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關燈
小
中
大
逸》。
注釋 《無逸》,今存。
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1;召公不說,周公作《君奭》2。
注釋 1 保,太保。
師,太師。
2 《君奭》,今存。
蔡叔既沒,王命蔡仲踐諸侯位1,作《蔡仲之命》2。
注釋 1 蔡叔,蔡叔度。
蔡仲,蔡叔之子。
2 《蔡仲之命》,已亡;今傳者乃僞本。
成王東伐淮夷,遂踐奄1,作《成王政》2。
注釋 1 踐,《史記·周本紀》作殘。
《詩·破斧》正義引鄭玄雲:“踐,讀曰翦;翦,滅也。
”奄,國名;見本書《多士》篇。
2 政,馬本作征(見《釋文》)。
《成王政》,已亡。
成王既踐奄,将遷其君于蒲姑1。
周公告召公,作《将蒲姑》2。
注釋 1 蒲姑,或作薄姑;馬融謂:齊地名(見《史記集解》)。
江聲據《大傳》,謂:蒲姑,乃奄君名,而序衍“于”字(見《尚書集注音疏》)。
二說未詳孰是。
2 《将蒲姑》,今亡。
成王歸自奄,在宗周,诰庶邦。
作《多方》。
注釋 《多方》,今存。
周公作《立政》。
注釋 《立政》,今存。
成王既黜殷命,滅淮夷,還歸在豐。
作《周官》。
注釋 《周官》,已亡;今傳者乃僞作。
成王既伐東夷,肅慎來賀1。
王俾榮伯作《賄肅慎之命》2。
注釋 1 肅,《史記》作息。
馬融謂(見《釋文》):息慎,北夷也。
2 榮伯,周同姓畿内諸侯,時為王之卿大夫:馬融說(見《釋文》)。
《賄肅慎之命》,已亡。
周公在豐,将沒,欲葬成周。
公薨,成王葬于畢1。
告周公,作《亳姑》2。
注釋 1 畢,地名;在今鹹陽縣境。
2 《亳姑》,已亡。
周公既沒,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1。
作《君陳》2。
注釋 1 君陳,周公之子:見《禮記》鄭注。
正,王官之長:簡氏《集注述疏》說。
2 《君陳》,已亡。
成王将崩,命召公、畢公率諸侯相康王。
作《顧命》。
注釋 《顧命》,今存。
伏生本與《康王之诰》合為一篇;後世分為二篇,而諸家分篇情形不同。
說詳本書《顧命》篇。
康王既屍天子1,遂诰諸侯。
作《康王之诰》2。
注釋 1 屍,主也:義見《爾雅·釋诂》。
屍天子,謂主天子之事也。
2 《康王之诰》,今存。
康王命作冊畢,分居裡,成周郊1。
作《畢命》2。
注釋 1 按:作冊,官名。
畢,人名。
《史記·周本紀》畢作畢公;恐非是。
分居裡,謂分别民之居處也。
2 《畢命》,已亡;今傳本乃僞作。
穆王命君牙,為周大司徒。
作《君牙》。
注釋 牙,一作雅。
《君牙》,已亡;今傳者乃僞作。
穆王命伯冏為周大仆正1,作《冏命》2。
注釋 1 伯冏,臣名:僞孔《傳》說。
冏,《史記》《說文》俱作。
大仆,官名。
正,長也。
2 《冏命》,已亡;今傳本乃僞作。
呂命;穆王訓夏贖刑1,作《呂刑》2。
注釋 1 呂命,謂命呂侯。
訓夏贖刑,言申訓夏時贖刑之法也:孫《疏》說。
2 《呂刑》,今存。
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
注釋 《文侯之命》,今存。
魯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興,東郊不開1。
作《費誓》2。
注釋 1 開,馬本作辟(見《釋文》)。
2 《費誓》,今存。
秦穆公伐鄭,晉襄公帥師敗諸崤1。
還歸,作《秦誓》2。
注釋 1 伐鄭敗于崤事,見僖公三十二年及三十三年《左傳》。
2 《秦誓》,今存。
注釋 《無逸》,今存。
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1;召公不說,周公作《君奭》2。
注釋 1 保,太保。
師,太師。
2 《君奭》,今存。
蔡叔既沒,王命蔡仲踐諸侯位1,作《蔡仲之命》2。
注釋 1 蔡叔,蔡叔度。
蔡仲,蔡叔之子。
2 《蔡仲之命》,已亡;今傳者乃僞本。
成王東伐淮夷,遂踐奄1,作《成王政》2。
注釋 1 踐,《史記·周本紀》作殘。
《詩·破斧》正義引鄭玄雲:“踐,讀曰翦;翦,滅也。
”奄,國名;見本書《多士》篇。
2 政,馬本作征(見《釋文》)。
《成王政》,已亡。
成王既踐奄,将遷其君于蒲姑1。
周公告召公,作《将蒲姑》2。
注釋 1 蒲姑,或作薄姑;馬融謂:齊地名(見《史記集解》)。
江聲據《大傳》,謂:蒲姑,乃奄君名,而序衍“于”字(見《尚書集注音疏》)。
二說未詳孰是。
2 《将蒲姑》,今亡。
成王歸自奄,在宗周,诰庶邦。
作《多方》。
注釋 《多方》,今存。
周公作《立政》。
注釋 《立政》,今存。
成王既黜殷命,滅淮夷,還歸在豐。
作《周官》。
注釋 《周官》,已亡;今傳者乃僞作。
成王既伐東夷,肅慎來賀1。
王俾榮伯作《賄肅慎之命》2。
注釋 1 肅,《史記》作息。
馬融謂(見《釋文》):息慎,北夷也。
2 榮伯,周同姓畿内諸侯,時為王之卿大夫:馬融說(見《釋文》)。
《賄肅慎之命》,已亡。
周公在豐,将沒,欲葬成周。
公薨,成王葬于畢1。
告周公,作《亳姑》2。
注釋 1 畢,地名;在今鹹陽縣境。
2 《亳姑》,已亡。
周公既沒,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1。
作《君陳》2。
注釋 1 君陳,周公之子:見《禮記》鄭注。
正,王官之長:簡氏《集注述疏》說。
2 《君陳》,已亡。
成王将崩,命召公、畢公率諸侯相康王。
作《顧命》。
注釋 《顧命》,今存。
伏生本與《康王之诰》合為一篇;後世分為二篇,而諸家分篇情形不同。
說詳本書《顧命》篇。
康王既屍天子1,遂诰諸侯。
作《康王之诰》2。
注釋 1 屍,主也:義見《爾雅·釋诂》。
屍天子,謂主天子之事也。
2 《康王之诰》,今存。
康王命作冊畢,分居裡,成周郊1。
作《畢命》2。
注釋 1 按:作冊,官名。
畢,人名。
《史記·周本紀》畢作畢公;恐非是。
分居裡,謂分别民之居處也。
2 《畢命》,已亡;今傳本乃僞作。
穆王命君牙,為周大司徒。
作《君牙》。
注釋 牙,一作雅。
《君牙》,已亡;今傳者乃僞作。
穆王命伯冏為周大仆正1,作《冏命》2。
注釋 1 伯冏,臣名:僞孔《傳》說。
冏,《史記》《說文》俱作。
大仆,官名。
正,長也。
2 《冏命》,已亡;今傳本乃僞作。
呂命;穆王訓夏贖刑1,作《呂刑》2。
注釋 1 呂命,謂命呂侯。
訓夏贖刑,言申訓夏時贖刑之法也:孫《疏》說。
2 《呂刑》,今存。
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
注釋 《文侯之命》,今存。
魯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興,東郊不開1。
作《費誓》2。
注釋 1 開,馬本作辟(見《釋文》)。
2 《費誓》,今存。
秦穆公伐鄭,晉襄公帥師敗諸崤1。
還歸,作《秦誓》2。
注釋 1 伐鄭敗于崤事,見僖公三十二年及三十三年《左傳》。
2 《秦誓》,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