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關燈
謀對,子産不待而對客曰:“鄭國不天,寡君之二三臣劄瘥夭昏5,今又喪我先大夫偃,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懼隊宗主,私族于謀而立長親,寡君與其二三老曰:‘抑天實剝亂是,吾何知焉?’諺曰:‘無過亂門。

    ’民有亂兵猶憚過之,而況敢知天之所亂?今大夫将問其故,抑寡君實不敢知,其誰實知之?平丘之會6,君尋舊盟曰:‘無或失職。

    ’若寡君之二三臣,其即世者,晉大夫而專制其位,是晉之縣鄙也,何國之為?”辭客币而報其使,晉人舍之。

     今注 1子遊:就是驷偃。

     2生絲弱:他的兒子驷絲甚年輕。

     3子瑕:就是驷偃的叔叔驷乞。

     4聳:深為害怕。

     5劄瘥夭昏:賈逵說:“大死曰劄,小疫曰瘥,短折曰夭,未名曰昏。

    ” 6平丘之會:在魯昭公十三年。

     今譯 這一年,鄭國的驷偃死了。

    他曾經在晉大夫家中娶妻,生絲而年幼,他的父兄們就立了驷偃的叔叔驷乞。

    子産對他這人很讨厭,并且以為不合理,不答應他立,也不反對。

    于是驷氏全害了怕。

    另一天,驷絲告訴他的舅舅,他舅舅是晉國人。

    冬天,晉國派人拿着币到鄭國問驷乞為什麼立,所以驷氏更害怕,驷乞要想逃走,子産不答應他,請求龜甲來占蔔,子産也不給他,大夫們正商量怎麼樣回晉國的話,子産也不等候就回答客人說:“鄭國沒有得到天的降福,我們寡君及二三臣有的是死了,有的是得了病,現在又喪失先大夫驷偃,他的兒子很幼弱,他的父兄們恐怕失掉宗族,就偷着在族中商量而立了年長的,我們的寡君跟他二三個臣子說:‘天實在叫他們亂,我又怎麼能夠知道呢?’俗話說:‘不要經過亂的人家。

    ’人民對于有兵亂的人還怕過他家,哪裡能知道天為什麼叫他亂;現在大夫問的緣故,我們寡君實在不敢知道,誰又能知道呢?在平丘會盟時,晉君重申舊的盟誓說:‘不要随便失堕你的職守。

    ’要是我們君的二三個臣子,有死了的,晉國的大夫全都管他的位子,那麼,鄭國就等于晉國的小縣,哪還成了什麼國家呢?”于是辭謝客人的币,而派人去回答晉國的使臣,晉國人隻好不管了。

     傳楚人城州來。

    沈尹戌1曰:“楚人必敗。

    昔吳滅州來,子旗請伐之。

    王曰:‘吾未撫吾民。

    ’今亦如之。

    而城州來以挑吳,能無敗乎?”侍者曰:“王施舍不倦,息民五年,可謂撫之矣。

    ”戌曰:“吾聞撫民者節用于内而樹德于外,民樂其性而無寇雠。

    今宮室無量,民人日駭,勞罷死轉2,忘寝與食,非撫之也。

    ” 今注 1沈尹戌:楚莊王的曾孫,葉公諸梁的父親。

     2勞罷死轉:勞苦疲倦,兼有死亡遷徙的苦處。

     今譯 楚國人修了州來的城。

    沈尹戌說:“楚人必定要失敗。

    從前吳人滅掉州來,子旗請求去伐他,王就說:‘我還沒有安撫我的人民。

    ’現在也跟這情形一樣。

    而把州來城修好,為的來挑撥吳國,這還能夠不失敗嗎?”左右的人說:“王不倦地施舍,已經休息人民五年,可以說已經安撫人民了。

    ”沈尹戌說:“我聽說安撫人民的人,必定在内部節用,而在外面樹立德行,人民安樂他的生活,而并沒有寇雠。

    現在宮室很多,人民天天害怕,做得很勞苦,而四面遷徙,忘掉吃飯同睡覺,這不是安撫他們。

    ” 傳鄭大水,龍鬥于時門之外洧淵1,國人請為禜焉,子産弗許曰:“我鬥,龍不我觌也。

    龍鬥我獨何觌焉?禳之則彼其室也。

    吾無求于龍,龍亦無求于我。

    ”乃止也。

     今注 1時門之外洧淵:時門是鄭都城的門,又《方輿紀要》說:“洧水經密縣東北,入新鄭縣境,會溱水,為雙泊河,即洧淵也。

    ” 今譯 鄭國發大水,在都城的城門外洧淵的水中,龍在那裡争鬥。

    鄭國的貴族請求給他們祈禳,子産不答應說:“我們打仗時,龍看不見我們。

    龍鬥我們又怎麼能看見?要來禳求,淵水是龍所應當住的地方。

    我們對龍沒有求,龍也沒有求于我。

    ”于是就停止了。

     傳令尹子瑕言蹶由1于楚子曰:“彼何罪?諺所謂室于怒市于色者2,楚之謂矣。

    舍前之忿可也。

    ”乃歸蹶由。

     今注 1蹶由:他是吳王的弟弟,魯昭公五年為楚靈王所擒。

     2所謂室于怒市于色者:等于在室家中發怒而表現于市上的人。

     今譯 楚國令尹子瑕對楚王說到吳王的弟弟蹶由說:“他有什麼罪呢?俗話所說因為在屋裡發怒,而在市面上生氣,這就是指着楚國說的。

    舍掉從前的憤怒可以了。

    ”就把蹶由送還吳國。

     昭公二十年(公元前五二二年) 經二十年,春,王正月。

     傳二十年,春,王二月,己醜,日南至。

    梓慎望氛,曰:“今茲宋有亂,國幾亡,三年而後弭。

    蔡有大喪。

    ”叔孫昭子曰:“然則戴桓也1,汏侈無禮已甚,亂所在也。

    ” 今注 1然則戴桓也:那就是戴族同桓族兩族。

     今譯 二十年春王二月,己醜,日南至。

    梓慎望氣說:“今年宋國有亂,國幾乎亡了,三年而後安定,蔡國将有大喪事。

    ”叔孫婼說:“宋國亂恐怕就是戴、桓兩族,他們驕傲奢侈無禮得很厲害,這就是亂的所在。

    ” 經夏,曹公孫會自鄸1出奔宋2。

     今注 1鄸:《山東通志》說:“在今山東菏澤縣西北三裡。

    ” 2此經無傳。

     今譯 夏天,曹公孫會自鄸逃到宋國去。

     傳費無極言于楚子曰:“建與伍奢将以方城之外叛,自以為猶宋、鄭也,齊、晉又交輔之,将以害楚,其事集矣。

    ”王信之,問伍奢。

    伍奢對曰:“君一過多矣1,何信于讒?”王執伍奢。

    使城父司馬奮揚殺大子,未至,而使遣之。

    三月,大子建奔宋。

    王召奮揚,奮揚使城父人2執己以至。

    王曰:“言出于餘口,入于爾耳,誰告建也?”對曰:“臣告之。

    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餘。

    ’臣不佞,不能苟貳,奉初以還3;不忍後命,故遣之,既而悔之,亦無及已。

    ”王曰:“而敢來何也?”對曰:“使而失命,召而不來,是再奸也,逃無所入。

    ”王曰:“歸,從政如他日。

    ”無極曰:“奢之子材,若在吳,必憂楚國,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來,不然将為患。

    ”王使召之曰:“來,吾免而父。

    ”棠君尚4謂其弟員曰:“爾适吳,我将歸死。

    吾知不逮5,我能死,爾能報。

    聞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親戚為戮,不可以莫之報也。

    奔死免父,孝也。

    度功而行,仁也。

    擇任而往,知也。

    知死不辟,勇也。

    父不可棄,名不可廢6,爾其勉之,相從為愈7。

    ”伍尚歸,奢聞員不來,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楚人皆殺之。

    員如吳;言伐楚之利于州于8,公子光9曰:“是宗為戮,而欲反其雠,不可從也。

    ”員曰:“彼将有他志,餘姑為之求士而鄙以待之。

    ”乃見鱄設諸10焉,而耕于鄙。

     今注 1君一過多矣:一過是指納太子建的夫人。

     2城父人:是大夫。

     3奉初以還:自從奉了初次的命令來辦。

     4棠君尚:伍奢的長子伍尚。

     5吾知不逮:我的知識不如你。

     6名不可廢:兄弟二人不可俱死,俱死則名廢。

     7相從為愈:比較在一塊更好。

     8州于:是吳王僚。

     9公子光:是吳王阖廬。

     10鱄設諸:是個勇士。

     今譯 楚大夫費無極對楚平王說:“太子建和伍奢,将要占據了方城以外的地方造反了,他自以為宛如宋鄭一般,齊晉兩國又一起扶助他,将要來危害楚國,他的各事已經齊集了。

    ”平王聽信了他,便喊伍奢來問,伍奢回答說:“你君做了一次錯事已經多了,為什麼又相信讒言呢?”平王惱羞成怒,便拘禁了伍奢,派城父的司馬叫奮揚的去殺太子。

    奮揚還沒有到城父,就派人趕先去通知太子,叫他逃去。

    三月中,太子建逃往宋國去。

    平王便又喊奮揚來問,奮揚派城父人拘執了自己,來到平王面前。

    平王說:“說話出在我的口中,進入你的耳管裡,沒有第三人知道,到底是哪個告訴他的?”奮揚回答說:“臣告訴他的,從前君王吩咐臣說:‘服侍建,要像服侍我一樣。

    ’臣沒有才能,不能忽然間便懷了鬼胎,隻知聽初次的吩咐同他交往,不舍得依後來的吩咐,所以叫他逃去的,後來懊悔,卻也來不及了。

    ”平王說:“你還敢來見我,為什麼呢?”奮揚回答說:“既然奉使出去失誤了君命,聽得召喊卻再不來,這是再犯罪了。

    況且就是想逃,也沒有地方可去。

    ”平王說:“回去罷!幹你的公事,要像從前一樣!”無極又說:“奢的兒子很有才幹,若留他在吳國,将來定要做楚國的禍害。

    何不托名寬赦他們的父親,去喊他回來呢?他們愛他父親,一定回來的,否則恐怕要為後患!”王便派人去喊說:“來了,我便饒你們的父親。

    ”棠邑大夫伍尚是奢的長子,他便對他的兄弟員說:“你到吳國去,我是要回去死難的,我的聰明不及你,我是能夠死難的,你是能夠報仇的。

    聽得赦免父親的命令,不可以沒有人趕去的,至親骨肉無故被殺了,不可以沒有人報複的。

    趕去死求赦免父親,這便是孝,量了能幹的事去幹,這便是仁,選擇能夠擔任的去做,這便是智,明知要死,卻不逃避,這便是勇。

    父親不可丢掉,我們二人也不可俱死,你務必勉力去做,比較跟了一同去死總要好些。

    ”後來伍尚回去了,奢聽說員不來,就說:“楚國的君王大夫,恐怕要欲食而不遑了!”楚人便都把他父子二人殺死。

    員既到了吳國,在吳王僚前說伐楚的利益。

    公子光說:“這是他的宗族被殺,要想報他的仇,是不可依他的。

    ”伍員說:“他大概另有他的心事,我姑且代他找個勇士,自己在邊境上等候他,緩緩地來!”便引見了鱄設諸,自己卻在邊境上耕田。

     傳宋元公無信,多私而惡華向。

    華定、華亥與向甯謀曰:“亡愈于死,先諸?”華亥僞有疾以誘群公子,公子問之則執之。

    夏,六月,丙申,殺公子寅、公子禦戎、公子朱、公子固、公孫援、公孫丁,拘向勝,向行于其廪1。

    公如華氏請焉,弗許。

    遂劫之2。

    癸卯,取大子栾與母弟辰、公子地3以為質。

    公亦取華亥之子無戚、向甯之子羅、華定之子啟,與華氏盟以為質。

     今注 1公子寅、公子禦戎、公子朱、公子固、公孫援、公孫丁,拘向勝,向行于其廪:這八個人全是宋公的黨羽。

     2遂劫之:就劫持宋公。

     3大子栾、母弟辰、公子地:太子栾是宋景公。

    母弟辰同公子地都是元公的弟弟。

     今譯 宋元公沒有信實,多私欲,而不喜歡華向。

    華定華亥同向甯計謀說:“逃亡豈不比死強,我們先作亂吧!”華亥假裝有病,來引誘群公子,公子有來問他的病的,必将他逮起來。

    夏六月丙申,殺公子寅、公子禦戎、公子朱、公子固、公孫援、公孫丁,拘捕向勝,向行在他的堆稻谷的屋子裡。

    宋元公到華氏去請求,不答應。

    反把元公劫持起來。

    癸卯,拿太子栾同他弟弟辰、公子地做人質;宋元公也拿到華亥的兒子無戚、向甯的兒子羅、華定的兒子啟,跟華氏盟誓,用他們為人質。

     經秋,盜殺衛侯之兄絷。

     傳衛公孟絷狎齊豹1,奪之司寇與鄄2,有役則反之,無則取之。

    公孟惡北宮喜、褚師圃,欲去之,公子朝通于襄夫人宣姜3,懼而欲以作亂,故齊豹、北宮喜、褚師圃、公子朝作亂。

    初,齊豹見4宗魯于公孟,為骖乘焉,将作亂而謂之曰:“公孟之不善,子所知也,勿與乘,吾将殺之。

    ”對曰:“吾由子事公孟,子假吾名焉5,故不吾遠也。

    雖其不善,吾亦知之,抑以利故不能去,是吾過也。

    今聞難而逃,是僭子也6。

    子行事乎,吾将死之,以周事子7,而歸死于公孟,其可也。

    ”丙辰,衛侯在平壽8,公孟有事于蓋獲之門外9。

    齊子氏帷于門外而伏甲焉,使祝鼃寘戈于車薪以當門,使一乘從公孟以出,使華齊禦公孟,宗魯骖乘。

    及闳中,齊氏用戈擊公孟,宗魯以背蔽之,斷肱以中公孟之肩,皆殺之。

    公聞亂,乘驅自閱門入,慶比禦公,公南楚骖乘10,使華寅乘貳車11,及公宮,鴻駵魋驷乘于公,公載寶以出。

    褚師子申遇公于馬路之衢,遂從12,過齊氏,使華寅肉袒執蓋以當其阙,齊氏射公,中南楚之背,公遂出,寅閉郭門,踰而從公,公如死鳥13。

    析朱14宵從窦出,徒行從公。

    齊侯使公孫青15聘于衛,既出聞衛亂,使請所聘。

    公曰:“猶在竟内,則衛君也。

    乃将事焉。

    ”遂從諸死鳥,請将事,辭曰:“亡人不佞,失守社稷,越在草莽,吾子無所辱君命。

    ”賓曰:“寡君命下臣于朝曰:‘阿下執事16。

    ’臣不敢貳。

    ”主人曰:“君若惠顧先君之好,照臨敝邑,鎮撫其社稷,則有宗祧在。

    ”乃止。

    衛侯固請見之,不獲命,以其良馬見,為未緻使故也,衛侯以為乘馬。

    賓将掫17,主人辭曰:“亡人之憂,不可以及吾子。

    草莽之中,不足以辱從者,敢辭。

    ”賓曰:“寡君之下臣,君之牧圉也。

    若不獲扞外役,是不有寡君也。

    臣懼不免于戾,請以除死。

    ”親執铎終夕與于燎18。

    齊氏之宰渠子召北宮子,北宮氏之宰不與聞,謀殺渠子,遂伐齊氏滅之。

    丁巳,晦,公入,與北宮喜盟于彭水19之上。

    秋,七月,戊午,朔,遂盟國人。

    八月,辛亥,公子朝、褚師圃、子玉霄、子高鲂出奔晉。

    閏月,戊辰,殺宣姜。

    衛侯賜北宮喜谥曰貞子,賜析朱谥曰成子。

    而以齊氏之墓予之。

    衛侯告甯于齊,且言子石20。

    齊侯将飲酒,遍賜大夫曰:“二三子之教也。

    ”苑何忌21辭曰:“與于青之賞,必及于其罰。

    在《康诰》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況在群臣,臣敢貪君賜以幹先王。

    ”琴張22聞宗魯死,将往吊之,仲尼曰:“齊豹之盜,而孟絷之賊,女何吊焉?君子不食奸,不受亂,不為利疚于回,不以回待人,不蓋不義,不犯非禮。

    ” 今注 1衛公孟絷狎齊豹:公孟絷是靈公的哥哥,齊豹是齊惡的兒子,做衛國的司寇。

     2鄄:衛地,在今山東濮縣。

     3宣姜:是靈公的嫡母。

     4見:介紹。

     5子假吾名焉:這是借着我的名字,為的使公孟可以親近我。

     6僭子也:使你的話不足信。

     7以周事子:可以完全侍奉你。

    意謂不洩其密。

     8平壽:在今河南省濮陽縣。

     9蓋獲之門外:蓋獲,衛之郭門。

     10公南楚骖乘:公南楚也坐在車上。

     11貳車:衛侯的副車。

     12遂從:就跟着公一同去。

     13死鳥:地名,在今河南省濮陽東南門外。

     14析朱:黑背的孫子。

     15公孫青:齊頃公的孫子。

     16阿下執事:比照衛國的臣下。

     17賓将掫:賓客将在夜裡看守。

     18親執铎終夕與于燎:他就拿着鈴铛一夜的工夫點着火以備守衛。

     19彭水:《釋地》說:“彭水在戚西,首受河,北出東轉,仍注于河,蓋河水在戚西之枝津也。

    ” 20且言子石:子石是公孫青,說他很有禮貌。

     21苑何忌:齊大夫。

     22琴張:孔子的弟子名叫琴牢,号子開。

     今譯 衛國的公孟絷輕視齊豹,奪掉他的司寇官跟鄄的封邑,有工作就把這地方交還給他,使他任勞,沒有時就拿回來。

    公孟很不喜歡北宮喜同褚師圃,想要去掉他們。

    公子朝與襄夫人宣姜相通,害了怕也想作亂。

    所以齊豹、北宮喜、褚師圃同公子朝作亂。

    最早的時候,齊豹介紹宗魯給公孟,做公孟的骖乘。

    将作亂就對他說:“公孟的人不好,你素來所知道,你不要跟他一同坐車,我将殺掉他。

    ”宗魯回答說:“我是因為你的關系而侍奉公孟,你說我的名氣很好,所以他很親近我。

    雖然他不好,我知道,因為利害的關系,我沒有離開他,這是我的過錯。

    現在聽說有禍難,我就逃走,這事使你失掉信用。

    你就行你的事情吧!我将盡死,以能完全侍奉你,我回到公孟那裡去死,這也可以吧!”丙辰,衛侯在平壽,公孟在衛都城的郭門外去祭祀。

    齊豹的家人在郭門外設上帷帳而藏着軍隊,使祝鼃擺一支槍在一輛車的薪木上,以擋着門,并派一輛車随着公孟出來,使華齊給公孟駕車,宗魯也坐在車上。

    到了城門的中間,齊豹的黨羽用槍來打公孟,宗魯用後背來擋着,斷了胳臂肘,又傷了公孟的肩肘,把他兩人全殺掉。

    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