界難以依靠,情感城堡難以久固。
當寵愛極濃時,他會用珍貴寶物,來讨好取悅你; 當寵愛不再時,就算用重金買賦,也照樣無法挽回。
人生時勢不可依靠,正像宮人得寵失寵。
注釋 [1]色界:佛教的三界之一,在欲界之上。
此界諸天,但有色相,無男女諸欲,故名。
[2]七寶:佛教語。
七種珍寶。
泛指多種寶物。
[3]賦買千金:漢武帝皇後陳阿嬌受冷落後,用千金使司馬相如作《長門賦》獻給武帝,以挽回其心。
辛苦鑽營何時歇 逍遙高隐賽神仙 禦風而行[1],布帆無恙[2],赢他蓮渡杯浮[3];戴星以往,衣裝有淚,輸卻籃輿山屐[4]。
今譯 駕着清風逍遙歸隐,布帆完好無缺, 比用蓮葉木杯渡江的高僧還要惬意; 披星戴月求名逐利,衣裝沾滿露水, 豈能比得上竹轎子與登山屐的自如? 注釋 [1]禦風而行:乘風而行。
《莊子·逍遙遊》:“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
” [2]布帆無恙:形容旅途平安。
《晉書·顧恺之傳》:“行人安穩,布帆無恙。
”布帆,布質的船帆。
[3]杯浮:晉宋時僧人,不知姓名。
亦作“杯度”。
傳說其曾乘木杯渡水,故以杯渡為名。
[4]籃輿:竹轎。
長安一片月 萬戶搗衣聲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1]足敵《秋聲》一賦[2]。
今譯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 李白的這兩句詩寫得如此清新, 足以比得上歐陽修的《秋聲賦》。
注釋 [1]“長安”兩句:見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2]《秋聲》一賦:指宋歐陽修《秋聲賦》。
在野須懷治國才 居官應有山林氣 才懷濟勝[1],雖布置竹石,具見經綸[2];骨帶煙霞,即特達珪璋[3],意近丘壑。
今譯 有登臨攬勝的才情,即使布置竹石, 也可以體現出治理國家大事的能力; 有煙霞隐逸的骨氣,即使官運亨通, 仍然能顯露出高卧雲山煙壑的意态。
注釋 [1]濟勝:謂便于攬勝。
《世說新語·栖逸》:“許掾(詢)好遊山水,而體便登陟。
時人雲:‘許非徒有勝情,實有濟勝之具。
’” [2]經綸: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