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我明白,但停不下來

關燈
“師傅,您騎過那車嗎?” 戴着油污手套的手舉着扳手指向TOURING①,那台車體寬大的美式摩托車有着銀色的引擎和車座,現在正蓋着塑料布站在陳列台上。

     6月6日,下午6點21分38秒。

     “沒有。

    ” 由于保時捷的追擊,玄宰的“隼”也受了傷,排氣管當啷當啷響,輪胎也得換了。

    17歲的學徒工君泰能修理一般的外傷,換零件也不在話下。

    他皮膚黝黑,嘴唇很厚,自稱昆塔②。

     “我的夢想就是騎着那家夥狂奔,後面帶着貞賢。

    ” “貞賢?” “是在對面那間啤酒屋裡打工的女孩,又苗條又性感。

    ” “你運氣不錯啊,已經追到了嗎?” “正在努力,整天纏着她。

    ” “哈哈哈!” 玄宰正在摩托銷售維修中心。

     “可是,昆塔,你現在的身闆兒也就能騎踏闆車,怎麼騎TOURING呢?” “體重算什麼問題啊!要是那車是我的,馬上就可以騎上出發,隻要貞賢在後面抱着我的腰!” 跟這個男孩談話總是很愉快。

    是啊,TOURING雖然是重量級的,但性格比較溫順,所以他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的确,隻要是熟悉摩托車的人,一看到TOURING,難免就會感覺到旅行的誘惑,因為TOURING具有旅行所需的一切設施——能盛下足夠的旅行裝備和物品的收納空間、可以坐在上面欣賞音樂和沿途風景的舒适座椅,配置跟四輪汽車不相上下。

    玄宰察看之下發現車上還配有導航系統、CD機、自動車窗和取暖設備等,設施應有盡有。

     “這車現在多少錢?” “2800萬韓币!不得了吧?” “因為是用于觀光的。

    ” “對了,您昨天飙車了嗎?” “嗯?” “消音器也當啷當啷的……” “必須重新矯正,手把也磨損了。

    ” “看起來真的跑得很過瘾啊,師傅的車都這樣了,那家夥肯定散了架躺在醫院裡吧?” “……” “我的夢想就是像師傅一樣,您知道嗎?” “哈哈,怎麼一下子把标準降低了?” 聽了玄宰的話,君泰撲哧一笑,開始換前輪輪胎。

     摩托維修中心房頂上君泰住的屋子牆壁上貼着幾張摩托戰士們的大幅照片,有以風馳電掣的賽車車技橫掃世界的意大利高手麥克斯·比亞喬(MaxBiaggi),有亞洲最了不起的車手阿部典史,有通過不屈不撓的努力登上世界冠軍寶座的西班牙車手艾米利奧·阿爾查莫拉(EmilioAlzamora)。

     據君泰說,有一天,他正在看摩托比賽,突然接到神的啟示,如同醍醐灌頂,于是進入了這一行。

    對年紀尚小的他來說,能修理巡航車之驕子“隼”已經是無比幸福的事了。

    盡管他天性善良,但再過兩年,等他肩膀上的肌肉結實起來,白天的摩托維修工晚上一定會搖身變成暴走族的,夜深人靜的時候把汝矣島、江南大路、大學路和機場路變成一片廢墟。

     一旦對花式駕駛産生了興趣,無論誰都會沖向仁川市富平區深山路一帶和燕山洞濱海路一帶,練習飛越障礙、跳躍、接力,猛沖向障礙物在最後一刻避開的膽量,這些動作稍出差錯就會危及生命,但無人能勸阻,因為一旦了解了摩托車内隐藏的速度,摩托車就變成了毒品,憑十幾歲的耐力和節制力是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那種誘惑的。

    如果從一開始就不了解摩托車的世界也就罷了,但對于了解的人來說,這是無法超越的必經階段。

    玄宰自己不也曾經曆過嗎?任何勸阻都聽不進耳朵裡去,隻有一兩次徹骨疼痛折磨靈魂的事故才能真正教會他們一些東西。

     “對了,聽說你最近常常跟團隊出遊?” “是啊,踏闆車也不是鬧着玩的。

    ” 君泰的話沒錯兒,踏闆車車體雖小,一旦加速到140,因為小而敏感,從中體驗到的快樂也是令人心顫的。

    也正因為如此,喜歡意大利産踏闆車“偉士帕(Vea)”的人們每周日都會風雨無阻地在紐約曼哈頓集會,像信奉基督教的人一樣。

     “絕對不要去南漢山城那邊。

    ” “為什麼?” “對于踏闆車來說,那裡的坡太陡了,下坡路也很多,速度快的時候很容易翻跟頭,而且車道比較窄,深夜車也很多,拐彎稍一疏忽就沒有回頭路了。

    ” “這麼說那是條黃泉路啦?那您給我們推薦幾條路線吧。

    ” “要說近的,從議政府到退溪院比較安全,一出隧道,就有一個标示漢城和龜裡市的路牌,兩邊的路都還可以,車不多,有8條車道,彎道比較緩和,路面也很平整。

    ” “對了,我們過兩天要遠征江原道,去兩天一夜。

    ” “哦,很好啊,江原道的路最适合練習彎道了,比如寒溪嶺、彌矢嶺、佛影溪谷。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