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羅素兩本著作讀後

關燈
近年來羅素發表了兩本著作,一本是《科學對于社會的沖擊》(TheImpactatScienceonSociety,London,1952),再一本是《從倫理學和政治學來看人類社會》(HumanSocietyinEthicsandPolitics,London,1954),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曾引起很大反響,集中反映了羅素晚年的思想傾向,我們有必要拿來讀一下。

     一、《科學對于社會的沖擊》 這是羅素八十歲時發表的談科學對社會的關系和影響(他叫做“沖擊”)的著作。

    他在該書中首先指出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于人類社會、政治、曆史曾引起了兩大革命,一是農業革命,一是工業革命,但他認為,這兩大革命并不給人類帶來幸福,而是“人類重大苦難的原因”,引起一系列不幸的後果。

    他說: 由于新的科學和技術對于一個社會的沖擊,而這個社會的組織和思想習慣又隻适合于舊的體系,因此就産生了許多極其複雜的問題。

    由于科學、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在人類曆史上曾經引起了兩個革命:第一個革命是“農業的發達”;第二個革命是“科學的工業主義”。

    在每一個革命情況下,技術的進步曾經是人類重大苦難的原因。

    農業引起了農奴制度,人的犧牲,婦女的被奴役和一系列的專制帝國從第一個埃及王朝直到羅馬的衰落。

    由科學技術的“侵入”而引起的罪惡結果,足以令人恐懼的,現在才剛剛開始。

    最大的罪惡後果就是加劇戰争。

     此外還有别的許多罪惡:耗盡自然資源,用政府的力量來破壞個人的首創能力,用教育和宣傳的中央機構來統治人們的心靈,就是一些主要的罪惡。

    這些罪惡似乎還在增長。

    由于科學對人們心靈的影響,而這種心靈隻适合于舊世界的傳統。

    近代科學技術曾經提高了統治者的權力,象從來沒有過的那樣,使得統治者們有可能按照某個人的頭腦設想一個計劃來創造一些社會。

    這種可能性曾導緻對于熱愛體系的陶醉。

    而且在這種熱愛體系的陶醉中,個人的基本要求卻被忘記了。

    找出一條道路來滿足個人這種基本要求是我們時代的主要問題之一。

    我曾經考察了這一部分的政治理論,在《科學的展望》第三部分及《權威與個人》等書中。

     從這裡我們可以清楚看出,羅素雖然看到了科學技術在人類社會曆史上曾引起了兩大革命,但由于他缺乏曆史唯物主義和辯證發展觀點,卻對形勢抱悲觀主義的看法,視科學技術為災難,并由此妨礙了他對新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同情和理解。

    這本書反映了當時西歐和美國許多資産階級學人的意見,隻不過是借羅素自己特有的語言來表達,其用意在于堅持資産階級民主傳統下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

    也正是因為這樣一種資産階級個人主義使西方的一些資産階級知識分子不能正确理解社會主義和民主集中制。

    這本書正是一面反映他們思想傾向的鏡子。

     二、《從倫理學和政治學來看人類社會》 在序言中,羅素自稱“這書有兩大目的:第一,提出一個非教條主義的倫理學;第二,應用這種倫理學來讨論各種當前的政治問題”。

    全書共239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倫理學;第二部分:激情的沖突。

    ”他自認第一部分中沒有什麼特别創新的東西。

    在第二部分中他企圖讨論“有急迫實際重要性的政治問題”。

    他自己說,他是從“非個人的态度”出發來讨論實際問題。

    他希望人們用較少的熱度和狂熱,較少的憂慮和憤怒來讀他這本書。

    事實上羅素一貫指責布爾什維克主義“狂熱”,這表示他叫人們不要用無産階級的觀點和立場去讀他這部著作。

     這是一本鼓吹“反理性主義”的著作,羅素顯明地稱“理性是情感的奴隸”,自稱不僅是和現代存在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