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風物記

關燈
瓊州府出壁虎能鳴者。

     恵州府有青螺可為杯。

     鹦鹉螺,出海南,其形如鹦鹉,故名。

    制以為杯,可容醇醪四兩。

     禾蟲,出廣州,禾熟時有之,長數尺,土人斷之亦複成形,形如馬蝗,以治馔甚鮮,然畏而遠之,正恐不能下咽也。

     羅浮神蝶,産于羅浮蝴蝶洞中,不知何時,作繭于樹葉,山中人出以贈客,懸之窓戶林木之上,至三四月時辄蠕動,動(疑衍)久之則出,出則伏繭上,數日而後翔舞飛集,翅如巨掌,金碧朱翠,爛然奪目,約十數日則有他蝶引之而去。

    其出繭時,雖極力注視,方轉睫間,不知其何以出也,及其欲去,雖籠置宻室中,倐而不見,亦不知其何以去,葢神物也。

    相傳為葛洪妻鮑氏遺衣所化,其信然欤。

     宋長白曰:舟行自浈江而上,漸入三連,其地有蟲,厥名含毒,與北方柏靈相似而更小,噆人肌膚,痛癢特甚,以手搔之辄複壅腫,疑是蛇蟲毒氣所化。

     恵州濵海别有二湖,一鹹一淡,各産小蟹,其大如錢,以螺殻為房,寄居其内名,曰寄生。

    好事者捕得,就其房之廣狹,别以金銀模之,蟲見光彩即棄舊巢而居焉,貯于香奁紙裹中,頗堪把玩,間日飼以微物,其飲水也,必從其鹹淡之宜,反是則死。

     嘉魚,出肇慶府楊栁沙,與夔州丙穴者相似,身白而長,肌細少骨。

    但丙穴者以春社出,至秋而止,肇慶者以秋社出,至春而止,不可多得也。

     沙魚,出雷州府,有虎鹿鋸三種。

    海南沙魚,暑天上沙灘滾跌,踰時即變虎鹿二種,其變虎者頂無王字,行不能速;其變鹿者角無鋒棱,至冬月複入水為魚,凡魚俱卵生,惟沙魚胎生,一生必兩。

     毛龜,出韶州府,大如錢,以水浴之,其毛披放皆碧緑色,置之案頭可辟蠅。

     異龜,出廣州,曾見一龜大如宮碗口,頂有白色如白果形,腹下作紅黃色,四足,有鱗,不知何産也。

     黃雀魚,出惠州府,八月化為雀,十月後入水化為魚。

     鱞魚,出恵州府,大如指長八寸,脊骨美滑宜羹。

     巨龜,出恵州府,背生樹木,望之俨如洲渚。

     ■〈魚昔〉魚,出恵州府海中,大盈丈,腹有洞貯水,養子,朝出口,暮入臍。

     ■〈魚居〉魚,出恵州府,亦名狼籍。

     龜魚土肉,出恵州府,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目有三,十足如笄簪。

     笄魚,出惠州府,如笄,長尺 章魚,出潮州府,有八足。

     鬼頭魚,出韶州。

     鲟龍魚,出肇慶府諸地,其形魚頭、龍腰、鳌尾。

     蟹,出廣州府,二螯八跪,後有二扁足,其肉少,味淡,其膠沾殻。

     龍頭鰕,出海南恵州等處,頭似龍,身有金色,大者約有十餘斤。

     蕉布,出肇慶府屬,不結子,皮績為布,夏月衣之不作汗氣,比葛色微黃。

     纻霜布,出韶州翁源縣。

     竹布,出韶州仁化縣,以竹搥取絲,績為布,即單竹也。

     女兒香,出東莞縣馬蹄岡、金桔嶺、默林、百花洞諸鄉,離城四十裡,土人采香歸家,女兒揀選,拾其精者而藏之,故有女兒之名。

    栽種于清明未雨之前,收成于二三十年之後,必祖孫父子相繼為業,畧無近功。

    又擇地土所宜,故他鄉罕樹焉。

    香樹葉似樹蘭而叢宻覆蔭,行人折枝代傘,謂之香陰。

    實可榨油,燃燈最明,黾蟻百蟲不敢近,悞觸之斷翼脫足而死。

    性大熱,悞入飲食,亦令人吐。

    皮堪作紙,堅厚過于桑料,名曰純皮紙。

    香之身出地上者,名曰白木香,能辟穢、去潮濕。

    香必種十餘年之久,然後伐其正身之白木,就其正身之近地鑿孔開香門,香經伐之後,則枝葉旁抽,而婆娑益茂,經開香門之後,則香氣随雨露所漬,趨結于根頭之下矣。

    初年,于香門穴中鑿采一片,覆以純黃潔土,次年則可得二三片,年愈久則根頭寛洞成窩,出香愈多,而味愈永,名曰牙香,以其形狀如馬之牙也,俗人亦呼為香頭牙。

    香中去其連頭,葢底枯槁白木而存留其純粹者,曰選香,謂經揀選過也,選中又選,其生結、穿胸、黑格、黃熟、馬尾浸者,為最上,即女兒香矣。

    其次水熟、白紋、藕衣紋者,燒時雖香,微帶酸氣如沉速,不足貴也。

    何謂生結香,香頭根下遇有隙穴,受日月霜露漸漬,日久結成胎塊,而香身不枯,受土生氣與之相接,名曰“生結”。

    生結之香,曝之烈日,其香滿室,既有生結,必有穿胸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