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盟,無乃不可乎?”右師19不敢對,受牒而退。
士伯告簡子曰:“宋右師必亡,奉君命以使,而欲背盟,以幹盟主,無不祥大焉。
” 今注 1黃父:晉地,一名黑壤,在今山西省沁水縣西南五十裡。
2則天之明:日月星辰是天的光明。
3因地之性:高下剛柔是地的性。
4生其六氣:指陰陽風雨晦明而言。
5用其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6氣為五味:指酸、鹹、辣、苦、甜。
7發為五色:指青、黃、紅、白、黑。
8章為五聲:指宮、商、角、徵、羽。
9六畜:馬、牛、羊、雞、犬、豕。
10五牲:麋、鹿、麏、狼、兔。
11三犧:祭天地宗廟所用的犧牲。
12九文:即山、龍、華、蟲、藻、火、粉、米、黼黻。
13六采:雜用天地四方的顔色即青同白,赤同黑,玄同黃。
14五章以奉五色:青同赤叫文,赤同白叫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
15二物:夫同婦分治内外,稱為二物。
16以象天明:表示跟天象一樣。
17六氣:這全是禀于陰陽風雨晦明的氣。
18六志:好、惡、喜、怒、哀、樂。
19右師:就是樂大心。
今譯 夏天,在黃父會盟,為的計謀王室。
趙鞅令諸侯的大夫們給王預備食糧,并預備戍守的人,說:“明天将使王回到王城。
”遊吉見到趙鞅,趙鞅問揖讓進退的禮節。
遊吉回答說:“這是儀祝,不是禮節。
”趙鞅說:“什麼叫作禮呢?”他回答說:“我聽先大夫子産說過:‘禮是天的經,地的義,人民的行事,天地的經常,而人民以它為法則。
因為有日月星辰就尊重天的明,因為有高下剛柔就尊重地的性,生了陰陽風雨晦明的六氣,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氣變成了酸鹹苦辣甜的五味,發作為青黃赤白黑五種顔色,并變為宮商角徵羽的五聲,淫亂就昏亂,人民丢掉他的本性,所以制定禮以崇奉本性。
為馬牛羊雞犬豕六種畜生,更為麋鹿麏狼兔五牲,還有祭天地宗廟的三種犧牲,敬奉五味。
變為山龍華蟲藻火粉米黼黻等九文,還有六種彩色,五種文章以敬奉五種彩色,作成九歌八風七音六律以侍奉五聲,作為君臣上下,以仿效地義,作為夫婦外内為兩種事物,作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以表現天明,為政事、庸力、行務以遵從四季的禮,為刑罰威獄使人民害怕用以表示他的震曜殺戮,作為溫慈惠和以仿效天的生殖長育,人民有好惡喜怒哀樂,這全是從六氣生出來的,所以能夠分别類項,以随着好惡喜怒哀樂,哀有哭泣,歡樂有歌舞,喜歡有施舍,發怒有戰鬥。
喜是由好生出來的,怒是由惡生出來的,所以審行為,信号令,有禍福賞罰,以制定人民死生。
生是好的事,死是不好的事,好的事是樂,壞事是哀,哀樂不失掉,就能合于天地的性,所以能夠長久。
”趙鞅說:“禮的大有這麼厲害。
”回答說:“禮是上下的綱紀,天地的經緯,民之所以生,所以先王很尊尚他。
所以人能夠按着禮做的,叫作成人,大不也是應當的嗎?”趙鞅說:“我将終身遵守這句語。
”宋國樂大心說:“我不送食糧,我在周是客人,為什麼能使喚客人呢?”士景伯說:“自從踐土盟會以來,宋國哪個會不參加,哪個盟誓不加入?我們是以共同服恤王室為目的,你怎麼能夠躲開呢?你受了君命來參加大事情,而宋國背棄盟誓,這不是不可以嗎?”樂大心不能夠回答,接受了供王室人粟數字的文件就退下。
士景伯告訴趙鞅說:“宋國樂大心必定要逃亡,受着君命來出使,而欲背棄盟約,來幹犯盟主,沒有再比這個不祥的。
” 經有鹆來巢。
傳有鹆來巢1,書所無也,師己2曰:“異哉,吾聞文、成之世3,童謠有之,曰:‘之鹆之,公出辱之。
鹆之羽,公在外野,往饋之馬。
鹆跦跦,公在乾侯,征褰與襦。
鹦鹆之巢,遠哉遙遙,裯父喪勞,宋父以驕4。
鹆鹆,往歌來哭5。
’童謠有是,今鹆來巢,其将及乎。
” 今注 1鹆來巢:鹆是鳥名。
來魯國做一個窩。
2師己:魯大夫。
3文成之世:阮刊《十三經注疏》本誤作文武之世,今據唐《石經》及《四部叢刊》影宋本,改作文成之世,即魯文公同魯成公的時代。
4裯父喪勞,宋父以驕:裯父即昭公,死在國外,宋父是定公,代立為魯君,所以說以驕。
5往歌來哭:昭公活着逃出,所以說是往歌,死到外邊回來,所以說是來哭。
今譯 有鹆鳥來魯國做一個窩,此鳥為魯國所無,所以《春秋》加以記載。
師己說:“這很怪的事,我聽說魯文公、魯成公的時代,童謠中說:‘之鹆之,公若出去,就被羞辱。
鹆鳥振羽而飛,公在野地裡,去送給他一匹馬。
鹆鳥在那跳躍,公在乾侯地方久了,要褲子跟衣服。
鹆鳥的巢遠看很遙遠,裯父死在國外,宋父代立可以驕傲。
鹆鹆啊,出去歌唱,回來就哭。
’童謠既然如此,現在鹆鳥來巢,恐怕禍将來了。
” 經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
傳秋,書再雩,旱甚也1。
今注 1旱甚也:因為旱得非常厲害的緣故。
今譯 秋天,竹簡上寫着再次求雨典禮,這是旱得很厲害。
經九月,己亥,公孫于齊,次于陽州,齊侯唁公于野井。
經冬,十月,戊辰,叔孫婼卒。
傳初,季公鳥1娶妻于齊鮑文子,生甲。
公鳥死,季公亥2與公思展與公鳥之臣申夜姑相其室,及季姒3與饔人檀通,而懼,乃使其妾抶己,以示秦遄之妻4曰:“公若欲使餘,餘不可而抶餘。
”又訴于公甫5曰:“展與夜姑将要餘6。
”秦姬以告公之7,公之與公甫告平子。
平子拘展于卞而執夜姑,将殺之。
公若泣而哀之曰:“殺是,是餘殺也。
”将為之請,平子使豎勿内。
日中不得請,有司逆命,公之使速殺之,故公若怨平子。
季、郈之雞鬥8,季氏介其雞9,郈氏為之金距10。
平子怒,益宮于郈氏,且讓之,故郈昭伯亦怨平子。
臧昭伯11之從弟會為讒于臧氏,而逃于季氏。
臧氏執旃,平子怒,拘臧氏老。
将禘于襄公,萬者二人12,其衆萬于季氏。
臧孫曰:“此之謂不能庸先君之廟。
”大夫遂怨平子。
公若獻弓于公為13,且與之出射于外,而謀去季氏。
公為告公果、公贲14,公果、公贲使侍人僚柤告公,公寝,将以戈擊之,乃走。
公曰:“執之。
”亦無命也。
懼而不出,數月不見,公不怒。
又使言,公執戈以懼之,乃走。
又使言,公曰:“非小人之所及也15。
”公果自言,公以告臧孫,臧孫以難16。
告郈孫,郈孫以可,勸。
告子家懿伯17,懿伯曰:“讒人以君徼幸,事若不克,君受其名,不可為也。
舍民數世,以求克事,不可必也。
且政在焉,其難圖也。
”公退之,辭曰:“臣與聞命矣。
言若洩,臣不獲死。
”乃館于公宮。
叔孫昭子如阚18,公居于長府19。
九月,戊戌,伐季氏,殺公之于門,遂入之。
平子登台而請曰:“君不察臣之罪,使有司讨臣以幹戈,臣請待于沂上以察罪。
”弗許。
請囚于費,弗許。
請以五乘亡,弗許。
子家子曰:“君其許之,政自之出久矣,隐民多取食焉20,為之徒者衆矣。
日人慝作21,弗可知也。
衆怒不可蓄也。
蓄而弗治,将蕰,蕰蓄,民将生心,生心,同求将合22,君必悔之!”弗聽。
郈孫曰:“必殺之。
”公使郈孫逆孟懿子23,叔孫氏之司馬戾言于其衆曰:“若之何?”莫對。
又曰:“我,家臣也,不敢知國,凡有季氏與無,于我孰利?”皆曰:“無季氏,是無叔孫氏也。
”戾曰:“然則救諸!”帥徒以往,陷西北隅以入,公徒釋甲執冰而踞,遂逐之24。
孟氏使登西北隅,以望季氏。
見叔孫氏之旌,以告,孟氏執郈昭伯,殺之于南門之西,遂伐公徒。
子家子曰:“諸臣僞劫君者,而負罪以出,君止。
意如之事君也,不敢不改。
”公曰:“餘不忍也。
”與臧孫如墓謀,遂行。
己亥,公孫于齊,次于陽州25,齊侯将唁公于平陰26,公先至于野井27。
齊侯曰:“寡人之罪也。
”使有司待于平陰,為近故也。
《書》曰:“公孫于齊,次于陽州,齊侯唁公于野井。
”禮也。
将求于人則先下之,禮之善物也。
齊侯曰:“自莒疆以西,請緻千社,以待君命。
寡人将帥敝賦以從執事,唯命是聽。
君之憂,寡人之憂也。
”公喜。
子家子曰:“天祿不再,天若胙君,不過周公,以魯足矣,失魯而以千社為臣,誰與之立?且齊君無信,不如早之晉。
”弗從。
臧昭伯率從者将盟,載書曰:“戮力壹心,好惡同之,信罪之有無28,缱绻從公,無通外内。
”以公命示子家子,子家子曰:“如此,吾不可以盟。
羁也不佞,不能與二三子同心,而以為皆有罪29,或欲通外内,且欲去君,二三子好亡而惡定,焉可同也?陷君于難,罪孰大焉?通外内而去君,君将速入,弗通何為?而何守焉?”乃不與盟。
昭子自阚歸,見平子。
平子稽颡,曰:“子若我何?”昭子曰:“人誰不死,子以逐君成名,子孫不忘,不亦傷乎?将若子何?”平子曰:“苟使意如得改事君,所謂生死而肉骨也。
”昭子從公于齊,與公言,子家子命适公館者執之。
公與昭子言于幄内曰:“将安衆而納公30。
”公徒将殺昭子,伏諸道,左師展告公,公使昭子自鑄歸。
平子有異志31,冬,十月,辛酉,昭子齊于其寝,使祝宗祈死。
戊辰,卒。
左師展32将以公乘馬而歸,公徒執之。
今注 1季公鳥:是季平子的庶叔父。
2季公亥:是季公鳥的弟弟,即公若。
3季姒:季公鳥的妻子。
4秦遄之妻:秦遄是魯大夫。
他的夫人是公鳥的妹妹秦姬。
5公甫:季平子的弟弟。
6展與夜姑将要餘:展是公思展,夜姑是申夜姑,将對我有非禮舉動。
7公之:季平子的弟弟。
8季郈之雞鬥:季孫氏跟郈昭伯兩家住得很近,所養的雞互相鬥。
9季氏介其雞:季氏給他的雞穿上盔甲。
10郈氏為之金距:金距是用銅做的雞爪。
11昭伯:臧為的兒子。
12萬者二人:行萬舞的禮隻有兩個人。
13公為:昭公的兒子,公子務人。
14公贲、公果:皆是公為的弟弟。
15非小人之所及也:這不是小人所能管的,意思稱僚柤為小人。
16臧孫以難:臧孫覺得困難。
17子家懿伯:子家羁,魯莊公的玄孫。
18阚:今山東汶縣西南三十五裡。
19長府:官府名。
20隐民多取食焉:窮困的人民都依靠着季孫氏來吃飯。
21日入慝作:等着天黑了奸人将群起幫助季氏。
22生心同求将合:生心以後就同季氏聯合對魯君反叛。
23孟懿子:仲孫何忌。
24遂逐之:就逐公徒。
25陽州:《彙纂》說:“在今山東省東平縣東北境。
” 26平陰: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一裡。
27野井:《續山東考古錄》說:“在長清縣豐齊鎮東北,玉符水東岸。
” 28信罪之有無:表明是否有罪,在魯國不走者有罪,随從昭公出奔的無罪。
29以為皆有罪:随從者陷害昭公,居留者驅逐昭公都有罪。
30将安衆而納公:将安靖衆人使昭公回去。
31平子有異志:季平子不願意使昭公回來。
32左師展:魯大夫。
今譯 最早的時候,季公鳥從齊國的鮑文子娶了一個妻,生了兒子叫甲。
後來公鳥死了,他的弟弟季公亥與公思展同公鳥的家臣申夜姑,管他的産業,後來季公鳥的妻季姒同她的廚子檀私通,害怕了,就使他的妾打她自己,而給公鳥的妹妹秦姬看,說:“公亥想非禮我,我不聽從,他就打我。
”又告訴季孫意如的弟弟公甫說:“公思展與申夜姑将以非禮要求我。
”秦姬告訴季孫意如另一個弟弟公之,公之與公甫告訴季孫意如。
季孫意如就在卞的地方拘捕了公思展,又逮着夜姑,将殺他。
季公亥哭着哀求說:“殺了夜姑,就等于殺了我。
”将去告訴季孫意如,而季孫意如使他的傭人,不準他們進來。
到了中午,還不得請求,派去殺夜姑的官吏不願接受命令,公之告訴他趕緊将他殺掉。
所以季公亥對季孫意如很怨恨。
季孫氏同郈孫氏住得很相近,他們的雞也常打架,季孫氏給雞穿上甲,郈孫氏給他雞戴上銅爪子。
季孫意如就生氣了,他又想把房子擴充,占據了郈氏的土地,并且責讓他,所以郈昭伯也怨恨季孫意如。
臧昭伯的從弟臧會,在臧氏那裡誣陷别人而逃到季氏家中,臧氏前來逮他,季孫意如也發怒,把臧氏使者拘捕了。
将在襄公廟行禘祭禮,萬舞的隻有兩個人,其餘的人全在季孫氏家裡萬舞。
臧孫說:“這就所謂不能用禮在先君廟中。
”大夫們對于季孫意如全有怨言。
季公亥獻弓給昭公的兒子公為,并且同他到郊外去射箭,并且研究去掉季孫氏,公為将這件事告訴他弟弟公果、公贲,公果公贲叫昭公的侍人僚柤告訴昭公,那時候,昭公方寝,将拿槍來打他,他就逃走了。
昭公雖然嘴裡說把他逮起來,但是也沒有命令,僚柤害怕,不敢出來,幾個月的工夫也不見面,昭公也不發怒。
公果、公贲又派他去說,昭公拿着槍吓唬他,就逃走了。
又叫他說,昭公說:“這不是僚柤小人所能說的。
”公果自己去說,昭公告訴臧孫,臧孫回答說這件事很難達到。
告訴郈孫,郈孫勸他可以這樣辦。
告訴子家羁,子家羁說:“他們這種壞人,拿你來徼幸,事情若不能成功,你受到惡名,這不可以這樣做。
丢了人民已經好幾代了,還想成功,這是不可以必然的。
并且政權在他的手裡,這件事很難解。
”昭公叫他走開。
他辭謝說:“我已經聽見命令了。
若把話洩露,我就得不到好死。
”就住到公的家裡。
這時,叔孫婼到阚去,昭公住到長府的官署中,九月戊戌,攻打季氏,在門口殺掉公之,遂進了他的門。
季孫意如登到台上請求說:“君不察我的罪狀,使官吏們用軍隊來讨伐我,我請到沂水上去等候你察明罪狀。
”昭公不答應。
又請求在費這地方囚禁,也不允許。
請用五乘的車逃亡,也不允許。
子家羁說:“你不如允許他,政權久已歸他管理,窮困的人民全到他那裡去吃飯,他的黨徒很多,等到太陽落了,奸人全都起來,那時的情
士伯告簡子曰:“宋右師必亡,奉君命以使,而欲背盟,以幹盟主,無不祥大焉。
” 今注 1黃父:晉地,一名黑壤,在今山西省沁水縣西南五十裡。
2則天之明:日月星辰是天的光明。
3因地之性:高下剛柔是地的性。
4生其六氣:指陰陽風雨晦明而言。
5用其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6氣為五味:指酸、鹹、辣、苦、甜。
7發為五色:指青、黃、紅、白、黑。
8章為五聲:指宮、商、角、徵、羽。
9六畜:馬、牛、羊、雞、犬、豕。
10五牲:麋、鹿、麏、狼、兔。
11三犧:祭天地宗廟所用的犧牲。
12九文:即山、龍、華、蟲、藻、火、粉、米、黼黻。
13六采:雜用天地四方的顔色即青同白,赤同黑,玄同黃。
14五章以奉五色:青同赤叫文,赤同白叫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
15二物:夫同婦分治内外,稱為二物。
16以象天明:表示跟天象一樣。
17六氣:這全是禀于陰陽風雨晦明的氣。
18六志:好、惡、喜、怒、哀、樂。
19右師:就是樂大心。
今譯 夏天,在黃父會盟,為的計謀王室。
趙鞅令諸侯的大夫們給王預備食糧,并預備戍守的人,說:“明天将使王回到王城。
”遊吉見到趙鞅,趙鞅問揖讓進退的禮節。
遊吉回答說:“這是儀祝,不是禮節。
”趙鞅說:“什麼叫作禮呢?”他回答說:“我聽先大夫子産說過:‘禮是天的經,地的義,人民的行事,天地的經常,而人民以它為法則。
因為有日月星辰就尊重天的明,因為有高下剛柔就尊重地的性,生了陰陽風雨晦明的六氣,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氣變成了酸鹹苦辣甜的五味,發作為青黃赤白黑五種顔色,并變為宮商角徵羽的五聲,淫亂就昏亂,人民丢掉他的本性,所以制定禮以崇奉本性。
為馬牛羊雞犬豕六種畜生,更為麋鹿麏狼兔五牲,還有祭天地宗廟的三種犧牲,敬奉五味。
變為山龍華蟲藻火粉米黼黻等九文,還有六種彩色,五種文章以敬奉五種彩色,作成九歌八風七音六律以侍奉五聲,作為君臣上下,以仿效地義,作為夫婦外内為兩種事物,作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以表現天明,為政事、庸力、行務以遵從四季的禮,為刑罰威獄使人民害怕用以表示他的震曜殺戮,作為溫慈惠和以仿效天的生殖長育,人民有好惡喜怒哀樂,這全是從六氣生出來的,所以能夠分别類項,以随着好惡喜怒哀樂,哀有哭泣,歡樂有歌舞,喜歡有施舍,發怒有戰鬥。
喜是由好生出來的,怒是由惡生出來的,所以審行為,信号令,有禍福賞罰,以制定人民死生。
生是好的事,死是不好的事,好的事是樂,壞事是哀,哀樂不失掉,就能合于天地的性,所以能夠長久。
”趙鞅說:“禮的大有這麼厲害。
”回答說:“禮是上下的綱紀,天地的經緯,民之所以生,所以先王很尊尚他。
所以人能夠按着禮做的,叫作成人,大不也是應當的嗎?”趙鞅說:“我将終身遵守這句語。
”宋國樂大心說:“我不送食糧,我在周是客人,為什麼能使喚客人呢?”士景伯說:“自從踐土盟會以來,宋國哪個會不參加,哪個盟誓不加入?我們是以共同服恤王室為目的,你怎麼能夠躲開呢?你受了君命來參加大事情,而宋國背棄盟誓,這不是不可以嗎?”樂大心不能夠回答,接受了供王室人粟數字的文件就退下。
士景伯告訴趙鞅說:“宋國樂大心必定要逃亡,受着君命來出使,而欲背棄盟約,來幹犯盟主,沒有再比這個不祥的。
” 經有鹆來巢。
傳有鹆來巢1,書所無也,師己2曰:“異哉,吾聞文、成之世3,童謠有之,曰:‘之鹆之,公出辱之。
鹆之羽,公在外野,往饋之馬。
鹆跦跦,公在乾侯,征褰與襦。
鹦鹆之巢,遠哉遙遙,裯父喪勞,宋父以驕4。
鹆鹆,往歌來哭5。
’童謠有是,今鹆來巢,其将及乎。
” 今注 1鹆來巢:鹆是鳥名。
來魯國做一個窩。
2師己:魯大夫。
3文成之世:阮刊《十三經注疏》本誤作文武之世,今據唐《石經》及《四部叢刊》影宋本,改作文成之世,即魯文公同魯成公的時代。
4裯父喪勞,宋父以驕:裯父即昭公,死在國外,宋父是定公,代立為魯君,所以說以驕。
5往歌來哭:昭公活着逃出,所以說是往歌,死到外邊回來,所以說是來哭。
今譯 有鹆鳥來魯國做一個窩,此鳥為魯國所無,所以《春秋》加以記載。
師己說:“這很怪的事,我聽說魯文公、魯成公的時代,童謠中說:‘之鹆之,公若出去,就被羞辱。
鹆鳥振羽而飛,公在野地裡,去送給他一匹馬。
鹆鳥在那跳躍,公在乾侯地方久了,要褲子跟衣服。
鹆鳥的巢遠看很遙遠,裯父死在國外,宋父代立可以驕傲。
鹆鹆啊,出去歌唱,回來就哭。
’童謠既然如此,現在鹆鳥來巢,恐怕禍将來了。
” 經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
傳秋,書再雩,旱甚也1。
今注 1旱甚也:因為旱得非常厲害的緣故。
今譯 秋天,竹簡上寫着再次求雨典禮,這是旱得很厲害。
經九月,己亥,公孫于齊,次于陽州,齊侯唁公于野井。
經冬,十月,戊辰,叔孫婼卒。
傳初,季公鳥1娶妻于齊鮑文子,生甲。
公鳥死,季公亥2與公思展與公鳥之臣申夜姑相其室,及季姒3與饔人檀通,而懼,乃使其妾抶己,以示秦遄之妻4曰:“公若欲使餘,餘不可而抶餘。
”又訴于公甫5曰:“展與夜姑将要餘6。
”秦姬以告公之7,公之與公甫告平子。
平子拘展于卞而執夜姑,将殺之。
公若泣而哀之曰:“殺是,是餘殺也。
”将為之請,平子使豎勿内。
日中不得請,有司逆命,公之使速殺之,故公若怨平子。
季、郈之雞鬥8,季氏介其雞9,郈氏為之金距10。
平子怒,益宮于郈氏,且讓之,故郈昭伯亦怨平子。
臧昭伯11之從弟會為讒于臧氏,而逃于季氏。
臧氏執旃,平子怒,拘臧氏老。
将禘于襄公,萬者二人12,其衆萬于季氏。
臧孫曰:“此之謂不能庸先君之廟。
”大夫遂怨平子。
公若獻弓于公為13,且與之出射于外,而謀去季氏。
公為告公果、公贲14,公果、公贲使侍人僚柤告公,公寝,将以戈擊之,乃走。
公曰:“執之。
”亦無命也。
懼而不出,數月不見,公不怒。
又使言,公執戈以懼之,乃走。
又使言,公曰:“非小人之所及也15。
”公果自言,公以告臧孫,臧孫以難16。
告郈孫,郈孫以可,勸。
告子家懿伯17,懿伯曰:“讒人以君徼幸,事若不克,君受其名,不可為也。
舍民數世,以求克事,不可必也。
且政在焉,其難圖也。
”公退之,辭曰:“臣與聞命矣。
言若洩,臣不獲死。
”乃館于公宮。
叔孫昭子如阚18,公居于長府19。
九月,戊戌,伐季氏,殺公之于門,遂入之。
平子登台而請曰:“君不察臣之罪,使有司讨臣以幹戈,臣請待于沂上以察罪。
”弗許。
請囚于費,弗許。
請以五乘亡,弗許。
子家子曰:“君其許之,政自之出久矣,隐民多取食焉20,為之徒者衆矣。
日人慝作21,弗可知也。
衆怒不可蓄也。
蓄而弗治,将蕰,蕰蓄,民将生心,生心,同求将合22,君必悔之!”弗聽。
郈孫曰:“必殺之。
”公使郈孫逆孟懿子23,叔孫氏之司馬戾言于其衆曰:“若之何?”莫對。
又曰:“我,家臣也,不敢知國,凡有季氏與無,于我孰利?”皆曰:“無季氏,是無叔孫氏也。
”戾曰:“然則救諸!”帥徒以往,陷西北隅以入,公徒釋甲執冰而踞,遂逐之24。
孟氏使登西北隅,以望季氏。
見叔孫氏之旌,以告,孟氏執郈昭伯,殺之于南門之西,遂伐公徒。
子家子曰:“諸臣僞劫君者,而負罪以出,君止。
意如之事君也,不敢不改。
”公曰:“餘不忍也。
”與臧孫如墓謀,遂行。
己亥,公孫于齊,次于陽州25,齊侯将唁公于平陰26,公先至于野井27。
齊侯曰:“寡人之罪也。
”使有司待于平陰,為近故也。
《書》曰:“公孫于齊,次于陽州,齊侯唁公于野井。
”禮也。
将求于人則先下之,禮之善物也。
齊侯曰:“自莒疆以西,請緻千社,以待君命。
寡人将帥敝賦以從執事,唯命是聽。
君之憂,寡人之憂也。
”公喜。
子家子曰:“天祿不再,天若胙君,不過周公,以魯足矣,失魯而以千社為臣,誰與之立?且齊君無信,不如早之晉。
”弗從。
臧昭伯率從者将盟,載書曰:“戮力壹心,好惡同之,信罪之有無28,缱绻從公,無通外内。
”以公命示子家子,子家子曰:“如此,吾不可以盟。
羁也不佞,不能與二三子同心,而以為皆有罪29,或欲通外内,且欲去君,二三子好亡而惡定,焉可同也?陷君于難,罪孰大焉?通外内而去君,君将速入,弗通何為?而何守焉?”乃不與盟。
昭子自阚歸,見平子。
平子稽颡,曰:“子若我何?”昭子曰:“人誰不死,子以逐君成名,子孫不忘,不亦傷乎?将若子何?”平子曰:“苟使意如得改事君,所謂生死而肉骨也。
”昭子從公于齊,與公言,子家子命适公館者執之。
公與昭子言于幄内曰:“将安衆而納公30。
”公徒将殺昭子,伏諸道,左師展告公,公使昭子自鑄歸。
平子有異志31,冬,十月,辛酉,昭子齊于其寝,使祝宗祈死。
戊辰,卒。
左師展32将以公乘馬而歸,公徒執之。
今注 1季公鳥:是季平子的庶叔父。
2季公亥:是季公鳥的弟弟,即公若。
3季姒:季公鳥的妻子。
4秦遄之妻:秦遄是魯大夫。
他的夫人是公鳥的妹妹秦姬。
5公甫:季平子的弟弟。
6展與夜姑将要餘:展是公思展,夜姑是申夜姑,将對我有非禮舉動。
7公之:季平子的弟弟。
8季郈之雞鬥:季孫氏跟郈昭伯兩家住得很近,所養的雞互相鬥。
9季氏介其雞:季氏給他的雞穿上盔甲。
10郈氏為之金距:金距是用銅做的雞爪。
11昭伯:臧為的兒子。
12萬者二人:行萬舞的禮隻有兩個人。
13公為:昭公的兒子,公子務人。
14公贲、公果:皆是公為的弟弟。
15非小人之所及也:這不是小人所能管的,意思稱僚柤為小人。
16臧孫以難:臧孫覺得困難。
17子家懿伯:子家羁,魯莊公的玄孫。
18阚:今山東汶縣西南三十五裡。
19長府:官府名。
20隐民多取食焉:窮困的人民都依靠着季孫氏來吃飯。
21日入慝作:等着天黑了奸人将群起幫助季氏。
22生心同求将合:生心以後就同季氏聯合對魯君反叛。
23孟懿子:仲孫何忌。
24遂逐之:就逐公徒。
25陽州:《彙纂》說:“在今山東省東平縣東北境。
” 26平陰: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一裡。
27野井:《續山東考古錄》說:“在長清縣豐齊鎮東北,玉符水東岸。
” 28信罪之有無:表明是否有罪,在魯國不走者有罪,随從昭公出奔的無罪。
29以為皆有罪:随從者陷害昭公,居留者驅逐昭公都有罪。
30将安衆而納公:将安靖衆人使昭公回去。
31平子有異志:季平子不願意使昭公回來。
32左師展:魯大夫。
今譯 最早的時候,季公鳥從齊國的鮑文子娶了一個妻,生了兒子叫甲。
後來公鳥死了,他的弟弟季公亥與公思展同公鳥的家臣申夜姑,管他的産業,後來季公鳥的妻季姒同她的廚子檀私通,害怕了,就使他的妾打她自己,而給公鳥的妹妹秦姬看,說:“公亥想非禮我,我不聽從,他就打我。
”又告訴季孫意如的弟弟公甫說:“公思展與申夜姑将以非禮要求我。
”秦姬告訴季孫意如另一個弟弟公之,公之與公甫告訴季孫意如。
季孫意如就在卞的地方拘捕了公思展,又逮着夜姑,将殺他。
季公亥哭着哀求說:“殺了夜姑,就等于殺了我。
”将去告訴季孫意如,而季孫意如使他的傭人,不準他們進來。
到了中午,還不得請求,派去殺夜姑的官吏不願接受命令,公之告訴他趕緊将他殺掉。
所以季公亥對季孫意如很怨恨。
季孫氏同郈孫氏住得很相近,他們的雞也常打架,季孫氏給雞穿上甲,郈孫氏給他雞戴上銅爪子。
季孫意如就生氣了,他又想把房子擴充,占據了郈氏的土地,并且責讓他,所以郈昭伯也怨恨季孫意如。
臧昭伯的從弟臧會,在臧氏那裡誣陷别人而逃到季氏家中,臧氏前來逮他,季孫意如也發怒,把臧氏使者拘捕了。
将在襄公廟行禘祭禮,萬舞的隻有兩個人,其餘的人全在季孫氏家裡萬舞。
臧孫說:“這就所謂不能用禮在先君廟中。
”大夫們對于季孫意如全有怨言。
季公亥獻弓給昭公的兒子公為,并且同他到郊外去射箭,并且研究去掉季孫氏,公為将這件事告訴他弟弟公果、公贲,公果公贲叫昭公的侍人僚柤告訴昭公,那時候,昭公方寝,将拿槍來打他,他就逃走了。
昭公雖然嘴裡說把他逮起來,但是也沒有命令,僚柤害怕,不敢出來,幾個月的工夫也不見面,昭公也不發怒。
公果、公贲又派他去說,昭公拿着槍吓唬他,就逃走了。
又叫他說,昭公說:“這不是僚柤小人所能說的。
”公果自己去說,昭公告訴臧孫,臧孫回答說這件事很難達到。
告訴郈孫,郈孫勸他可以這樣辦。
告訴子家羁,子家羁說:“他們這種壞人,拿你來徼幸,事情若不能成功,你受到惡名,這不可以這樣做。
丢了人民已經好幾代了,還想成功,這是不可以必然的。
并且政權在他的手裡,這件事很難解。
”昭公叫他走開。
他辭謝說:“我已經聽見命令了。
若把話洩露,我就得不到好死。
”就住到公的家裡。
這時,叔孫婼到阚去,昭公住到長府的官署中,九月戊戌,攻打季氏,在門口殺掉公之,遂進了他的門。
季孫意如登到台上請求說:“君不察我的罪狀,使官吏們用軍隊來讨伐我,我請到沂水上去等候你察明罪狀。
”昭公不答應。
又請求在費這地方囚禁,也不允許。
請用五乘的車逃亡,也不允許。
子家羁說:“你不如允許他,政權久已歸他管理,窮困的人民全到他那裡去吃飯,他的黨徒很多,等到太陽落了,奸人全都起來,那時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