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耕田力食,又有艘艦往來。

    其詞甚謬。

    台地二千餘裡,止論山前西、南、北一帶,本鎮耳目之所及,不過上窮淡水、雞籠,下盡琅峤,至矣極矣。

    其自淡水,雞籠以上,轉折而東,至山朝、蛤仔難,下逮崇爻、卑南覓、沙馬矶頭,回環琅峤一帶,山後延袤大咯與山前等,本鎮不能周知其詳也。

    查大雞籠社夥長許略、關渡門媽祖宮廟祝林助、山後頭家劉裕、蛤仔難夥長許拔,四人皆能通番語,嘗躬親跋涉其地贌社和番,熟悉山後路徑情形。

    該弁為我資其行李糇糧之具,俾往山後采探,有無匪類?更選能繪畫者與之偕行,凡所經曆山川疆境,一一圖志。

    自淡水山門至蛤仔難接卑南覓而止,千裡無得間斷,使台灣山後千裡幅員昭如身曆,是亦一勞績也(藍鼎元東征集)。

     康熙壬寅五月十六至十八,三日大風。

    漳州把總朱文炳帶卒更戍,船在鹿耳門外為風飄至南路山後,曆三晝夜至蛤仔難,船破登岸。

    番疑為寇,将殺之。

    社有何姓者,素與番交易,力為谕止。

    晚宿番社,番食以彘。

    朱以片脔饷番,辄避匿不食。

    借用水罂瓦釜,番惡其污也,洗滌數四。

    所食者生蟹、烏魚,略加以鹽,活嚼生吞,相對驩甚。

    文炳臨行,與以銀錢,不受;與以藍布舊衣,欣喜過望。

    兼具蟒甲(番小船名)以送行,一日至山朝,次日至雞籠,又一日至金包裹(黃叔璥番俗六考)。

     乾隆二年,諸番社饷改照民丁例,每丁征銀二錢。

    淡水金包裡等社番丁五百七十九口,蛤仔難諸社番附焉(台灣舊志)。

     疆域志 噶瑪蘭在福建布政司西南五百四十裡(省署距南台陸程十裡,南台距五虎門水程百裡,五虎門經渡蘭之泖鼻坑入烏石港水程四百裡,烏石港至蘭城水陸皆三十裡,合五百四十裡),在該管台灣府東北七百裡(府距竹塹三百五十九裡,竹塹距艋舺一百一十裡,艋舺至蘭城二百三十裡,合七百裡,皆循海;陸行自淡水至府道裡已丈定,自淡水至噶瑪蘭約計如此,道裡特長)。

    廳治東至過嶺以海為界,十五裡;西至枕頭山後大山與内山生番界,十裡;南至零工圍山與生番界,二十五裡;北至三貂遠望坑與淡水交界,六十裡;東南至蘇澳過大南澳,八十裡;西南至叭哩沙喃與額刺王字生番界,三十裡;東北至泖鼻山與淡水洋面界,水程九十五裡;西北至土名宰牛寮内山與淡水交界,八十裡。

     附考 蘭自三貂過河(河名阿猛溪),由頭圍入廳治,至蘇澳,計程一百三十裡。

    幅員袤斜,山形彎如弓背,皆由東南而趨西北。

    水源則支分兩派;一由西北出烏石港,一由東出濁水溪。

    攬其全局,皆背西而向東,衆流歸大海焉。

     蘭處台灣萬山之後,與淡水、雞籠為鄰。

    淡水為台西北隅,雞籠為台東北隅,蘭則由雞籠稍折而南,獨踞台之東面。

    台地二千餘裡,論西、南、北一帶,當時南盡琅峤,北窮雞籠,極矣。

    今自蘭再折而東,由蘇澳界外而奇萊(土番七社),而泗波瀾(土番七十八社),為嘉義、鳳山諸峰之陰;由此而卑南覓(土番七十二社),至沙馬矶,回環琅峤一帶。

    山後延袤,大約與山前相等。

     舊志謂山朝山(即三貂山)在淡水廳治北五百三十五裡,自雞籠分支東渡八尺門港,雙峰遙峙,高不可極;山南為蛤仔難三十六社,生番所居,人迹罕到。

    又雲:八尺門港在淡水廳北二百二十裡,雞籠港之東,隔港為山朝、黑諸晃諸山。

    今考之,無所謂黑諸晃之名,或當時番語失譯耳。

    至三十六社生番中,有雜入淡水熟番内者。

    如新仔罕、抵美、簡抵美、抵美猴、勿罕勿罕、歪仔歪、抵美福、巴老爵、叭裡沙喃等二十餘社,乾隆二十八年府志竄入淡屬,實未歸化。

    今則皆屬于蘭,為熟番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