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真臘
關燈
小
中
大
降行人。
初南海梁道明貿易于爪哇國,久而情熟,挈家住居,積有年歲。
閩、廣軍民棄鄉裡為商從之者至數千人,推道明為長。
指揮孫铉使海南諸蕃,遇道明子及二奴,挾與俱歸。
聞于朝,乃遣勝受同千戶楊信赍敕招往之。
道明屬其副施進卿代領其衆,自随勝受偕鄭伯可寄來朝貢方物。
賜道明等襲衣并文绮、缯帛甚盛。
上以勝受奉使稱旨,擢浙江按察使。
是年,西王複貢。
其旁近三小國各遣使同至朝貢。
俱賜文绮襲衣(三國:牒裡、日羅治、金貓裡)。
四年,西王貢珍珠、珊瑚、空青等物。
東王亦貢馬。
既而西王與東王相戰,遂殺東王。
時我使人舟過東王城,被西王殺我百七十人。
西王遣使言東王不當立,已擊滅之矣。
降诏切責。
五年,西王都馬闆上表請罪。
願償黃金六萬兩,複立東王之子。
從之。
六年,西王都馬闆獻黃金一萬兩謝罪。
禮部臣言其欠償金五萬兩,下使者法司治之,上曰:“遠人欲其畏罪則已,豈利其金耶!且既能知過,所負金悉免之。
”仍遣使赍敕谕意,賜鈔币而還。
八年,西王貢馬及方物。
十一年,西王又貢。
使還。
敕曰:“前内官吳賓等還言,王恭事朝廷,禮待敕使,有加無替。
比聞王以滿剌加國索舊港之地而懷疑懼。
朕推誠待人,若果許之,必有敕谕。
今既無朝廷敕書,王何疑焉!下人浮言慎勿聽之。
今賜王文绮、紗羅至可領也。
” 十三年,西王都馬闆更名楊惟西沙,遣使謝恩。
十六年,西王遣使獻白鹦鹉。
十九年,又貢。
而東王久不至,蓋為其并不複果立矣。
西王自宣德後,亦久不至。
正統三年,複遣使貢。
賜王苎絲十疋,紗羅各三疋,妃苎絲六疋,紗羅各二疋。
以後回賜不為例。
八年,令其國三年一貢。
景泰三年,西王遣使求讨傘蓋、蟒龍衣服。
诏各給其一。
四年,複貢方物。
宴犒其使,賞賜織金素羅衣服靴襪。
通事頭目人等女使并女頭目俱同。
又命赍彩币,賜王及妃。
自後不常至,間或朝獻雲。
其國四鄉。
初至杜闆,僅千家。
二酋主之,皆廣東漳泉人。
流寓最久。
又東行半日至厮村,中國人客此成聚落。
遂名新村,約千餘家,村主廣東人。
番舶至此互市。
又南水行可半日,至淡水港,乘小艇行二十餘裡,至蘇魯馬。
亦有千餘家,半中國人。
港旁大洲,林木蔚茂,有長尾猱數萬。
又水行八十裡至漳沽,登岸,西南陸行半日,至王所居。
僅二三百家,總領七八人。
王宮磚墉,墉高餘三丈,方三十餘裡,屋高四丈。
地覆闆,蒙藤花席,跏趺而坐。
民居茅茨磚庫,坐卧于内。
刑無鞭樸,罪不問輕重,藤擊刃殺之。
市用中國古錢。
衡量倍于中國。
國人大抵三種:西番賈胡居久者,服食皆雅潔。
中國流寓者,尚回回教,持齋受戒,曰唐人。
土人顔色黝黑,坐卧無椅榻,飲食無匙箸,啖蛇蟻蟲蚓,與犬同寝食,不為穢也。
其婚姻無媒妁,惟納黃金于女家。
男造女家後五日迎歸,金鼓刀盾前後甚都。
婦被發跣足,萦嵌絲,戴被金珠,彩飾寶妝。
其國地廣人稠,甲兵火铳,為東洋諸番之雄。
其俗尚氣好鬥。
生子一歲便以匕首佩之,刀極精巧,名曰不刺頭,以金銀象牙雕琢為靶。
凡男子,老幼貧富皆佩于腰間,若有争詈,即拔刃相剌。
蓋殺人逃三日而出,即無事矣。
男子猱頭裸身,赤腳,腰圍單布手巾。
能飲酗酒,重财輕命。
婦人亦然,惟項金珠,聯紉帶之,兩耳塞茭樟葉圈于竅中。
有病不服藥,但禱神求佛。
其喪事,凡主翁病死,婢妾輩相對而誓曰:“死則同往。
”監殡之日,妻妾奴婢皆滿頭簪草花,披五色手巾,随屍至海邊或野地,畀屍于沙地,俾衆犬食盡為好。
如食不盡,則悲歌号泣,堆柴于旁,衆婦坐其上,良久乃縱火燒柴而去死,蓋殉葬之禮也。
其王椎髻,戴金鈴,衣錦袍,蹑革履,坐方床。
官吏日谒,三拜而退。
出入乘象,或乘牛,或腰輿。
壯士五七百人執兵器以從。
國人見王皆坐,俟其過方起。
不設刑禁,犯罪者随輕重出黃金以贖。
惟寇盜則置諸死。
剪銀葉為錢博易。
室宇壯麗,飾以金碧。
飲食豐潔。
土不産茶,其酒出于椰子及蝦柔丹樹,或以桄榔槟榔釀成,亦甚香美。
其田膏腴,地乎衍,谷米富饒,倍于他國。
民不為盜,道不拾遺。
人有名而無姓。
五月遊江,十月遊山,或乘山馬,或乘軟兜。
樂有橫笛、鼓闆,亦能舞。
諺雲“太平婆”者,此也。
其山川:曰保老岸山(在蘇吉丹國。
凡番舶未到,先見此山。
頂聳五峰,時有雲覆其上);曰鹦鹉山(産鹦鹉);曰八節澗(乃爪哇咽喉,必争地。
元史弼嘗會兵于此)。
其産:金、銀、珍珠(番名沒爹蝦羅)、犀角(番名低蜜)、象牙(番名象羅)、玳瑁、沉香、茴香、青監(不假煎煮,日曬而成)、檀香(樹與葉似荔枝)、龍腦香、丁香(番名香為昆炖盧林)、荜澄茄(其藤蔓衍,春花夏實。
花白而實黑)、木瓜、椰子、蕉子、甘蔗、芋、槟榔、胡椒(樹如葡萄。
以竹木為棚架,三月花,四月實,五月收采曬幹)、硫黃、紅花、蘇木、桄榔木、吉貝、絞布(有繡絲紋、雜色絲紋)、裝劍、藤簟、白鹦鹉(能馴言語歌曲)、孔雀、倒挂鳥(身形如雀而羽五色,日間聞好香則收而藏之羽翼間,夜則張尾翼而倒挂以放香)、猴(國中山多猴,不畏人,呼以霄霄之聲即出,或投以果則二大猴先至。
士人謂之猴王、猴夫人,食畢。
群猴食其餘)。
其貢:胡椒、荜茇、蘇木、黃臘、烏爹泥、金剛子、烏木、番紅土、薔薇露、奇南香、檀香、麻藤香、速香、降香、木香、乳香、龍腦、血竭、肉豆蔻、白豆蔻、藤竭、阿魏、蘆荟、沒藥、大楓子、丁皮、番木鼈子、悶蟲藥、碗石、荜澄茄、烏香、寶石、珍珠、錫、西洋鐵槍、摺鐵刀、芯布、紅油布、孔雀、火雞、鹦鹉、玳瑁、孔雀尾、翠毛、鶴頂、犀角、象牙、龜筒、黃熟香、安息香。
其入貢三年一期(正統八年定)。
後無恒。
其裡至:東古女人國,西為三佛齊國,南古大食國,北占城國,達于京師。
◎三佛齊 三佛齊,前代至洪武間為國。
今為舊港宣慰司地,古幹陀利也。
在占城之南,相距五日程。
居海中,或曰居真臘、爪哇之間。
泉州僧本稱說,其表兄為海賈,欲往三佛齊,法當南行二日而東。
否則值焦土,船必糜碎。
此人行時遇風迅,船駛既二日半,意其當轉而東,即回柁,然已無及,遂落焦土,一舟盡溺。
此人獨得一木,浮水三日,漂至一島畔,度其必死。
舍木登岸,行數十步,得一小徑,路甚光潔,若常有人行者。
久之,有婦人至,舉體無片縷,言語啁劄,不可曉。
見外人,甚喜。
攜手與歸石室中。
至夜與共寝。
天明,舉大石塞其外,婦人獨出,至日脯時歸,必赍異異至。
其味珍甚佳,世所無者。
留稍久,始聽自便。
如是七八年,生三子。
一日總步至海際,适有舟抵岸,亦泉人。
以風誤至者,乃舊相識,急登之。
婦人奔走,号呼戀戀,度不可回,即歸取三子對此人裂殺之。
其島甚大,然但有此一婦人耳。
為國時所管十五州。
又有旁近屬國曰單馬令、淩牙斯、蓬豐、登牙侬、細蘭諸種。
國主号曰詹卑。
其人多姓蒲。
梁天監元年入貢,後絕。
唐天初,複通中國。
宋建隆以後,遣使入貢。
淳化三年,廣州上言,其使蒲押院黎前年來貢歸道,聞本國為婆(即爪哇。
)所侵,駐南海一年,今春欲歸。
至占城風信不利,複還。
乞诏谕本國。
從之。
熙甯十年,使其臣保順慕化大将軍入見,以金蓮花貯珍珠龍腦來獻。
元豐中,使至者再。
本朝洪武二年,遣行人趙述使其國。
四年,述還。
國主馬哈剌劄八剌蔔遣使奉金字表文随述貢方物。
賀即位。
賜《大統曆》并諸文绮。
六年,複遣使賀正旦,貢方物。
八年,朝使招谕拂國,歸曆其地,遣使随入貢。
九年國主卒。
嗣子麻那者巫裡表乞紹封,且請國印绶。
上遣使赍诏冊封,賜印用駝紐,銀質,塗以金。
诏曰:“朕自混一區宇,常遣使招谕諸番。
爾三佛齊國王即稱臣入貢,于茲有年。
今秋使者赍表至,知王薨逝,爾麻那者巫裡以嫡子當嗣王位,不敢擅立,請奉于朝,可謂賢矣。
朕嘉其誠,是用遣使賜以三佛齊國王之印。
爾當善撫邦民,永為多福。
” 十年,诏賜王及使臣織金、彩緞、紗羅、靴襪有差。
三佛齊本臣屬于爪哇者。
本朝開國之初,海外諸番通使不絕,商旅便之。
自胡惟庸謀亂,三佛齊因而遣間諜绐我使臣羁留于境。
爪哇國王聞知其事,戒三佛齊,令其禮送還朝。
自後諸國道路不通,商旅阻絕。
上欲遣使谕爪哇國,恐三佛齊中途阻之。
命禮部移咨暹羅國王轉達爪哇曰:“自有天地以來,即有君臣上下之分,且有中國四夷之禮,自古皆然。
我朝混一之初,安南、占城、真臘、暹羅、大琉球皆修臣職。
惟三佛齊梗我聲教。
夫智者憂未然,勇者能從義。
彼三佛齊以蕞爾之國而行奸于中國之中,可謂不畏禍者矣。
爾暹羅國王猶守臣職,我皇上眷愛如此。
可轉達爪哇,俾以大義告于三佛齊。
三佛齊系爪哇統屬,其言必信。
或能改過從善,則與諸國鹹禮遇之如初,勿自疑也。
”其後爪哇并三佛齊,廢其國。
其地有舊港,商舶所聚。
爪哇置小酋以司市易。
南海商人梁道明棄鄉裡來居,積歲聚衆,為之酋長。
永樂三年,遣行人譚勝受招之還(詳具爪哇傳中)。
按梁道明、王直并入海為商者。
道明其終歸于首丘。
王直其終徇于藁街,人其可不知順逆以擇禍福也哉! 五年,中使鄭和往西洋還,泊舊港,遇海賊陳祖義等招之。
陳祖義者,廣東人。
脫罪避居舊港,久之得為三佛齊将領,暴橫掠過客。
至是因鄭和之招,詐降潛謀邀劫和。
有施進卿者,祖義鄉人也,訴于和。
和整兵擒祖義,誅其黨五千餘人。
承制官進卿留舊港為将領。
祖義械送京師,斬于市。
諸番聞之,皆服。
是年,舊港酋長施進卿遣婿丘彥誠入貢。
诏設舊港宣慰使司。
命進卿為宣慰使,賜印浩、冠帶、文绮。
二十一年,進卿子濟孫複遣彥誠奏父卒。
請封,并言印為火所毀,請複給。
命濟孫襲宣慰使,賜冠帶、織金、文绮、襲衣、銀印,中使鄭和赍往賜之。
自是比諸番國,朝貢不絕。
其國在海中,扼諸番舟車往來之咽喉。
商旅過不入,辄出船合戰,故諸國之商舶輻辏。
累甓為城,人民散處城外。
水多地少,部領者皆在岸造屋居之,周匝皆仆從住宿。
其餘民庶皆于水架木筏,蓋屋而居。
覆以椰葉,以木椿拴闌,或水長則筏浮起,不能沒也;或欲别居,起椿去之,連屋移徙,不勞财力。
四時之氣多熱少寒,冬無霜雪,土沃倍于他壤。
古雲“一年種谷,三年生金”,言其米谷盛而多貿金也。
民故富饒,俗嚣好淫。
男女推髻,穿青綿布衫,用香油塗身。
以金銀貿易。
貨用燒五色珠、青白磁器、銅鼎、五色布、絹、色緞、大小磁甕、銅錢之屬。
民習水陸戰,臨敵敢死,服藥,兵刃不能傷擊。
兵随時征發,立酋長統率之。
自備兵糧,平時亦不輸征稅。
凡文字用梵書,其王指環為印。
亦有中國文字,上表章用焉。
三佛齊本南蠻别種,初隸爪哇,有地十五州。
東距爪哇,西距滿剌加,南距大山,西北濱海。
其産:金、銀、水晶、珠、琉璃、犀、象、象牙、安息香(樹脂,其形色類核桃穰,不宜于燒,然能發衆香,故人取以和香)、龍腦香、檀香、烏桶木(單馬令國出。
樹似上榈,可為器)、貓睛石(細蘭國出。
瑩潔明透,如貓眼睛)、沉香、乳香(樹如榕,以刀斫之,液溢于外,凝結而成。
其為品十,有其名滴乳瓶乳袋者黑榻纏未之别)、薔薇水(即薔薇花上露。
花與中國薔薇不同,土人多取其花水以浸代露,故僞者多,以琉璃瓶試之,翻搖數四,其泡周上下者為真)、萬歲棗、木香(樹類絲瓜,冬取根曬幹)、褊桃、婆律香、薰陸香、蘆荟(草屬,狀如鲎尾,采之以玉器搗研成膏,名曰蘆荟)、栀子花(色淺紫,香清越。
其花稀有之,土人采之曝乾,藏琉璃瓶中)、沒石子(樹如樟,開花結實。
如中國茅栗)、蘇合油(以濃而無滓者為上)、腽肭臍(獸形如狐,腳高如犬,走如飛。
取其腎以潰油,名曰
初南海梁道明貿易于爪哇國,久而情熟,挈家住居,積有年歲。
閩、廣軍民棄鄉裡為商從之者至數千人,推道明為長。
指揮孫铉使海南諸蕃,遇道明子及二奴,挾與俱歸。
聞于朝,乃遣勝受同千戶楊信赍敕招往之。
道明屬其副施進卿代領其衆,自随勝受偕鄭伯可寄來朝貢方物。
賜道明等襲衣并文绮、缯帛甚盛。
上以勝受奉使稱旨,擢浙江按察使。
是年,西王複貢。
其旁近三小國各遣使同至朝貢。
俱賜文绮襲衣(三國:牒裡、日羅治、金貓裡)。
四年,西王貢珍珠、珊瑚、空青等物。
東王亦貢馬。
既而西王與東王相戰,遂殺東王。
時我使人舟過東王城,被西王殺我百七十人。
西王遣使言東王不當立,已擊滅之矣。
降诏切責。
五年,西王都馬闆上表請罪。
願償黃金六萬兩,複立東王之子。
從之。
六年,西王都馬闆獻黃金一萬兩謝罪。
禮部臣言其欠償金五萬兩,下使者法司治之,上曰:“遠人欲其畏罪則已,豈利其金耶!且既能知過,所負金悉免之。
”仍遣使赍敕谕意,賜鈔币而還。
八年,西王貢馬及方物。
十一年,西王又貢。
使還。
敕曰:“前内官吳賓等還言,王恭事朝廷,禮待敕使,有加無替。
比聞王以滿剌加國索舊港之地而懷疑懼。
朕推誠待人,若果許之,必有敕谕。
今既無朝廷敕書,王何疑焉!下人浮言慎勿聽之。
今賜王文绮、紗羅至可領也。
” 十三年,西王都馬闆更名楊惟西沙,遣使謝恩。
十六年,西王遣使獻白鹦鹉。
十九年,又貢。
而東王久不至,蓋為其并不複果立矣。
西王自宣德後,亦久不至。
正統三年,複遣使貢。
賜王苎絲十疋,紗羅各三疋,妃苎絲六疋,紗羅各二疋。
以後回賜不為例。
八年,令其國三年一貢。
景泰三年,西王遣使求讨傘蓋、蟒龍衣服。
诏各給其一。
四年,複貢方物。
宴犒其使,賞賜織金素羅衣服靴襪。
通事頭目人等女使并女頭目俱同。
又命赍彩币,賜王及妃。
自後不常至,間或朝獻雲。
其國四鄉。
初至杜闆,僅千家。
二酋主之,皆廣東漳泉人。
流寓最久。
又東行半日至厮村,中國人客此成聚落。
遂名新村,約千餘家,村主廣東人。
番舶至此互市。
又南水行可半日,至淡水港,乘小艇行二十餘裡,至蘇魯馬。
亦有千餘家,半中國人。
港旁大洲,林木蔚茂,有長尾猱數萬。
又水行八十裡至漳沽,登岸,西南陸行半日,至王所居。
僅二三百家,總領七八人。
王宮磚墉,墉高餘三丈,方三十餘裡,屋高四丈。
地覆闆,蒙藤花席,跏趺而坐。
民居茅茨磚庫,坐卧于内。
刑無鞭樸,罪不問輕重,藤擊刃殺之。
市用中國古錢。
衡量倍于中國。
國人大抵三種:西番賈胡居久者,服食皆雅潔。
中國流寓者,尚回回教,持齋受戒,曰唐人。
土人顔色黝黑,坐卧無椅榻,飲食無匙箸,啖蛇蟻蟲蚓,與犬同寝食,不為穢也。
其婚姻無媒妁,惟納黃金于女家。
男造女家後五日迎歸,金鼓刀盾前後甚都。
婦被發跣足,萦嵌絲,戴被金珠,彩飾寶妝。
其國地廣人稠,甲兵火铳,為東洋諸番之雄。
其俗尚氣好鬥。
生子一歲便以匕首佩之,刀極精巧,名曰不刺頭,以金銀象牙雕琢為靶。
凡男子,老幼貧富皆佩于腰間,若有争詈,即拔刃相剌。
蓋殺人逃三日而出,即無事矣。
男子猱頭裸身,赤腳,腰圍單布手巾。
能飲酗酒,重财輕命。
婦人亦然,惟項金珠,聯紉帶之,兩耳塞茭樟葉圈于竅中。
有病不服藥,但禱神求佛。
其喪事,凡主翁病死,婢妾輩相對而誓曰:“死則同往。
”監殡之日,妻妾奴婢皆滿頭簪草花,披五色手巾,随屍至海邊或野地,畀屍于沙地,俾衆犬食盡為好。
如食不盡,則悲歌号泣,堆柴于旁,衆婦坐其上,良久乃縱火燒柴而去死,蓋殉葬之禮也。
其王椎髻,戴金鈴,衣錦袍,蹑革履,坐方床。
官吏日谒,三拜而退。
出入乘象,或乘牛,或腰輿。
壯士五七百人執兵器以從。
國人見王皆坐,俟其過方起。
不設刑禁,犯罪者随輕重出黃金以贖。
惟寇盜則置諸死。
剪銀葉為錢博易。
室宇壯麗,飾以金碧。
飲食豐潔。
土不産茶,其酒出于椰子及蝦柔丹樹,或以桄榔槟榔釀成,亦甚香美。
其田膏腴,地乎衍,谷米富饒,倍于他國。
民不為盜,道不拾遺。
人有名而無姓。
五月遊江,十月遊山,或乘山馬,或乘軟兜。
樂有橫笛、鼓闆,亦能舞。
諺雲“太平婆”者,此也。
其山川:曰保老岸山(在蘇吉丹國。
凡番舶未到,先見此山。
頂聳五峰,時有雲覆其上);曰鹦鹉山(産鹦鹉);曰八節澗(乃爪哇咽喉,必争地。
元史弼嘗會兵于此)。
其産:金、銀、珍珠(番名沒爹蝦羅)、犀角(番名低蜜)、象牙(番名象羅)、玳瑁、沉香、茴香、青監(不假煎煮,日曬而成)、檀香(樹與葉似荔枝)、龍腦香、丁香(番名香為昆炖盧林)、荜澄茄(其藤蔓衍,春花夏實。
花白而實黑)、木瓜、椰子、蕉子、甘蔗、芋、槟榔、胡椒(樹如葡萄。
以竹木為棚架,三月花,四月實,五月收采曬幹)、硫黃、紅花、蘇木、桄榔木、吉貝、絞布(有繡絲紋、雜色絲紋)、裝劍、藤簟、白鹦鹉(能馴言語歌曲)、孔雀、倒挂鳥(身形如雀而羽五色,日間聞好香則收而藏之羽翼間,夜則張尾翼而倒挂以放香)、猴(國中山多猴,不畏人,呼以霄霄之聲即出,或投以果則二大猴先至。
士人謂之猴王、猴夫人,食畢。
群猴食其餘)。
其貢:胡椒、荜茇、蘇木、黃臘、烏爹泥、金剛子、烏木、番紅土、薔薇露、奇南香、檀香、麻藤香、速香、降香、木香、乳香、龍腦、血竭、肉豆蔻、白豆蔻、藤竭、阿魏、蘆荟、沒藥、大楓子、丁皮、番木鼈子、悶蟲藥、碗石、荜澄茄、烏香、寶石、珍珠、錫、西洋鐵槍、摺鐵刀、芯布、紅油布、孔雀、火雞、鹦鹉、玳瑁、孔雀尾、翠毛、鶴頂、犀角、象牙、龜筒、黃熟香、安息香。
其入貢三年一期(正統八年定)。
後無恒。
其裡至:東古女人國,西為三佛齊國,南古大食國,北占城國,達于京師。
◎三佛齊 三佛齊,前代至洪武間為國。
今為舊港宣慰司地,古幹陀利也。
在占城之南,相距五日程。
居海中,或曰居真臘、爪哇之間。
泉州僧本稱說,其表兄為海賈,欲往三佛齊,法當南行二日而東。
否則值焦土,船必糜碎。
此人行時遇風迅,船駛既二日半,意其當轉而東,即回柁,然已無及,遂落焦土,一舟盡溺。
此人獨得一木,浮水三日,漂至一島畔,度其必死。
舍木登岸,行數十步,得一小徑,路甚光潔,若常有人行者。
久之,有婦人至,舉體無片縷,言語啁劄,不可曉。
見外人,甚喜。
攜手與歸石室中。
至夜與共寝。
天明,舉大石塞其外,婦人獨出,至日脯時歸,必赍異異至。
其味珍甚佳,世所無者。
留稍久,始聽自便。
如是七八年,生三子。
一日總步至海際,适有舟抵岸,亦泉人。
以風誤至者,乃舊相識,急登之。
婦人奔走,号呼戀戀,度不可回,即歸取三子對此人裂殺之。
其島甚大,然但有此一婦人耳。
為國時所管十五州。
又有旁近屬國曰單馬令、淩牙斯、蓬豐、登牙侬、細蘭諸種。
國主号曰詹卑。
其人多姓蒲。
梁天監元年入貢,後絕。
唐天初,複通中國。
宋建隆以後,遣使入貢。
淳化三年,廣州上言,其使蒲押院黎前年來貢歸道,聞本國為婆(即爪哇。
)所侵,駐南海一年,今春欲歸。
至占城風信不利,複還。
乞诏谕本國。
從之。
熙甯十年,使其臣保順慕化大将軍入見,以金蓮花貯珍珠龍腦來獻。
元豐中,使至者再。
本朝洪武二年,遣行人趙述使其國。
四年,述還。
國主馬哈剌劄八剌蔔遣使奉金字表文随述貢方物。
賀即位。
賜《大統曆》并諸文绮。
六年,複遣使賀正旦,貢方物。
八年,朝使招谕拂國,歸曆其地,遣使随入貢。
九年國主卒。
嗣子麻那者巫裡表乞紹封,且請國印绶。
上遣使赍诏冊封,賜印用駝紐,銀質,塗以金。
诏曰:“朕自混一區宇,常遣使招谕諸番。
爾三佛齊國王即稱臣入貢,于茲有年。
今秋使者赍表至,知王薨逝,爾麻那者巫裡以嫡子當嗣王位,不敢擅立,請奉于朝,可謂賢矣。
朕嘉其誠,是用遣使賜以三佛齊國王之印。
爾當善撫邦民,永為多福。
” 十年,诏賜王及使臣織金、彩緞、紗羅、靴襪有差。
三佛齊本臣屬于爪哇者。
本朝開國之初,海外諸番通使不絕,商旅便之。
自胡惟庸謀亂,三佛齊因而遣間諜绐我使臣羁留于境。
爪哇國王聞知其事,戒三佛齊,令其禮送還朝。
自後諸國道路不通,商旅阻絕。
上欲遣使谕爪哇國,恐三佛齊中途阻之。
命禮部移咨暹羅國王轉達爪哇曰:“自有天地以來,即有君臣上下之分,且有中國四夷之禮,自古皆然。
我朝混一之初,安南、占城、真臘、暹羅、大琉球皆修臣職。
惟三佛齊梗我聲教。
夫智者憂未然,勇者能從義。
彼三佛齊以蕞爾之國而行奸于中國之中,可謂不畏禍者矣。
爾暹羅國王猶守臣職,我皇上眷愛如此。
可轉達爪哇,俾以大義告于三佛齊。
三佛齊系爪哇統屬,其言必信。
或能改過從善,則與諸國鹹禮遇之如初,勿自疑也。
”其後爪哇并三佛齊,廢其國。
其地有舊港,商舶所聚。
爪哇置小酋以司市易。
南海商人梁道明棄鄉裡來居,積歲聚衆,為之酋長。
永樂三年,遣行人譚勝受招之還(詳具爪哇傳中)。
按梁道明、王直并入海為商者。
道明其終歸于首丘。
王直其終徇于藁街,人其可不知順逆以擇禍福也哉! 五年,中使鄭和往西洋還,泊舊港,遇海賊陳祖義等招之。
陳祖義者,廣東人。
脫罪避居舊港,久之得為三佛齊将領,暴橫掠過客。
至是因鄭和之招,詐降潛謀邀劫和。
有施進卿者,祖義鄉人也,訴于和。
和整兵擒祖義,誅其黨五千餘人。
承制官進卿留舊港為将領。
祖義械送京師,斬于市。
諸番聞之,皆服。
是年,舊港酋長施進卿遣婿丘彥誠入貢。
诏設舊港宣慰使司。
命進卿為宣慰使,賜印浩、冠帶、文绮。
二十一年,進卿子濟孫複遣彥誠奏父卒。
請封,并言印為火所毀,請複給。
命濟孫襲宣慰使,賜冠帶、織金、文绮、襲衣、銀印,中使鄭和赍往賜之。
自是比諸番國,朝貢不絕。
其國在海中,扼諸番舟車往來之咽喉。
商旅過不入,辄出船合戰,故諸國之商舶輻辏。
累甓為城,人民散處城外。
水多地少,部領者皆在岸造屋居之,周匝皆仆從住宿。
其餘民庶皆于水架木筏,蓋屋而居。
覆以椰葉,以木椿拴闌,或水長則筏浮起,不能沒也;或欲别居,起椿去之,連屋移徙,不勞财力。
四時之氣多熱少寒,冬無霜雪,土沃倍于他壤。
古雲“一年種谷,三年生金”,言其米谷盛而多貿金也。
民故富饒,俗嚣好淫。
男女推髻,穿青綿布衫,用香油塗身。
以金銀貿易。
貨用燒五色珠、青白磁器、銅鼎、五色布、絹、色緞、大小磁甕、銅錢之屬。
民習水陸戰,臨敵敢死,服藥,兵刃不能傷擊。
兵随時征發,立酋長統率之。
自備兵糧,平時亦不輸征稅。
凡文字用梵書,其王指環為印。
亦有中國文字,上表章用焉。
三佛齊本南蠻别種,初隸爪哇,有地十五州。
東距爪哇,西距滿剌加,南距大山,西北濱海。
其産:金、銀、水晶、珠、琉璃、犀、象、象牙、安息香(樹脂,其形色類核桃穰,不宜于燒,然能發衆香,故人取以和香)、龍腦香、檀香、烏桶木(單馬令國出。
樹似上榈,可為器)、貓睛石(細蘭國出。
瑩潔明透,如貓眼睛)、沉香、乳香(樹如榕,以刀斫之,液溢于外,凝結而成。
其為品十,有其名滴乳瓶乳袋者黑榻纏未之别)、薔薇水(即薔薇花上露。
花與中國薔薇不同,土人多取其花水以浸代露,故僞者多,以琉璃瓶試之,翻搖數四,其泡周上下者為真)、萬歲棗、木香(樹類絲瓜,冬取根曬幹)、褊桃、婆律香、薰陸香、蘆荟(草屬,狀如鲎尾,采之以玉器搗研成膏,名曰蘆荟)、栀子花(色淺紫,香清越。
其花稀有之,土人采之曝乾,藏琉璃瓶中)、沒石子(樹如樟,開花結實。
如中國茅栗)、蘇合油(以濃而無滓者為上)、腽肭臍(獸形如狐,腳高如犬,走如飛。
取其腎以潰油,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