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關燈
小
中
大
天文志
天文志
分野
風信
雨
霜雪
氣候
海吼
分野
閩自漢初始隸職方,後之疏星野者,大都指禹貢淮揚,而以星紀之次屬之,為會稽域内雲。
星紀者,鬥牛也。
但閩在會稽東南,距揚州三千裡,已在分度一千四百六裡之外(星經雲:每星一度,轄地一千四百六裡有奇)。
計自揚州而南,終鬥曆牛,已至女矣。
史記天官書、前漢天文志皆雲屬牽牛婺女之分。
後漢郡國志自鬥十一度至女七度為吳越分野。
晉天文志,自南鬥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吳越分野屬揚州。
隋志亦以為屬鬥牛須女之分。
唐天文志,東南負海為星紀;負海者,以其雲漢之陰也。
又雲:南鬥,牽牛星紀也。
初南鬥九度餘千四十二杪十二太中,南鬥二十四度終女四度為星紀之分,古吳越及東南百粵之國。
南鬥當雲漢下流,當淮海間為吳分,牽牛去南河寝遠,自豫章迄會稽逾嶺徼為越分。
宋天文忘,天市垣二十四星,東西籓各列十一星,其東南垣第六星曰吳越,亦為星紀之次。
元史曆志亦雲:起鬥四度三十六分六十六杪,外人吳越為星紀次之。
明天文志,以福建郡縣并屬鬥牛之分。
明一統志,又以為屬鬥牛女之分,竊以為未得其詳也。
僧一行以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兩戒;北戒自三危至朝鮮,是謂北紀,為胡門;南戒自岷嶓至東瓯閩中,是為南紀,為越門。
張守節又以牛女不專屬閩越。
據此則魏陳卓所雲,會稽入牛一度,似可類推。
蓋牽牛跨浙、粵、閩三省。
閩九郡距會稽數百裡,實在周天分度數一千四百六裡之内,即謂九閩鹹隸會稽牛一度也,可以曆家仰儀之理推之,則星紀在北而光燭于南,其以吳越當之者,從星紀之所燭也,亦何疑南北相配之未協耶? 惟噶瑪蘭為台北界,向未隸中原,我朝平定鄭逆,始有台灣。
說者謂台灣海島之地,不在九州島之限。
然古四譯館因外夷來貢,以外夷分方紀星。
台原屬島夷,其次為鹑尾,其宿為翼,其辰為己。
宋天文志雲:鹑尾在翼轸之交,居南方七宿之末,随南極而半入海。
且台灣背接呂宋,右連日本,其為值翼九度無疑。
占驗家既以台同島夷一體,則驗為呂宋居巽己,入翼十度;日本在艮寅,入轸八度,台灣與彼相接,實為翼九度。
餘謂今噶瑪蘭隸台郡,去呂宋水道七十更,去日本六七十更,以每更六十裡計之,共四千二百裡,以周天度數一千四百六裡之内,不大相懸耶?台、鳳、嘉、彰四縣志稱分野均屬牛女,則噶瑪蘭不屬牛女更無拟議矣。
風信 正月初三日,真人暴。
初四日,接神暴。
初九日,玉皇暴。
是日有暴,則各暴皆驗;否則無定。
十三日,劉将軍暴。
十五日,上元暴。
念四日,小妾暴。
念八日,洗炊籠暴。
念九日,烏狗暴,又雲龍神會。
凡正月初三日、初八日、十一日、二十五日、月晦日,皆龍會日,主風。
二月初二日,白須暴。
初七日,春明暴。
初八日,張大帝暴。
十七日,馬和尚渡江暴。
十八日,達磨渡江暴。
十九日,觀音暴。
念五日,龍神朝天暴,一雲是念九日。
凡二月初三日、初九日、十二日,皆龍神朝上帝之日。
三月初三日,元帝暴。
初七日,閻王暴。
十五日,真人暴,一名真君暴。
十八日,後土暴。
念三日,媽祖暴。
真人暴多風,媽祖暴多雨。
念八日,東嶽暴,又曰諸神朝天暴,凡三月初三日、初七日、念七日,皆龍神朝星辰之日。
四月初一日,白龍暴。
初八日,佛子暴,又雲太子暴。
十三日,太保暴。
十四日,純陽暴。
念三日,太保暴。
念五日,龍神太白暴。
凡四月初八日、十二日、十七日,皆龍神會太白之日。
五月初一日,南極暴。
初五日,屈原暴;此暴最大。
初七日,朱太尉暴。
十三日,關帝暴。
十六日,天地暴。
念一日,龍母暴。
念九日,威顯暴。
凡五月初五、十一、念九,皆天帝龍神朝玉帝之日。
六月初六日,崔将軍暴。
十二日,彭祖暴。
十八日,彭婆暴。
十九日,觀音暴。
念三日,小姨暴。
念四日,雷公暴;此暴最狠又最準。
念六日,二郎神暴。
念八日,大姨暴。
念九日,文丞相暴。
凡六月初九、念八
星紀者,鬥牛也。
但閩在會稽東南,距揚州三千裡,已在分度一千四百六裡之外(星經雲:每星一度,轄地一千四百六裡有奇)。
計自揚州而南,終鬥曆牛,已至女矣。
史記天官書、前漢天文志皆雲屬牽牛婺女之分。
後漢郡國志自鬥十一度至女七度為吳越分野。
晉天文志,自南鬥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吳越分野屬揚州。
隋志亦以為屬鬥牛須女之分。
唐天文志,東南負海為星紀;負海者,以其雲漢之陰也。
又雲:南鬥,牽牛星紀也。
初南鬥九度餘千四十二杪十二太中,南鬥二十四度終女四度為星紀之分,古吳越及東南百粵之國。
南鬥當雲漢下流,當淮海間為吳分,牽牛去南河寝遠,自豫章迄會稽逾嶺徼為越分。
宋天文忘,天市垣二十四星,東西籓各列十一星,其東南垣第六星曰吳越,亦為星紀之次。
元史曆志亦雲:起鬥四度三十六分六十六杪,外人吳越為星紀次之。
明天文志,以福建郡縣并屬鬥牛之分。
明一統志,又以為屬鬥牛女之分,竊以為未得其詳也。
僧一行以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兩戒;北戒自三危至朝鮮,是謂北紀,為胡門;南戒自岷嶓至東瓯閩中,是為南紀,為越門。
張守節又以牛女不專屬閩越。
據此則魏陳卓所雲,會稽入牛一度,似可類推。
蓋牽牛跨浙、粵、閩三省。
閩九郡距會稽數百裡,實在周天分度數一千四百六裡之内,即謂九閩鹹隸會稽牛一度也,可以曆家仰儀之理推之,則星紀在北而光燭于南,其以吳越當之者,從星紀之所燭也,亦何疑南北相配之未協耶? 惟噶瑪蘭為台北界,向未隸中原,我朝平定鄭逆,始有台灣。
說者謂台灣海島之地,不在九州島之限。
然古四譯館因外夷來貢,以外夷分方紀星。
台原屬島夷,其次為鹑尾,其宿為翼,其辰為己。
宋天文志雲:鹑尾在翼轸之交,居南方七宿之末,随南極而半入海。
且台灣背接呂宋,右連日本,其為值翼九度無疑。
占驗家既以台同島夷一體,則驗為呂宋居巽己,入翼十度;日本在艮寅,入轸八度,台灣與彼相接,實為翼九度。
餘謂今噶瑪蘭隸台郡,去呂宋水道七十更,去日本六七十更,以每更六十裡計之,共四千二百裡,以周天度數一千四百六裡之内,不大相懸耶?台、鳳、嘉、彰四縣志稱分野均屬牛女,則噶瑪蘭不屬牛女更無拟議矣。
風信 正月初三日,真人暴。
初四日,接神暴。
初九日,玉皇暴。
是日有暴,則各暴皆驗;否則無定。
十三日,劉将軍暴。
十五日,上元暴。
念四日,小妾暴。
念八日,洗炊籠暴。
念九日,烏狗暴,又雲龍神會。
凡正月初三日、初八日、十一日、二十五日、月晦日,皆龍會日,主風。
二月初二日,白須暴。
初七日,春明暴。
初八日,張大帝暴。
十七日,馬和尚渡江暴。
十八日,達磨渡江暴。
十九日,觀音暴。
念五日,龍神朝天暴,一雲是念九日。
凡二月初三日、初九日、十二日,皆龍神朝上帝之日。
三月初三日,元帝暴。
初七日,閻王暴。
十五日,真人暴,一名真君暴。
十八日,後土暴。
念三日,媽祖暴。
真人暴多風,媽祖暴多雨。
念八日,東嶽暴,又曰諸神朝天暴,凡三月初三日、初七日、念七日,皆龍神朝星辰之日。
四月初一日,白龍暴。
初八日,佛子暴,又雲太子暴。
十三日,太保暴。
十四日,純陽暴。
念三日,太保暴。
念五日,龍神太白暴。
凡四月初八日、十二日、十七日,皆龍神會太白之日。
五月初一日,南極暴。
初五日,屈原暴;此暴最大。
初七日,朱太尉暴。
十三日,關帝暴。
十六日,天地暴。
念一日,龍母暴。
念九日,威顯暴。
凡五月初五、十一、念九,皆天帝龍神朝玉帝之日。
六月初六日,崔将軍暴。
十二日,彭祖暴。
十八日,彭婆暴。
十九日,觀音暴。
念三日,小姨暴。
念四日,雷公暴;此暴最狠又最準。
念六日,二郎神暴。
念八日,大姨暴。
念九日,文丞相暴。
凡六月初九、念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