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關燈
鄭注,謂鳴條為南夷之地。

     2 《湯誓》,今存。

     湯既勝夏,欲遷其社1,不可。

    作《夏社》《疑至》《臣扈》2。

     注釋 1 遷社,謂遷移夏之社神。

     2 三篇皆亡(孫《疏》謂:《疑至》《臣扈》,恐為一篇)。

     夏師敗績,湯遂從之,遂伐三朡,俘厥寶玉1。

    誼伯仲伯作《典寶》2。

     注釋 1 敗績,謂大敗。

    從,追逐。

    三朡(孫《疏》謂或作艐、),國名:僞孔《傳》說。

    俘,虜取。

     2 誼伯、仲伯,二臣名。

    誼,或作義。

    仲,或作中。

    《典寶》,篇名;已亡。

     湯歸自夏,至于大坰1。

    仲虺作《诰》2。

     注釋 1 大坰,地名;其地所在未詳。

     2 仲虺,湯左相;奚仲之後:僞孔《傳》說。

    本篇已亡。

    今本《仲虺之诰》,乃後人僞作。

     湯既黜夏命1,複歸于亳。

    作《湯诰》2。

     注釋 1 黜,貶黜。

    黜夏命,謂克夏也:《正義》說。

     2 本篇已佚;今傳者乃後人僞作。

     咎單作《明居》。

     注釋 咎單,人名;湯司空:馬融說(見《史記集解》)。

    本篇已亡。

     成湯既沒,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肆命》《徂後》。

     注釋 三篇皆亡。

    僞古文本有《伊訓》,乃後人僞作。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諸桐1。

    三年,複歸于亳,思庸2。

    伊尹作《太甲》三篇3。

     注釋 1 桐,地名;相傳在今河南偃師縣。

     2 思,念也;庸,常也:義并見《釋诂》。

    言思念常道:僞孔《傳》說。

     3 《太甲》三篇,皆佚。

    僞孔本有《太甲上》《太甲中》《太甲下》三篇,皆僞作。

     伊尹作《鹹有一德》。

     注釋 本篇已佚。

    僞孔本有之,乃僞作者。

     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單遂訓伊尹事1,作《沃丁》2。

     注釋 1 咎單,殷賢臣。

    訓,道也:義見《詩·烝民》毛傳。

     2 《沃丁》篇已亡。

     伊陟相太戊,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1;伊陟贊于巫鹹,作《鹹乂》四篇2。

     注釋 1 伊陟,伊尹子。

    太戊,太庚子。

    祥,妖異。

    桑、谷,皆木名。

     2 贊,告。

    鹹,人名;時為巫官;故稱巫鹹。

    《鹹乂》,篇名;已亡。

     太戊贊于伊陟1,作《伊陟》《原命》2。

     注釋 1 贊,告。

     2 《伊陟》《原命》,二篇皆亡。

     仲丁遷于嚣1,作《仲丁》2。

     注釋 1 仲丁,太戊子。

    嚣,地名,即敖;故地在今河南荥陽縣。

     2 《仲丁》,篇名;今已亡。

     河亶甲居相1,作《河亶甲》2。

     注釋 1 河亶甲,仲丁之弟。

    相,地名;在今河南内黃縣境。

     2 《河亶甲》,篇名;已亡。

     祖乙圮于耿1,作《祖乙》2。

     注釋 1 祖乙,《史記·殷本紀》謂河亶甲子;據殷墟蔔辭,乃仲丁子也。

    說見王國維所著《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

    圮,毀也;謂國都毀于水。

    耿,《史記》作邢,地名;故地在今山西河津縣。

     2 本篇已亡。

     盤庚五遷,将治亳殷,民咨胥怨1。

    作《盤庚》三篇2。

     注釋 1 “将治亳殷”,《正義》謂孔子壁中《尚書》作“将始宅殷”。

    是也。

    宅殷,謂遷居于殷。

    咨,嗟。

    胥,相。

     2 《盤庚》三篇,今存。

     高宗夢得說,使百工營求諸野,得諸傅岩1。

    作《說命》三篇2。

     注釋 1 高宗,殷王武丁也;小乙之子。

    說,武丁夢中所得賢人。

    傅,地名。

    岩,穴也。

     2 《說命》三篇皆亡;僞孔《傳》有之,乃後人僞作。

     高宗祭成湯,有飛雉升鼎耳而雊1;祖己訓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訓》2。

     注釋 1 雉,山雞。

    雊,雄雉鳴也。

     2 祖己,殷賢臣。

    《高宗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