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倉皇驚遁。
追至馬賽,生擒七人。
次日黎明,回住羅東。
值賊攻打員山,率衆前往,賊伏于那美莊竹箐中,暗施火槍,傷役勇。
衆怯欲奔,刺史厲聲曰:有不前者,以軍法示;身先士卒,奮勇沖擊,生擒五人,賊逸去。
斯時男婦流離,環繞哀鴻,如依父母。
次日,探賊聚鹿埔,方與營弁議分路夾攻,不意先至鹿埔賊已焚莊搶擄。
見兵驟至,率衆齊出,蜂擁而來,人人皆有懼色。
刺史激勵兵役,以一當百,沖鋒直入。
時員山義兵率衆相助,賊大潰,生捦九人。
然賊散處各莊,未易兼顧,且布流言,将于五月廿四日諸路會攻員山。
民大惶惑。
遂傳谕各莊率領兵役,并帶大炮布列山前,與賊對壘。
又伏兵截挐八人。
于是賊衆披靡,遁影無蹤矣。
時中港難民老稚男女幾三千人,恐其為賊挾也,加以撫恤,安以居止。
頭圍一帶,衆帖然矣。
而淡水小雞籠與接壤,山中有澳人千餘,為漳人所困。
刺史馳至其地,解漳圍,谕以好合,計口授米。
蓋粵人不食已數日矣。
涕泣感激,莫可名喻。
是役也,刺史捐赀千餘,蘭之人助資亦數千,而全活者萬餘命。
非惟其武功足紀,其盛德焉可沒乎?此裡謠之所以作也。
彙而存之,以後之人且以備采風者之擇取雲爾。
為叙其颠末如此。
禁充業戶谕柯培元 台中獨蘭無業戶,爾等啧有煩言。
當開辟時,誠恐經費不足,故以田六、園四之租榖盡歸諸公。
除應完正供而外,所餘者名為餘租,凡地方一切公費,皆取辦于此。
爾等不推原其故,動以業戶為請,不特柯、趙、何三姓求充已難也,且開征已數載矣,章程既定,自當凜遵。
乃劉碧玉、王有福等冒昧渎求,試思利既歸公,權以官重,官為爾等削去力役之征,刍儀之供,并非侵蝕肥己。
如再于田六、園四而外,動額以置業租,在各農佃力既有所不堪,如就田六園四之中,加設業戶,則官有胥役,尚不能使民按期完納,又安能憑一二業戶而總彙全蘭之糧儲乎?且出工本以開透荒埔者,台之所謂業戶也今蘭中散佃各支丈單,既有開墾,辦有成案,亦未便使業戶坐享其利?公私既有不便,情形亦所不能,爾等毋生觊觎之心而哓哓上渎不已也! 玉山考 台灣郡中,天晴霁時望見東北一縷白雲,橫抹天際,以為見玉山矣。
始疑玉山為仙境,非人迹所能至。
道光十五年,餘判噶瑪蘭,出艋舺十五裡,一山晶瑩透徹,如在目前。
詢之土人,即玉山也。
其程約三日至。
抵蘭後,選土番通目,裹糇糧往探之。
凡十二日回,稱玉山在蘭東北,由大叭哩沙喃西行,越出番界,四日抵山麓。
一路深林密箐,蛇■〈蟲兀〉向人噴火。
山上下一長溪,清徹見底,中多泥鱛,大可丈餘。
水嚴冷,渡至半,為鱛纏繞不得行。
隔岸望山,約三、四裡,三峰缥缈空際,非霧非煙,令人目眩。
時有怪鳥異獸,出沒林間,不能久住。
拾地上小石五、六枚,返以為證。
視其石,三角形,如水晶,破之,中含泥沙。
且雲,其山上石盡如此形狀。
仰視峰間一圓洞如門,白氣騰空,精光射目,寒中發膚,乃循故道而返。
據此則玉山石盡水晶矣。
玉山再考 有土番識寶氣,嘗望玉山尋之。
至山麓,涉溪,忽遇金鹿一頭,跳躍而過。
遂之,轉一山坳,不見。
西行數武,有一潭,大數畝,水亦清淺,中多金鯉。
入水捉之,得而複失者再。
潭上石閃爍有光,破之,得金沙,乃懷石以歸,故番社常以金絲制魚挂項間,以識異也。
此老番所述。
然則玉山不必産玉,且産金矣。
要之此山在生番界外,人不得至,且其地寒冷異常,番亦不得居,而所望白氣淩空,或久年霜雪所積,遂有引淮南子千年冰雪化為水晶之語以釋之。
不知塞外冰雪視此尤倍,何以不聞水晶之說耶?亦姑存而不論可也。
玉山三考 琅峤後為全台适中之地,番王居之,統内外社。
或雲,宋零丁洋之敗,有航海者至此。
或雲,為雲南梁王支庶。
或雲,秦時徐福将五百童男女入海求仙居此,自相配合,推一人為長。
其制有太子、有公主、有驸馬、有官長、有頭目。
其宮室廣大,前一層亦為殿。
國人富饒。
國中有三山,曰玉山,最高;曰銀山;曰金山,最卑。
金山為番人挖掘,故番王日用器物,率以金為之。
所墾田園耰鋤之類,亦以金為之。
婦人以金條脫為飾,臂間有積至七、八付者。
玉山則有禁,不得輕入,恐遭天譴也。
番王世傳一赤珠,大徑寸,凡國中天旱,番王請珠置烈日中,紅光燭天,四面雲物層層而起,頃刻風雨驟至。
急收珠藏之,恐為龍奪也。
又蓄一枯草如甘蔗,凡新墾田園,以草浸水遍灑地中,所植繁盛,年稱大有。
據此,玉山在番界,番亦以為神矣。
宜乎漳泉人于天晴霁時遙望見以為幸也。
龜山轶事 吳沙占據頭圍,番出死力拒之。
一老番謂其衆曰:若龜山臉開,此地非吾輩有矣。
嘉慶四、五兩年
追至馬賽,生擒七人。
次日黎明,回住羅東。
值賊攻打員山,率衆前往,賊伏于那美莊竹箐中,暗施火槍,傷役勇。
衆怯欲奔,刺史厲聲曰:有不前者,以軍法示;身先士卒,奮勇沖擊,生擒五人,賊逸去。
斯時男婦流離,環繞哀鴻,如依父母。
次日,探賊聚鹿埔,方與營弁議分路夾攻,不意先至鹿埔賊已焚莊搶擄。
見兵驟至,率衆齊出,蜂擁而來,人人皆有懼色。
刺史激勵兵役,以一當百,沖鋒直入。
時員山義兵率衆相助,賊大潰,生捦九人。
然賊散處各莊,未易兼顧,且布流言,将于五月廿四日諸路會攻員山。
民大惶惑。
遂傳谕各莊率領兵役,并帶大炮布列山前,與賊對壘。
又伏兵截挐八人。
于是賊衆披靡,遁影無蹤矣。
時中港難民老稚男女幾三千人,恐其為賊挾也,加以撫恤,安以居止。
頭圍一帶,衆帖然矣。
而淡水小雞籠與接壤,山中有澳人千餘,為漳人所困。
刺史馳至其地,解漳圍,谕以好合,計口授米。
蓋粵人不食已數日矣。
涕泣感激,莫可名喻。
是役也,刺史捐赀千餘,蘭之人助資亦數千,而全活者萬餘命。
非惟其武功足紀,其盛德焉可沒乎?此裡謠之所以作也。
彙而存之,以後之人且以備采風者之擇取雲爾。
為叙其颠末如此。
禁充業戶谕柯培元 台中獨蘭無業戶,爾等啧有煩言。
當開辟時,誠恐經費不足,故以田六、園四之租榖盡歸諸公。
除應完正供而外,所餘者名為餘租,凡地方一切公費,皆取辦于此。
爾等不推原其故,動以業戶為請,不特柯、趙、何三姓求充已難也,且開征已數載矣,章程既定,自當凜遵。
乃劉碧玉、王有福等冒昧渎求,試思利既歸公,權以官重,官為爾等削去力役之征,刍儀之供,并非侵蝕肥己。
如再于田六、園四而外,動額以置業租,在各農佃力既有所不堪,如就田六園四之中,加設業戶,則官有胥役,尚不能使民按期完納,又安能憑一二業戶而總彙全蘭之糧儲乎?且出工本以開透荒埔者,台之所謂業戶也今蘭中散佃各支丈單,既有開墾,辦有成案,亦未便使業戶坐享其利?公私既有不便,情形亦所不能,爾等毋生觊觎之心而哓哓上渎不已也! 玉山考 台灣郡中,天晴霁時望見東北一縷白雲,橫抹天際,以為見玉山矣。
始疑玉山為仙境,非人迹所能至。
道光十五年,餘判噶瑪蘭,出艋舺十五裡,一山晶瑩透徹,如在目前。
詢之土人,即玉山也。
其程約三日至。
抵蘭後,選土番通目,裹糇糧往探之。
凡十二日回,稱玉山在蘭東北,由大叭哩沙喃西行,越出番界,四日抵山麓。
一路深林密箐,蛇■〈蟲兀〉向人噴火。
山上下一長溪,清徹見底,中多泥鱛,大可丈餘。
水嚴冷,渡至半,為鱛纏繞不得行。
隔岸望山,約三、四裡,三峰缥缈空際,非霧非煙,令人目眩。
時有怪鳥異獸,出沒林間,不能久住。
拾地上小石五、六枚,返以為證。
視其石,三角形,如水晶,破之,中含泥沙。
且雲,其山上石盡如此形狀。
仰視峰間一圓洞如門,白氣騰空,精光射目,寒中發膚,乃循故道而返。
據此則玉山石盡水晶矣。
玉山再考 有土番識寶氣,嘗望玉山尋之。
至山麓,涉溪,忽遇金鹿一頭,跳躍而過。
遂之,轉一山坳,不見。
西行數武,有一潭,大數畝,水亦清淺,中多金鯉。
入水捉之,得而複失者再。
潭上石閃爍有光,破之,得金沙,乃懷石以歸,故番社常以金絲制魚挂項間,以識異也。
此老番所述。
然則玉山不必産玉,且産金矣。
要之此山在生番界外,人不得至,且其地寒冷異常,番亦不得居,而所望白氣淩空,或久年霜雪所積,遂有引淮南子千年冰雪化為水晶之語以釋之。
不知塞外冰雪視此尤倍,何以不聞水晶之說耶?亦姑存而不論可也。
玉山三考 琅峤後為全台适中之地,番王居之,統内外社。
或雲,宋零丁洋之敗,有航海者至此。
或雲,為雲南梁王支庶。
或雲,秦時徐福将五百童男女入海求仙居此,自相配合,推一人為長。
其制有太子、有公主、有驸馬、有官長、有頭目。
其宮室廣大,前一層亦為殿。
國人富饒。
國中有三山,曰玉山,最高;曰銀山;曰金山,最卑。
金山為番人挖掘,故番王日用器物,率以金為之。
所墾田園耰鋤之類,亦以金為之。
婦人以金條脫為飾,臂間有積至七、八付者。
玉山則有禁,不得輕入,恐遭天譴也。
番王世傳一赤珠,大徑寸,凡國中天旱,番王請珠置烈日中,紅光燭天,四面雲物層層而起,頃刻風雨驟至。
急收珠藏之,恐為龍奪也。
又蓄一枯草如甘蔗,凡新墾田園,以草浸水遍灑地中,所植繁盛,年稱大有。
據此,玉山在番界,番亦以為神矣。
宜乎漳泉人于天晴霁時遙望見以為幸也。
龜山轶事 吳沙占據頭圍,番出死力拒之。
一老番謂其衆曰:若龜山臉開,此地非吾輩有矣。
嘉慶四、五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