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1],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2],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3],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注釋】
[1]忿懥:鄭玄注:懥,怒貌也。
[2]好樂:樂,音要。喜好娛樂、逸樂。
[3]憂患:《大學直指》:“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即貪瞋癡等,根随煩惱也。”
【譯文】所謂修身在端正心念,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有所憤怒的時候,我們的心念就不能夠端正;有所恐懼的時候,我們的心念就不能夠端正;有所喜好、逸樂的時候,我們的心念就不能夠端正;有所憂患的時候,我們的心念就不能夠端正。如果一個人的心不專注,看到東西如同沒有看見,聽到聲音也如同沒有聽見,吃東西也不知道滋味。這就叫做修身在于端正心念。
【注釋】
[1]忿懥:鄭玄注:懥,怒貌也。
[2]好樂:樂,音要。喜好娛樂、逸樂。
[3]憂患:《大學直指》:“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即貪瞋癡等,根随煩惱也。”
【譯文】所謂修身在端正心念,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有所憤怒的時候,我們的心念就不能夠端正;有所恐懼的時候,我們的心念就不能夠端正;有所喜好、逸樂的時候,我們的心念就不能夠端正;有所憂患的時候,我們的心念就不能夠端正。如果一個人的心不專注,看到東西如同沒有看見,聽到聲音也如同沒有聽見,吃東西也不知道滋味。這就叫做修身在于端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