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西戎
關燈
小
中
大
正德十一年,虎仙續報金印已歸,城池未與,番酋索要緞子。
兵部議謂:“彭澤、李昆皆奏城、印已歸,今則謂止歸金印,他隻丁尚在哈密索緞币。
恐虎仙與他隻丁彼此隐瞞,要求重利,緻生他虞。
請行鎮巡等官從長議處,既不可嚴峻拒絕,激變夷情,亦不可示弱輕許,開啟弊端。
其番酋果來效順,進貢到邊,照依舊例放入,加意撫待。
”诏從之。
李昆、許宣、徐謙乃會奏,請敕二道曉谕番酋及他隻丁,仍各量備織金彩緞絹疋赍去撫谕,令忠順王還國。
番酋以虎仙失信并拘留夷使為詞,遣他隻丁、牙木蘭複占哈密。
兵備陳九疇因番酋侵犯,将前敕書二道停留請止。
操練軍馬,相機剿殺。
許宣、史镛、李昆從其議。
牙木蘭先令回子倒剌火者往探,被獲。
又遣夷人斬巴思、俄六思等帶馬駝牛羊,假以貨賣為名,将番文往關内與思罕兒探信。
既入關,陳九疇疑斬巴思有詐。
搜獲原書,譯出其情,内多隐語,慮恐通謀生變,當捕思罕兒同斬巴思等下獄。
責令能事毛見、毛進、呂成防守。
見、進俱素與斬巴思情熟,乃約虎仙部下纏頭漢回高彥名同宿,商議打奪斬巴思等出城。
令高彥名備辦酥油、羊肉二皮袋。
毛見、毛進又将盔甲弓箭各二付寄在張子義家,俟賊到穿用。
番酋與他隻丁遂舉兵至缽和寺。
史镛等差甘州衛夜不收顧十保往肅州探息。
參将将存禮與陳九疇未知賊兵多寡,恐糧饋乏,甘州軍至不能供給。
乃請甘州軍馬且不必動。
史镛輕聽,不先發兵應援。
番賊到嘉峪關,經平川墩。
陳九疇、蔣存禮與遊擊将軍{艹丙}甯議,留遊兵都指揮黃榮守城,約于明日巳時出兵。
{艹丙}甯先于卯時統軍從南門往西約行十裡,地名沙子壩,遇賊騎一千,陸續添至三千。
{艹丙}甯三次遣夜不收杜阿丁等馳報到城。
蔣存禮延至巳時,方與指揮董傑同奄克從北門出,至高橋兒。
遇賊對敵間,陳九疇聞賊勢衆大,又恐城内寄住夷人變亂,将各夷男子隔在關廂,婦女收入城内。
防守至申時,賊将{艹丙}甯射死,及殺指揮楊松等。
時都禦史李昆往西甯撫番未回。
九疇見官軍喪敗,慮恐肅州住赤斤、畏兀兒等處夷人數多,乘機作亂。
與蔣存禮議,将獄中番使斬巴思、俄六思并高彥名、毛見、毛進、呂成俱赴街市,焚香告天杖死。
仍拘各夷奄克、也先哥等谕令堅守臣節,母生異謀。
陳九疇複将斬巴思等帶來牛羊變賣價銀,易買布疋,存恤陣亡官軍。
李昆到莊浪岔口驿,得報。
兼程前進至鎮,會同許先議恐賊犯甘州,拘收人畜,增置戰具。
番賊攻開亂骨堆西店子堡,殺死男婦王祥等。
史镛、鄭廉各領兵進到肅州。
賊又攻開中截、半坡二堡,殺死千百戶傅成。
陳九疇會同史镛、鄭廉并蔣存禮議,有哈密北山瓦剌達子系奄克姻親,世與土魯蕃有仇。
令其往誘,使搶殺土魯蕃城,可以緻彼掣回。
選遣哈剌灰夷人添哥兒的等往瓦剌(後止稱添哥)。
陳九疇欲量給賞無措,乃于虎仙名下勸罰緞子二百七十疋、絹一百七十二疋、銀一百六十兩、梭布一百三十七疋、馬五匹、羊一百隻,失拜煙答(亦哈密頭目也)名下勸罰緞子五十一疋、絹一十疋、銀六十四兩、馬一匹、羊一百七十隻,給賞番漢官兵,及與添哥齋賞瓦剌,及令奄克自寫番書,谕彼頭目也力滿可等,舉衆搶殺番地。
又給與操馬二十二匹,騎坐前去。
賊又攻開大莊堡,殺死千戶王标。
時有赤斤番人且宗爾加等報稱,土魯蕃留下老營在瓜州駐紮。
陳九疇、史镛議令千戶張英管領赤斤哈剌灰番夷也先哥等五百餘人前往撲殺。
賊從迤南山後進至甘州。
李昆、許宣會遣都指揮楊時等拽載兵車槍炮截殺。
賊見官軍勢衆引去。
李昆等亦恐甘州藏有奸夷内應,将虎仙、撒者兒、寫亦及各家屬并各起夷人四十四名俱捕下獄。
番酋遣朵撒哈及把都兒乞和,且稱俱是虎仙弄禍。
史镛等訪得朵撒哈乃番酋親頭目,拘留之。
将把都兒放回,令其傳谕,務将搶去軍馬器械人畜盡數送來,方才定奪。
也先哥等人馬撲到瓜州,将番酋留兵營帳攻斬首級二十一顆。
失拜煙答病死,賊起營西去。
史镛督令鄭廉、蔣存禮追至境外沙溝,各斬賊首級。
正德十二年正月,掣兵進城。
議将番兵奪獲頭畜仍給番兵充賞。
時添哥等亦至北山瓦剌虜營,将銀牌緞布賜賞其頭目,也力滿可并把思等大喜,聚衆往番,攻奪其三城。
番酋回至王子莊,得報痛哭而歸。
且怨恨牙木蘭失事也。
添哥還報,亦獲回賊及達于首級。
許宣、史镛、李昆奏捷。
上命給事中黃臣會同巡按趙春行委陝西參議施訓、副使高顯、佥事董琦勘問,将虎仙問拟謀叛具奏。
虎仙訴,行肅州兵備再審。
奄克恐其脫放,乃告虎仙及其丈人哈即構引土魯蕃壞事,今不曾正法,恐贻後患。
時番酋行賂中朝嬖人錢甯,謀反其獄。
且欲誣殺九疇以洩其忿,乃令失拜煙答之子米兒馬黑麻直人東長安門,捏奏伊父出城殺賊,頭上中箭走回,被陳九疇責打身死。
诏提解虎仙等到京會審。
正德十三年,黃臣等奏勘過甘肅鎮巡官拘留夷使朵撒恰及虎仙等招由,兵部尚書王瓊奏:“彭澤故違敕旨,擅備賞物,輕出講和。
擅增緞絹,又不候差去人回處置停當。
妄奏西夷就降,事已甯息,緻蒙取回。
陳九疇惟知講和之為非,不思中變之為害,擅議拘執夷使,因而激變。
疑有奸夷交通,多無指實。
李昆既聽彭澤之講和而奏讨敕賞,又因九疇之辯論而停留敕書,持疑二端,釀成大患。
”上诏:“彭澤先革職為民,李昆、陳九疇及史镛、蔣存禮等損折官軍,各提解到京問理。
” 刑部會同三法司将蔣存禮等并虎仙等譯審:“虎仙翻異原情,改拟奏事不實,律參看得;蔣存禮防邊不固,緻寇内侵,告急不援,擁兵自保;史镛韬略罔著,守備素疏,敵至而策應已遲,寇去而追擒不力,以緻官軍殺死數多,人畜驅掠殆盡;許宣、李昆當重鎮而經略不密,總諸軍而督調欠嚴,拘留夷使,停止敕書,處置乖方,重贻邊患;陳九疇濟軍需而科罰财物,徇也見而議留敕書,拘囚貴官,因而緻死,執戕奸虜,事涉擅專;但史镛到任未及三月,猝遇強虜侵犯,計程往返千裡,亟難整兵應援,蔣存禮部下之官軍八百,城外之夷虜數千,彼此相當衆寡不敵。
及查得蔣存禮督并番漢宮軍斬獲回賊首級五十八顆,而史镛主将亦與有防,陳九疇誘使各種夷人搶殺土魯蕃人畜千百有餘,而蔣存禮協謀亦嘗效力,其許宣、李昆各能張大軍聲,增完邊備,西遏回虜,東保鎮城。
陳九疇首建外夷相攻之謀,大省中國用兵之費,又能抗方張之寇,全已危之城,功過亦嘗有辦。
黃臣、趙春勘事不審,情罪乖違。
”上诏:“蔣存禮、史镛降二級,蔣存禮降三級各帶俸差操。
李昆也從輕降二級别用(昆降浙江副使)。
許宣著間住。
陳九疇為民(時彭澤、九疇幾至問死)。
黃臣、趙春對品調外任。
米兒馬黑麻為父訴冤,得寬免問。
其餘夷人但犯不應罪名的,俱免運炭。
”時土魯蕃貢使至京,兵部請系獄。
輔臣梁儲不可,乃止。
十四年,都禦史鄧璋奏:“土魯蕃六次悔罪,請和入貢,合當随宜撫處。
”兵部尚書王瓊議稱:“若終拒絕,不許來貢,恐非撫馭外夷之道。
請将在京番使馬黑麻等及哈密年例進貢夷使分為幾運,伴送甘州,連存留在彼同起貢夷打發出關。
見監夷人朵撒恰等俱準放回。
”會題留中不出。
後兵部伍疏:“甘肅去京往回萬裡,事久不決,必生他虞。
徵調官軍騷動邊境,實非細故,早賜宸斷。
”上不答。
鄧璋見夷使久候,恐又生變。
議差通事虎得山同夷人馬黑麻赍谕番酋,以取搶去人畜為名,實欲慰安其心。
正德十五年正月,本酋送還原搶鎮撫程翥等五十九人,并遣使帶馬駝複來進貢。
十六年五月,兵部再議得:“土魯蕃酋聽信奸夷虎仙等诳誘入寇,鎮巡等官因将差來親信頭目朵撒恰等羁留不遣。
節次卑辭祈請,近奉明旨放回,已足慰其想望。
若遂許其通貢,恐彼悔悟未深,和好難久。
”诏是之。
通行阻回。
嘉靖元年二月,番酋又遣夷使将方物慶賀進貢。
鎮守衙門奏,行兵部。
議得:“本酋祈請頗切,若複不納,恐失制馭蠻夷來則不拒去則不追之道。
”诏土魯蕃并撒馬兒罕等處差來夷使,著分定起數,陸續選委老成的當官員伴送來京。
嘉靖二年,虎仙複論斬罪(死獄中)。
王瓊谪戊。
彭澤以兵部尚書緻仕。
李昆起為兵部侍郎。
陳九疇亦以薦起用,複為甘肅巡撫都禦史。
時土魯蕃複謀入寇,九疇得報。
上疏曰:“照得總兵官武振病故,臣會同鎮守太監董文忠議得前項走回夷人供報,番酋調集人馬,要行奪取甘肅地方等情。
雖系傳聞之言,然據理原情,似為不虛。
何則?番酋聽信往來進貢奸回之言,備知中國地方虛實強弱之情。
恃彼雄長西域,前驅列國之勢,其立馬天山投鞭斷河之意,蓋勃郁于胸中久矣。
往年,犯邊所以未逞其志狼狽而歸者,蓋以來非其時。
卧雪齧冰之賊,不能勝屋居火食之主,勢使然也。
今乃當吾趨麥堆場、糜谷栖畝、農人野處之際,卒忽而來,是将因糧于我坐困我邊也。
防範機宜曷可須臾少緩。
乞敕兵部仍再速行陝西、延甯三處鎮巡官,将各邊遊兵人馬作急催促前來本邊,聽臣等分布,并力捍禦。
再敕戶部議發内帑銀十萬餘兩,委官押運前來,籴買糧料草束,供助軍饷。
”後失拜煙答子米兒馬黑麻皆論死。
三年,土魯蕃酋大舉入寇甘州。
上命陝西、延甯鎮巡官并莊浪副總兵魯經各選調遊騎官軍,推委謀勇官員統領,前往肅州,聽都禦史陳九疇節制,相機戰守。
還差太監一員到彼監督軍務。
堪以總制大臣及提督總兵官上緊會官推舉來看,戶部隻差能幹郎中一員,量帶銀兩,督理軍饷,兵部尚書金獻民推舉兵部尚書緻仕彭澤,總督漕運都禦史李钺俱各曆練老成,充總制官。
署都督佥事杭雄、都督同知馬永俱各久任邊方,充總兵官。
再照肅州孤懸絕域,賊勢重大,比與尋常聲息不同;各鎮調集官軍素無統屬,若不假以事權,急難責其成效。
合無查照各年舊例,鎮巡以下官悉聽節制。
臨陣之時,都指揮以下有不用命觀望退縮,聽以軍法從事。
各官合用符驗關防旗牌書椽,若待本官奏請未免遲誤,合行吏、禮、工三部照數撥給本官,庶便行事。
上即命金獻民兼都禦史總制軍務,杭雄着挂印充總兵官,提督軍務,限三日内起程。
命禦用監太監張忠監督軍務,并帶犒勞銀兩及銀牌、彩段、通事、天文生、醫士同往,及賞參随人等官海員掌印銀五兩、布二疋,其餘每人銀三兩、布二疋。
戶部主事胡宗明差往
兵部議謂:“彭澤、李昆皆奏城、印已歸,今則謂止歸金印,他隻丁尚在哈密索緞币。
恐虎仙與他隻丁彼此隐瞞,要求重利,緻生他虞。
請行鎮巡等官從長議處,既不可嚴峻拒絕,激變夷情,亦不可示弱輕許,開啟弊端。
其番酋果來效順,進貢到邊,照依舊例放入,加意撫待。
”诏從之。
李昆、許宣、徐謙乃會奏,請敕二道曉谕番酋及他隻丁,仍各量備織金彩緞絹疋赍去撫谕,令忠順王還國。
番酋以虎仙失信并拘留夷使為詞,遣他隻丁、牙木蘭複占哈密。
兵備陳九疇因番酋侵犯,将前敕書二道停留請止。
操練軍馬,相機剿殺。
許宣、史镛、李昆從其議。
牙木蘭先令回子倒剌火者往探,被獲。
又遣夷人斬巴思、俄六思等帶馬駝牛羊,假以貨賣為名,将番文往關内與思罕兒探信。
既入關,陳九疇疑斬巴思有詐。
搜獲原書,譯出其情,内多隐語,慮恐通謀生變,當捕思罕兒同斬巴思等下獄。
責令能事毛見、毛進、呂成防守。
見、進俱素與斬巴思情熟,乃約虎仙部下纏頭漢回高彥名同宿,商議打奪斬巴思等出城。
令高彥名備辦酥油、羊肉二皮袋。
毛見、毛進又将盔甲弓箭各二付寄在張子義家,俟賊到穿用。
番酋與他隻丁遂舉兵至缽和寺。
史镛等差甘州衛夜不收顧十保往肅州探息。
參将将存禮與陳九疇未知賊兵多寡,恐糧饋乏,甘州軍至不能供給。
乃請甘州軍馬且不必動。
史镛輕聽,不先發兵應援。
番賊到嘉峪關,經平川墩。
陳九疇、蔣存禮與遊擊将軍{艹丙}甯議,留遊兵都指揮黃榮守城,約于明日巳時出兵。
{艹丙}甯先于卯時統軍從南門往西約行十裡,地名沙子壩,遇賊騎一千,陸續添至三千。
{艹丙}甯三次遣夜不收杜阿丁等馳報到城。
蔣存禮延至巳時,方與指揮董傑同奄克從北門出,至高橋兒。
遇賊對敵間,陳九疇聞賊勢衆大,又恐城内寄住夷人變亂,将各夷男子隔在關廂,婦女收入城内。
防守至申時,賊将{艹丙}甯射死,及殺指揮楊松等。
時都禦史李昆往西甯撫番未回。
九疇見官軍喪敗,慮恐肅州住赤斤、畏兀兒等處夷人數多,乘機作亂。
與蔣存禮議,将獄中番使斬巴思、俄六思并高彥名、毛見、毛進、呂成俱赴街市,焚香告天杖死。
仍拘各夷奄克、也先哥等谕令堅守臣節,母生異謀。
陳九疇複将斬巴思等帶來牛羊變賣價銀,易買布疋,存恤陣亡官軍。
李昆到莊浪岔口驿,得報。
兼程前進至鎮,會同許先議恐賊犯甘州,拘收人畜,增置戰具。
番賊攻開亂骨堆西店子堡,殺死男婦王祥等。
史镛、鄭廉各領兵進到肅州。
賊又攻開中截、半坡二堡,殺死千百戶傅成。
陳九疇會同史镛、鄭廉并蔣存禮議,有哈密北山瓦剌達子系奄克姻親,世與土魯蕃有仇。
令其往誘,使搶殺土魯蕃城,可以緻彼掣回。
選遣哈剌灰夷人添哥兒的等往瓦剌(後止稱添哥)。
陳九疇欲量給賞無措,乃于虎仙名下勸罰緞子二百七十疋、絹一百七十二疋、銀一百六十兩、梭布一百三十七疋、馬五匹、羊一百隻,失拜煙答(亦哈密頭目也)名下勸罰緞子五十一疋、絹一十疋、銀六十四兩、馬一匹、羊一百七十隻,給賞番漢官兵,及與添哥齋賞瓦剌,及令奄克自寫番書,谕彼頭目也力滿可等,舉衆搶殺番地。
又給與操馬二十二匹,騎坐前去。
賊又攻開大莊堡,殺死千戶王标。
時有赤斤番人且宗爾加等報稱,土魯蕃留下老營在瓜州駐紮。
陳九疇、史镛議令千戶張英管領赤斤哈剌灰番夷也先哥等五百餘人前往撲殺。
賊從迤南山後進至甘州。
李昆、許宣會遣都指揮楊時等拽載兵車槍炮截殺。
賊見官軍勢衆引去。
李昆等亦恐甘州藏有奸夷内應,将虎仙、撒者兒、寫亦及各家屬并各起夷人四十四名俱捕下獄。
番酋遣朵撒哈及把都兒乞和,且稱俱是虎仙弄禍。
史镛等訪得朵撒哈乃番酋親頭目,拘留之。
将把都兒放回,令其傳谕,務将搶去軍馬器械人畜盡數送來,方才定奪。
也先哥等人馬撲到瓜州,将番酋留兵營帳攻斬首級二十一顆。
失拜煙答病死,賊起營西去。
史镛督令鄭廉、蔣存禮追至境外沙溝,各斬賊首級。
正德十二年正月,掣兵進城。
議将番兵奪獲頭畜仍給番兵充賞。
時添哥等亦至北山瓦剌虜營,将銀牌緞布賜賞其頭目,也力滿可并把思等大喜,聚衆往番,攻奪其三城。
番酋回至王子莊,得報痛哭而歸。
且怨恨牙木蘭失事也。
添哥還報,亦獲回賊及達于首級。
許宣、史镛、李昆奏捷。
上命給事中黃臣會同巡按趙春行委陝西參議施訓、副使高顯、佥事董琦勘問,将虎仙問拟謀叛具奏。
虎仙訴,行肅州兵備再審。
奄克恐其脫放,乃告虎仙及其丈人哈即構引土魯蕃壞事,今不曾正法,恐贻後患。
時番酋行賂中朝嬖人錢甯,謀反其獄。
且欲誣殺九疇以洩其忿,乃令失拜煙答之子米兒馬黑麻直人東長安門,捏奏伊父出城殺賊,頭上中箭走回,被陳九疇責打身死。
诏提解虎仙等到京會審。
正德十三年,黃臣等奏勘過甘肅鎮巡官拘留夷使朵撒恰及虎仙等招由,兵部尚書王瓊奏:“彭澤故違敕旨,擅備賞物,輕出講和。
擅增緞絹,又不候差去人回處置停當。
妄奏西夷就降,事已甯息,緻蒙取回。
陳九疇惟知講和之為非,不思中變之為害,擅議拘執夷使,因而激變。
疑有奸夷交通,多無指實。
李昆既聽彭澤之講和而奏讨敕賞,又因九疇之辯論而停留敕書,持疑二端,釀成大患。
”上诏:“彭澤先革職為民,李昆、陳九疇及史镛、蔣存禮等損折官軍,各提解到京問理。
” 刑部會同三法司将蔣存禮等并虎仙等譯審:“虎仙翻異原情,改拟奏事不實,律參看得;蔣存禮防邊不固,緻寇内侵,告急不援,擁兵自保;史镛韬略罔著,守備素疏,敵至而策應已遲,寇去而追擒不力,以緻官軍殺死數多,人畜驅掠殆盡;許宣、李昆當重鎮而經略不密,總諸軍而督調欠嚴,拘留夷使,停止敕書,處置乖方,重贻邊患;陳九疇濟軍需而科罰财物,徇也見而議留敕書,拘囚貴官,因而緻死,執戕奸虜,事涉擅專;但史镛到任未及三月,猝遇強虜侵犯,計程往返千裡,亟難整兵應援,蔣存禮部下之官軍八百,城外之夷虜數千,彼此相當衆寡不敵。
及查得蔣存禮督并番漢宮軍斬獲回賊首級五十八顆,而史镛主将亦與有防,陳九疇誘使各種夷人搶殺土魯蕃人畜千百有餘,而蔣存禮協謀亦嘗效力,其許宣、李昆各能張大軍聲,增完邊備,西遏回虜,東保鎮城。
陳九疇首建外夷相攻之謀,大省中國用兵之費,又能抗方張之寇,全已危之城,功過亦嘗有辦。
黃臣、趙春勘事不審,情罪乖違。
”上诏:“蔣存禮、史镛降二級,蔣存禮降三級各帶俸差操。
李昆也從輕降二級别用(昆降浙江副使)。
許宣著間住。
陳九疇為民(時彭澤、九疇幾至問死)。
黃臣、趙春對品調外任。
米兒馬黑麻為父訴冤,得寬免問。
其餘夷人但犯不應罪名的,俱免運炭。
”時土魯蕃貢使至京,兵部請系獄。
輔臣梁儲不可,乃止。
十四年,都禦史鄧璋奏:“土魯蕃六次悔罪,請和入貢,合當随宜撫處。
”兵部尚書王瓊議稱:“若終拒絕,不許來貢,恐非撫馭外夷之道。
請将在京番使馬黑麻等及哈密年例進貢夷使分為幾運,伴送甘州,連存留在彼同起貢夷打發出關。
見監夷人朵撒恰等俱準放回。
”會題留中不出。
後兵部伍疏:“甘肅去京往回萬裡,事久不決,必生他虞。
徵調官軍騷動邊境,實非細故,早賜宸斷。
”上不答。
鄧璋見夷使久候,恐又生變。
議差通事虎得山同夷人馬黑麻赍谕番酋,以取搶去人畜為名,實欲慰安其心。
正德十五年正月,本酋送還原搶鎮撫程翥等五十九人,并遣使帶馬駝複來進貢。
十六年五月,兵部再議得:“土魯蕃酋聽信奸夷虎仙等诳誘入寇,鎮巡等官因将差來親信頭目朵撒恰等羁留不遣。
節次卑辭祈請,近奉明旨放回,已足慰其想望。
若遂許其通貢,恐彼悔悟未深,和好難久。
”诏是之。
通行阻回。
嘉靖元年二月,番酋又遣夷使将方物慶賀進貢。
鎮守衙門奏,行兵部。
議得:“本酋祈請頗切,若複不納,恐失制馭蠻夷來則不拒去則不追之道。
”诏土魯蕃并撒馬兒罕等處差來夷使,著分定起數,陸續選委老成的當官員伴送來京。
嘉靖二年,虎仙複論斬罪(死獄中)。
王瓊谪戊。
彭澤以兵部尚書緻仕。
李昆起為兵部侍郎。
陳九疇亦以薦起用,複為甘肅巡撫都禦史。
時土魯蕃複謀入寇,九疇得報。
上疏曰:“照得總兵官武振病故,臣會同鎮守太監董文忠議得前項走回夷人供報,番酋調集人馬,要行奪取甘肅地方等情。
雖系傳聞之言,然據理原情,似為不虛。
何則?番酋聽信往來進貢奸回之言,備知中國地方虛實強弱之情。
恃彼雄長西域,前驅列國之勢,其立馬天山投鞭斷河之意,蓋勃郁于胸中久矣。
往年,犯邊所以未逞其志狼狽而歸者,蓋以來非其時。
卧雪齧冰之賊,不能勝屋居火食之主,勢使然也。
今乃當吾趨麥堆場、糜谷栖畝、農人野處之際,卒忽而來,是将因糧于我坐困我邊也。
防範機宜曷可須臾少緩。
乞敕兵部仍再速行陝西、延甯三處鎮巡官,将各邊遊兵人馬作急催促前來本邊,聽臣等分布,并力捍禦。
再敕戶部議發内帑銀十萬餘兩,委官押運前來,籴買糧料草束,供助軍饷。
”後失拜煙答子米兒馬黑麻皆論死。
三年,土魯蕃酋大舉入寇甘州。
上命陝西、延甯鎮巡官并莊浪副總兵魯經各選調遊騎官軍,推委謀勇官員統領,前往肅州,聽都禦史陳九疇節制,相機戰守。
還差太監一員到彼監督軍務。
堪以總制大臣及提督總兵官上緊會官推舉來看,戶部隻差能幹郎中一員,量帶銀兩,督理軍饷,兵部尚書金獻民推舉兵部尚書緻仕彭澤,總督漕運都禦史李钺俱各曆練老成,充總制官。
署都督佥事杭雄、都督同知馬永俱各久任邊方,充總兵官。
再照肅州孤懸絕域,賊勢重大,比與尋常聲息不同;各鎮調集官軍素無統屬,若不假以事權,急難責其成效。
合無查照各年舊例,鎮巡以下官悉聽節制。
臨陣之時,都指揮以下有不用命觀望退縮,聽以軍法從事。
各官合用符驗關防旗牌書椽,若待本官奏請未免遲誤,合行吏、禮、工三部照數撥給本官,庶便行事。
上即命金獻民兼都禦史總制軍務,杭雄着挂印充總兵官,提督軍務,限三日内起程。
命禦用監太監張忠監督軍務,并帶犒勞銀兩及銀牌、彩段、通事、天文生、醫士同往,及賞參随人等官海員掌印銀五兩、布二疋,其餘每人銀三兩、布二疋。
戶部主事胡宗明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