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蘇門答剌

關燈
蘇門答剌國,古大食國也。

    在占城之西洋中,南接目連所居,賓童龍國東北,近雪山、蔥嶺,皆佛境。

    西北與大秦相鄰,為其屬。

    宋初與占城通貢,南又抵宋。

    淳化四年,廣州番長以書招谕。

    舶主蒲希密遂至南海,以老病不能詣阙,乃以方物來獻。

    其表有曰:“涉曆龍王之宮,瞻望天帝之境,庶尊玄化,以慰宿心。

    今則雖屆五羊之城,猶賒雙鳳之阙。

    ”自是廣州至今多蒲姓者,皆其裔也。

    後與賓童龍國使來朝貢。

    熙甯中,其使辛押拖羅請進銀錢助修廣州城,不納。

    後又分部領為勿斯離、弼琶、勿跋等國。

    複并名為須文達那。

     本朝洪武間,遣使奉金葉表,貢馬及方物。

    改名蘇門答剌。

     永樂三年,酋長宰奴裡阿必丁,随中使尹慶入貢,封為蘇門答剌國王。

    給與印诰。

     五年,嗣王鎖丹罕阿必鎮遣使阿裡入貢。

    時中官鄭和偕行人奉使西洋諸番,賞賜其主貿易珍物,統軍二萬七千餘,海舶四十,過其國。

    其臣蘇幹剌專國,欲弑國主自立。

    怨朝賜不及己,領衆數萬邀擊官軍。

    和與戰,敗之。

    蘇幹剌走,追至喃氵孛國,并其妻子獲之,獻于行在,論以大逆不道,伏誅。

    番夷聞之震忄栗。

     按别志,永樂五年,國王與花面王戰敗,中矢死。

    子弱不能複仇。

    其妻發憤令于國曰:“能複此仇者,我以為夫,與共國事。

    ”有漁翁聞之,率衆攻殺花面王,王妻遂從漁翁。

    永樂七年,漁翁王來貢。

    上喜,厚賜之。

    十年,遣使至其國。

    故王假子率部衆殺漁翁王。

    其子蘇幹剌率衆奔于哨山,時時相侵欲複仇。

    十一年,太監鄭和擒假子送京伏法。

    漁翁王子感激,貢方物甚夥。

    花面王者,即那孤兒王也。

    國小,僅比大村,祗幹餘家。

    人皆厘面,以故号“花面”。

    風俗語言類蘇門答剌。

    其事與此稍異,姑附記之。

     宣德六年,其國來進馬。

    賜王錦二段、紗羅各四疋、絹十三疋,妃文绮、紗羅有差。

     九年,國王複來貢馬。

    回賜彩緞二十表裡,以後俱照此例。

    正使賞緞段五表裡,并其妻及頭目通事各賞有差。

     十年,請封其子為王。

    正統十年、天順三年,皆來貢。

     成化二十二年,番人馬力麻者,為海商,詭稱蘇門答剌使臣私通販易。

    市舶中官韋眷利其貨,不究問之。

    廣東布政使陳選發其奸抵罪。

    自後其國間一朝貢。

     其俗:男女髻,系紅布。

    國主軀幹修長。

    一日之間必三變色,或黑或赤。

    每歲殺十餘人,取自然血浴之,謂能厭邪,四時不生疾病,故民皆畏服焉。

    民網魚為生。

    獨木刳舟,朝則張帆出海,暮則回。

    田瘠少收。

    胡椒蔓生,延蔓附樹,枝葉如扁豆,花間紅白,結椒累垂。

    番秤一播苛抵我官秤三百二十斤,價銀錢二十個,重銀六兩。

    其爪茄一種五年,結小再種。

    橘柚酸甜之果,常花常結。

    有瓜一種,皮若荔枝,未剖之時甚臭,既剖味如酥油,香甜可口。

    又産鶴頂、錫鬥、蘇木、闊布、大茄(樹高丈餘,經三四年不瘁,子大如西瓜,重十餘斤。

    以梯摘之)。

    煮海為鹽,釀茭樟子為酒。

    貨用青白磁器、銅、鐵、爪哇布、色絹之屬。

     其西去一晝夜有龍涎嶼,獨峙南巫裡洋之内,浮滟海面,波激雲騰,每至春間,群龍交戲于上而潰涎沫洋水,則國大駕獨木舟,伺龍出沒随而采之。

    或風波,則人俱下海,一手附舟旁一手揖水而得。

    至岸,其涎初若脂膠,黑黃色,頗有魚腥氣,久則成大塊。

    或大魚腹中剌出如鬥大。

    焚之清香,可愛,名曰龍涎(其品有三“浮水者為上,滲沙次之,魚食為下)。

    每香一斤直其國金錢一百九十二枚(準中國銅錢九千文)。

     其貢:馬、犀牛、龍涎、撒哈剌、梭服、寶石、木香、丁香、降真香、沉速香、胡椒、蘇木、錫、水晶、瑪瑙、番弓、石青、回回青、硫黃。

    自滿剌加國順風九晝夜可至,其道亦由廣東。

     ◎錫蘭 錫蘭國,古狼牙須也。

    在西洋,與柯枝國對峙,以别羅裡為界。

    自蘇門答剌順風十二晝夜可至其國。

    占城極西可望見焉。

    番語謂高山為錫蘭,因名。

    前代不通中國。

    或曰狼牙須,梁時通焉。

     本朝永樂七年,中使鄭和偕行人泛海至其國。

    赍金銀供器、彩妝織金寶幡,布施于其寺。

    賞賜國主亞烈苦柰兒,诏谕之。

    國主貪暴,不輯睦鄰國。

    數邀劫往來使臣,諸番皆苦之。

    和等登岸,至其國。

    國主驕倨不恭,令子納款索金寶,不與,潛謀發兵數萬劫和舟,而先伐木拒險,絕和歸路。

    和覺之,擁衆回舟,路已阻塞。

    和與其下謀曰:“賊衆既出,國中必虛,且謂我軍孤怯,無能為。

    如出其不意,可以得志。

    ”乃率所從兵二千,夜半,間道銜枚疾走抵城下,約聞炮則奮擊,入其城,生擒亞烈苦柰兒。

     九年,歸獻阙下。

    上命禮部擇其支屬賢者更立之。

    禮部詢于所俘,國人舉耶巴乃那賢。

     十年,遣使赍诏印往封之。

    诏曰:“朕統承先皇帝鴻業,撫馭華夷,嘉有萬方,同臻至治。

    錫蘭國亞烈苦柰兒近處海島,素蓄禍心,毒虐下人,結怨鄰境。

    朕嘗遣使诏谕番國,至錫蘭其亞烈苦柰兒敢違天道,傲慢弗恭,逞其兇逆,謀殺朝使。

    天厭其惡,遄被擒俘。

    朕念國中軍民,皆朕赤子,命簡賢能為之統屬,爾耶巴乃那修德好善,為衆所推,今特封爾為錫蘭國王。

    嗚呼!惟誠敬可以立身,惟仁厚可以撫衆,惟忠可以事上,惟信可以睦鄰。

    爾其欽承朕命,永崇天道,無怠無驕,暨子孫世享無疆之福。

    欽哉!”時群臣皆請誅烈苦柰兒。

    上曰:“蠻夷禽獸耳,不足誅。

    ”遂赦之,亦遣歸。

    時國人立不刺葛麻巴思剌查為王。

    诏谕使遜位。

     十四年,王遣使偕占城、爪哇諸國貢馬及犀象方物。

    中官鄭和等赍敕及錦绮紗羅彩絹等物,偕往賜各國王。

     宣德八年,入貢。

    賜文绮,國王十八疋,王妃八疋。

    紗,國王與妃各四疋。

    正使副使給賞有差。

    诏使臣以下自進物,俱給與價。

     正統十年,貢珠石、寶石。

    天順三年,王率其子葛力生夏剌昔利把交把惹遣使貢。

    自後貢使亦間至。

     其國在大海中,有翠藍山最高大,參天。

    山頂産有青美藍石、黃鴉鹘石、青紅寶石。

    每遇大雨沖流,山下沙中拾取之。

    其海旁有珠簾沙(或雲珠池,日映光浮起,閃閃射人)。

    常以網取螺蚌,傾入池中作爛,淘珠貨之。

     自山東南乘風可三日至赤卯塢。

    塢人穴居,男女皆裸若野獸,不粒食,食芭蕉子、波羅蜜、魚蝦。

    又西海行可十日至佛堂山。

    海邊有一盤石,上印足迹,長三尺許,常有水不幹,稱為先世釋迦佛從翠藍嶼來登此山,足蹑其迹,至今尚存,故名佛堂山。

    盤石下有卧佛寺,稱為釋迦佛涅,真身側卧。

    在寺亦有舍利子,在其寝處寶飾極華麗。

    又西北陸行五十裡至王居,王尚釋,重象牛,牛糞灰塗體。

    飲牛乳,不食其肉,殺牛者罪死。

    王宮、民居旦必調牛糞塗地而禮佛。

    民上裸,下纏蛻,加壓腰,去須毫,留發,布纏之。

    女椎髻于後,下萦白布。

    飲食不令人見。

    氣候常熱,米谷豐足。

    地廣人稠,俗富饒,亞于爪哇。

    産龍涎香、乳香。

    貨用金錢、銅錢、青花白磁器、色緞、色絹之屬。

    其道由廣東至京。

     ◎蘇祿 蘇祿國與氵孛泥、瑣裡相近。

    其國分為東西,别有一洞。

    共三洞王。

    俱不相統屬。

    或雲東王為尊,西洞、别洞二王副之。

    本朝永樂十五年,東國王巴都葛叭答剌、西國王巴都葛叭蘇哩、别洞王叭都葛巴剌蔔,各率其妻子酋長來朝。

    貢珍珠、玳瑁諸物。

    賜國主紗帽、金鑲玉帶、金蟒衣、衾褥、器皿鋪陳,賜王妃冠服、文绮、紗羅等物,王子女姻戚酋長使女給賞有差。

    诏貨物俱給價,免抽分。

     東王歸次德州,卒。

    上遣禮部郎中陳士啟祭以文曰:“惟王聰慧明達,賦性溫厚,敬天之道,誠事知幾,不憚數萬裡率其眷屬及陪臣國人,曆涉海道,忠順之心可謂至矣。

    茲特厚加賞赉,錫以恩诰,封以王爵。

    俾爾身家榮顯,福爾一國之人。

    近命還國,何其嬰疾,遽焉殒逝,訃音來聞,不勝痛悼!今特賜爾谥曰恭定。

    仍命爾子承爾王爵,率其眷屬回還。

    於戲!死生者人理之常,爾享榮祿于生前,垂福慶于後嗣。

    身雖死殁,而賢德令名昭播後世,與天地相為悠久。

    雖死猶生,複何憾焉!茲用遣人祭以牲醴,九泉有知,尚克享之。

    ”又命有司營葬,為文樹碑基道。

    文曰:“王者之治天下,一視同仁。

    聲教所被,無思不服。

    故曰明王慎德,四夷鹹服。

    蓋有不待威而從,不假力而緻者。

    昔朕皇考太祖高皇帝誕膺天命,統禦萬方,深仁厚德,薰蒸動徹。

    近者既悅。

    遠者必來,莫不歡忻鼓舞于日月照臨之下,猗欤盛哉!肆朕續承大統,君主華夷,繼志述事,惟恐弗逮,勞來綏懷,每殚厥心。

    而戎狄之君蠻夷之長,越大小庶邦亦罔不來廷,朕悉以禮接之。

    乃者蘇祿國東王巴都噶叭答喇邈居海峤,心慕朝廷,率躬眷屬及其國人,航漲海泛鲸波,不憚數萬裡之遙,執玉帛捧金表來朝京師,其恭順之誠,愛戴之意,藹然見于辭表,可謂聰明特達,超出等倫者矣。

    朕特加宴賞,賜以印章,封以王爵,送至還國。

    道經德州,竟以疾薨。

    實永樂十五年九月十三日也。

    訃聞,朕不勝悼痛,遣官谕祭,賜谥恭定。

    仍命有司為瑩葬事,以是年十月三日葬于州城之北。

    命其子都麻合襲爵,率其屬而還。

    禮官以襄事告請樹碑,垂示于後。

    朕惟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王者奉三無私以代天出治君臣之序,立五典之教,備内外之分,明生人之大慶,實在于斯。

    故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

    ’今王慕義而來,誠貫金石,不謂嬰疾,遽殒厥身,其忠義不可泯,故用紀其實,以诏後世。

    於戲!人孰無死,若王光榮被其國家,慶澤流于後人,名聲昭于史冊,永世而不磨,可謂得其所歸矣!使其區區居海峤之間,一旦殒殁,身與名俱滅,豈不惜哉!王雖薨逝,蓋有不随死而亡者,此誠大丈夫矣!乃錫之銘曰:覆載之内,庶類實蕃。

    天生聖神,主宰其間。

    禮樂教化,達于四夷。

    包含偏覆,恩布德施。

    敬恭玉帛,朝于明堂。

    無有遠近,山梯海航。

    粵自古昔,與今斯同。

    蘇祿之君,慕義向風。

    攜其室家,暨其耄倪。

    泛彼鲸波,萬裡而至。

    拜舞婀娜,列辭摅誠。

    感恩效順,特達聰明。

    眷為賢哲,錫赍是加。

    金章赤绶,開國成家。

    秋風載塗,浩然長驅。

    神遊逍遙,風馬雲車。

    平原之岡,佳城蒼蒼。

    永固厥封,千載之藏。

    顯顯令聞,垂于無極。

    後之來者,視此貞石。

    ”上命留其妃妾及亻兼從十人守墓,令畢三年還國。

    遣使封其長子都麻合為蘇祿國東王。

     知州甯和《蘇祿王墳詩》曰:“花謝紅香曲溪,藤枝深護小堂低。

    春風細草埋翁仲,夜雨空梁落燕泥。

    萬裡海天愁思迥,百年蘇祿夢魂迷。

    多情惟有芳林鳥,不為凄涼依舊啼。

    ” 十九年,複來貢方物。

    自後亦不常至,間一來王雲。

    貢道由廣東。

     其俗山塗田瘠,間種粟麥。

    民食沙糊、魚蝦、螺蛤。

    煮海為鹽,釀蔗為酒,織竹布為業。

    氣候半熱。

    男女短發,纏皂缦。

    其山曰右崎(以此為侍障)。

    其産:竹布、玳瑁、珍珠(色可照而圓,有至徑寸者)、蔗。

    其貢:梅花腦、米腦、竹布、綿、玳瑁、降香、蘇木、胡椒、華茇、黃臘、番錫。

     ◎麻剌 麻剌國前代無考。

    本朝永樂中,國主哇來頓本率其臣來朝,至福州,卒。

    诏谥康靖。

     按當時之夷沒葬于中國者,如氵孛泥、蘇祿、麻剌共三人焉。

    非我朝德威遠被,烏能使海外遐酋傾心殒身如此哉!敕葬閩縣。

    令有司歲時祭之。

     十三年,又遣使獻麒麟。

    禮部尚書呂震奏:“麻林國進麒麟,将至,請于至日率群臣上表賀。

    ”上曰:“往者翰林院修五經、四書、《性理大全》,書成,欲上表進賀,朕則許之。

    麒麟有無,何所損益?其已之。

    ”儒臣金幼孜《瑞應贊》曰:“臣聞麒麟,天下之大端也。

    帝王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大甯,中及萬靈,則麒麟見。

    又雲天不愛道,地不愛寶,人不愛其情,則麒麟見。

    又雲王者德洞淪冥,化及群動,則麒麟見。

    是則麟之出,必聖人在位。

    當天下文明之日,固不可以幸而數緻也。

    欽惟聖天子嗣大曆服,法天圖治,勵精宵旰,緻理萬機,仁聲義聞,洽于遠迩,德教覃被,民物和會,四方萬國,靡不歸戴。

    于是天鑒聖德,景贶屢臻,而十有七年之間,諸福之物,紛員充刃,史不絕書。

    乃永樂甲午秋九月,西南夷有曰榜葛刺國以麒麟貢。

    明年乙未秋九月,有曰麻林國以麒麟貢。

    今年秋複有曰阿丹國以麒麟貢。

    五六年間,麒麟凡三至京師。

    烜赫昭彰,震耀中外,誠千萬世之嘉遇,而大平之上端也。

    昔者黃帝道隆德盛。

    麟僅出于囿,《周南》雖托諸歌詠,而未睹其真。

    降及漢、唐,寥寥無聞。

    今聖天子德協重華,功高曠古,厚澤深仁,涵浸無間,而茲麟之祥屢見而不已。

    蓋上天以是彰顯聖德,為王化之大成,誠宗社生民萬世無疆之慶也。

    臣黍列禁林,日睹嘉祯,不勝榮幸。

    用述為贊,以傅之久遠,謹拜手稽首以獻。

    贊曰:“猗欤仁獸,異狀奇形。

    二儀胚軍,玄枵降精。

    龍顱聳拔,肉角挺生。

    紫毛白理,龜紋縱橫。

    其質濯濯,其儀彬彬。

    有趾弗踞,惟仁是遵。

    有角弗觸,惟義之循。

    步中規矩,音協韶鈞。

    生草不踐,生物不餐。

    四時乘化,具鳴弗愆。

    是名麒麟,出應于天。

    待時而至,弗後弗先。

    萬裡來賓,載邁載馳。

    瑤光燭霄,卿雲下垂。

    重瞳屢顧,衆忭以嬉。

    大開明堂,坐以納之。

    于惟我皇,法天圖治。

    聲教流行,東漸西被。

    無幽弗燭,無遠弗暨。

    川彙雲奔,稽首奉贽。

    爰集大瑞,後先骈臻。

    何以緻之,惟皇之仁。

    惟皇之仁,洽于八垠。

    極天際地,罔不尊親。

    惟皇謙恭,弗自為聖。

    匪物之珍,協于仁政。

    惟皇奉天,丕顯大命。

    聖壽萬年,四方之慶。

    ” 按是年榜葛剌國獻麒麟,禮部請上表賀,上曰:“卿等但當夙夜竭心輔理,以惠天下。

    天下既安,雖無麒麟,不害為治。

    其免賀!”又陝西獻玄兔,曹縣獻驺虞,皆禁不賀。

    聖人不貴異物之盛德,猗欤休哉! ◎忽魯谟斯 忽魯谟斯在西南海中。

    東連大山,西傍海。

    國中土厚,宜耕種。

    人質直,狀貌偉碩,喜作佛事,常歌舞惡殺。

    前代無考。

    自古裡國十晝夜可至其國。

    傍海,地無草木,牛羊駝馬皆食海魚幹。

     本朝永樂初,遣使朝貢。

    七年,中官鄭和往賜其國。

    酋長感慕天恩,躬獻方物及馳雞。

    儒臣金幼孜作賦曰:“永樂己亥秋八月旦吉,西南之國有以異禽來獻者,稽往牒而莫徵,考載籍而難辨。

    皇帝禦奉天門特以頒示,群臣莫不引領快睹。

    頓足駭愕,以為希世之罕聞,中國所未見。

    其為狀也,馳首鳳啄,鶴勁凫臆,蒼距矯攫,修尾酉卒,雄姿逸态,鸷武且力。

    衡不逾咫,高可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