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艾思奇同志“批判胡适的實用主義”的一些啟發和意見

關燈
“受用”的方法,就是毛主席所斥責的“甲乙丙丁,開中藥鋪”的“現象羅列”方法。

    這個方法的特征也就是艾思奇同志所指出的:抓不住本質,找不到問題,找不到矛盾,沒有接觸到事實根本的東西。

     第三,最重要的是,艾思奇同志揭露了胡适有所謂“奇怪的邏輯”,有所謂“種種詭辯”。

    我特别贊佩這個揭露。

    我認為這抓住了胡适思想方法的實質,打中了它的要害。

    因為胡适的“思想方法”,特别談政治問題的方法,主要是“詭辯”,是既不合事實,又不合邏輯的“奇怪邏輯”,所謂“假設——求證”都隻是幌子。

    因為他要為帝國主義和反動統治辯護,他要掩飾矛盾,他要強詞奪理,他不能不用詭辯,他不可能采納一般形式邏輯的方法,更不可能采取深入事物核心,具體分析矛盾的辯證法。

     胡适的“奇怪邏輯”或“詭辯”是什麼樣子呢?艾思奇同志舉出了一個典型的例子。

    胡适利用文字的歧義,用歪曲革命的意義的方法來反對革命。

    他第一步把“革命”定義為“一點自覺努力的演進”。

    自覺努力的演進實質上就是他所謂“一點一滴的改良”。

    歪曲了革命,把革命混同于改良之後,于是第二步就根據他對“革命”的“新”定義,來反對真正的革命,反對武裝起義,階級鬥争,質的飛躍。

     象艾思奇同志所揭穿的胡适這種奇怪的邏輯,在帝國主義戰争販子中已毫不奇怪,成為司空見慣的東西了。

    英國一些政治理論家把社會主義定義為社會改良政策,然後根據這種改良主義,機會主義的僞社會主義來反對馬克思列甯主義所具體昭示的真正社會主義。

    尤其是象杜勒斯之流對“和平”、“自由”、“防禦”等概念的歪曲,其魚目混珠的欺騙性,其詭辯性,其奇怪的邏輯,和胡适的“奇怪邏輯”完全是同一類型。

     艾思奇同志對胡适方法論的批判使我們更明确了胡适口頭所宣傳的方法與他實際所運用來發言立論的方法完全是兩套不同的東西。

    前一套所謂三步、五步,假設求證等,全是騙人的幌子,後一套才是他在騙人的幌子下出賣的真實貨色。

    總起來說,他實際上經常應用的具體方法,主要的不外: (一)大膽虛構,大膽武斷——這是最狂妄的方法。

     (二)現象羅列的方法——這是最膚淺的方法。

     (三)詭辯,亦即奇怪的邏輯——這是最兇惡的方法。

     胡适這種種狂妄、膚淺、兇惡的方法,當然同他的反動立場不可分,同時也是和實用主義者的相對真理論與片面注重偶然性的主觀唯心觀點不可分。

    與此相關聯,艾思奇同志還着重揭發了實用主義者一個重要的錯誤哲學思想,即注重偶然性的思想。

     艾思奇同志指出,胡适“把一些難于預計的偶然觸及的‘新奇的局面’,‘不曾經慣的事物’提到很高的地位,而使之與客觀環境有規律地發生的事物和有規律地提出的問題混淆不清”。

    他是指胡适所說的“吐一口痰可以毀滅一村一族,一個念頭可以引起幾十年血戰”一類狂妄的話而言。

    這一類的話誰都知道是荒謬的,但是把它提到偶然性與必然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範疇的高度來批判,卻很好地表現了艾思奇同志理論分析的力量和看問題的深入,特别值得我們注意。

    艾思奇同志對注重偶然性思想的嚴重錯誤性和危害性,特别表示了憤恨道:“狂妄到頂的個人主義!帶宿命論性質的偶然性和盲目性的崇拜!善惡的界限一筆勾銷!簡直發瘋了!這真是知識界的恥辱!” 艾思奇同志在這裡又擊中了胡适反動思想的一個要害,因為胡适在“我的信仰”一文裡也自己招認過!他反對決定論,贊成偶然論。

    這就是說,根本否認現實世界中客觀必然的規律性——這表現了主觀唯心論的實質。

    我願意指出的,就是艾思奇同志這番揭露,不惟打中了胡适的偶然論思想,尤其打中了胡适實用主義的老祖宗詹姆斯的反動的偶然論思想。

    因為詹姆斯曾大吹大擂地反對決定論,提倡盲目冒險主義,視人生如賭博,以偶然、碰巧、機會來說明自由。

    他嘲笑“自由是被理解了的必然性”這一命題。

    他反對科學的預見性,強調未來前途的模糊不可知性。

    他反對用統一的根本原則來解釋宇宙,想要從事物的不合規律性和宇宙的多元論中去尋求個人主觀的自由。

    ——這完全反映了美國資産階級的盲目冒險,目光如豆和任性武斷。

     以上所說是艾思奇同志的文章給我的幾點啟示,我願意把我贊同他的論點的理由略說幾句。

    對于他那篇内容豐富,涉及方面很多的文章,我也願提出一兩點我雖然相當同意,但須作一點補充的地方。

     第一,艾思奇同志認為杜威的經驗主義和貝克萊、馬赫派的經驗主義之間,沒有根本的差别,“實用主義是和歐洲的馬赫主義、經驗批判論同類的主觀唯心論思想”。

    這一點我是同意的。

    因為杜威盡管自诩為“新說”,胡适盡管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