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關燈
小
中
大
一、鄙人舊撰《尚書釋義》一書,由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該書注文雖簡,然引用他家之說,悉予著明,并略涉引證。因其書意在為大學中文系學生習讀之用,俾既可因注語以了解經文,亦可因引證之文,而鼓起從事研究工作之興趣。然于無意專習《尚書》,而僅欲于此書略知大意之青年(尤其外國人士),往往不克但憑注語即能詳悉經文之意義,故複有本書之作。
二、本書注語,大都依據拙著《尚書釋義》;而屬辭更求簡明,并盡量避免引證。唯十餘年來(前書初版于一九五六年),因讀書稍多,識解亦微有寸進,故頗有修訂舊說處。
三、以白話文譯先秦文辭,有如以中文譯外文。蓋古語表達之方式,與今語不同處既多;而周代習用之語氣詞,今語中無适當之字可譯者尤多。故欲求其信達雅,鄙人力有未逮。無已,謹緻力于“信”之一途,冀不失經文之原意。
四、本書既為一般青年略知其大意而作,故涉及專門性之問題,本書多略而不言。亦因此故,于《尚書》逸文及僞古文《尚書》原文,皆略而未著。讀者欲知其詳,則有《尚書釋義》在。
五、百篇書序,出于先秦,可借以知百篇《尚書》之篇目,及其存佚情形,故附錄于正文之末,并加簡注。
六、本書之成,多得力于吳蓮佩講師之助,謹志謝忱。
二、本書注語,大都依據拙著《尚書釋義》;而屬辭更求簡明,并盡量避免引證。唯十餘年來(前書初版于一九五六年),因讀書稍多,識解亦微有寸進,故頗有修訂舊說處。
三、以白話文譯先秦文辭,有如以中文譯外文。蓋古語表達之方式,與今語不同處既多;而周代習用之語氣詞,今語中無适當之字可譯者尤多。故欲求其信達雅,鄙人力有未逮。無已,謹緻力于“信”之一途,冀不失經文之原意。
四、本書既為一般青年略知其大意而作,故涉及專門性之問題,本書多略而不言。亦因此故,于《尚書》逸文及僞古文《尚書》原文,皆略而未著。讀者欲知其詳,則有《尚書釋義》在。
五、百篇書序,出于先秦,可借以知百篇《尚書》之篇目,及其存佚情形,故附錄于正文之末,并加簡注。
六、本書之成,多得力于吳蓮佩講師之助,謹志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