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關燈
小
中
大
一、講課記錄稿的特點和缺點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
上篇是1947年下半年到1948年上半年,我在北京大學開設的現代西方哲學課程的講課記錄。
記錄者是班上的肖輝楷同學。
解放前夕,他把這份整理好的記錄稿交給我。
此後三十餘年,我一直保存在匣笥中沒有散失。
這或許有點“敝帚自珍”的意思。
在祖國今天解放思想,提倡争鳴,建設四個現代化的新時代,有機會将此稿發表出來,我當然很高興。
1978年冬,當全國西方哲學史第一次會議在安徽蕪湖舉行時,上海人民出版社編輯同志即曾與我約定刊印此稿。
近兩三年來,我斷斷續續地對這份講稿筆記中與原意有出入處和文字上有欠确切處,重新進行審閱和修改,直到現在方初步定稿。
這些講稿可以說是我多年前向西方“求經”,對西方現代哲學某些方面所了解的部分内容,給我國讀者的書面彙報。
當然,這是遠在三四十年前的舊稿,而這裡初次發表時,已在新中國用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研究近代和現代西方哲學、蓬勃發展、新人輩出,新的譯著,如雨後春筍的盛況的時代,因此本書上篇的發表僅可作為參考、比較和批判的曆史資料。
記錄稿中偶爾也有當時耳濡目染的某些哲學家的逸聞轶事。
講課的内容和寫論文的形式有區别,所以有的地方沒有注明來源的書名和章節。
有些地方就我所了解的中國古典哲學思想與西方某些著名的哲學觀點相比較,希望有助于看出中國與西方哲學,雖然有時代、社會、階級等條件的差異,但在某些人類典型思想上也可能有其共通之處。
我主要是從哲學史的角度來論述各流派的哲學家,我介紹所閱讀他們的著作或聽過他們的演講的内容,有些地方好象是讀書報告。
偶爾也包含有自己的體會或評論,有的地方采納了黑格爾的觀點。
由于我當時還沒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覺醒,現在看來,免不了存在重要的缺點和錯誤,希望讀者指正。
二、評論現代西方資産階級唯心論的文章和講稿 下篇各文全是建國後寫的。
有的已經在不同刊物上發表過。
這些講演稿和文章,主要是批判胡适的實用主義(選入了四篇)和批判新黑格爾主義而講的(共五篇)。
這是從1955年起響應黨的号召批判資産階級唯心論的一些文章,與上篇形成鮮明的對比。
譬如在上篇對實用主義作了許多同情和積極評價,而下篇就對實用主義作了比較尖銳的批判。
我試圖遵循着《共産黨宣言》中說的共産主義革命“在自己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這一原則。
也正如魯迅所說:“從舊壘中來,情形看的較為分明,反戈一擊,易制強敵的死命。
”期望通過批判,對于學習馬克思列甯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有所促進和裨益。
由于實用主義也是影響我思想的因素之一,我與實用主義在美國和中國的代表人物都有一定的接觸,所以我曾積極參加了當時
上篇是1947年下半年到1948年上半年,我在北京大學開設的現代西方哲學課程的講課記錄。
記錄者是班上的肖輝楷同學。
解放前夕,他把這份整理好的記錄稿交給我。
此後三十餘年,我一直保存在匣笥中沒有散失。
這或許有點“敝帚自珍”的意思。
在祖國今天解放思想,提倡争鳴,建設四個現代化的新時代,有機會将此稿發表出來,我當然很高興。
1978年冬,當全國西方哲學史第一次會議在安徽蕪湖舉行時,上海人民出版社編輯同志即曾與我約定刊印此稿。
近兩三年來,我斷斷續續地對這份講稿筆記中與原意有出入處和文字上有欠确切處,重新進行審閱和修改,直到現在方初步定稿。
這些講稿可以說是我多年前向西方“求經”,對西方現代哲學某些方面所了解的部分内容,給我國讀者的書面彙報。
當然,這是遠在三四十年前的舊稿,而這裡初次發表時,已在新中國用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研究近代和現代西方哲學、蓬勃發展、新人輩出,新的譯著,如雨後春筍的盛況的時代,因此本書上篇的發表僅可作為參考、比較和批判的曆史資料。
記錄稿中偶爾也有當時耳濡目染的某些哲學家的逸聞轶事。
講課的内容和寫論文的形式有區别,所以有的地方沒有注明來源的書名和章節。
有些地方就我所了解的中國古典哲學思想與西方某些著名的哲學觀點相比較,希望有助于看出中國與西方哲學,雖然有時代、社會、階級等條件的差異,但在某些人類典型思想上也可能有其共通之處。
我主要是從哲學史的角度來論述各流派的哲學家,我介紹所閱讀他們的著作或聽過他們的演講的内容,有些地方好象是讀書報告。
偶爾也包含有自己的體會或評論,有的地方采納了黑格爾的觀點。
由于我當時還沒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覺醒,現在看來,免不了存在重要的缺點和錯誤,希望讀者指正。
二、評論現代西方資産階級唯心論的文章和講稿 下篇各文全是建國後寫的。
有的已經在不同刊物上發表過。
這些講演稿和文章,主要是批判胡适的實用主義(選入了四篇)和批判新黑格爾主義而講的(共五篇)。
這是從1955年起響應黨的号召批判資産階級唯心論的一些文章,與上篇形成鮮明的對比。
譬如在上篇對實用主義作了許多同情和積極評價,而下篇就對實用主義作了比較尖銳的批判。
我試圖遵循着《共産黨宣言》中說的共産主義革命“在自己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這一原則。
也正如魯迅所說:“從舊壘中來,情形看的較為分明,反戈一擊,易制強敵的死命。
”期望通過批判,對于學習馬克思列甯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有所促進和裨益。
由于實用主義也是影響我思想的因素之一,我與實用主義在美國和中國的代表人物都有一定的接觸,所以我曾積極參加了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