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真臘
關燈
小
中
大
鐵、水銀、燒珠、雨傘之屬。
其産:羅斛香(味極清遠,亞于沉香)、大風子油、蘇木(其賤如薪)、犀、象、犀角、象牙、翠毛、黃蠟、花錫。
其貢:象、象牙、犀角、孔雀尾、翠毛、龜筒、六足龜、寶石、珊瑚、金戒指、片腦、米腦、糠腦、腦油、腦柴、檀香、安息香、黃熟香、降真香、羅斛香、乳香、樹香、木香、烏香、丁香、阿魏、薔薇水、丁皮、琬石、柴梗、藤竭、藤黃、硫黃、沒藥、烏爹泥、肉豆蔻、白豆蔻、胡椒、荜撥、蘇木、烏木、大楓子、布、油紅布、白纏頭布、紅撒哈刺布、紅地絞節智布、紅杜花頭布、紅邊白暗花布、乍連花布、烏邊蔥白暗花布、細棋子花布、織人象花文打布、西洋布、織花紅絲打布、織雜絲打布、剪絨絲雜色紅花被面、紅花絲手巾、織人象雜色紅花文絲缦。
其裡至:占城之極南,其道由廣東占城七晝夜至其國。
按《禹貢》曰:“島夷卉服。
”召公曰:“明王慎德,四夷鹹賓畢獻,方物惟服食器用。
”蓋民生不可裸形而立,則衣服之需日用急焉。
故先王制貢不貴珠玉而貴布帛。
若是我朝四夷所獻,如朝鮮之苎布,哈密之〈疊毛〉布,交之白絹,皆重服用也。
然暹羅海島異俗,而能谙于織作,絲之貢數品,布之貢十有三品,如此可謂知所重矣。
今天下惟浙東諸郡頗能盡力蠶桑,其他各省多不識缫繭。
江淮雖多綿花,而不事紉織,是何異于暹俗之勤敏哉! ◎真臘 ○滿剌加 滿剌加國,古哥羅富沙也。
在占城極南,自爪哇舊港順風八晝夜可至。
其國瀕海,山孤人少。
漢時嘗通中國,受羁屬于暹羅。
每歲輸金四十兩為稅,故未嘗稱國。
本朝永樂三年,其王西利八兒速刺遣使奉金葉表文朝貢。
賜王彩緞襲衣。
七年,命中官鄭和等持诏封為滿剌加國王。
賜銀印、冠帶、袍服。
使者言王慕義,願同中國屬郡,歲效職貢。
又請封其國之西山,定疆域界,俾暹羅不得侵擾。
上悉從之。
诏封西山為鎮國山。
賜以禦制碑文,勒石其上。
上以蹇義善書,手授金龍文箋,命書其诏。
偶落一字,義奏曰:“敬畏之極,轍複有此!”上曰:“朕亦有之。
此紙難得,姑注其旁可也。
”義曰:“示信遠人,豈以是惜!”上深然之。
複授以箋,更書之。
九年,嗣王拜裡蘇剌率其妻子陪臣五百四十餘人來貢廣州,驿聞。
上念其輕去鄉土,跋涉海道而至,遣中官海壽、禮部郎中黃裳等往宴勞之。
複命有司供張會同館。
既至,奉表入見。
并獻方物。
上禦奉天門宴勞之。
别宴王妃及陪臣等。
仍命光祿寺日給牲牢上尊,命禮部賜王錦繡龍衣二襲、麒麟衣一襲及金銀器皿帏幔裀褥;賜王妃及其子侄陪臣兼從文绮紗羅襲衣有差。
出就會同館複宴。
既而王辭歸,餞于奉天門,别餞王妃陪臣等。
賜敕勞王曰:“王涉海數萬裡至京,坦然無虞者,蓋王之忠誠,神明所佑也。
朕與王相見甚歡,固當且留,但國人在望,宜往慰之。
今天氣尚寒,順風帆去,實為厥時。
王途中善飲食善調護,副朕眷念之懷。
”賜王金鑲玉帶、儀仗、鞍馬、黃金百兩、白金五百兩;賜妃冠服、白金二百兩;賜王子侄冠帶并陪臣等各賞赍宥差。
複命禮部餞于龍江驿,仍賜宴于龍潭驿。
十一年,王遣人至爪哇國索舊港地。
謂請于中國,已許之矣。
上诏爪哇勿聽。
十二年,王母來朝,宴賜如待王妃。
十七年,國王亦思罕答兒沙嗣立。
複率妻子入朝。
後暹羅國欲舉兵攻之,遣使來告。
上诏暹羅與平。
二十年,其子西哩麻哈刺以父新殁,率其妃及陪臣至阙朝貢。
宣德九年,複至。
景泰中,王子無答佛哪沙請封。
遣兵科給事中王晖往封之。
天順三年,王卒。
其子蘇丹茫速沙襲爵。
成化十四年,嗣王複請封。
上命禮科給事中林榮為正使,行人黃乾亨為副使往封之。
竣事而還。
舟抵洋嶼遭風,并溺于海上。
愍之,遣官谕祭。
榮贈某官,乾亨贈司副。
各錄一子入胄監。
乾亨子後登第,即南畿提學禦史如金也。
按乾亨之曾祖名壽生,永樂中為檢讨。
祖子嘉以孝行,起知束鹿縣。
父深,景泰中拜監察禦史。
又壽生,永樂戊子應天發解,其年縣庠楊慈亦在本省發解,時稱同科兩元,為一邑之盛。
至乾亨複中成化甲午第一,時稱祖孫兩元,為一門之盛。
蓋四世甲科二榜首一監察,其榮遇真罕俪者。
然《八閩志》載壽生敦行義,勤問學,經史百氏多所貫通。
尤邃《詩經》,一時從遊之士多取高第,為時聞人。
而莆之業是經者,壽生實其初祖,則乾亨之家學淵源亦不誣也。
其乾亨銜命,而蒙難殒其身,以昌其子。
豈非天之報其世德也哉! 又按航海之役,本亦危道。
觀陳侃《琉球》一錄,幾覆者再。
若人有後錄,天必相之。
如宋劉崇之為侍郎使金,渡黃河,先一夜河口舟人夢岸上軍馬數百,有神人大呼曰:“明日有劉侍郎渡河,見奉嶽府指揮令我擁護,爾等須用小心。
”次日崇之至。
值河水泛漲,中流失楫,舟人倉裡無措。
其舟自風浪中直抵岸下。
隔河望,水中若有數十人操舟而行者。
(崇之為兒時,書齋文籍為鼠齧,戲書一判示土地雲:“爾不職,杖一百,押出齋門。
”是夜其師夢老人曰:“某實不職,煩一言于侍郎免斷。
”次日,其師以告。
崇之遂毀其判。
夜又夢老人曰:“謝教授救解,有少白金為謝。
”次早亍書幾上得銀一片。
大以為異。
後崇之果為侍郎。
)此與天妃之相陳侃,若一揆耳。
因是知人之出處生死,自有定數,非人所為。
常聞黃門傳凱(南安人)奉使海蕃。
禱夢于九鯉之神,夢中神語曰:“青草流沙六六灣。
”及覺,莫測其何指也。
既至蕃國,宴間,其王請曰:“有一聯句,求天使對之。
曰‘黃河濯水三三曲’。
”蓋黃河九曲,彼以能知我地裡相誇也。
凱忽憶夢語,即應曰:“青草流沙六六灣。
”王起拜謝,相待益恭。
蓋彼處有青草渡三十六灣,以使臣亦能識其地裡故耳。
夫此未來之對語,鬼神預知,豈不有數存焉。
而況人之生死乎!凡我乘槎之士,幸則為劉崇之、陳侃而不躍躍以喜,不幸則為林榮、黃乾亨而不戚戚以懼。
亦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而已。
後國王複遣使進火雞。
至今通貢不絕。
按火雞軀大如鶴,羽毛雜生,好食火炭。
駕部員外張汝弼親試喂之。
其國舊名五嶼,東南距海,西北皆山;地瘠鹵,田瘠少收。
内有山泉流為溪,于中淘沙取錫。
煎成塊曰鬥錫,每塊重官秤一斤四兩。
及織芭蕉心簟,惟以鬥錫通市,無他産。
氣候朝熱暮寒,男女椎髻,身膚黑漆,間有白者,唐人種也。
俗尚淳厚。
民淘錫、網魚為業。
屋如樓閣而不鋪闆,但用木高低層布連床就榻。
箕踞而坐,飲食廚廁俱在上。
貨用青白磁器、五色燒珠、色絹、金銀之屬。
其山曰:鎮國。
其産曰:錫、布、蘇木、胡椒、象牙、犀角、硫黃、玳瑁。
其貢:番小厮、犀角、象牙、玳瑁、鶴頂、鹦鹉、黑熊、黑猿、白麂、鎖袱(哈烈亦産。
一名梭服,鳥毳為之,紋如纨绮)、金母鶴頂、金廂戒指、撒哈剌、白芯布、姜黃布、撒都細布、西洋布、花缦、片腦、栀子花、薔薇露、沉香、乳香、黃速香、金銀香、降真香、紫檀香、丁香、烏木、蘇木、大風子、番錫、番鹽。
其道由廣東。
按别志雲:“滿剌加國海旁之人,亦能刳木為舟以取魚。
然海中有所謂龜龍者,高四尺,四足,身負鱗甲,露長牙,遇人即齧齧即死。
漁人甚畏其害。
又山有黑虎,視虎差小,能變人形,白晝群入于市,人有覺其為虎者乃擒殺之。
予嘗聞牛哀化虎,博殺其兄;涪民變虎,夜食其豕。
未聞以虎化人者。
獸之化人,如鹿之為黃衣郎,豕之為烏将軍,猿之為袁公,狐之為阿紫,皆年久成精。
而今随常可變,亦甚異哉。
(其國自奉正朔後,不屬暹羅) ◎南蠻 ◎爪哇 爪哇國,古诃陵也。
一曰婆,在真臘之南,濱海;一雲在海中,自占城起程,順風二十晝夜可至其國。
其屬夷有蘇吉丹、打闆、綱底勿數種。
舊傳鬼子魔天與一罔象青面紅身赤發相合,凡生子百餘,常食啖人血肉,佛書所雲鬼國,即此地也。
其被啖幾盡,忽一日雷震石裂,中坐一人,衆稱異之,遂為國王。
即領餘衆驅逐罔象而除其害,自是生齒安業。
至今其國之遺文,載此事已一千三百七十六年,考之當在漢時。
國中以木為城。
有文字,知星曆。
國王以其子三人為副王。
官有落佶連四人,共治國事。
如中國宰相,五月俸,随時量給土産諸物。
次有文吏三百餘員,目為秀才。
又有卑官殆千員。
唐貞觀末,嘗遣使入貢。
宋元嘉十二年,遣使朝貢,後絕。
淳化三年十二月,其王穆羅茶遣使來朝貢。
雲中國有真主,本國乃修朝貢之禮。
使還,賜金币甚厚,仍賜良馬戎具以從其請。
大觀三年,遣使入貢。
诏禮之如交。
建炎三年,以南郊恩制,授婆國王懷遠軍節度琳州管内觀察處置等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使持節琳州刺史兼禦史大夫上柱國婆國王。
紹興二年,複加食邑實封。
其地名蘇魯馬者,為商舶所聚,米糧貨物甚衆。
猢狲數百成群。
唐時,有一人家五百餘口,男婦兇惡。
忽日一僧至其家,與論吉兇之事,其僧取水巽之,俱化為猿猴,止留一老妪不化,今舊宅尚存。
土人及商者常設飲食擯榔花果肉類以祭之,不然,則禍甚驗也。
其村有杜闆者,在海灘,有水一泓,甘淡可飲,稱為聖水。
元世祖嘗舉兵伐其國,不克。
後遣将史弼、高興征之,數月不下。
舟中乏水,糧盡,二将拜天況曰:“奉天伐蠻,若天與我水即生,不與則死。
”遂插槍鹹苦海中,其泉随槍湧起。
水味甘甜,衆軍汲而飲之。
乃令曰:“天賜助我,可力戰也。
”兵威由是大振,啖聲奮擊,番兵百萬餘衆悉敗走。
乘勝長驅,生擒番人烹而食之。
至今,稱中國能食人也。
遂獲酋長以歸,既服罪,尋放還,仍封為爪哇國王。
其港口入北馬頭曰新村。
居民環接,編茭樟葉覆屋,鋪店連行,為市買賣。
其地富饒,珍珠、金銀、鴉鹘石、貓睛、青紅車渠、瑪瑙、豆蔻、草{艹發}子、花木香、青鹽無所不有。
蓋通商旅最衆也。
本朝洪武二年,遣行人吳用、顔宗魯賜其國玺書,書曰:“中國正統,胡人竊據百有餘年,綱常既隳,冠履倒置,朕是以起兵讨之。
垂二十年,海内悉定。
朕奉天命,以主中國,恐遐迩未聞,故專報王知之。
使者已行,聞王國人扌隻某丁前奉使于元,還至福建而元亡,因來居京師。
朕念其久離爪哇,必深懷念,今複遣人送還。
頒去《大統曆》一本,王其知正朔所在,必能奉若天道。
俾爪哇之民安于生理,王亦永保祿位,福及子孫。
其勉圖之弗怠。
” 三年,其主昔裡八達遣使朝貢。
納前元所授宣敕二道,诏封為國王。
九年,封三佛齊國。
其王八達那巴那務怒朝廷待三佛齊與之埒,使臣過其境,邀殺之。
十三年,複遣其臣阿烈彜列時奉金葉表文,貢黑奴三百人。
俟命月餘,俾歸,因诏谕其王曰:“聖人之治天下,四海内外皆為赤子,所以廣一視同仁之心。
朕君主華夷,按馭之道,遠迩無間。
爾邦僻居海島,頃嘗遣使中國,雖雲修貢,實則慕利。
朕皆推誠以禮待焉。
前者,三佛齊國王遣使奉表來請印绶,朕嘉其慕義,遣使賜之,所以懷柔遠人。
爾奈何設為奸計,誘使者而殺害之?豈爾恃險遠,故敢肆侮如是欤?今使者來,本欲拘留,以其父母妻子之戀,夷夏則一,朕惟此心特命歸國。
爾國王當省己自修,端秉誠敬,毋蹈前非,幹怒中國,則可以守富貴。
其或不然,自緻殃咎,悔将何及!” 三十年,上以爪哇所屬三佛齊國挾詐,阻絕商旅。
禮部移文暹羅轉達其國谕之。
後其國分為東西。
永樂元年,西王都馬闆遣使奉表賀即位。
貢五色鹦鹉、孔雀。
福建參議辛彥博伴押至京。
賜其王襲衣文绮。
二年,東王孛令達哈亦遣使朝貢。
且奏請印章。
命鑄塗金銀印賜之。
複賜東西二王苎絲、紗羅、帳幔、手巾、羊酒、器皿。
王妃苎絲、紗羅、手巾等物。
三年,遣行人譚勝受往爪哇招流民梁道明等。
勝受者,廣東南海人。
洪武癸酉鄉貢進士,為臨桂縣丞,以政最召為監察禦史。
俄
其産:羅斛香(味極清遠,亞于沉香)、大風子油、蘇木(其賤如薪)、犀、象、犀角、象牙、翠毛、黃蠟、花錫。
其貢:象、象牙、犀角、孔雀尾、翠毛、龜筒、六足龜、寶石、珊瑚、金戒指、片腦、米腦、糠腦、腦油、腦柴、檀香、安息香、黃熟香、降真香、羅斛香、乳香、樹香、木香、烏香、丁香、阿魏、薔薇水、丁皮、琬石、柴梗、藤竭、藤黃、硫黃、沒藥、烏爹泥、肉豆蔻、白豆蔻、胡椒、荜撥、蘇木、烏木、大楓子、布、油紅布、白纏頭布、紅撒哈刺布、紅地絞節智布、紅杜花頭布、紅邊白暗花布、乍連花布、烏邊蔥白暗花布、細棋子花布、織人象花文打布、西洋布、織花紅絲打布、織雜絲打布、剪絨絲雜色紅花被面、紅花絲手巾、織人象雜色紅花文絲缦。
其裡至:占城之極南,其道由廣東占城七晝夜至其國。
按《禹貢》曰:“島夷卉服。
”召公曰:“明王慎德,四夷鹹賓畢獻,方物惟服食器用。
”蓋民生不可裸形而立,則衣服之需日用急焉。
故先王制貢不貴珠玉而貴布帛。
若是我朝四夷所獻,如朝鮮之苎布,哈密之〈疊毛〉布,交之白絹,皆重服用也。
然暹羅海島異俗,而能谙于織作,絲之貢數品,布之貢十有三品,如此可謂知所重矣。
今天下惟浙東諸郡頗能盡力蠶桑,其他各省多不識缫繭。
江淮雖多綿花,而不事紉織,是何異于暹俗之勤敏哉! ◎真臘 ○滿剌加 滿剌加國,古哥羅富沙也。
在占城極南,自爪哇舊港順風八晝夜可至。
其國瀕海,山孤人少。
漢時嘗通中國,受羁屬于暹羅。
每歲輸金四十兩為稅,故未嘗稱國。
本朝永樂三年,其王西利八兒速刺遣使奉金葉表文朝貢。
賜王彩緞襲衣。
七年,命中官鄭和等持诏封為滿剌加國王。
賜銀印、冠帶、袍服。
使者言王慕義,願同中國屬郡,歲效職貢。
又請封其國之西山,定疆域界,俾暹羅不得侵擾。
上悉從之。
诏封西山為鎮國山。
賜以禦制碑文,勒石其上。
上以蹇義善書,手授金龍文箋,命書其诏。
偶落一字,義奏曰:“敬畏之極,轍複有此!”上曰:“朕亦有之。
此紙難得,姑注其旁可也。
”義曰:“示信遠人,豈以是惜!”上深然之。
複授以箋,更書之。
九年,嗣王拜裡蘇剌率其妻子陪臣五百四十餘人來貢廣州,驿聞。
上念其輕去鄉土,跋涉海道而至,遣中官海壽、禮部郎中黃裳等往宴勞之。
複命有司供張會同館。
既至,奉表入見。
并獻方物。
上禦奉天門宴勞之。
别宴王妃及陪臣等。
仍命光祿寺日給牲牢上尊,命禮部賜王錦繡龍衣二襲、麒麟衣一襲及金銀器皿帏幔裀褥;賜王妃及其子侄陪臣兼從文绮紗羅襲衣有差。
出就會同館複宴。
既而王辭歸,餞于奉天門,别餞王妃陪臣等。
賜敕勞王曰:“王涉海數萬裡至京,坦然無虞者,蓋王之忠誠,神明所佑也。
朕與王相見甚歡,固當且留,但國人在望,宜往慰之。
今天氣尚寒,順風帆去,實為厥時。
王途中善飲食善調護,副朕眷念之懷。
”賜王金鑲玉帶、儀仗、鞍馬、黃金百兩、白金五百兩;賜妃冠服、白金二百兩;賜王子侄冠帶并陪臣等各賞赍宥差。
複命禮部餞于龍江驿,仍賜宴于龍潭驿。
十一年,王遣人至爪哇國索舊港地。
謂請于中國,已許之矣。
上诏爪哇勿聽。
十二年,王母來朝,宴賜如待王妃。
十七年,國王亦思罕答兒沙嗣立。
複率妻子入朝。
後暹羅國欲舉兵攻之,遣使來告。
上诏暹羅與平。
二十年,其子西哩麻哈刺以父新殁,率其妃及陪臣至阙朝貢。
宣德九年,複至。
景泰中,王子無答佛哪沙請封。
遣兵科給事中王晖往封之。
天順三年,王卒。
其子蘇丹茫速沙襲爵。
成化十四年,嗣王複請封。
上命禮科給事中林榮為正使,行人黃乾亨為副使往封之。
竣事而還。
舟抵洋嶼遭風,并溺于海上。
愍之,遣官谕祭。
榮贈某官,乾亨贈司副。
各錄一子入胄監。
乾亨子後登第,即南畿提學禦史如金也。
按乾亨之曾祖名壽生,永樂中為檢讨。
祖子嘉以孝行,起知束鹿縣。
父深,景泰中拜監察禦史。
又壽生,永樂戊子應天發解,其年縣庠楊慈亦在本省發解,時稱同科兩元,為一邑之盛。
至乾亨複中成化甲午第一,時稱祖孫兩元,為一門之盛。
蓋四世甲科二榜首一監察,其榮遇真罕俪者。
然《八閩志》載壽生敦行義,勤問學,經史百氏多所貫通。
尤邃《詩經》,一時從遊之士多取高第,為時聞人。
而莆之業是經者,壽生實其初祖,則乾亨之家學淵源亦不誣也。
其乾亨銜命,而蒙難殒其身,以昌其子。
豈非天之報其世德也哉! 又按航海之役,本亦危道。
觀陳侃《琉球》一錄,幾覆者再。
若人有後錄,天必相之。
如宋劉崇之為侍郎使金,渡黃河,先一夜河口舟人夢岸上軍馬數百,有神人大呼曰:“明日有劉侍郎渡河,見奉嶽府指揮令我擁護,爾等須用小心。
”次日崇之至。
值河水泛漲,中流失楫,舟人倉裡無措。
其舟自風浪中直抵岸下。
隔河望,水中若有數十人操舟而行者。
(崇之為兒時,書齋文籍為鼠齧,戲書一判示土地雲:“爾不職,杖一百,押出齋門。
”是夜其師夢老人曰:“某實不職,煩一言于侍郎免斷。
”次日,其師以告。
崇之遂毀其判。
夜又夢老人曰:“謝教授救解,有少白金為謝。
”次早亍書幾上得銀一片。
大以為異。
後崇之果為侍郎。
)此與天妃之相陳侃,若一揆耳。
因是知人之出處生死,自有定數,非人所為。
常聞黃門傳凱(南安人)奉使海蕃。
禱夢于九鯉之神,夢中神語曰:“青草流沙六六灣。
”及覺,莫測其何指也。
既至蕃國,宴間,其王請曰:“有一聯句,求天使對之。
曰‘黃河濯水三三曲’。
”蓋黃河九曲,彼以能知我地裡相誇也。
凱忽憶夢語,即應曰:“青草流沙六六灣。
”王起拜謝,相待益恭。
蓋彼處有青草渡三十六灣,以使臣亦能識其地裡故耳。
夫此未來之對語,鬼神預知,豈不有數存焉。
而況人之生死乎!凡我乘槎之士,幸則為劉崇之、陳侃而不躍躍以喜,不幸則為林榮、黃乾亨而不戚戚以懼。
亦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而已。
後國王複遣使進火雞。
至今通貢不絕。
按火雞軀大如鶴,羽毛雜生,好食火炭。
駕部員外張汝弼親試喂之。
其國舊名五嶼,東南距海,西北皆山;地瘠鹵,田瘠少收。
内有山泉流為溪,于中淘沙取錫。
煎成塊曰鬥錫,每塊重官秤一斤四兩。
及織芭蕉心簟,惟以鬥錫通市,無他産。
氣候朝熱暮寒,男女椎髻,身膚黑漆,間有白者,唐人種也。
俗尚淳厚。
民淘錫、網魚為業。
屋如樓閣而不鋪闆,但用木高低層布連床就榻。
箕踞而坐,飲食廚廁俱在上。
貨用青白磁器、五色燒珠、色絹、金銀之屬。
其山曰:鎮國。
其産曰:錫、布、蘇木、胡椒、象牙、犀角、硫黃、玳瑁。
其貢:番小厮、犀角、象牙、玳瑁、鶴頂、鹦鹉、黑熊、黑猿、白麂、鎖袱(哈烈亦産。
一名梭服,鳥毳為之,紋如纨绮)、金母鶴頂、金廂戒指、撒哈剌、白芯布、姜黃布、撒都細布、西洋布、花缦、片腦、栀子花、薔薇露、沉香、乳香、黃速香、金銀香、降真香、紫檀香、丁香、烏木、蘇木、大風子、番錫、番鹽。
其道由廣東。
按别志雲:“滿剌加國海旁之人,亦能刳木為舟以取魚。
然海中有所謂龜龍者,高四尺,四足,身負鱗甲,露長牙,遇人即齧齧即死。
漁人甚畏其害。
又山有黑虎,視虎差小,能變人形,白晝群入于市,人有覺其為虎者乃擒殺之。
予嘗聞牛哀化虎,博殺其兄;涪民變虎,夜食其豕。
未聞以虎化人者。
獸之化人,如鹿之為黃衣郎,豕之為烏将軍,猿之為袁公,狐之為阿紫,皆年久成精。
而今随常可變,亦甚異哉。
(其國自奉正朔後,不屬暹羅) ◎南蠻 ◎爪哇 爪哇國,古诃陵也。
一曰婆,在真臘之南,濱海;一雲在海中,自占城起程,順風二十晝夜可至其國。
其屬夷有蘇吉丹、打闆、綱底勿數種。
舊傳鬼子魔天與一罔象青面紅身赤發相合,凡生子百餘,常食啖人血肉,佛書所雲鬼國,即此地也。
其被啖幾盡,忽一日雷震石裂,中坐一人,衆稱異之,遂為國王。
即領餘衆驅逐罔象而除其害,自是生齒安業。
至今其國之遺文,載此事已一千三百七十六年,考之當在漢時。
國中以木為城。
有文字,知星曆。
國王以其子三人為副王。
官有落佶連四人,共治國事。
如中國宰相,五月俸,随時量給土産諸物。
次有文吏三百餘員,目為秀才。
又有卑官殆千員。
唐貞觀末,嘗遣使入貢。
宋元嘉十二年,遣使朝貢,後絕。
淳化三年十二月,其王穆羅茶遣使來朝貢。
雲中國有真主,本國乃修朝貢之禮。
使還,賜金币甚厚,仍賜良馬戎具以從其請。
大觀三年,遣使入貢。
诏禮之如交。
建炎三年,以南郊恩制,授婆國王懷遠軍節度琳州管内觀察處置等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使持節琳州刺史兼禦史大夫上柱國婆國王。
紹興二年,複加食邑實封。
其地名蘇魯馬者,為商舶所聚,米糧貨物甚衆。
猢狲數百成群。
唐時,有一人家五百餘口,男婦兇惡。
忽日一僧至其家,與論吉兇之事,其僧取水巽之,俱化為猿猴,止留一老妪不化,今舊宅尚存。
土人及商者常設飲食擯榔花果肉類以祭之,不然,則禍甚驗也。
其村有杜闆者,在海灘,有水一泓,甘淡可飲,稱為聖水。
元世祖嘗舉兵伐其國,不克。
後遣将史弼、高興征之,數月不下。
舟中乏水,糧盡,二将拜天況曰:“奉天伐蠻,若天與我水即生,不與則死。
”遂插槍鹹苦海中,其泉随槍湧起。
水味甘甜,衆軍汲而飲之。
乃令曰:“天賜助我,可力戰也。
”兵威由是大振,啖聲奮擊,番兵百萬餘衆悉敗走。
乘勝長驅,生擒番人烹而食之。
至今,稱中國能食人也。
遂獲酋長以歸,既服罪,尋放還,仍封為爪哇國王。
其港口入北馬頭曰新村。
居民環接,編茭樟葉覆屋,鋪店連行,為市買賣。
其地富饒,珍珠、金銀、鴉鹘石、貓睛、青紅車渠、瑪瑙、豆蔻、草{艹發}子、花木香、青鹽無所不有。
蓋通商旅最衆也。
本朝洪武二年,遣行人吳用、顔宗魯賜其國玺書,書曰:“中國正統,胡人竊據百有餘年,綱常既隳,冠履倒置,朕是以起兵讨之。
垂二十年,海内悉定。
朕奉天命,以主中國,恐遐迩未聞,故專報王知之。
使者已行,聞王國人扌隻某丁前奉使于元,還至福建而元亡,因來居京師。
朕念其久離爪哇,必深懷念,今複遣人送還。
頒去《大統曆》一本,王其知正朔所在,必能奉若天道。
俾爪哇之民安于生理,王亦永保祿位,福及子孫。
其勉圖之弗怠。
” 三年,其主昔裡八達遣使朝貢。
納前元所授宣敕二道,诏封為國王。
九年,封三佛齊國。
其王八達那巴那務怒朝廷待三佛齊與之埒,使臣過其境,邀殺之。
十三年,複遣其臣阿烈彜列時奉金葉表文,貢黑奴三百人。
俟命月餘,俾歸,因诏谕其王曰:“聖人之治天下,四海内外皆為赤子,所以廣一視同仁之心。
朕君主華夷,按馭之道,遠迩無間。
爾邦僻居海島,頃嘗遣使中國,雖雲修貢,實則慕利。
朕皆推誠以禮待焉。
前者,三佛齊國王遣使奉表來請印绶,朕嘉其慕義,遣使賜之,所以懷柔遠人。
爾奈何設為奸計,誘使者而殺害之?豈爾恃險遠,故敢肆侮如是欤?今使者來,本欲拘留,以其父母妻子之戀,夷夏則一,朕惟此心特命歸國。
爾國王當省己自修,端秉誠敬,毋蹈前非,幹怒中國,則可以守富貴。
其或不然,自緻殃咎,悔将何及!” 三十年,上以爪哇所屬三佛齊國挾詐,阻絕商旅。
禮部移文暹羅轉達其國谕之。
後其國分為東西。
永樂元年,西王都馬闆遣使奉表賀即位。
貢五色鹦鹉、孔雀。
福建參議辛彥博伴押至京。
賜其王襲衣文绮。
二年,東王孛令達哈亦遣使朝貢。
且奏請印章。
命鑄塗金銀印賜之。
複賜東西二王苎絲、紗羅、帳幔、手巾、羊酒、器皿。
王妃苎絲、紗羅、手巾等物。
三年,遣行人譚勝受往爪哇招流民梁道明等。
勝受者,廣東南海人。
洪武癸酉鄉貢進士,為臨桂縣丞,以政最召為監察禦史。
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