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載記
關燈
小
中
大
州諸山相接也)。
以黑惠江、瀾滄江,潞江、麗江為四渎。
接點蒼之颠,添洱河之永,立官号曰九爽三。
托其地,東至于銅柱鐵橋、蟠桃玉榆,東南至于交阯,南至于骠國水落山,西至于太石,西北至于吐蕃,北至于神川,東北至于黔巫,八方之地屬以八演,從中國教令,都曰苴咩,别都曰善闡,皆中國降人為之經畫也。
德宗貞元三年,鄭回說以大義,令複歸唐,異牟尋然之。
會西川節度使韋臯招撫群蠻,尋因求内附,而猶結好吐蕃,臯乃為書遺尋,叙其歸化之誠,轉至吐蕃,吐蕃疑之,異牟尋歸附之志益堅。
九年,上表請絕吐蕃,複臣于唐。
十年,自将數萬人襲吐蕃,大破之,遣其弟獻圖納貢,及吐蕃所頒金印,請複号南诏。
唐以其功,遣使冊之,賜銀窠、黃金印,王北面跪受之。
宴使者,出玄宗所賜器物,指老笛工、歌女曰:“皇帝所賜龜茲,惟二人在耳。
”使者曰:“南诏當深思祖考,子孫勿替,盡忠皇唐。
”對曰:“敢不敬使者之命!”死僞谥孝恒,改元二(見龍、上元),子尋閣勸嗣。
尋閣勸以唐德宗貞元十五年立。
死,子勸龍晟立(僞谥孝文,改元應道)。
勸龍晟以唐永貞元年立,淫虐不道,其臣嵯颠殺之,而立其弟勸利晟。
谥曰幽,改元龍興。
勸利晟以唐憲宗元和元年立。
死,僞谥靖王,子晟豐祐立,改元全義。
晟豐祐以穆宗長慶四年立。
趣敢善用其下。
文宗太和三年,西川節度使杜元穎,不恤士卒,有流入蠻境者,蠻衣食之。
由是,盡得蜀之虛實。
與其臣嵯颠,遂謀入寇。
以蜀卒為鄉道,襲陷邛、戎、雟三州,引兵徑入成都,取諸經籍,大掠子女工技數萬人,及珍貨而還。
南诏工技、文織自是與中國将矣。
豐祐乃遣使上表請罪元穎,朝廷以李德裕代之。
德裕保障有方,索南诏所掠百姓,得四千人。
豐祐死。
僞谥昭成,子世隆立,改元二,保和、天啟。
世隆之立,以唐武宗會昌十三年。
初韋臯開蜀,清溪道以通群蠻入貢,又選子弟聚之成都,教之書數以羁縻之,而軍府不時給其饩須,南诏因是不肯入貢。
及世隆立,朝廷以其名同玄宗諱,不行冊禮,谕令更名謝恩,然後遣使,會世隆寇雟州事,遂寝。
世隆乃僭稱皇帝。
懿宗鹹通三年,西寇安南。
四年,寇交阯,殺虜幾十五萬人,留兵二萬,使其将楊思缙據之,谿泂夷獠皆降。
五年,寇邕州,敗還。
七年,節度使高骈大破之,複定交阯。
十年,世隆傾國入寇,陷犍為、及黎、雅、嘉三州。
十一年,進攻成都,不克,引還。
僖宗乾符元年,複寇西川,陷黎州,入寇邛崃關,勝負不常。
二年,攻雅州,聞高骈改西川,遣使請和。
骈發兵追至大渡河,殺獲甚衆,擒其酋長數十人。
四年,複寇越雟,死于景淨寺。
自世隆嗣立以來,為邊患殆二十年,中國為之虛耗,而其國亦弊。
僞谥景莊皇帝,子隆舜嗣,改元建極。
隆舜(《通鑒》作“芷”,誤也。
南诏名,皆父子相承,世隆之子曰隆舜,近是)之立,以僖宗乾符四年。
性好畋獵酣宴,委國事于其臣。
是歲請和,許之。
又疊請和親。
廣明元年,遣宗正少卿李龜年充使。
中和元年,上表款附。
三年,以宗室女妻之。
後内嬖失道,為豎臣楊登所弑。
僞谥宣武,子舜化真嗣,改元二,貞明、嵯耶。
舜化真之立,以唐昭宗乾甯四年。
改元中興。
上書于唐,唐欲報以诏,王建言小夷不足辱诏書,臣在西南,彼何敢犯塞,從之。
立四年,其臣鄭買嗣奪之,而滅其國,追谥孝哀。
蒙氏自細奴羅至舜化真十有三世,立三百十年,而為鄭氏。
鄭買嗣本唐鄭回之後,世為蒙氏清平。
唐昭宗光化五年,既滅蒙氏,而自立,改國号曰大長和,改元曰安國。
死,僞谥德桓,子旻嗣立。
攻蜀黎州。
王建發兵大破之,俘斬數萬級,溺死數萬人。
求婚于南漢,漢主以會城公主妻之。
改元五,曰始元、曰天瑞景星、曰安和、曰貞祐、曰初曆。
死,僞谥肅文,子隆亶嗣立,改元天應。
未幾,為東川節度使楊于真所殺。
鄭氏三傳,曆年二十有六,而為趙氏。
趙氏名善政,為封氏清平。
楊于真既殺滅鄭氏,遂拔善政而立之。
後唐明宗之天成三年也。
改國号曰大天興。
立僅十月,于真又奪之,而為楊氏。
楊氏名于真,既奪趙氏而有蒙國,改國号曰大義甯,改元曰尊聖。
貪虐無道,中外鹹怨。
通海
以黑惠江、瀾滄江,潞江、麗江為四渎。
接點蒼之颠,添洱河之永,立官号曰九爽三。
托其地,東至于銅柱鐵橋、蟠桃玉榆,東南至于交阯,南至于骠國水落山,西至于太石,西北至于吐蕃,北至于神川,東北至于黔巫,八方之地屬以八演,從中國教令,都曰苴咩,别都曰善闡,皆中國降人為之經畫也。
德宗貞元三年,鄭回說以大義,令複歸唐,異牟尋然之。
會西川節度使韋臯招撫群蠻,尋因求内附,而猶結好吐蕃,臯乃為書遺尋,叙其歸化之誠,轉至吐蕃,吐蕃疑之,異牟尋歸附之志益堅。
九年,上表請絕吐蕃,複臣于唐。
十年,自将數萬人襲吐蕃,大破之,遣其弟獻圖納貢,及吐蕃所頒金印,請複号南诏。
唐以其功,遣使冊之,賜銀窠、黃金印,王北面跪受之。
宴使者,出玄宗所賜器物,指老笛工、歌女曰:“皇帝所賜龜茲,惟二人在耳。
”使者曰:“南诏當深思祖考,子孫勿替,盡忠皇唐。
”對曰:“敢不敬使者之命!”死僞谥孝恒,改元二(見龍、上元),子尋閣勸嗣。
尋閣勸以唐德宗貞元十五年立。
死,子勸龍晟立(僞谥孝文,改元應道)。
勸龍晟以唐永貞元年立,淫虐不道,其臣嵯颠殺之,而立其弟勸利晟。
谥曰幽,改元龍興。
勸利晟以唐憲宗元和元年立。
死,僞谥靖王,子晟豐祐立,改元全義。
晟豐祐以穆宗長慶四年立。
趣敢善用其下。
文宗太和三年,西川節度使杜元穎,不恤士卒,有流入蠻境者,蠻衣食之。
由是,盡得蜀之虛實。
與其臣嵯颠,遂謀入寇。
以蜀卒為鄉道,襲陷邛、戎、雟三州,引兵徑入成都,取諸經籍,大掠子女工技數萬人,及珍貨而還。
南诏工技、文織自是與中國将矣。
豐祐乃遣使上表請罪元穎,朝廷以李德裕代之。
德裕保障有方,索南诏所掠百姓,得四千人。
豐祐死。
僞谥昭成,子世隆立,改元二,保和、天啟。
世隆之立,以唐武宗會昌十三年。
初韋臯開蜀,清溪道以通群蠻入貢,又選子弟聚之成都,教之書數以羁縻之,而軍府不時給其饩須,南诏因是不肯入貢。
及世隆立,朝廷以其名同玄宗諱,不行冊禮,谕令更名謝恩,然後遣使,會世隆寇雟州事,遂寝。
世隆乃僭稱皇帝。
懿宗鹹通三年,西寇安南。
四年,寇交阯,殺虜幾十五萬人,留兵二萬,使其将楊思缙據之,谿泂夷獠皆降。
五年,寇邕州,敗還。
七年,節度使高骈大破之,複定交阯。
十年,世隆傾國入寇,陷犍為、及黎、雅、嘉三州。
十一年,進攻成都,不克,引還。
僖宗乾符元年,複寇西川,陷黎州,入寇邛崃關,勝負不常。
二年,攻雅州,聞高骈改西川,遣使請和。
骈發兵追至大渡河,殺獲甚衆,擒其酋長數十人。
四年,複寇越雟,死于景淨寺。
自世隆嗣立以來,為邊患殆二十年,中國為之虛耗,而其國亦弊。
僞谥景莊皇帝,子隆舜嗣,改元建極。
隆舜(《通鑒》作“芷”,誤也。
南诏名,皆父子相承,世隆之子曰隆舜,近是)之立,以僖宗乾符四年。
性好畋獵酣宴,委國事于其臣。
是歲請和,許之。
又疊請和親。
廣明元年,遣宗正少卿李龜年充使。
中和元年,上表款附。
三年,以宗室女妻之。
後内嬖失道,為豎臣楊登所弑。
僞谥宣武,子舜化真嗣,改元二,貞明、嵯耶。
舜化真之立,以唐昭宗乾甯四年。
改元中興。
上書于唐,唐欲報以诏,王建言小夷不足辱诏書,臣在西南,彼何敢犯塞,從之。
立四年,其臣鄭買嗣奪之,而滅其國,追谥孝哀。
蒙氏自細奴羅至舜化真十有三世,立三百十年,而為鄭氏。
鄭買嗣本唐鄭回之後,世為蒙氏清平。
唐昭宗光化五年,既滅蒙氏,而自立,改國号曰大長和,改元曰安國。
死,僞谥德桓,子旻嗣立。
攻蜀黎州。
王建發兵大破之,俘斬數萬級,溺死數萬人。
求婚于南漢,漢主以會城公主妻之。
改元五,曰始元、曰天瑞景星、曰安和、曰貞祐、曰初曆。
死,僞谥肅文,子隆亶嗣立,改元天應。
未幾,為東川節度使楊于真所殺。
鄭氏三傳,曆年二十有六,而為趙氏。
趙氏名善政,為封氏清平。
楊于真既殺滅鄭氏,遂拔善政而立之。
後唐明宗之天成三年也。
改國号曰大天興。
立僅十月,于真又奪之,而為楊氏。
楊氏名于真,既奪趙氏而有蒙國,改國号曰大義甯,改元曰尊聖。
貪虐無道,中外鹹怨。
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