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反馬克思主義的實用主義剖析

關燈
胡克反馬克思主義的實用主義剖析 悉德尼·胡克(SidneyHook)不僅是當代實用主義的代表,活動于美國和西方哲學界,他特别是一個自覺地系統地以實用主義來篡改馬克思主義的代表。

    也可以說是把實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混合攪亂在一起最早的代表。

    他反對馬克思主義,支持過托洛茨基。

    他曾經留學蘇聯一年。

    他曾經應當時蘇聯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院長李亞然諾夫邀請在研究院訪問,住了一個自稱“很有收獲”的夏季。

    第一次大戰後,美國馬克思主義者有一時間曾出版過《馬克思主義評論》,胡克參加過這個刊物的編輯工作。

    當托洛茨基住在墨西哥時,杜威曾發起一個所謂“百人委員會”,替托洛茨基申訴并征求捐款去支持他。

    胡克作為杜威的忠實信徒,曾經參加過這些活動。

    至少他很熟悉托洛茨基當時在墨西哥的思想和活動。

    特别是就胡克的言論、著作的内容實質來看,他的思想主要是假借學習過馬克思主義和杜威信徒的名義來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

    在1959年時,他自己宣稱他有二十五年的反馬克思主義曆史。

    實際上可能還要早些。

    無論如何,在他1933年發表《走向對馬克思的理解》一書時,他已經開始反馬克思主義了。

    随着冷戰加劇,胡克的言論活動就愈來愈猖狂反共。

    因此美國共産黨人曾給予胡克以“美國哲學界的麥卡錫”的稱号,決不是偶然的。

    我們仍然把他當作實用主義的代表來對待。

    因為他的思想的認識上的來源,他的世界觀,他的看家本領,他用來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仍然是杜威的實用主義。

     胡克生于1902年,1927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得博士學位。

    多年來任美國紐約大學哲學系助教、副教授、系主任等。

    美國資産階級哲學家常有人稱他為“馬克思主義者”,也有人恭維他是“馬克思主義專家”,是“蘇維埃主義的主要敵人”,他都一概承受下來。

    他也曾打起過“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招牌。

    他是在美國宣傳所謂“美國式社會主義”的一個著名教授。

    還常常以“進步分子”“開明分子”“民主主義者”的面貌出現。

    因此有必要予以揭露和根據他的思想言論的内容實質略加評論。

     胡克宣傳實用主義的著作有《實用主義的形而上學》(1927)、《杜威——一個理智的畫像》(1939,紀念杜威八十誕辰),以及他所主編的《作為自由與科學的哲學家——杜威》(1950,紀念杜威九十誕辰)等書。

    胡克歪曲馬克思主義的著作有《走向對馬克思的理解》(1933)、《從黑格爾到馬克思》(1936)、《理性、社會神話和民主》(1940)、《曆史中的英雄》(1943)、《意義模糊的遺産——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者》(1955)等書。

    而以1959年出版的《政治權力與個人自由》一書集中表現他反馬克思主義、反共産主義、反社會主義制度的思想。

    此外,胡克除參加美國本國哲學界活動外,他還參加過國際哲學會議。

    胡克主編的、集體寫的論文集,還有《今天和明天的美國哲學》(1935)、《美國哲學家在工作;美國的哲學景象》、《自由與經驗論文集》(1947)、《近代科學中的決定論與自由》等數種。

     一、胡克《從黑格爾到馬克思》一書中的觀點 胡克寫了許多東西,我們讀到的并不多。

    這裡主要批判介紹一下他幾種有代表性的文字和他在1936年出版的《從黑格爾到馬克思》一書,以及在1959年新出版的《政治權力與個人自由》一書的一些重點内容。

    在他的所有的著作中,以《從黑格爾到馬克思》一書很早著名,迷惑作用也較大。

    在解放前和解放後,我都曾聽見有朋友讀過這書,并稱贊這書好。

    因此首先對這書作一最簡單的評介是不無現實意義的。

     《從黑格爾到馬克思》是一種批評介紹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神聖家族》和《德意志意識形态》的書。

    他自己宣稱這書的目的是提供關于馬克思早期思想的發展的資料。

    由于觀點是錯誤的,他所提供的資料也就根本成了問題。

    其次提供新的證據以充實他在《走向對馬克思的理解》一書中所持的論點。

    在那書中,他認為馬克思有許多所謂明顯的矛盾,如關于社會決定論與階級目的論的矛盾,理論的分析與革命的行動主義的矛盾,是起源于馬克思向正相對立的學說兩面作戰,因而顯得矛盾。

    意思是說,當向右的觀點鬥争時,似乎就偏左;當向“左”的觀點鬥争時,似乎又偏于右。

    顯然,胡克認為由于兩面作戰,因而顯得矛盾。

    殊不知馬克思主義在向“左”或向右的偏向作鬥争中曲折發展,不斷的解決理論和實踐中的矛盾,而發展出對立統一的正确的理論,怎麼自身會産生難于解釋的矛盾呢? 他的書名雖叫《從黑格爾到馬克思》,但他卻沒有說明如何從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轉化到辯證唯物主義的辯證發展過程。

    他隻是片面強調從黑格爾到馬克思,而忽視了馬克思在哲學上的革命,及其糾正、批判、拯救黑格爾的“合理内核”的偉大成就。

    他隻是從表面上對等地比較,得到了馬克思與黑格爾相反對的四點和馬克思與黑格爾相同的兩點,把唯物與唯心的鬥争、革命與保守的差别,特别是階級立場的差别,都根本抹煞了。

    譬如,他舉出馬克思與黑格爾相同的第一點,為兩人皆反對社會原子主義,第二點,為兩人都同樣反對抽象的倫理唯心主義。

    照他第一點的說法,也可以說黑格爾、馬克思、法西斯主義都反對社會原子主義。

    照第二點的說法,可以令人了解為既然黑格爾、馬克思皆反對抽象的倫理唯心主義,則兩人都贊成具體的倫理唯心主義,或者說兩人都贊成具體的倫理現實主義。

     談到自然辯證法,胡克強調馬克思本人從來沒有提到過自然辯證法。

    他說馬克思隻把辯證原理限制在曆史的意識和階級行動上面。

    隻有恩格斯才開始把辯證法擴大來解釋自然現象。

    他認為隻有唯心主義才會說獨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具有隻存在于人類意識和社會中的辯證法。

    他指責恩格斯作為一個自然主義者,吸收了黑格爾裡面太多的東西,以緻不能好好地消化。

    他堅持自然辯證法決不能與階級分析、階級鬥争相聯系,決不能應用自然中的飛躍來論證社會中的革命。

    這表明他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方向和手法,即第一步把馬克思與恩格斯分裂開,使人擁護馬克思,反對恩格斯;第二步象他近來所大加發展那樣,把馬克思主義與列甯和斯大林的布爾什維克主義分裂開,假借馬克思主義之名,來反對列甯主義。

    他否認馬克思列甯主義在各國人民革命實踐中的一脈相承的發展,企圖把馬克思主義分裂開。

    或者把馬克思同列甯分裂開,或者把列甯同斯大林分裂開,使得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彼此自相矛盾,以便胡克可以分割而破壞之。

     其次,他以确認貫穿在自然界的辯證發展規律,确認客觀辯證法,進而把社會曆史的辯證發展看成純粹是為了階級鬥争的利益而建立起來的主觀的東西。

    就在他最近《政治權力與個人自由》一書中,他就利用自然界的演變與革命無關的想法來大肆诽謗斯大林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小冊子中,把原理與革命變革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