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遠縣續志卷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藝文
藝文有志,始于班孟堅。
後之作者,專取詞章以誇多鬥靡,失古人之本意,達士譏之!夫文章者,即境以抒寫性情,雖興酣落筆,信口成吟,體制各有不同,要皆以埽除陳言,情景逼真,乃為可貴耳。
招雖僻壤,世多操觚士,加以四方文人騷客,宦遊斯地者,豈乏炳炳烺烺焜耀一時之作?然無關乎方土,恐美不勝收,且以泛而寡當,贻方家笑也。
茲取其足備文獻核稽者,彙為一帙,吉光之美,即片羽已可睹矣。
續志藝文 請兵公疏 楊觀光 奏為:萊郡,關全齊安危。
援萊須火集兵力,勢急叩阍,仰乞聖斷,剪逆氛以解圍城事。
自叛兵發難,臣等東人,分疏合疏,請兵請饷,皇上一一嘉納.概賜施行。
臣等欽仰聖明,無刻不恤封疆,無事不集群策,天讨所至殲滅,朝食無難矣。
不意兵力未齊,新撫方任,不及調度,而賊兵猝至,迎戰而潰,如楊禦蕃、王洪所将初調之津兵,及先調之濟兵,号五千餘者,今且旗靡轍亂,或殒或逃,無隻輪入萊城。
據報,賊以鐵騎聚教場,驅所劫擄之人,分營逼城,其撥馬縱橫已及昌、濰、青、萊,塘報中斷。
萊雖有兩撫,苦無一軍。
是今日之萊,較前日之登,兵馬火器百不及一。
今日圍萊之賊,較前日攻登之賊,兵馬火器且十倍過之。
萊之危,不啻如懸絲矣!所幸人有固志,城無遼民,萬不至如登之内應。
然掘鼠羅雀,隻可月計,則多方誤之。
張聲讨實,晷刻必争,呼吸立應,不可不亟圖者。
賊兵出登.号萬有餘,而彼緻死以生,我擊專以散。
勇怯不敵,況賊迫脅漸衆,其數日增,我兵到青不過津門,真保續發之四千人耳。
恃此力賊.萬萬無幸。
前此猶拟半借調援,半借招募,客兵為聲,土著為實,是以未敢輕請邊川勁卒,亦曰:“以東辦東”。
乃時日無暇,風鶴皆驚,兩撫受圍,義勇畫餅法,惟亟發川兵之經戰,邊兵之有馬者各萬人。
騰躍而東度,幾一鼓殲滅,仍須擇大将,曾立戰功,夙擅威名者。
則師成有律,進止得法。
目前文臣調度暫假,按臣再用知兵大臣—員,直赴軍前,彈壓節制,待萊圍既解,仍以蕩平責之兩撫。
凡此皆立,限十五日内會齊,布置尚克有濟,若急敕津撫,選調舟師搗登揚帆牽賊後頤。
又攻其必救,兵法所謂“形格”也。
聞已經部覆,惟祈皇上速賜馳谕。
早一日則萊圍早解一日。
天下事有可為,臣猶又說焉。
兵之先到青州者,雖不可浪戰,然亦須合之成旅,漸逼迤東.屯駐昌濰,遙分賊勢,待川邊既集,合力剿禦,庶賊不得專力攻萊,而我仍不失為持重。
傳聞援兵之過,潰兵之逃,搶掠淫殺甚有不減于賊者。
東人有何業愆遭此劫數乎?乞敕督兵将官,嚴行禁戢,犯者實以軍法。
臣等草疏未畢,閱邸報,奉聖旨,叛賊披猖,調援自不容緩,但須擇大将統率勁旅,速圖剿定。
若調集紛煩,節制不一,何裨實濟?該部還從長确議,速奏。
洋洋睿漠,真切中今之急務。
臣等所呼。
于者,正不出此。
但時急事迫,刻不容緩!惟皇上速賜施行,幸甚。
至萊關全齊之安危,齊關京師之肩臂,此時不早圖萬全,恐原既燎而救焚。
濤既泛而砥柱,日難一日,大費收拾。
所謂肩臂不療,害中心腹。
非臣等之私憂過計矣! 朱黃二驿條議 張作砺 切照:招本山城,地瘠民窮,将終歲勤動,正供維艱,又額外加派,則小民不勝剜肉醫瘡之苦矣!今夫招之外派有五焉:一日幫貼黃縣馬匹銀六十兩;一日幫貼黃山館青夫銀四十八兩;又有協濟掖縣馬匹銀六十兩;協濟朱橋青夫并中夥銀共一百四十八兩。
卑縣到任伊始,睹瘡痍之未起,恨補救之無能,見此私派錯出,曷任疾首痛心焉!每每反覆思維,冀為災孑之殘黎,怯此剝膚之深患,無由得其略也。
今蒙本院察吏巡方,下詢民隐,真幹載一遇,正小民出湯火,而予以生全之日也,卑縣不敢不備告焉。
竊見天下之事,可行于理勢之所有,不可行于理勢之所無。
夫招邑之與黃、掖,大小之相去,不啻倍蓰,則幫貼從何起見?如果疆界不明,路驿攙越,則幫貼亦理勢之所有也。
今既疆界各正,且大小不侔,則幫貼實理勢之所無也。
若謂以幽僻地方,協濟沖繁則有之,要亦當載諸則例之内。
明開于某項存留銀兩内,派撥某州縣協濟銀若幹兩。
又未聞,則例未載而額外私索,為可謂之協濟者也,考其作俑,未知昉于何日。
自有此私索,遂有此外派。
而小民未免有追呼之擾,又未免有敲撲之征,甚至不肖有司,借此名色,重科掊斂,肥潤私囊,其為民害也,實非淺鮮矣。
合無,申請憲台,轉詳本院,或将此項銀兩議裁,或載于則例之内,俯準開銷,俾百姓無外派之苦,則招邑蒼赤水戴如天之覆,而歌功頌德,口碑萬世不朽矣! 東嶽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行宮記 李骥千 天下之山莫尊于嶽。
而嶽于岱以宗稱,其名最著。
自昔巡狩者柴,告成者封,推崇者号,其筆之書與夫播之口者,蓋詳哉其言之矣。
惟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宋名其觀為“昭真”,今改其宮為“靈應”,竟未詳所自始。
即于高誨所考,李谔所記,均屬龐言渺昧而難必要之。
泰山為造化鐘萃,磅礴厚地,龍從太虛,出乎震宮,臨乎日際,吐納風雲,育成萬晶,豈無大神焉,是昭是憑,以為之主乎。
以故行祠之設,綿延相屬,而吾邑獨無,或者其降臨亦有待耶?萬曆十六年,邑人感于夢兆,始來相宅,得地溫泉前峰之下,玉帝舊廟之右,據高臨河,山川環抱,郁郁蔥蔥,良然佳勝。
于是鸠工,程材,采石,陶甓,一倡百和,競勸偕作,中構正殿三楹,後為寝宮,前列兩庑,外為戟門,旁為公署。
于十七年正月十六日而興工,于二十一年三月十八日而告成。
布規瑰麗,肖貌莊嚴,卓哉勝概矣。
既而四達聲聞,鱗集輻辏矢心乞靈,所薦不可數計。
縣主劉侯,特為申白,委官收理,以遠嫌疑。
時予方宦遊淮南,聞之亦甚詫異。
越再易草木,予以病請歸裡,明信既歇,香稅如故,鄉人欲勒文以識其事,予曰:“若知若之有功于神,亦知神之有功于若耶。
”當經始時,歲值大祲,餓莩盈途,倭寇告警,羽書交馳。
海濱當門庭之勢,際饑馑之秋,公私匮乏,赈貸無策,城郭就頹,警柝無備,人情恟恟,朝不謀夕矣一旦四方響應,泉貨充盈,即其所獻,遂藉為招黃城堞之資。
民既恃以不恐,而阛圚之中交易變通,厥麗宏開,大異曩昔,豈人力哉。
則其功德陰被生民,而福我國家彰彰矣,倘所謂有待而降臨,非欤,抑聞之,史過有言,精潔惠和,則神降觀而布福;淫佚怠荒,神亦往觀而降禍。
是以融降于崇而夏興,朱降于莘而虢滅,有常享也。
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吾以是為泰山信。
”又曰:“神之聽之,正直是與。
”吾以是為邦人惕,邦人曰:“然”。
遂為之記。
雙節碑文 楊師德 凡人以豐棱著于幹百載,若運斤然,若尋斧柯然。
履道坦坦,不殊,攻其易者。
險阻,則節目是呈,锷摧硭改,格格乎不能一得當耳。
故竹之分限,木之堅處,皆可命曰節。
竹取定于一,而不相越,木取輪囷,龊龉為難言也。
然侈談大節,同心,至二人較反易,魂無不之,譬諸遠行客,蕭然一劍,則歧路生悲。
赢質不堪風塵所敝,若當脂轄巾車,前負後戴,彼佩此黻,平居少思,雖他國江山,無異看花上苑,泉壤茫惚,安知不有所謂桃源、天台,交影種作,而拾胡麻。
豈必雞犬認家,各入,然後死,何如生哉?同邑節足少雙,單君其人,夫忠婦義,殆非孤而無朋欤。
雖然,竊有說焉,見兜鍪者,張目亢爽,聞弦索則展轉繁哀,物情之鄰于軟媚,徒亂人意也。
人苟有所就,嶽然中斷,一與楚楚粉質相對,再混以呢呢夢中語,疇不立敗乎?變生在壬申,鄉曲粗知自好之徒,輙結驷連騎,别适樂郊,公家短于資斧,獨雙缳鬥室,為反手頑恥之分,時夏人靜,小月舒波,猨風不起,忽若牛馬交逸奔突蹄殷,又賶賶金鐵相摩而前過。
夫人遽興曰:“所矢之期至也。
”夫公牽之少止,欲潛偵得詳,夫人作色恚甚曰:“玉磨可修,素涅可浣,蘭蕙之姿,亦幸不焚于七日耶?”直視生寄死歸,含笑裝束,而頸引殘矣!旁聞者有感之,欲學邯鄲之步,公曰:“此其足于汝缳乎,先我伉俪已其一。
”公複挂焉。
嗟乎,雉貞籃袍猶粲者,未執入室之陶,而柏舟托乎方字,正須此衾稠之淚,化劍鋒之血,為男兒洗須眉,若所為真極難耳。
其令人告餘曰:若翁諱京翰,強年悼弦,甚重鸾膠之擇。
久之,委雁王媛,媛亦以德耀自遲
後之作者,專取詞章以誇多鬥靡,失古人之本意,達士譏之!夫文章者,即境以抒寫性情,雖興酣落筆,信口成吟,體制各有不同,要皆以埽除陳言,情景逼真,乃為可貴耳。
招雖僻壤,世多操觚士,加以四方文人騷客,宦遊斯地者,豈乏炳炳烺烺焜耀一時之作?然無關乎方土,恐美不勝收,且以泛而寡當,贻方家笑也。
茲取其足備文獻核稽者,彙為一帙,吉光之美,即片羽已可睹矣。
續志藝文 請兵公疏 楊觀光 奏為:萊郡,關全齊安危。
援萊須火集兵力,勢急叩阍,仰乞聖斷,剪逆氛以解圍城事。
自叛兵發難,臣等東人,分疏合疏,請兵請饷,皇上一一嘉納.概賜施行。
臣等欽仰聖明,無刻不恤封疆,無事不集群策,天讨所至殲滅,朝食無難矣。
不意兵力未齊,新撫方任,不及調度,而賊兵猝至,迎戰而潰,如楊禦蕃、王洪所将初調之津兵,及先調之濟兵,号五千餘者,今且旗靡轍亂,或殒或逃,無隻輪入萊城。
據報,賊以鐵騎聚教場,驅所劫擄之人,分營逼城,其撥馬縱橫已及昌、濰、青、萊,塘報中斷。
萊雖有兩撫,苦無一軍。
是今日之萊,較前日之登,兵馬火器百不及一。
今日圍萊之賊,較前日攻登之賊,兵馬火器且十倍過之。
萊之危,不啻如懸絲矣!所幸人有固志,城無遼民,萬不至如登之内應。
然掘鼠羅雀,隻可月計,則多方誤之。
張聲讨實,晷刻必争,呼吸立應,不可不亟圖者。
賊兵出登.号萬有餘,而彼緻死以生,我擊專以散。
勇怯不敵,況賊迫脅漸衆,其數日增,我兵到青不過津門,真保續發之四千人耳。
恃此力賊.萬萬無幸。
前此猶拟半借調援,半借招募,客兵為聲,土著為實,是以未敢輕請邊川勁卒,亦曰:“以東辦東”。
乃時日無暇,風鶴皆驚,兩撫受圍,義勇畫餅法,惟亟發川兵之經戰,邊兵之有馬者各萬人。
騰躍而東度,幾一鼓殲滅,仍須擇大将,曾立戰功,夙擅威名者。
則師成有律,進止得法。
目前文臣調度暫假,按臣再用知兵大臣—員,直赴軍前,彈壓節制,待萊圍既解,仍以蕩平責之兩撫。
凡此皆立,限十五日内會齊,布置尚克有濟,若急敕津撫,選調舟師搗登揚帆牽賊後頤。
又攻其必救,兵法所謂“形格”也。
聞已經部覆,惟祈皇上速賜馳谕。
早一日則萊圍早解一日。
天下事有可為,臣猶又說焉。
兵之先到青州者,雖不可浪戰,然亦須合之成旅,漸逼迤東.屯駐昌濰,遙分賊勢,待川邊既集,合力剿禦,庶賊不得專力攻萊,而我仍不失為持重。
傳聞援兵之過,潰兵之逃,搶掠淫殺甚有不減于賊者。
東人有何業愆遭此劫數乎?乞敕督兵将官,嚴行禁戢,犯者實以軍法。
臣等草疏未畢,閱邸報,奉聖旨,叛賊披猖,調援自不容緩,但須擇大将統率勁旅,速圖剿定。
若調集紛煩,節制不一,何裨實濟?該部還從長确議,速奏。
洋洋睿漠,真切中今之急務。
臣等所呼。
于者,正不出此。
但時急事迫,刻不容緩!惟皇上速賜施行,幸甚。
至萊關全齊之安危,齊關京師之肩臂,此時不早圖萬全,恐原既燎而救焚。
濤既泛而砥柱,日難一日,大費收拾。
所謂肩臂不療,害中心腹。
非臣等之私憂過計矣! 朱黃二驿條議 張作砺 切照:招本山城,地瘠民窮,将終歲勤動,正供維艱,又額外加派,則小民不勝剜肉醫瘡之苦矣!今夫招之外派有五焉:一日幫貼黃縣馬匹銀六十兩;一日幫貼黃山館青夫銀四十八兩;又有協濟掖縣馬匹銀六十兩;協濟朱橋青夫并中夥銀共一百四十八兩。
卑縣到任伊始,睹瘡痍之未起,恨補救之無能,見此私派錯出,曷任疾首痛心焉!每每反覆思維,冀為災孑之殘黎,怯此剝膚之深患,無由得其略也。
今蒙本院察吏巡方,下詢民隐,真幹載一遇,正小民出湯火,而予以生全之日也,卑縣不敢不備告焉。
竊見天下之事,可行于理勢之所有,不可行于理勢之所無。
夫招邑之與黃、掖,大小之相去,不啻倍蓰,則幫貼從何起見?如果疆界不明,路驿攙越,則幫貼亦理勢之所有也。
今既疆界各正,且大小不侔,則幫貼實理勢之所無也。
若謂以幽僻地方,協濟沖繁則有之,要亦當載諸則例之内。
明開于某項存留銀兩内,派撥某州縣協濟銀若幹兩。
又未聞,則例未載而額外私索,為可謂之協濟者也,考其作俑,未知昉于何日。
自有此私索,遂有此外派。
而小民未免有追呼之擾,又未免有敲撲之征,甚至不肖有司,借此名色,重科掊斂,肥潤私囊,其為民害也,實非淺鮮矣。
合無,申請憲台,轉詳本院,或将此項銀兩議裁,或載于則例之内,俯準開銷,俾百姓無外派之苦,則招邑蒼赤水戴如天之覆,而歌功頌德,口碑萬世不朽矣! 東嶽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行宮記 李骥千 天下之山莫尊于嶽。
而嶽于岱以宗稱,其名最著。
自昔巡狩者柴,告成者封,推崇者号,其筆之書與夫播之口者,蓋詳哉其言之矣。
惟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宋名其觀為“昭真”,今改其宮為“靈應”,竟未詳所自始。
即于高誨所考,李谔所記,均屬龐言渺昧而難必要之。
泰山為造化鐘萃,磅礴厚地,龍從太虛,出乎震宮,臨乎日際,吐納風雲,育成萬晶,豈無大神焉,是昭是憑,以為之主乎。
以故行祠之設,綿延相屬,而吾邑獨無,或者其降臨亦有待耶?萬曆十六年,邑人感于夢兆,始來相宅,得地溫泉前峰之下,玉帝舊廟之右,據高臨河,山川環抱,郁郁蔥蔥,良然佳勝。
于是鸠工,程材,采石,陶甓,一倡百和,競勸偕作,中構正殿三楹,後為寝宮,前列兩庑,外為戟門,旁為公署。
于十七年正月十六日而興工,于二十一年三月十八日而告成。
布規瑰麗,肖貌莊嚴,卓哉勝概矣。
既而四達聲聞,鱗集輻辏矢心乞靈,所薦不可數計。
縣主劉侯,特為申白,委官收理,以遠嫌疑。
時予方宦遊淮南,聞之亦甚詫異。
越再易草木,予以病請歸裡,明信既歇,香稅如故,鄉人欲勒文以識其事,予曰:“若知若之有功于神,亦知神之有功于若耶。
”當經始時,歲值大祲,餓莩盈途,倭寇告警,羽書交馳。
海濱當門庭之勢,際饑馑之秋,公私匮乏,赈貸無策,城郭就頹,警柝無備,人情恟恟,朝不謀夕矣一旦四方響應,泉貨充盈,即其所獻,遂藉為招黃城堞之資。
民既恃以不恐,而阛圚之中交易變通,厥麗宏開,大異曩昔,豈人力哉。
則其功德陰被生民,而福我國家彰彰矣,倘所謂有待而降臨,非欤,抑聞之,史過有言,精潔惠和,則神降觀而布福;淫佚怠荒,神亦往觀而降禍。
是以融降于崇而夏興,朱降于莘而虢滅,有常享也。
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吾以是為泰山信。
”又曰:“神之聽之,正直是與。
”吾以是為邦人惕,邦人曰:“然”。
遂為之記。
雙節碑文 楊師德 凡人以豐棱著于幹百載,若運斤然,若尋斧柯然。
履道坦坦,不殊,攻其易者。
險阻,則節目是呈,锷摧硭改,格格乎不能一得當耳。
故竹之分限,木之堅處,皆可命曰節。
竹取定于一,而不相越,木取輪囷,龊龉為難言也。
然侈談大節,同心,至二人較反易,魂無不之,譬諸遠行客,蕭然一劍,則歧路生悲。
赢質不堪風塵所敝,若當脂轄巾車,前負後戴,彼佩此黻,平居少思,雖他國江山,無異看花上苑,泉壤茫惚,安知不有所謂桃源、天台,交影種作,而拾胡麻。
豈必雞犬認家,各入,然後死,何如生哉?同邑節足少雙,單君其人,夫忠婦義,殆非孤而無朋欤。
雖然,竊有說焉,見兜鍪者,張目亢爽,聞弦索則展轉繁哀,物情之鄰于軟媚,徒亂人意也。
人苟有所就,嶽然中斷,一與楚楚粉質相對,再混以呢呢夢中語,疇不立敗乎?變生在壬申,鄉曲粗知自好之徒,輙結驷連騎,别适樂郊,公家短于資斧,獨雙缳鬥室,為反手頑恥之分,時夏人靜,小月舒波,猨風不起,忽若牛馬交逸奔突蹄殷,又賶賶金鐵相摩而前過。
夫人遽興曰:“所矢之期至也。
”夫公牽之少止,欲潛偵得詳,夫人作色恚甚曰:“玉磨可修,素涅可浣,蘭蕙之姿,亦幸不焚于七日耶?”直視生寄死歸,含笑裝束,而頸引殘矣!旁聞者有感之,欲學邯鄲之步,公曰:“此其足于汝缳乎,先我伉俪已其一。
”公複挂焉。
嗟乎,雉貞籃袍猶粲者,未執入室之陶,而柏舟托乎方字,正須此衾稠之淚,化劍鋒之血,為男兒洗須眉,若所為真極難耳。
其令人告餘曰:若翁諱京翰,強年悼弦,甚重鸾膠之擇。
久之,委雁王媛,媛亦以德耀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