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志二
關燈
小
中
大
身欲僵。
攀緣石磴險不上,舉頭還有青林罔。
雲霞遠鎖達磨寺,中有山堂說偈事。
蒼松偃蹇虬龍形,石上篆成霹靂字。
江濤浪擁摘蘆來,西域曾踏青蓮台。
一朝老坐少林石,五乳山峰生紫苔。
山中秋月明如鏡,山下清泉流不盡。
禅心如月複如泉,野壑禽聲天宇淨。
偶來此地一遨遊,登臨直上山之頭。
雲林杳杳奇如畫,恍若三島與十州。
風聲不聞仙已掩,霭雲山真列盾 。
千崖掃石看名詩,古字蒼苔如虬蚓。
觀唐王告少林寺教清景日 少林古碑密如栉,高下豎卧各為質。
松柏掩映發幽光,大半出自名人筆。
中最盛者惟漢唐,藓斑剝蝕不可悉。
我來碑下聊盤桓,深垣老樹秋風寒。
山僧指點某某迹,碑前碑陰盡情看。
石缺斷文解大意,尋行逐句刮苔東。
廊有碑 矗丈餘,煦光凝重覆前除。
古我絕似三代物,額篆紀年貞觀初。
傳聞寺僧曾從戎,昔年協擒王世充。
太宗因之嘉丕績,禦書宸翰出九重。
南壁勒有賜田碑,至今輝耀喻鼎鐘。
我為縮目一再讀,當年情事如可掬。
豔稱釋迦為神聖,說偈頌咒尊天竺。
嗟噫呼 秦漢而下無傳道,正學荒榛倡佛老。
蓬萊東島煉九丹,蓮花西域證三寶。
特加尊崇曰我師,周孔之道有如埽。
噫呼 五乳峰下碑不朽,終唐道術成稂莠。
縱令徒頌明聖,不如歸諸無何有 九日三祖庵焦欽若 勞生碌碌逢佳節,秋色潇灑忍空閱。
約侶探奇數招提,三祖之庵山蝶緣。
舍騎逶迤行蘿梯,崎岖筋力竭。
丹嶂羅立壑南開,規模謹嚴周無缺。
屋低樹高掩山腰,翠巒參差隐見列。
淩空碧 似畫屏,蒼秀嶙峋恣目悅。
涼遠來吹我衣踟,蹰四望步蹩藉草。
開樽興悠然,劇談笑傲聲不絕。
庭前露有黃花采,采盈把佐酒啜酒。
闌睥睨盤書壁上,龍蛇生曲折良辰。
幸集同調人榮枯,相忘意氣埒日暮。
回望空山 ,忽聞鷹聲何切切。
遊達磨洞舊有影石藏此今移下庵 焦欽若 少林西北五乳峰,迤逦高下勢由寺。
過庵曆山緣罔 ,陟嶺扶短節磴道。
盤回披林睇上上,直登岩腹際。
石壁誰鑿一洞開,前有少室作障蔽。
越昔初祖洞中 ,面壁九年意無窮。
精神入石面目見,至今石上留真容。
或疑此影為虛謾,後人制相誇 誕。
不知誠懇寄於此,形石合一自莫判。
君不見 宴坐岩, 大 上雙跌形。
若又不見南華内,六祖不壞身猶在。
古來聖佛多靈縱,豈在尋常思議中。
吾冀登跻瞻慈像,祗宜肅拜仰宗風。
況是溪山青纂纂,煙景清麗萬籁遠。
四顧暢懷堪痛飲,醉倒何妨卧絕。
五言律 幸少林寺應制唐宋之問 绀宇橫天室,回銮指帝休。
曙陰迎日盡,春氣抱岩流。
空樂繁行漏,香煙薄絲遊。
玉膏從此泛,仙馭接浮邱。
沈期 長歌遊寶地,徙倚對珠林。
鷹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绀園澄夕霁,碧殿下秋陰。
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遊少林寺戴叔倫 步入招提路,因之訪道林。
石龛蒼藓積,香徑白雲深。
雙樹含秋色,孤峰起夕陰。
牒廊行欲遍,回首一長吟。
登少室山寺褚朝陽 飛閣青雲先,秋獨早涼天。
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 。
華嶽三峰小,黃河一帶長。
空聞指歸路,煙處有垂楊。
遊少林寺同傳明府明白南金 乍來翻貝葉,今對宰官身。
有發終慚我,無家尚累人。
台沾何代雪,壁剩九年春。
同喜靈山約,方知十二因。
望少林朱衡 巡甸初分洛,曾經二室中。
卻憶高壁影,遙聽少林鐘。
老桧春雲滿,寒潭夜月空。
無因陪妙躅,行縣倘相從。
少林寺蔣機 寺辟少林古,天開太室奇。
封槐忘世代,寶柱奠華夷。
蟬蛻石留影,龍歸雪滿池。
翻經堂寂寂,岩畔露華垂。
六六峰前路,涼秋得剩遊。
绀宮襟颍水,塢枕浮邱有。
覺心常炯如,來偈可 求。
空庭觀鶴舞,桧影散清幽。
谒初祖孫繼皇 雲開初祖殿,清磬禮香筵。
座擁三花淨,燈明幾葉禅。
山屏圍積霭,石室流泉 。
欲問西來意,天風為灑然。
面壁洞 一葦何年渡,千春此洞存。
身留片石現,道與孤峰尊。
曲磴陰雲入,層崖古雪翻。
西來本無意,吾對亦忘吉。
攀緣石磴險不上,舉頭還有青林罔。
雲霞遠鎖達磨寺,中有山堂說偈事。
蒼松偃蹇虬龍形,石上篆成霹靂字。
江濤浪擁摘蘆來,西域曾踏青蓮台。
一朝老坐少林石,五乳山峰生紫苔。
山中秋月明如鏡,山下清泉流不盡。
禅心如月複如泉,野壑禽聲天宇淨。
偶來此地一遨遊,登臨直上山之頭。
雲林杳杳奇如畫,恍若三島與十州。
風聲不聞仙已掩,霭雲山真列盾 。
千崖掃石看名詩,古字蒼苔如虬蚓。
觀唐王告少林寺教清景日 少林古碑密如栉,高下豎卧各為質。
松柏掩映發幽光,大半出自名人筆。
中最盛者惟漢唐,藓斑剝蝕不可悉。
我來碑下聊盤桓,深垣老樹秋風寒。
山僧指點某某迹,碑前碑陰盡情看。
石缺斷文解大意,尋行逐句刮苔東。
廊有碑 矗丈餘,煦光凝重覆前除。
古我絕似三代物,額篆紀年貞觀初。
傳聞寺僧曾從戎,昔年協擒王世充。
太宗因之嘉丕績,禦書宸翰出九重。
南壁勒有賜田碑,至今輝耀喻鼎鐘。
我為縮目一再讀,當年情事如可掬。
豔稱釋迦為神聖,說偈頌咒尊天竺。
嗟噫呼 秦漢而下無傳道,正學荒榛倡佛老。
蓬萊東島煉九丹,蓮花西域證三寶。
特加尊崇曰我師,周孔之道有如埽。
噫呼 五乳峰下碑不朽,終唐道術成稂莠。
縱令徒頌明聖,不如歸諸無何有 九日三祖庵焦欽若 勞生碌碌逢佳節,秋色潇灑忍空閱。
約侶探奇數招提,三祖之庵山蝶緣。
舍騎逶迤行蘿梯,崎岖筋力竭。
丹嶂羅立壑南開,規模謹嚴周無缺。
屋低樹高掩山腰,翠巒參差隐見列。
淩空碧 似畫屏,蒼秀嶙峋恣目悅。
涼遠來吹我衣踟,蹰四望步蹩藉草。
開樽興悠然,劇談笑傲聲不絕。
庭前露有黃花采,采盈把佐酒啜酒。
闌睥睨盤書壁上,龍蛇生曲折良辰。
幸集同調人榮枯,相忘意氣埒日暮。
回望空山 ,忽聞鷹聲何切切。
遊達磨洞舊有影石藏此今移下庵 焦欽若 少林西北五乳峰,迤逦高下勢由寺。
過庵曆山緣罔 ,陟嶺扶短節磴道。
盤回披林睇上上,直登岩腹際。
石壁誰鑿一洞開,前有少室作障蔽。
越昔初祖洞中 ,面壁九年意無窮。
精神入石面目見,至今石上留真容。
或疑此影為虛謾,後人制相誇 誕。
不知誠懇寄於此,形石合一自莫判。
君不見 宴坐岩, 大 上雙跌形。
若又不見南華内,六祖不壞身猶在。
古來聖佛多靈縱,豈在尋常思議中。
吾冀登跻瞻慈像,祗宜肅拜仰宗風。
況是溪山青纂纂,煙景清麗萬籁遠。
四顧暢懷堪痛飲,醉倒何妨卧絕。
五言律 幸少林寺應制唐宋之問 绀宇橫天室,回銮指帝休。
曙陰迎日盡,春氣抱岩流。
空樂繁行漏,香煙薄絲遊。
玉膏從此泛,仙馭接浮邱。
沈期 長歌遊寶地,徙倚對珠林。
鷹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绀園澄夕霁,碧殿下秋陰。
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遊少林寺戴叔倫 步入招提路,因之訪道林。
石龛蒼藓積,香徑白雲深。
雙樹含秋色,孤峰起夕陰。
牒廊行欲遍,回首一長吟。
登少室山寺褚朝陽 飛閣青雲先,秋獨早涼天。
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 。
華嶽三峰小,黃河一帶長。
空聞指歸路,煙處有垂楊。
遊少林寺同傳明府明白南金 乍來翻貝葉,今對宰官身。
有發終慚我,無家尚累人。
台沾何代雪,壁剩九年春。
同喜靈山約,方知十二因。
望少林朱衡 巡甸初分洛,曾經二室中。
卻憶高壁影,遙聽少林鐘。
老桧春雲滿,寒潭夜月空。
無因陪妙躅,行縣倘相從。
少林寺蔣機 寺辟少林古,天開太室奇。
封槐忘世代,寶柱奠華夷。
蟬蛻石留影,龍歸雪滿池。
翻經堂寂寂,岩畔露華垂。
六六峰前路,涼秋得剩遊。
绀宮襟颍水,塢枕浮邱有。
覺心常炯如,來偈可 求。
空庭觀鶴舞,桧影散清幽。
谒初祖孫繼皇 雲開初祖殿,清磬禮香筵。
座擁三花淨,燈明幾葉禅。
山屏圍積霭,石室流泉 。
欲問西來意,天風為灑然。
面壁洞 一葦何年渡,千春此洞存。
身留片石現,道與孤峰尊。
曲磴陰雲入,層崖古雪翻。
西來本無意,吾對亦忘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