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關燈
小
中
大
日》,今存。
《高宗之訓》,亡。
殷始咎周,周人乘黎1。
祖伊恐,奔告于受2。
作《西伯戡黎》3。
注釋 1 咎,惡。
乘,勝也:孫《疏》本鄭玄說。
黎,國名。
2 祖伊,殷賢臣。
受,纣名。
3 《西伯戡黎》,今存。
殷既錯天命,微子作诰父師少師。
注釋 錯,廢也:馬融說(見《釋文》)。
本篇名《微子》,而序未言篇名,乃省文。
今存。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1。
作《泰誓》三篇2。
注釋 1 孟津,黃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孟縣。
2 《泰誓》,已亡。
漢時河内女子所獻之《泰誓》,亦亡。
僞孔本《泰誓》三篇,皆僞作。
武王戎車三百兩,虎贲三百人,與受戰于牧野1。
作《牧誓》2。
注釋 1 戎車,兵車。
兩,即今之輛字。
虎贲,勇士之稱。
受,纣名。
牧,地名;說見本書《牧誓》篇。
2 本篇今存。
武王伐殷,往伐,歸獸,識其政事1。
作《武成》2。
注釋 1 獸,與狩通。
《逸周書·世俘》篇,言伐纣之後,武王狩禽;則歸狩,謂克纣之後,武王狩獵也:本簡朝亮《尚書集注述疏》說。
識其政事,蓋謂記述武王伐殷後所做之措施。
2 《武成》篇,孔壁古文有之,亡于東漢建武之際;今傳者乃僞本。
武王勝殷殺受,立武庚,以箕子歸1。
作《洪範》2。
注釋 1 受,纣名。
武庚,纣子(名祿父);周封之以嗣殷祀者。
以,與也。
以箕子歸,言與箕子共歸鎬京也。
2 《洪範》,今存。
武王既勝殷,邦諸侯,班宗彜1。
作《分器》2。
注釋 1 邦,《史記》作封。
邦諸侯,謂分封諸侯也。
按:班,分也:義見《國語·周語》注。
宗彜,宗廟之彜器也。
2 《分器》篇,已亡。
西旅獻獒,太保作《旅獒》。
注釋 旅,《正義》據鄭玄說,謂是西戎國名。
《爾雅》雲:“狗四尺為獒。
”太保,僞孔《傳》謂是召公奭。
《旅獒》篇已亡;今傳者乃僞本。
巢伯來朝,芮伯作《旅巢命》。
注釋 巢伯,殷之諸侯。
芮,畿内之國,與周同姓:鄭玄說(見《詩·桑柔》疏)。
《旅巢命》,已亡。
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
注釋 《金縢》,今存。
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1;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2。
注釋 1 三監,管叔、蔡叔、霍叔:鄭玄說(見《詩·東山》正義)。
2 《大诰》,今存。
成王既黜殷命,殺武庚;命微子啟代殷後,作《微子之命》。
注釋 《微子之命》,亡;今傳者乃僞本。
唐叔得禾,異畝同穎,獻諸天子1。
王命唐叔歸周公于東,作《歸禾》2。
注釋 1 唐叔,成王母弟。
畝,《史記·周本紀》作母。
異母同穎,謂二苗同為一穗也:鄭玄說(見《史記集解》)。
2 歸,與饋通。
時周公居東,故雲歸周公于東。
《歸禾》,已亡。
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1,作《嘉禾》2。
注釋 1 命禾,受王歸己禾之命也:鄭玄說(見《正義》)。
旅,陳也:義見《釋诂》。
2 《嘉禾》,已亡。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餘民封康叔。
作《康诰》《酒诰》《梓材》。
注釋 三篇今俱存。
成王在豐,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
作《召诰》。
注釋 《召诰》,今存。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使來告蔔。
作《洛诰》。
注釋 告蔔,謂以所蔔之兆告成王也。
《洛诰》,今存。
成周既成,遷殷頑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
注釋 《多士》,今存。
周公作《無
《高宗之訓》,亡。
殷始咎周,周人乘黎1。
祖伊恐,奔告于受2。
作《西伯戡黎》3。
注釋 1 咎,惡。
乘,勝也:孫《疏》本鄭玄說。
黎,國名。
2 祖伊,殷賢臣。
受,纣名。
3 《西伯戡黎》,今存。
殷既錯天命,微子作诰父師少師。
注釋 錯,廢也:馬融說(見《釋文》)。
本篇名《微子》,而序未言篇名,乃省文。
今存。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1。
作《泰誓》三篇2。
注釋 1 孟津,黃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孟縣。
2 《泰誓》,已亡。
漢時河内女子所獻之《泰誓》,亦亡。
僞孔本《泰誓》三篇,皆僞作。
武王戎車三百兩,虎贲三百人,與受戰于牧野1。
作《牧誓》2。
注釋 1 戎車,兵車。
兩,即今之輛字。
虎贲,勇士之稱。
受,纣名。
牧,地名;說見本書《牧誓》篇。
2 本篇今存。
武王伐殷,往伐,歸獸,識其政事1。
作《武成》2。
注釋 1 獸,與狩通。
《逸周書·世俘》篇,言伐纣之後,武王狩禽;則歸狩,謂克纣之後,武王狩獵也:本簡朝亮《尚書集注述疏》說。
識其政事,蓋謂記述武王伐殷後所做之措施。
2 《武成》篇,孔壁古文有之,亡于東漢建武之際;今傳者乃僞本。
武王勝殷殺受,立武庚,以箕子歸1。
作《洪範》2。
注釋 1 受,纣名。
武庚,纣子(名祿父);周封之以嗣殷祀者。
以,與也。
以箕子歸,言與箕子共歸鎬京也。
2 《洪範》,今存。
武王既勝殷,邦諸侯,班宗彜1。
作《分器》2。
注釋 1 邦,《史記》作封。
邦諸侯,謂分封諸侯也。
按:班,分也:義見《國語·周語》注。
宗彜,宗廟之彜器也。
2 《分器》篇,已亡。
西旅獻獒,太保作《旅獒》。
注釋 旅,《正義》據鄭玄說,謂是西戎國名。
《爾雅》雲:“狗四尺為獒。
”太保,僞孔《傳》謂是召公奭。
《旅獒》篇已亡;今傳者乃僞本。
巢伯來朝,芮伯作《旅巢命》。
注釋 巢伯,殷之諸侯。
芮,畿内之國,與周同姓:鄭玄說(見《詩·桑柔》疏)。
《旅巢命》,已亡。
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
注釋 《金縢》,今存。
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1;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2。
注釋 1 三監,管叔、蔡叔、霍叔:鄭玄說(見《詩·東山》正義)。
2 《大诰》,今存。
成王既黜殷命,殺武庚;命微子啟代殷後,作《微子之命》。
注釋 《微子之命》,亡;今傳者乃僞本。
唐叔得禾,異畝同穎,獻諸天子1。
王命唐叔歸周公于東,作《歸禾》2。
注釋 1 唐叔,成王母弟。
畝,《史記·周本紀》作母。
異母同穎,謂二苗同為一穗也:鄭玄說(見《史記集解》)。
2 歸,與饋通。
時周公居東,故雲歸周公于東。
《歸禾》,已亡。
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1,作《嘉禾》2。
注釋 1 命禾,受王歸己禾之命也:鄭玄說(見《正義》)。
旅,陳也:義見《釋诂》。
2 《嘉禾》,已亡。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餘民封康叔。
作《康诰》《酒诰》《梓材》。
注釋 三篇今俱存。
成王在豐,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
作《召诰》。
注釋 《召诰》,今存。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使來告蔔。
作《洛诰》。
注釋 告蔔,謂以所蔔之兆告成王也。
《洛诰》,今存。
成周既成,遷殷頑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
注釋 《多士》,今存。
周公作《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