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主義是導緻折衷主義和詭辯論的思想根源

關燈
實用主義是唯心主義的哲學流派,是一種唯心主義的世界觀。

    作為唯心主義哲學和世界觀,實用主義有其特點、特征和特定的具體内容。

    我國五十年代對實用主義進行過群衆性的廣泛批判,取得很大成績。

    但在新的曆史時期仍然應該進一步實事求是地進行批判和評價。

    本文隻着重談實用主義是導緻折衷主義和詭辯論的理論來源之一這個方面的問題。

     實用主義可以随不同的階級、不同的時代而有其不同的表現,産生不同的作用,但作為典型的哲學流派、世界觀或者意識形态來說,它是有其典型的共同代表性的特點和特征的。

     在西方哲學史中,實用主義最初出現在希臘哲學裡。

    誠如恩格斯所說:“在希臘哲學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後各種觀點的胚胎、萌芽。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作為現代資産階級唯心主義流派的實用主義,我們有必要看一看它在希臘時的萌芽和先驅。

     為方便計,我們可以把實用主義分為: (一)古典的素樸的實用主義,以希臘的普羅泰哥拉斯和智者派為代表。

     (二)現代的實用主義,以美國的詹姆斯、杜威、英國的席勒爾,以及中國的胡适等人為代表。

     古典的實用主義 古典實用主義應以智者派的開創者普羅泰哥拉斯為代表。

    “實用主義”(pragmatism,希臘文為&pi&rho&gamma&mu&alpha)這個字就最初出現在他的著作中。

     普羅泰哥拉斯的思想集中地表現在一個著名的命題“人是萬物的尺度”裡。

    這話說完全一點,就是認為個人是衡量事物存在與不存在,真僞善惡的尺度或标準。

    這個命題表明了如下幾層意思: (一)普羅泰哥拉斯所代表的古典實用主義首先是一種人本主義(或譯人文主義)。

    它認人為世界的根本,而不是以神或物質、自然為世界的根本,它所強調的是人,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哲學觀點,這在當時反對多神教有一定的進步曆史意義。

     (二)其次是主觀主義、感覺主義。

    他所注重的人乃是個人,他的話實質上是說,個人、個人的意見、感覺、興趣、意志、欲望就是事物存在與否、真僞善惡的标準。

    舉例來說,天氣冷熱的感受、食物味道的酸甜的感覺均以各個人自己為評判的尺度。

    這些感覺和感受不僅因人而異,而且就是同一個人,前後也不盡相同。

    他完全從人的變化不居的感覺出發來看問題,所以可以說是一種感覺主義。

    因為他把人的感官知覺認為是知識的唯一來源,他不願離開感官知覺去探讨事物本身是什麼樣子。

    在他看來,事物對每個人來說,就是它們呈現在他個人前面那樣,嚴格點說,就是呈現在當時當地的個人前面那樣。

     (三)普羅泰哥拉斯的感覺主義同時是一種相對主義,即事物之存在與不存在,真與不真是相對的,是以個人為标準的,是以個人某時某地不同的感覺為權衡的。

    這種相對主義是基于主觀化赫拉克利特的變易觀。

    由于世界是變動不息的,事物在變動中,每個人,每個人的感覺也随時在變動中,因此,知識隻能是相對的,與變化中的個人的感覺相對。

    我們以後還可看到,現代實用主義的庸俗化進化論,正如智者派之主觀化赫拉克利特的變易哲學一樣,他們在認識論上同是相對主義。

     智者派的政治社會思想方面是強權主義。

    智者派強調人的感覺、興趣、意志和欲望是權衡或評判事物的标準,就必然要否定理性,走上強權主義的道路。

    在柏拉圖的《國家篇》和《高爾吉亞篇》都報道了智者派的強權主義思想。

    他們認為國家是欺壓弱者以為強者謀利益的工具,國家的基礎不是正義,隻有權力才是正義。

    他們認為隻有老弱者、怯懦者、失敗者才抱怨強權,反對不公正或非正義。

    無人自願作公正的事,隻要有機會、無危險,人們都願做不公正的事。

    他們說,公正的人與不公正的人競争,公正者必然吃虧失敗。

    他們不站在正義一邊,憤世疾俗,而是公開在政治上替強權辯護,否認正義。

     一位叫卡裡克裡斯的智者公開說:“按照自然的規律,忍受非正義是一種恥辱,但是按照人為的規律,作非正義的事才是一種恥辱。

    ”他的意思是叫人打破人的規律,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要忍受非正義,而作非正義的事是符合自然法則的。

    他指出按照自然規律,較聰明和較有權力的人應享有較多的東西。

    “自然以很多方式啟示給人,無論在人類、在動物内,以及就一切城市和一切民族來說,正義在于強者統治弱者,強者比弱者享有更多的東西。

    ”“強有力的人應該打破一切人為的束縛。

    不要限制他自己的欲望,并且讓它們有充分的發展。

    ”簡單講來,智者派主張:“強權就是公理”,贊成強權而蔑視正義,這就是智者派實用主義的政治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