寳慶四明志卷四

關燈
跨橋六鄞令趙希茝定海令劉仲襄慈溪令季镛各因渠之所而董其役倅郡張公琥總之铢粒皆仰于官纎毫無擾于民又虞嵗深泥淤思為久利再撥缗錢二萬貫剏修河?正将一員主之而勾稽則責之鄞與定海二丞公之為民慮周矣民便其利而頌其德因刻石曰顔公渠 日月二湖皆源于四明山一自它山堰經仲夏堰入于南門一自大雷經廣德湖入于西門潴為二湖在城西南隅南隅曰日湖又曰細湖又曰小江湖又曰競渡湖【昔有黃鐘二公競渡于此因以為名】久湮僅如污澤獨西隅存焉曰月湖又曰西湖其從三百五十丈其衡四十丈周圍七百三十丈有竒中有橋二絶湖而過汀洲島嶼凡十曰栁汀曰雪汀曰芳草洲曰芙蓉洲曰菊花洲曰月島曰松島曰花嶼曰竹嶼曰煙嶼【十洲二島大家多變置不可盡考而景象猶存】亭台院閣随方面勢四時之景不同而士女遊賞特盛于春夏飛葢成隂畫船漾影殆無虛日湖之支派缭繞城市往往家映修渠人酌清泚又引之于州北隅鑿兩池以停之滛潦泛溢則城之東北隅有食喉氣喉二碶以洩于江亦一勝也葢四明山之旁衆山萃焉雨盛則澗壑交防出為漫流無以潴之其涸可立而待非特民渇于飲而江納海潮以之灌溉田皆斥鹵耕稼廢矣唐開元中鄮令王元暐視地髙下伐木斵石橫巨流而約之浚湖以受其入溉田八百頃民德王令立祠堰旁太和六年刺史于季友又築仲夏堰水利益博國朝建隆間它山堰損若不可收康憲錢公億跪請于神増築全固熙甯乙夘虞大甯為鄞令元祐癸酉劉純父為明守渠圮湖堙因其舊而修之建中靖國改元之夏秋不雨湖大涸郡以其事屬監船場唐意意由南門道渠上凡八十有五裡抵它山堰見水多酾洩乃盡塞支流稍浚上源以其土第第增堰水漸引以北獨距城十數裡地赤裂深才尺餘人謂水無可行之理矣意即王令之祠禱焉一昔水辄薄城下不數日湖流漫然越一嵗複涸簽幕張必強鄞令龔行脩又厯視舊堰修之益卑以髙易土以石冶鐵以固之水遂通行嘉定七年提刑程覃攝守謂奔湍流沙沙壅水滞乃勢之常嵗不一浚治之厥後力益艱捐缗錢千有二百置田四十畝委鄉之強幹者掌其租入嵗給役夫之費督以邑丞意則善矣而行之者實具文十四年泉使魏岘以鄉郡為念請于朝得祠牒十委裡人曰朱曰王按渠堰碶閘之廢湮者重加修築若程所置田嵗程日耗而渠不浚丞亦莫知職之在我也紹定元年守胡榘始拘其租于官重有司之責且聞諸朝禁居民立屋以塞氣喉食喉二碶者浚導必時隄防必謹啟閉必如式一邦之大利也後之人毋忽【或六水自南門入實流離宮遇涸則火此渠所闗尤重不當俟其涸而後浚】 清瀾池直奉國軍門之南錢恭恵王嘗浚之以為救焚備守李夷庚又浚之以其土益鎮明嶺 府池鄮山堂之前後各一 梁公泉鄮山堂前方池之外紹興十二年守梁汝嘉建亭其上今亭廢井存 昌黎泉公使庫造酒所紹興末年守韓仲通建亭其上故名 義井十所 東北廂五 鄞縣前坐北大街一 拱星坊巷口大街一 泰和坊河下一 宣化坊魏家巷一 廟巷一 東南廂一 車橋下南巷 西北廂二 能仁寺前一 防仁坊佛閣下一 西南廂二 府院前一 五通堂巷口一 橋梁 日月湖之水酾為支流可濯可湘可載可防徒杠輿梁政所宜舉人繁屋比則家自為之矣創置嵗月載舊經者不敢廢今増創過倍姑識其大者嵗月不暇究也 西南廂 清瀾橋【俗曰府橋奉國門前六十步】 四明橋【府南九十步有亭唐大和三年刺史李文儒建燬于建炎之兵乾道五年守張津重建嘉定十三年火亭廢】 憧憧橋【府西南一裡西湖衆樂堂之東西橋也俗呼曰東湖橋西湖橋天禧五年僧蘊臻建轉運使陳堯佐立名嘉祐中守錢倚修乾道五年守張津重建仍建二亭其上侍衛三伯庠記】 湖心石橋【大小二橋府西南一裡半元豐七年建】 清洞橋【舊經上曰甬水門裡橋元豐二年建】 蔥行橋【府東南九十步】 迎鳯橋【府東南一百六十步】 錦照橋【大廟前南距府一裡八十步】 倉橋【振名坊南距府二裡半】 福明橋【景福寺東距府二裡】 新橋【景福寺西距府二裡半】 錦裡橋【舊名五馬在竹洲西距府一裡半】 廨院橋【曾家滙南距府一裡二十步舊名通安橋嘉定十三年火重建】 右舊經所載 君奢橋【湖橋東距府二百步】 酒務橋【崇教寺側距府一百七十步】 衆樂橋【湖橋側距府二百步】 竹行橋【千嵗坊南距府一百九十步】 章耆巷橋【千嵗坊南距府二百二十步】 永安橋【曽家滙西距府一裡】 四柱橋【曽家滙南距府一裡】 木欄橋【廨院前東距府一裡四十步】 韓家橋【廨院側南距府一百三十步】 牢家橋【鑄冶坊巷距府一百五十步】 文博橋【鑄冶坊巷西距府一百六十步】 汪運使橋【大廟前北距府一百七十步】 晝錦橋【大廟前南距府一百八十步】 禇家橋【蔣家帶東距府二裡半】 宣家橋【千嵗坊南距府三百步】 感聖寺橋【紹定元年史府重建】 周家橋【鑄冶坊巷距府一裡半】 普照橋【距府二裡半】 東南廂 市心橋【南湖頭南西南廂交界距府一裡】 吳欄橋【市心橋南西南廂交界距府一裡半】 奉化橋【一名捧花龍舌頭南西南廂交界距府三裡】 水月橋【延慶寺前西南廂交界距府三裡十五步】 洗馬橋【新寺後門距府二裡十八步】 泥橋【新牌橋東距府三裡二十四步】 車橋【靈橋門西距府四裡四十五步】 行香橋【舊曰焚香采蓮橋東距府二裡三十步】 采蓮橋【南寺前南距府三裡半元豐六年建】 獅子橋【興教寺南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