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爾

關燈
照黑格爾“邏輯曆史統一論”的觀點,邏輯的東西(永恒普遍的東西)與曆史的東西(在時空中的東西)當然是統一的、結合着的。

    所以,這不是什麼批評,而隻是辯護和解釋。

    問題在于對黑格爾談時間與永恒、曆史與邏輯一緻的地方,恐怕缪爾并沒有透徹理解充分發揮中肯的批判。

     其次,缪爾批評黑格爾說,黑格爾的邏輯學仍然受經驗成分的感染,仍然沒有能夠完全揚棄掉經驗成分,因為如果完全揚棄掉經驗成分,他就不能達到他所謂形式與内容的統一、理性與現實的統一。

    他又說,由于黑格爾的辯證法仍然受了經驗成分的感染,所以他的體系不是終極的,他也沒有達到終極完善的絕對真理。

    這也算不得批評,其實際目的隻在于表明黑格爾的體系由于具有經驗主義的内容,因而黑格爾的體系不可能是終極的絕對的真理。

    他不理解黑格爾的主要缺陷在于體系與方法的矛盾,不是什麼受了經驗成分的“感染”,好象脫離經驗成分就會達到絕對真理似的。

     缪爾不但沒有對黑格爾作出什麼真正的批評,他還對于别人對黑格爾的批判盡力加以駁斥。

    他否認克羅齊的提法,說黑格爾哲學中有所謂活的東西和死的東西兩方面,他認為很難作出這樣的劃分,因為“黑格爾的體系是如此嚴密地交織在一起,它的優點和缺點随處都是混雜在一起的”。

    其實,缪爾的真正目的在于否認黑格爾體系中有死的東西,當然他更不承認黑格爾的體系和方法的矛盾,唯心的體系是黑格爾哲學的外殼,辯證法才是它的合理内核。

     缪爾對于克羅齊關于相異者與相反者的區别,隻承認相反者有矛盾,而否認相異者有矛盾。

    這種從形而上學觀點出發對于黑格爾的批評,作了詳細客觀的介紹,表面上他不同意克羅齊的批評,實際上在許多地方他都跟着克羅齊走。

    (他恭維克羅齊為“黑格爾的最出色和最同情的近代批評者”。

    )他實際上甚至于比克羅齊更反對辯證法,因為克羅齊雖不承認相異者,如真、善、美之間有矛盾,他還承認相反者,如善與惡、真與錯之間有矛盾統一的關系。

    而缪爾卻說:“錯誤、惡和醜在一個辯證法體系中根本沒有地位。

    ”這就是說,他根本抹煞對立面的統一和差異包含矛盾的辯證原則,并陷入合差異而混一的反辯證法思想。

    缪爾和克羅齊一樣,根本不懂得“差異包含矛盾”這一偉大辯證法思想。

     如果說缪爾對克羅齊的批評,還抓住了一些克羅齊的問題,那麼缪爾對于馬克思主義的批評,則完全是出于資産階級的狹隘觀點,在這方面已不是什麼批評了,而是誣蔑和攻擊。

    下面我們比較詳細地考察一下缪爾這方面的言論,可以更使我們了解新黑格爾主義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态度。

     缪爾在書中有一長段集中批評馬克思的言論,下面我們就逐條加以分析批判。

     缪爾說:“馬克思對黑格爾的颠倒直接否認了我們認辯證法本質上是絕對精神在人類經驗中的自身顯現的看法。

    ”這是缪爾堅持唯心辯證法,反對唯物辯證法的中心論點。

    他對辯證法這種看法的特點是把黑格爾加以主觀唯心主義化。

    因為他的意思是說辯證法隻是絕對精神之自身顯現“在人類經驗中”。

    自然界是沒有辯證法的。

    這跟黑格爾認為自然是絕對理念或精神之外化或異化的說法不符。

    照黑格爾看來,永恒無限的絕對理念外化在自然裡,并不一定要通過人類經驗。

    所以列甯說:“黑格爾的絕對唯心主義和人以外的地球、自然界、物理世界的存在是相容的,它隻是把自然界看成了絕對觀念的‘異在’。

    ”按照缪爾的說法,則“人類經驗”以外既沒有自然界,也沒有辯證法。

     其次,黑格爾本人從來沒有把辯證法限制在人類主觀經驗中。

    他曾說:“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切特殊領域和特殊形态,也莫不受辯證法的支配。

    ”足見缪爾把辯證法隻限制在“絕對精神在人類經驗中的自身顯現”,而否認其在自然中的顯現,已經取消了黑格爾建築在客觀唯心主義上面的辯證法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否認了自然界有辯證法,把客觀唯心主義的黑格爾加以主觀唯心主義化。

     與上述論點直接聯系,缪爾就提出他否認自然辯證法,反對運用辯證法及曆史觀點來研究自然科學的論點。

    他說:“自然科學的世界顯明地是非精神的。

    承認哲學的自然辯證法就必定包含一些已經為、或将要為科學所摒棄的觀點。

    ”他并且否認自然研究中的曆史方法說:“自然科學之進步,乃因為它所看見的是非曆史的自然。

    ”我們知道,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的序言裡和其他許多地方,科學地論證了自然科學的進步乃由于近代許多先進的自然科學家采取了曆史的、進化的、亦即辯證的觀點來研究自然界。

    恩格斯的理論對于推進自然科學,對于教導自然科學家自覺地運用唯物辯證法來進行研究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與此根本相反,缪爾否認自然辯證法,否認自然界的曆史發展,否認辯證法可以用來研究自然界,這不僅表明他對黑格爾的《自然哲學》缺乏理解,對自然科學的看法還停留在舊的形而上學機械主義的階段,而且表明他堅決地反對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并對自然科學本身的辯證法内容,也缺乏認識。

     缪爾攻擊馬克思說:“他(指馬克思——引者注)從黑格爾那裡所保留的隻不過是三一公式。

    ”并且誣蔑說:“馬克思卻運用三一公式來給予運動以一個嚴格必然性的、極其虛僞的假象。

    ”因而說:“三一公式與内容不相幹。

    ”所謂“三一公式”是指正反合的公式。

    說馬克思保留了、而且僅隻保留了黑格爾的三一公式,簡直是毫無根據的誣蔑。

    事實上馬克思主義奠基人從來沒有贊許或利用過三一公式。

    而且當他們反對黑格爾的體系時,實際上即已經反對了黑格爾體系的架格和三一公式了。

    而且黑格爾正反合的三一公式同基督教三位一體的神學教條有密切聯系。

    堅持無神論的馬克思主義者當然要徹底摧毀這種神秘的、而且同時又是機械的形式的三一公式。

     不過缪爾或者與缪爾有同樣想法的人,可能以為唯物辯證法既然承認對立統一原理,則對立豈不是“正與反”,而統一豈不是“合”嗎?換言之,對立統一原理和正反合的三一公式豈不是同樣的東西嗎?而且唯物辯證法既然承認否定之否定原理,則“反”豈不是“正”的否定,而“合”豈不是否定之否定嗎?這種看法的根本錯誤在于劃不清批判的、革命的唯物辯證法與神秘的、保守的唯心辯證法的界限,因為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原理是強調通過對立、矛盾解除而達到統一。

    例如思維與存在的對立統一于存在,真理與謬誤的鬥争統一于真理,進步與落後的鬥争、民主與獨裁的鬥争統一于進步和民主。

    這裡都沒有正反合的三一公式。

    這裡所達到的統一,乃是“真的、實際的、合理的統一”。

    亦即具體的統一,不是折衷、調合之合,也不是抽象、形式的正反合的公式。

    至于“否定之否定”在唯物辯證法裡,着重在批判性、革命性的否定或揚棄的過程。

    革命發展階段論與不斷革命論就是否定之否定的具體運用。

    通過對立面的鬥争與統一而發展,通過否定之否定而發展,本質上是具體的活生生的矛盾發展過程,這裡也沒有所謂抽象機械的三一公式。

    唯物辯證法的靈魂是具體矛盾具體分析,與三一公式根本無關。

    隻有黑格爾的唯心辯證法的體系和架格是同三一格式不可分的,而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則抛棄了三一公式。

     當然,馬克思主義者為了總結具體的革命鬥争經驗,為了如實反映并概括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也并不排斥經過千百萬次重複,經過實踐檢驗而固定下來的公式。

    譬如我們承認事物發展的進程一般是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地前進。

    講認識論時,我們也采取“實踐——理論——實踐”的公式,以反對唯心主義的“理論——實踐——理論”的公式。

    這是從辯證唯物主義出發,總結革命鬥争經驗的活生生的、具體的、一般與個别相結合的公式,根本不同于黑格爾從唯心主義出發的抽象的、神秘的、玄思化的三一公式。

     最奇怪的是:與辯證唯物主義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