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賞析

關燈
《辨命論》的主旨是說明人的窮通都由天命決定,既非人事,也不是鬼神所能影響的。李善注曰:孝标植根淄右,流寓魏庭,冒履艱危,僅至江左。負材矜地,自謂坐緻雲霄,豈圖逡巡十稔,而榮慚一命,因茲著論,故辭多憤激,雖義越典谟,而足杜浮競也。

    劉峻在《辯命論》中提出了命的定義:然所謂命者,死生焉,責賤焉,貧富焉,治亂焉,禍福焉。此十者,天之所賦也。劉峻認為人的死生、貴賤、貧富、治亂、禍福都由天命決定,而天命又是不可知、不可抗拒的:化而不易,則謂之命。命也者,自天之命也。定于冥兆,終然不變。鬼神莫能預,聖哲不能謀,觸山之力無以抗,倒日之誠弗能感。至德未能逾,上智所不免。此外劉峻指出命運與才能、道德并無關系:然則高才而無責仕,饕餮而居大位,自古所歎……邪正由于人,吉兇在乎命。

    對天命學說最大的貢獻在于提出了命的定義:死生、貴賤、貧富、治亂、禍福。劉峻與範缜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名士,兩人均認為命運存在,而且是不可抗拒、與道德才能無關的。可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命運存在的思想已形成共識,并且根深蒂固。在社會戰亂頻仍、動蕩不斷的時期,按以往的理論已經無力解釋現實社會中人們際遇生死、貴賤、貧富、治亂、禍福的原因。這就為命理學的出現提供了最直接的社會生活環境與思想動力。[2]

    《辨命論》雖然屬于哲學方面的論文,然而卻是用華麗的骈俪文體寫成的。特别是劉峻寫作《辨命論》“蓋以自喻”(劉瑤:《梁典》),澆鑄着他的不平之氣,從而使之音節精壯,辭彩飛揚,辨鋒犀厲,情緻淋漓,較之李康、郭象等前人之作顯現出另一番慷慨激越的特色。而劉峻這一論文面對現實,面向人生,與南朝文風大相徑庭,故而有“足杜浮競”(李善:《文選注》)之效。誠然,《辨命論》從總體上言仍然囿于儒家“天命不可知”的思想體系,然而較之前人有所開拓,有所恢宏,故張溥擊節稱賞:“辨命六蔽,善言天命。”(《劉戶曹集題辭》)至于劉峻于其中首先倡言:“天下善人少,惡人多;暗主衆,明主寡”,吐出了封建社會諸多失意文人内心的憤懑,故而千百年來有着許多的知音。

    《辨命論》成,中山劉沼不盡同意劉峻的觀點,曾往來緻書诘難,劉峻并一一作答。過了很久很久,劉沼沒有音信、而劉峻值兒子病死内心戚戚惶惶不能前去相訪。有人來拿着劉沼的複信給劉峻看,并言及這是劉沼于病中寫成隻是因為死未及發出。劉峻面對劉沼遺文,如睹故人,不勝悲悼,寫作《追答劉沼書》以相吊。該書不及200字,隻是借典實來說明劉峻的相哀相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