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曆代人物
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鐘為人物,所以清奇傑特,為天下冠。
自陶唐至于秦、漢、晉、隋、唐之人物,彬彬最盛;至宋則人物尤盛于唐矣。
今以曆代杭之人物考之,曰陶唐:箕公許由,隐寓昌化晚溪,有千頃山故居。
漢:嚴陵,光武之故人,不屈于朝,隐耕富春山。
諸葛琮、孫鐘、孫堅、孫策字伯符、孫瑜字仲異、孫皎字叔明、孫贲字伯陽、吳景、徐琨、張俨。
吳:孫奧字季明、孫韶字公禮、孫鄰字公達、孫亘字叔武、郭成字元禮、淩統字公績、全琮字子璜、褚泰、諸葛起字岑任、丁。
晉:孫拯字顯世、孫惠字德施、孫晷字文度、範平字子安。
褚陶字季雅、暨遜字茂言。
宋:蔔天與、吳喜、範叔孫。
齊:顧歡字景怡、宋廣之字處深、褚伯玉字元璩、杜京産字景齊、杜栖字孟山、朱謙之字處光、呂道惠。
粱:範元琰字伯、範述曾字子元、戚衮字公文、褚、盛紹遠。
陳:顧越字允南、杜之偉字子大、錢逵字通甫、杜棱字雄盛、駱文牙一名牙字旗門、全绶字宏立。
隋:陸知命字仲通、顧彪字仲文、魯世達。
唐:褚亮字希明、褚遂良字登善、南國處士孫疆、褚無量字洪度、許遠、何公弁、章成緬、方宗、淩準字宗一、吳降字下己、袁不約字還樸、杜淩字騰雲、吳公約字處仁、羅隐字昭谏。
五代:武肅王錢字具美、杜建徽字延光、成及字洪濟、馬綽、鮑君福字慶臣、賈圭、曹仲遠、水邱昭券、吳敬忠、孫陟。
宋忠懿秦國王錢字文德、錢億字延世、錢惟演字希聖、錢暄字載陽、錢昆字裕之、錢易字希白、錢彥遠字子高、錢明逸字子飛、錢勰字穆父、錢字甫又字仲、錢藻字醇老、薛溫字伯順、顧仁冀字子遷、元德昭字明遠、元奉宗字知禮、元绛字厚之、潘阆字逍遙、吳銳、林和靖先生諱逋字君複、胡則字子正、陸滋字元象、孫長者志不載名與表、唐拱、楊大雅字子正、唐肅字叔元、唐詢字彥猷、盛京、盛度字公量、郎簡字叔廉、謝濤字濟之、謝绛字希深、謝景初字師厚、謝景溫字師真、葉杲卿字稱之志多不載、徐複字希顔又表複之、俞舉善、楊蟠字公濟、沈文通亦不載名以字代之、沈遼字達、陸诜字介夫、關魯、關沼字聖淵、沈括字存中、吳天秩字平甫、強至字幾聖、王複字無考、韋骧字子駿、周字開祖、周邦彥字美成、周邦式字南伯、虞奕字純臣、吳師仁、吳師禮字安中、八行先生崔貢字廷碩、李字彥淵、滕茂實字穎秀、史徽字洵美、沈晦字元用、張九成字子韶、淩景夏字季文、樊光遠字茂實、郎晔、郭知運字次張、施德操字彥執、楊子平志不載名、關注字子東、姚真舊名叔興、楊由義字宜之、俞烈字若晦、餘古、趙鞏字子固、俞灏字商卿、洪咨夔字舜俞、趙汝談字履常、趙汝谠字蹈中、李宗勉字強父。
并曆代英傑,文武賢良,進士隐士之秀,兼之博學精華,忠勇孝義之才,或身廉而直道以事,或職顯而位居三公,或曆谏臣,忠于大朝,或掌軍務而好墳典,或隐而不仕,為教導之師,或著諸經子義疏、詩頌箋表數百篇行于世,或建立大功,終事中國,忠節盛名,青史不朽。
詳見于《臨安志書》,考其始末則昭然矣。
狀元表 科舉,盛代皆舉求賢之诏。
自宋太祖、太宗朝始诏舉業。
端拱二年,臨軒唱名,進士及第,狀元文魁陳堯叟。
淳化三年,孫何。
真宗朝,鹹平元年,孫瑾。
二年,陳堯咨。
景德二年,李迪。
大中祥符五年,徐。
八年,蔡齊。
仁宗朝,天聖八年,王拱辰。
景元年,張唐卿。
寶元元年,呂溱。
慶曆二年,楊。
六年,賈黯。
皇元年,馮京。
五年,鄭獬。
嘉二年,張衡。
四年,劉。
六年,王俊民。
八年,許将。
英宗朝,治平二年,彭汝砺。
四年,許安世。
神宗朝,熙甯三年,葉洽。
六年,俞中。
九年,徐繹。
元豐二年,時彥。
五年,黃裳。
八年,焦蹈。
哲宗朝,元三年,李常。
六年,馬涓。
紹聖元年,畢漸。
四年,何昌言。
元符三年,李釜。
徽宗朝,崇甯二年,霍端友。
五年,蔡嶷。
大觀三年,賈安宅。
政和二年,莫俦(杭人)<
自陶唐至于秦、漢、晉、隋、唐之人物,彬彬最盛;至宋則人物尤盛于唐矣。
今以曆代杭之人物考之,曰陶唐:箕公許由,隐寓昌化晚溪,有千頃山故居。
漢:嚴陵,光武之故人,不屈于朝,隐耕富春山。
諸葛琮、孫鐘、孫堅、孫策字伯符、孫瑜字仲異、孫皎字叔明、孫贲字伯陽、吳景、徐琨、張俨。
吳:孫奧字季明、孫韶字公禮、孫鄰字公達、孫亘字叔武、郭成字元禮、淩統字公績、全琮字子璜、褚泰、諸葛起字岑任、丁。
晉:孫拯字顯世、孫惠字德施、孫晷字文度、範平字子安。
褚陶字季雅、暨遜字茂言。
宋:蔔天與、吳喜、範叔孫。
齊:顧歡字景怡、宋廣之字處深、褚伯玉字元璩、杜京産字景齊、杜栖字孟山、朱謙之字處光、呂道惠。
粱:範元琰字伯、範述曾字子元、戚衮字公文、褚、盛紹遠。
陳:顧越字允南、杜之偉字子大、錢逵字通甫、杜棱字雄盛、駱文牙一名牙字旗門、全绶字宏立。
隋:陸知命字仲通、顧彪字仲文、魯世達。
唐:褚亮字希明、褚遂良字登善、南國處士孫疆、褚無量字洪度、許遠、何公弁、章成緬、方宗、淩準字宗一、吳降字下己、袁不約字還樸、杜淩字騰雲、吳公約字處仁、羅隐字昭谏。
五代:武肅王錢字具美、杜建徽字延光、成及字洪濟、馬綽、鮑君福字慶臣、賈圭、曹仲遠、水邱昭券、吳敬忠、孫陟。
宋忠懿秦國王錢字文德、錢億字延世、錢惟演字希聖、錢暄字載陽、錢昆字裕之、錢易字希白、錢彥遠字子高、錢明逸字子飛、錢勰字穆父、錢字甫又字仲、錢藻字醇老、薛溫字伯順、顧仁冀字子遷、元德昭字明遠、元奉宗字知禮、元绛字厚之、潘阆字逍遙、吳銳、林和靖先生諱逋字君複、胡則字子正、陸滋字元象、孫長者志不載名與表、唐拱、楊大雅字子正、唐肅字叔元、唐詢字彥猷、盛京、盛度字公量、郎簡字叔廉、謝濤字濟之、謝绛字希深、謝景初字師厚、謝景溫字師真、葉杲卿字稱之志多不載、徐複字希顔又表複之、俞舉善、楊蟠字公濟、沈文通亦不載名以字代之、沈遼字達、陸诜字介夫、關魯、關沼字聖淵、沈括字存中、吳天秩字平甫、強至字幾聖、王複字無考、韋骧字子駿、周字開祖、周邦彥字美成、周邦式字南伯、虞奕字純臣、吳師仁、吳師禮字安中、八行先生崔貢字廷碩、李字彥淵、滕茂實字穎秀、史徽字洵美、沈晦字元用、張九成字子韶、淩景夏字季文、樊光遠字茂實、郎晔、郭知運字次張、施德操字彥執、楊子平志不載名、關注字子東、姚真舊名叔興、楊由義字宜之、俞烈字若晦、餘古、趙鞏字子固、俞灏字商卿、洪咨夔字舜俞、趙汝談字履常、趙汝谠字蹈中、李宗勉字強父。
并曆代英傑,文武賢良,進士隐士之秀,兼之博學精華,忠勇孝義之才,或身廉而直道以事,或職顯而位居三公,或曆谏臣,忠于大朝,或掌軍務而好墳典,或隐而不仕,為教導之師,或著諸經子義疏、詩頌箋表數百篇行于世,或建立大功,終事中國,忠節盛名,青史不朽。
詳見于《臨安志書》,考其始末則昭然矣。
狀元表 科舉,盛代皆舉求賢之诏。
自宋太祖、太宗朝始诏舉業。
端拱二年,臨軒唱名,進士及第,狀元文魁陳堯叟。
淳化三年,孫何。
真宗朝,鹹平元年,孫瑾。
二年,陳堯咨。
景德二年,李迪。
大中祥符五年,徐。
八年,蔡齊。
仁宗朝,天聖八年,王拱辰。
景元年,張唐卿。
寶元元年,呂溱。
慶曆二年,楊。
六年,賈黯。
皇元年,馮京。
五年,鄭獬。
嘉二年,張衡。
四年,劉。
六年,王俊民。
八年,許将。
英宗朝,治平二年,彭汝砺。
四年,許安世。
神宗朝,熙甯三年,葉洽。
六年,俞中。
九年,徐繹。
元豐二年,時彥。
五年,黃裳。
八年,焦蹈。
哲宗朝,元三年,李常。
六年,馬涓。
紹聖元年,畢漸。
四年,何昌言。
元符三年,李釜。
徽宗朝,崇甯二年,霍端友。
五年,蔡嶷。
大觀三年,賈安宅。
政和二年,莫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