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真臘
關燈
小
中
大
腽肭臍)、阿魏(樹不甚高,土人納竹筒于樹稍,脂滿其中,冬月破筒取脂,即阿魏也。
或曰其脂最毒,人不敢近。
每采時系羊樹下,自遠射之,脂之毒着于羊,羊斃即為魏)、珊瑚(生海中最深處。
初生色白,漸長變黃,以絲繩系五爪鐵貓兒,用黑鉛為墜,擲海中取之。
初得肌理軟膩,見風則乾硬,變紅色者為貴,若失時不取,則蠹敗)、沒藥(樹高大如松,皮厚一二寸,采時掘樹下為坎,用斧伐其皮,脂流于坎,旬餘取之)、血竭(樹略同沒藥,采亦如之。
自乳香以下諸物多大食諸番出而蘋于三佛齊國)、又産鶴頂、火雞、神鹿,鶴頂鳥大于鴨,腦骨厚寸餘,外黃内赤,鮮麗可愛。
火雞大于鶴,頸足亦似鶴,軟紅冠,銳嘴,毛如青羊色,爪甚利,傷人腹緻死,食炭。
神鹿大如巨豕,高可三尺,短毛喙,啼三合。
其貢:黑熊、火雞、孔雀、五色鹦鹉、諸香、兜羅錦被、布、白獺、龜筒、胡椒、肉豆蔻、番油子、米腦。
其裡至:占城國南五日。
其入貢自廣東達于京師。
◎氵孛泥 氵孛泥國在西南大海中。
所統十四州,前代屬爪哇,不通中國。
宋太平興國中,國主向打始因商人蒲盧歇遣使入貢。
元豐中,國主錫裡麻喏遣使又至。
自後久絕。
本朝洪武三年,命監察禦史張敬之、福建行省都司沈秩(秩,烏程人)持诏往谕。
至其國,國主馬合漠沙倨傲無禮。
秩令譯言曰:“皇帝撫有四海,日月所照,霜露所墜,無不奉表稱臣。
氵孛泥以彈丸之地,乃欲抗天威耶!”國主大悟,舉手加額曰:“皇帝為天下主,即吾君父,安敢雲抗?”秩折之曰:“王既知君父之尊,為臣子柰何不敬?”亟撤去座,更設芗幾,置诏書其上,命國主帥官屬列拜于庭。
秩奉诏立宣之,王俯伏以聽,因曰:“近者蘇祿來侵,子女玉帛盡為所掠。
必俟三年後,國事稍舒,當造舟入貢。
”秩曰:“皇帝登大寶已有年矣,四夷之國,東則日本、高麗,南則交、占城、婆,西則吐蕃,北則蒙古諸部落,使者接踵于道。
王即行已晚,何謂三年?”國主曰:“地瘠民貧,愧無奇珍以獻,故将遲遲爾,非有他也。
”秩曰:“皇帝富有四海,豈有所求?但欲王之稱藩一示,無外爾。
”國主曰:“容與相臣圖之。
”又明日,其相王宗恕來曰:“使者之言良是,請以五月五日成行。
”爪哇有人問國主曰:“蘇祿來攻,王帥師卻之。
今聞歸誠中國,無我婆矣。
”國主惑之。
秩複走見國主,國主辭以疾。
秩大言謂宗恕曰:“爾謂婆非中國臣耶?婆尚稱臣,于爾國乎何有?使者還朝,天兵旦夕至,雖欲噬臍,悔何及乎?”宗恕悚然曰:“敬聞命矣。
”入白國主。
大會其屬,共議遣亦思麻逸等入朝。
更以金佩刀、吉貝布為贈。
秩毅然辭之。
國主顧近詩曰:“中國使者廉潔乃如是耶?婆來人讨索每無厭,況強之而不受耶?”秩以涉海萬裡,不可無紀。
仍與敬之各賦一詩。
國主大悅,書于闆懸之。
既别,舟行至海口,國主又惑。
左右言令人與亦思麻逸曰:“使者不受刀布,爾等必不還矣。
”秩恐國主不安,複走其所,反覆譬曉之。
王曰:“使者之言如此,予中心釋然矣。
”王舉酒酹地祝曰:“願天使早還中國,願區區微介亦早歸敝邦。
”于是亦思麻逸随秩等至朝見。
奉上金表,皇太子銀箋,各獻方物。
賜宴于會同館。
已而遣歸,寵赍其王甚厚。
八年,诏氵孛泥山川之神,附祭于福建山川位次。
永樂三年,诏遣使封其國主麻那惹加那乃為王,給印符诰命。
六年,王率其妻子家屬陪臣來朝。
泊福州港,守臣以聞。
上念王距中國數萬裡,遠涉鲸波而至。
遣中使偕禮部官往迎勞之,所過諸郡皆設宴。
既至,王奉表入見。
并上東宮箋,各獻方物,妃亦上中宮箋,獻珍物。
上享王于奉天門,别宴妃及王弟王子陪臣他所。
複命供張會同館,日給牲牢。
上尊賜王金繡龍金麒麟等襲衣,金玉裝帶儀杖鞍馬。
入賜妃與王子冠服,下逮陪臣亻兼從文绮紗羅襲衣。
出就會同館複賜宴焉。
王卒于館。
辍朝三日,祭赙甚厚。
谥為恭順,賜葬南京城南石子岡以西。
南蠻人隸藉中國者守之,樹碑建祠,命有司春秋緻祭。
複令其子遐旺襲封。
遣行人内官護送歸國。
瀕行,賜宴奉天門。
别宴王母陪臣等。
賜金百兩、銀三千兩,凡館中帏幔裀褥器皿悉撤以贈。
複命禮部宴餞于龍江驿,又宴龍潭驿。
初,國王麻那惹加那乃上言,蒙恩封王爵,境土皆屬職方,國有後山,乞封表為一方之鎮。
王卒,其子遐旺以為請。
六年,诏封其山為“長甯鎮國山”,禦制碑刻石于上。
十二年,洪熙元年,皆來朝貢。
今亦罕至矣。
其地炎熱,多風雨。
無城郭,樹木栅以為固。
或曰以闆為城。
王所居屋覆以貝多葉,民舍覆以草。
王坐繩床,出即大布單坐其上,衆舁之。
名曰玩囊。
戰鬥者持刀披甲,甲以銅鑄,狀若大筒,穿之于身,護其腹背。
其國鄰底門國。
有藥樹,取其根煎為膏,服之及入其體,兵刀所傷皆不死。
厥喪葬亦有棺斂,以竹為辇車,載棄山中。
二月始耕,則祀之。
逾七年,則不複祀。
婚聘之資先以椰子酒,次槟榔,又次以指環。
然後以吉貝布或量出金銀成其禮。
國人以十二月七日為歲節,取樹實為漿,澄漉膩如粉,食之能不饑。
瀝漿為酒。
凡宴會,鳴鼓吹笛擊钹,歌舞為樂。
無器皿,以竹編具多葉為器,盛飲,食訖棄之。
厥習尚奢侈。
男女椎髻,以五采帛系腰,花錦為衫。
王之服色略仿中國。
基宇弘敞,原田獲利,煮海為鹽,釀秫為酒。
愛敬中國人,每見中國人醉者,則扶之以歸。
番書無筆劄,以刀刻貝多葉行之。
事佛甚嚴,五月十三日國人競作佛事。
其山:長甯鎮國。
其産:片腦(樹如移桧,取者必齋沐而往。
其鹹片似梅花者為上,其次有金腳、速腦、米腦、蒼腦、劄聚腦。
又一種如油,名腦油)、檀香、象牙、吉貝布、玳瑁、鶴頂、巴尾樹、貝多葉、加蒙樹(二樹心可為酒)、椰子、槟榔、紙(紙類木皮而薄,瑩滑色微綠。
宋時入貢,以書表)。
厥貢:珍珠、寶石、金戒指、金縧環、龍腦、牛腦、梅花腦、降香、沉速香、檀香、丁香、肉豆蔻、黃蠟、犀角、玳瑁、龜筒、螺殼、鶴頂、熊皮、孔雀、倒挂鳥、五色鹦鹉、黑小厮、金銀八寶器。
厥貢單目用銀。
其裡至:婆(四十五日)、三佛齊(四十日)、占城(三十日)。
其朝貢自廣東達于京師。
◎瑣裡古裡 瑣裡國又曰西洋瑣裡國;古裡國又曰西洋古裡國。
或為二國,或為四國。
《會典》諸書所載各異,皆西海諸番之會。
自廣州舶船往諸番,出虎頭門,如入大洋,分東西三路。
東洋差近,周歲可回。
西洋差遠,兩歲一回。
宋于中路置巡海水師營壘。
其國與伽藍洲獅子國相鄰,或雲南距柯枝,西瀕海。
自柯枝海行可三日至,前代不通中國。
本朝洪武三年,遣使持诏谕西洋諸番曰:“自古為天下主者,視天地所覆載,日月所照臨,若遠若近,生人之類無不欲其安土而樂生。
然必中國治安而後四方外國來附。
近者元君妥歡帖木兒荒淫昏弱,志不在民。
四方豪傑割據郡縣,十去八九。
聯憫生民之塗炭,興舉義兵,攘除暴亂,天下軍民尊朕為皇帝。
國号大明,建元洪武。
前年克取元都,四方以次平定。
其占城、安南、高麗諸國俱已朝貢。
今特遣将巡行北邊,始知元君己殁。
獲其孫買的裡八剌,封為崇禮侯。
朕仿前代帝王治理天下,惟欲中外臣民鹹樂其所。
又慮汝等僻在遠方,未悉朕意,故遣使者往谕,鹹使聞知。
”既而遣前行人聞良輔往谕西洋諸番。
于是古裡國主遣使來貢,進金葉表文。
上以其國涉海道遠,賜赉甚厚。
五年,瑣裡國主蔔納的亦遣使貢,奉金字表文,并圖其土地山川以獻。
上賜國主《大統曆》及織金、彩緞、紗羅各四疋,賜使臣彩緞、紗羅各二疋。
七年,上因暹羅番商詐貢,诏中書禮部曰:“古者中國諸侯于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
九州之外番方遠國則每世一朝,其所貢方物不過表誠敬而已。
高麗稍近中國,頗有文物禮樂,與他番異,是以命依三年一聘之禮。
彼若就每世一見,亦從其意。
其他遠國如占城、暹羅、西洋瑣裡等處新附國土,入貢既煩,勞費甚大,朕不欲也。
今遵古典而行,不必頻貢。
其移文使諸國知之。
”永樂元年,二國各遣使貢馬。
诏許其附載胡椒等物皆免稅。
命有司造艦舶二百五十艘,備使西洋。
三年,古裡又遣使朝貢。
诏封古裡國王給印诰。
五年,複來貢。
七年,遣中官鄭和偕行人通西南夷,封海神宋靈惠夫人林氏為“護國庇民普濟天妃”,建祠于京師儀鳳門。
按天妃,莆田林氏都巡君之季女。
幼契玄理,預知禍福,在室三十年。
宋元間,遂有顯應,立祠于州裡。
至元中,顯聖于海,保護海運。
萬戶馬合法忽魯循等奏立廟。
号天妃,賜祭太牢。
洪武初,海運風作,漂泊糧米數百萬石于落氵祭(落氵祭言水往不可回處)。
萬衆号泣待死矣。
大叫天妃,則風回舟轉,遂濟直沽。
後又封“昭應德正靈應孚濟聖妃娘娘”之号。
自後四方受恩之人遂各立廟,故今在處有之也。
永樂中,杭州百戶郭保海運遭風,一旦晝如夕者,似三日夜矣。
舟人泣叫天妃,許以立廟,頃刻遂見天日。
成化間,杭州給事中陳詢欽命往日本國。
至大洋風雨大作,舟将覆矣。
陳禱天曰:“予命已矣,如君命何!”遠見二紅燈自天而下,若有人言曰:“救人不救船。
”忽有燈至舟上,有漁舟數隻飄泊而至,遂得渡登山。
即語曰:“吾輩為天妃所遣,此山自某地去可幾日至廣東也。
但多蛇難行,今與爾盒藥敷足,則無害矣。
”已而果然。
複入京,領敕又行。
下舟時,夢天妃曰:“賜爾木,此回當刻我像,保無虞也。
”明日,有大木浮水而來。
舟人取之,乃沉香。
至今刻像于家。
和等領甲士駕巨艦自福州長樂縣出五虎門航大海。
西南行抵占城,正南行八晝夜抵滿剌加,以達西洋古裡。
分宗遍往支國阿舟、忽魯谟斯等處。
于是古裡複遣使貢金絲寶帶。
金絲細如發,結花,綴八寶、珍珠、鴉鹘石于上。
二十二年,仁宗即位。
從前戶部尚書夏原吉之請,诏停止西洋取寶船,不複下番。
宣德中複開,至正統初複禁。
成化間,有中貴迎和上意者,舉永樂故事以告。
诏索鄭合出使水程。
兵部尚書項忠命吏入庫檢舊案不得,蓋先為車駕郎中劉大夏所匿。
忠笞吏,複令入檢三日,終莫能得,大夏秘不言。
會台谏論止其事。
忠诘吏謂:“庫中案卷甯能失去?”大夏在旁對曰:“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
縱得奇寶而回,于國家何益!此特一敝政,大臣所當切谏者也。
舊案雖存,亦當毀之以拔其根。
尚何追究其有無哉!”忠竦然聽之,降位曰:“君陰德不細,此位不久當屬君矣。
”(大夏後果至兵部尚書)自後其國亦不常至,間一遣使朝貢雲。
按《灼艾集》中劉大夏為兵部郎中,有中官用事,獻取交南策。
以中旨索永樂中調軍數。
公故匿其籍,徐以利害告尚書。
餘子俊力言阻之,事遂寝。
與此相類,因附記以俟考。
其國古裡王好浮屠。
敬象牛,老不傳子,傳外孫。
否則傳弟,無外孫,弟傳善行人。
族類分五種,如柯枝王南毗人不食牛,将領回回人不食豬。
大家晨起用牛糞為囊佩之,每旦水調抹額及股。
國事皆決于二将領。
俗尚信義,行者讓路,道不拾遺。
海濱為市,通諸番。
用金銀錢。
以葫蘆為樂器,紅銅絲為弦。
歌聲相協,铿锵可聽。
刑無鞭笞,輕斷手足,重罰金、誅戮。
田瘠宜麥。
産沉香、木香、西洋布(幅廣至四五尺)、五色布、花蛻闊五尺、孔雀、白鸠、胡椒、馬(國多駿馬,來自西域)、五色鴉鹘石。
其貢:寶石、金系腰、珊瑚珠、琉璃瓶、琉璃碗、寶鐵刀、蘇合油、龍涎、栀子花、花氈、單伯蘭布、布、紅絲花手巾、番花人馬象物手巾、線結花靠枕、木香、乳香、檀香、錫、胡椒。
瑣裡其産:撒哈剌(以毛織之,蒙茸加氈〈毛曷〉,有紅綠二色)、紅八者藍布、觊木黑布、白布。
其貢:馬、紅撒哈剌、紅八者藍布、紅番布、木裡布、白布、珠子頂串、黃黑虎。
其貢道亦由廣東。
或曰其脂最毒,人不敢近。
每采時系羊樹下,自遠射之,脂之毒着于羊,羊斃即為魏)、珊瑚(生海中最深處。
初生色白,漸長變黃,以絲繩系五爪鐵貓兒,用黑鉛為墜,擲海中取之。
初得肌理軟膩,見風則乾硬,變紅色者為貴,若失時不取,則蠹敗)、沒藥(樹高大如松,皮厚一二寸,采時掘樹下為坎,用斧伐其皮,脂流于坎,旬餘取之)、血竭(樹略同沒藥,采亦如之。
自乳香以下諸物多大食諸番出而蘋于三佛齊國)、又産鶴頂、火雞、神鹿,鶴頂鳥大于鴨,腦骨厚寸餘,外黃内赤,鮮麗可愛。
火雞大于鶴,頸足亦似鶴,軟紅冠,銳嘴,毛如青羊色,爪甚利,傷人腹緻死,食炭。
神鹿大如巨豕,高可三尺,短毛喙,啼三合。
其貢:黑熊、火雞、孔雀、五色鹦鹉、諸香、兜羅錦被、布、白獺、龜筒、胡椒、肉豆蔻、番油子、米腦。
其裡至:占城國南五日。
其入貢自廣東達于京師。
◎氵孛泥 氵孛泥國在西南大海中。
所統十四州,前代屬爪哇,不通中國。
宋太平興國中,國主向打始因商人蒲盧歇遣使入貢。
元豐中,國主錫裡麻喏遣使又至。
自後久絕。
本朝洪武三年,命監察禦史張敬之、福建行省都司沈秩(秩,烏程人)持诏往谕。
至其國,國主馬合漠沙倨傲無禮。
秩令譯言曰:“皇帝撫有四海,日月所照,霜露所墜,無不奉表稱臣。
氵孛泥以彈丸之地,乃欲抗天威耶!”國主大悟,舉手加額曰:“皇帝為天下主,即吾君父,安敢雲抗?”秩折之曰:“王既知君父之尊,為臣子柰何不敬?”亟撤去座,更設芗幾,置诏書其上,命國主帥官屬列拜于庭。
秩奉诏立宣之,王俯伏以聽,因曰:“近者蘇祿來侵,子女玉帛盡為所掠。
必俟三年後,國事稍舒,當造舟入貢。
”秩曰:“皇帝登大寶已有年矣,四夷之國,東則日本、高麗,南則交、占城、婆,西則吐蕃,北則蒙古諸部落,使者接踵于道。
王即行已晚,何謂三年?”國主曰:“地瘠民貧,愧無奇珍以獻,故将遲遲爾,非有他也。
”秩曰:“皇帝富有四海,豈有所求?但欲王之稱藩一示,無外爾。
”國主曰:“容與相臣圖之。
”又明日,其相王宗恕來曰:“使者之言良是,請以五月五日成行。
”爪哇有人問國主曰:“蘇祿來攻,王帥師卻之。
今聞歸誠中國,無我婆矣。
”國主惑之。
秩複走見國主,國主辭以疾。
秩大言謂宗恕曰:“爾謂婆非中國臣耶?婆尚稱臣,于爾國乎何有?使者還朝,天兵旦夕至,雖欲噬臍,悔何及乎?”宗恕悚然曰:“敬聞命矣。
”入白國主。
大會其屬,共議遣亦思麻逸等入朝。
更以金佩刀、吉貝布為贈。
秩毅然辭之。
國主顧近詩曰:“中國使者廉潔乃如是耶?婆來人讨索每無厭,況強之而不受耶?”秩以涉海萬裡,不可無紀。
仍與敬之各賦一詩。
國主大悅,書于闆懸之。
既别,舟行至海口,國主又惑。
左右言令人與亦思麻逸曰:“使者不受刀布,爾等必不還矣。
”秩恐國主不安,複走其所,反覆譬曉之。
王曰:“使者之言如此,予中心釋然矣。
”王舉酒酹地祝曰:“願天使早還中國,願區區微介亦早歸敝邦。
”于是亦思麻逸随秩等至朝見。
奉上金表,皇太子銀箋,各獻方物。
賜宴于會同館。
已而遣歸,寵赍其王甚厚。
八年,诏氵孛泥山川之神,附祭于福建山川位次。
永樂三年,诏遣使封其國主麻那惹加那乃為王,給印符诰命。
六年,王率其妻子家屬陪臣來朝。
泊福州港,守臣以聞。
上念王距中國數萬裡,遠涉鲸波而至。
遣中使偕禮部官往迎勞之,所過諸郡皆設宴。
既至,王奉表入見。
并上東宮箋,各獻方物,妃亦上中宮箋,獻珍物。
上享王于奉天門,别宴妃及王弟王子陪臣他所。
複命供張會同館,日給牲牢。
上尊賜王金繡龍金麒麟等襲衣,金玉裝帶儀杖鞍馬。
入賜妃與王子冠服,下逮陪臣亻兼從文绮紗羅襲衣。
出就會同館複賜宴焉。
王卒于館。
辍朝三日,祭赙甚厚。
谥為恭順,賜葬南京城南石子岡以西。
南蠻人隸藉中國者守之,樹碑建祠,命有司春秋緻祭。
複令其子遐旺襲封。
遣行人内官護送歸國。
瀕行,賜宴奉天門。
别宴王母陪臣等。
賜金百兩、銀三千兩,凡館中帏幔裀褥器皿悉撤以贈。
複命禮部宴餞于龍江驿,又宴龍潭驿。
初,國王麻那惹加那乃上言,蒙恩封王爵,境土皆屬職方,國有後山,乞封表為一方之鎮。
王卒,其子遐旺以為請。
六年,诏封其山為“長甯鎮國山”,禦制碑刻石于上。
十二年,洪熙元年,皆來朝貢。
今亦罕至矣。
其地炎熱,多風雨。
無城郭,樹木栅以為固。
或曰以闆為城。
王所居屋覆以貝多葉,民舍覆以草。
王坐繩床,出即大布單坐其上,衆舁之。
名曰玩囊。
戰鬥者持刀披甲,甲以銅鑄,狀若大筒,穿之于身,護其腹背。
其國鄰底門國。
有藥樹,取其根煎為膏,服之及入其體,兵刀所傷皆不死。
厥喪葬亦有棺斂,以竹為辇車,載棄山中。
二月始耕,則祀之。
逾七年,則不複祀。
婚聘之資先以椰子酒,次槟榔,又次以指環。
然後以吉貝布或量出金銀成其禮。
國人以十二月七日為歲節,取樹實為漿,澄漉膩如粉,食之能不饑。
瀝漿為酒。
凡宴會,鳴鼓吹笛擊钹,歌舞為樂。
無器皿,以竹編具多葉為器,盛飲,食訖棄之。
厥習尚奢侈。
男女椎髻,以五采帛系腰,花錦為衫。
王之服色略仿中國。
基宇弘敞,原田獲利,煮海為鹽,釀秫為酒。
愛敬中國人,每見中國人醉者,則扶之以歸。
番書無筆劄,以刀刻貝多葉行之。
事佛甚嚴,五月十三日國人競作佛事。
其山:長甯鎮國。
其産:片腦(樹如移桧,取者必齋沐而往。
其鹹片似梅花者為上,其次有金腳、速腦、米腦、蒼腦、劄聚腦。
又一種如油,名腦油)、檀香、象牙、吉貝布、玳瑁、鶴頂、巴尾樹、貝多葉、加蒙樹(二樹心可為酒)、椰子、槟榔、紙(紙類木皮而薄,瑩滑色微綠。
宋時入貢,以書表)。
厥貢:珍珠、寶石、金戒指、金縧環、龍腦、牛腦、梅花腦、降香、沉速香、檀香、丁香、肉豆蔻、黃蠟、犀角、玳瑁、龜筒、螺殼、鶴頂、熊皮、孔雀、倒挂鳥、五色鹦鹉、黑小厮、金銀八寶器。
厥貢單目用銀。
其裡至:婆(四十五日)、三佛齊(四十日)、占城(三十日)。
其朝貢自廣東達于京師。
◎瑣裡古裡 瑣裡國又曰西洋瑣裡國;古裡國又曰西洋古裡國。
或為二國,或為四國。
《會典》諸書所載各異,皆西海諸番之會。
自廣州舶船往諸番,出虎頭門,如入大洋,分東西三路。
東洋差近,周歲可回。
西洋差遠,兩歲一回。
宋于中路置巡海水師營壘。
其國與伽藍洲獅子國相鄰,或雲南距柯枝,西瀕海。
自柯枝海行可三日至,前代不通中國。
本朝洪武三年,遣使持诏谕西洋諸番曰:“自古為天下主者,視天地所覆載,日月所照臨,若遠若近,生人之類無不欲其安土而樂生。
然必中國治安而後四方外國來附。
近者元君妥歡帖木兒荒淫昏弱,志不在民。
四方豪傑割據郡縣,十去八九。
聯憫生民之塗炭,興舉義兵,攘除暴亂,天下軍民尊朕為皇帝。
國号大明,建元洪武。
前年克取元都,四方以次平定。
其占城、安南、高麗諸國俱已朝貢。
今特遣将巡行北邊,始知元君己殁。
獲其孫買的裡八剌,封為崇禮侯。
朕仿前代帝王治理天下,惟欲中外臣民鹹樂其所。
又慮汝等僻在遠方,未悉朕意,故遣使者往谕,鹹使聞知。
”既而遣前行人聞良輔往谕西洋諸番。
于是古裡國主遣使來貢,進金葉表文。
上以其國涉海道遠,賜赉甚厚。
五年,瑣裡國主蔔納的亦遣使貢,奉金字表文,并圖其土地山川以獻。
上賜國主《大統曆》及織金、彩緞、紗羅各四疋,賜使臣彩緞、紗羅各二疋。
七年,上因暹羅番商詐貢,诏中書禮部曰:“古者中國諸侯于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
九州之外番方遠國則每世一朝,其所貢方物不過表誠敬而已。
高麗稍近中國,頗有文物禮樂,與他番異,是以命依三年一聘之禮。
彼若就每世一見,亦從其意。
其他遠國如占城、暹羅、西洋瑣裡等處新附國土,入貢既煩,勞費甚大,朕不欲也。
今遵古典而行,不必頻貢。
其移文使諸國知之。
”永樂元年,二國各遣使貢馬。
诏許其附載胡椒等物皆免稅。
命有司造艦舶二百五十艘,備使西洋。
三年,古裡又遣使朝貢。
诏封古裡國王給印诰。
五年,複來貢。
七年,遣中官鄭和偕行人通西南夷,封海神宋靈惠夫人林氏為“護國庇民普濟天妃”,建祠于京師儀鳳門。
按天妃,莆田林氏都巡君之季女。
幼契玄理,預知禍福,在室三十年。
宋元間,遂有顯應,立祠于州裡。
至元中,顯聖于海,保護海運。
萬戶馬合法忽魯循等奏立廟。
号天妃,賜祭太牢。
洪武初,海運風作,漂泊糧米數百萬石于落氵祭(落氵祭言水往不可回處)。
萬衆号泣待死矣。
大叫天妃,則風回舟轉,遂濟直沽。
後又封“昭應德正靈應孚濟聖妃娘娘”之号。
自後四方受恩之人遂各立廟,故今在處有之也。
永樂中,杭州百戶郭保海運遭風,一旦晝如夕者,似三日夜矣。
舟人泣叫天妃,許以立廟,頃刻遂見天日。
成化間,杭州給事中陳詢欽命往日本國。
至大洋風雨大作,舟将覆矣。
陳禱天曰:“予命已矣,如君命何!”遠見二紅燈自天而下,若有人言曰:“救人不救船。
”忽有燈至舟上,有漁舟數隻飄泊而至,遂得渡登山。
即語曰:“吾輩為天妃所遣,此山自某地去可幾日至廣東也。
但多蛇難行,今與爾盒藥敷足,則無害矣。
”已而果然。
複入京,領敕又行。
下舟時,夢天妃曰:“賜爾木,此回當刻我像,保無虞也。
”明日,有大木浮水而來。
舟人取之,乃沉香。
至今刻像于家。
和等領甲士駕巨艦自福州長樂縣出五虎門航大海。
西南行抵占城,正南行八晝夜抵滿剌加,以達西洋古裡。
分宗遍往支國阿舟、忽魯谟斯等處。
于是古裡複遣使貢金絲寶帶。
金絲細如發,結花,綴八寶、珍珠、鴉鹘石于上。
二十二年,仁宗即位。
從前戶部尚書夏原吉之請,诏停止西洋取寶船,不複下番。
宣德中複開,至正統初複禁。
成化間,有中貴迎和上意者,舉永樂故事以告。
诏索鄭合出使水程。
兵部尚書項忠命吏入庫檢舊案不得,蓋先為車駕郎中劉大夏所匿。
忠笞吏,複令入檢三日,終莫能得,大夏秘不言。
會台谏論止其事。
忠诘吏謂:“庫中案卷甯能失去?”大夏在旁對曰:“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
縱得奇寶而回,于國家何益!此特一敝政,大臣所當切谏者也。
舊案雖存,亦當毀之以拔其根。
尚何追究其有無哉!”忠竦然聽之,降位曰:“君陰德不細,此位不久當屬君矣。
”(大夏後果至兵部尚書)自後其國亦不常至,間一遣使朝貢雲。
按《灼艾集》中劉大夏為兵部郎中,有中官用事,獻取交南策。
以中旨索永樂中調軍數。
公故匿其籍,徐以利害告尚書。
餘子俊力言阻之,事遂寝。
與此相類,因附記以俟考。
其國古裡王好浮屠。
敬象牛,老不傳子,傳外孫。
否則傳弟,無外孫,弟傳善行人。
族類分五種,如柯枝王南毗人不食牛,将領回回人不食豬。
大家晨起用牛糞為囊佩之,每旦水調抹額及股。
國事皆決于二将領。
俗尚信義,行者讓路,道不拾遺。
海濱為市,通諸番。
用金銀錢。
以葫蘆為樂器,紅銅絲為弦。
歌聲相協,铿锵可聽。
刑無鞭笞,輕斷手足,重罰金、誅戮。
田瘠宜麥。
産沉香、木香、西洋布(幅廣至四五尺)、五色布、花蛻闊五尺、孔雀、白鸠、胡椒、馬(國多駿馬,來自西域)、五色鴉鹘石。
其貢:寶石、金系腰、珊瑚珠、琉璃瓶、琉璃碗、寶鐵刀、蘇合油、龍涎、栀子花、花氈、單伯蘭布、布、紅絲花手巾、番花人馬象物手巾、線結花靠枕、木香、乳香、檀香、錫、胡椒。
瑣裡其産:撒哈剌(以毛織之,蒙茸加氈〈毛曷〉,有紅綠二色)、紅八者藍布、觊木黑布、白布。
其貢:馬、紅撒哈剌、紅八者藍布、紅番布、木裡布、白布、珠子頂串、黃黑虎。
其貢道亦由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