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論與實用主義的差别所在

關燈
“……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敗了的就是錯誤的……”這種講法與實用主義有什麼不同之處?這個問題,是值得加以分析讨論的。

     搞西方哲學的人,剛一學習《實踐論》,總容易把它與實用主義混淆起來。

    搞中國哲學的人,剛一聽到毛主席談知行的統一,也容易把他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相聯系。

    在沒有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人中間,會有這種錯誤的看法,那是自然而無足怪的。

     現在在我們深入批判實用主義,從而批判現代修正主義的實用主義的世界觀的時候,假如不強調劃分《實踐論》與實用主義、主觀唯心主義的界限,不去求根本差别的對立,而去求同,求調和;不去劃分界限,而去模糊界限;不去批判,而去找抽象契合;把實用主義說成與唯物主義接近,把《實踐論》解釋得為資産階級唯心主義者所能接受,那在哲學研究上就要犯原則性的和路線上的錯誤。

    因為這是“以紫亂朱”的問題。

     毛澤東同志号召我們要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學習,就是為了端正思想,善于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搞好工作,少犯錯誤,完成社會主義建設,推進世界革命。

    由此足見學習和研究認識論,在政治上、工作上的重要性。

     總的講來,不容否認實用主義的某些語句,從其字面上或者抽象地說,與《實踐論》有其相同之處,例如說:“由思想到存在,一般的說來,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敗了的就是錯誤的。

    ”這話如果抽掉其一切具體内容,單就這句話的字面、抽象看來,顯然與實用主義的某些個别說法好象有其相同之處,但從具體内容上去分析,就有本質的不同了。

     第一,從階級立場說,實用主義是站在壟斷資産階級立場,為壟斷資産階級服務的。

    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站在無産階級立場,為無産階級革命服務的。

    馬列主義者所講的成功,是指人民勝利,無産階級革命的成功。

    與實用主義之講資産階級的個人和社會的成功,有本質上的不同。

     第二,從觀點說,實用主義是主觀唯心論觀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第三,從方法說,實用主義是形而上學的、詭辯的。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辯證法的。

     這是根本上不同,如脫離立場、觀點、方法,抽象地來看馬克思主義與實用主義某些詞句上的相同與不同,那是沒有意義的,而且從方法上來說,是不科學的。

     現在我們來看看實用主義者的一些說法: 詹姆斯說:“真的就是有用的,有用的就是真的。

    ”這裡所講的“有用”當然包括成功,勝利。

    這是表面上相似的一個例子。

     又如他說:“我們觀念中的真理性,即在于它們産生效果的能力。

    ”這也是字面上相似的地方,但接着讀下去就不對了:“檢驗真理要看它的兌現價值(cashvalue),必須找到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的兌現價值。

    ”因為詹姆斯明白說,真理是人造的,象銀行的鈔票一樣,靠信用制度而存在,能兌現就真,不能兌現就不真。

    他所謂兌現價值有兩個意義:一是指實踐上的有效性。

    如醫生說吃某種藥可以退燒,吃後果真退了燒,這就是兌現。

    這還不算錯。

    另一個意義的“兌現”就是指帶來經濟利益,物質報酬而言。

    這話表面上也包含有以效果、成果、實際行動來檢驗真理的思想,但已經受到歪曲,即加以庸俗化,從資産階級的經濟利益出發來談真與假的标準了。

     詹姆斯還說:“我們有義務追求真理,即我們有義務去作有物質報酬之事的一部分。

    觀念所帶來的(物質)報酬,是我們服從真理的唯一原因。

    ”“思想觀念的意義在于他在行為上産生的結果。

    觀念的差别,歸根到底是行為的差别,行為所産生的影響的差别所決定。

    ”從這一段看來,實用主義的真理論就越說越不成話了。

    把追求真理的目的說成是追求資産階級物質報酬。

    并且把真理的追求從屬于對物質報酬的追求。

    這種庸俗的立場、觀點,已經表明了實用主義的真理與“實踐論”有本質上的對立。

     又如杜威的提法是:“如果觀念、意義、概念、想法、理論、體系,有助于作為對于某種特定環境的能動改造的工具,有助于作為消除特定的麻煩和困難的工具,那麼,對于它們的有效性和價值的檢驗,即在于完成這項工作,取得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