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 人 物
關燈
小
中
大
甫,甯化人。
嘉靖間,以歲貢知桃源縣。
俗尚鬼,多淫祠,有将軍廟香田至百十頃。
天佑至,毀其像,火其宇,變其田為修城費。
華翰寺朔、望男女喧雜,禁之不止。
一日,突輿至寺,令僧各負一婦,監送歸家。
自是慚悔,無有至者。
邑歲積無礙官錢三千兩,留為郡守壽,吏以例告。
天佑曰:“此何言也?不雨自天,不礦自地,烏有積金三千尚雲‘無礙’者?”竟申請裁之。
天佑能詩,善楷書。
賴榮華 上杭人,襲職百戶。
嘉靖甲寅,倭寇浙江,總戎征兵于閩。
榮華奉召守禦嘉善縣。
倭突至,枵腹接戰,斬獲數級。
别将皆觀望自保,榮華孤軍沖突,為伏炮所中,墜水死。
事聞,谥忠勇,升副千戶,建祠城北祀之。
王 溥 清流人,以歲貢知澄邁縣。
清簡廉介,決斷如流。
邑有地宜播種,而民不知灌溉。
溥教百姓制小車,運水灌田,荒土轉成沃壤,田谷歲入無算,民鹹德之。
陰啟旦 字希周,甯化人。
以貢授郴州同知,攝桂東、安仁二縣篆,所至皆有聲。
嘗曰:“勤見父老,不聽吏胥,衙弊可清一半。
”會桂缺守,獠官将為變。
啟旦奉檄往鎮,民大安集。
尋以署本州事召還。
守正不阿。
有貴公子犯法,營救,且以賂求免,峻卻之,卒置之法。
升衡州府丞,未赴任,引疾歸。
羅 舉 字舜臣,甯化人。
以貢授飛雄衛經曆,遷元氏知縣。
因忤郡守,坐谪。
民叩阍請留,弗獲。
調廣西洛容縣。
寇犯城,舉戎服先登,谕以利害,寇憚而退。
近彜諸鄉久不入賦,舉詣其地,折以大義,尋鹹感服。
有酋長互相仇殺,将大陳兵。
舉親撫止之。
丁内艱,服阕,改湖廣桂東縣。
有兵備道潘某者,怒其強直,委以事,欲中傷之,遂告老歸。
桂民立祠祀焉。
孔廷诏 永定人,由歲貢授平陽通判,督修大同諸關,建營田五。
議賜金褒予,擢知賓州。
改歲運大軍米三千石為折色,民便之。
著有《東源稿》、《三晉集》。
裴應章 号澹泉,清流人。
隆慶戊辰進士,授行人,奉使德、晉二府。
陛見奏對,進止有度,神宗目之。
擢吏科給事,條上遼左善後六事,悉見嘉納。
遷兵科都給事。
時長昂諸酋數入犯。
應章所奏制,洞中機宜。
念邊将玩愒,大吏相為欺蔽,遂劾罷撫臣之棄師、憲臣之昏庸,與勳臣之不法、将臣之縱賊唆卒者。
豐采肅然。
張居正當國,議三歲一遣大臣行邊,應章言糜費當罷。
大珰馮保欲取冏寺馬三千匹,應章議勿與。
遷太仆少卿,所上給關防、嚴舉劾、戒侵尅、核寄養諸疏皆稱旨,著為令。
曆轉太仆、太常正卿。
議侑享袝葬禮,下禮臣,報可。
時鄖卒辱撫臣,将為亂。
朝議非應章莫能定。
奉命馳往,未至,先檄谕以禍福,語甚切至。
亂卒計窮,自縛至數百裡外跪迎。
應章集衆斬其魁,馀無所問,鄖境以安。
入為戶部右侍郎,請歸養。
父沒服阕,起少宰,推毂皆海内賢士。
晉南司空立法,疏錢弊,谏採鷹架木,糾中貴人濫索,省水衡錢甚多。
尋乞歸,複起南太宰。
累疏懇辭,虛席者三年。
卒谥“恭靖”。
著有《懶雲居士集》。
曾應泰 長汀人,萬曆癸卯舉人。
授永康令,調樂清,擒巨盜陳魁,以功擢知禹州。
見權珰用事,拂衣歸。
沈孟化 字觀瀛,永定人。
萬曆甲戌進士,令浦江。
邑無城郭,孟化節縮千餘金,督民築城。
擢刑部主事,遷郎中,出守湖州。
值大旱,發赈平籴,存活數萬人。
别駕龔先進司理周著,為當事所,坐落職。
孟化毅然曰:“良吏黜,何用守為?”抗言力争,卒直之。
時計吏畢集,聞其風采,有泣下者。
曆遷蕲黃參政。
稅監橫恣,禁戢之。
稅監怒,以抗旨庇屬聞。
或諷之求援,弗聽。
坐奪一階,左遷廣西副使。
韋酋劫掠思陵州,孟化調集土兵,核南甯餘田千餘畝,斥以供軍,随遣人捧檄入穴,谕以禍福,賊大感悟,解散。
餘黨陸佑、黃尚負固,督重兵蹙之,擒黃尚,賊衆奔潰。
遷右江參政。
有江獞、猺相仇殺,出擄掠。
孟化督兵往剿,斬其渠魁,百餘峒皆就撫,降者數萬人,編入堡伍。
尋以入賀,卒于太和舟中。
張 恩 字子榮,上杭人。
萬曆丙子舉人,授青州推官,治獄明允,出重系二十五人。
調廉州,檄奉審錄高、廉、雷、瓊四郡。
有黃大滿兄弟三人,以殺人罪誣服。
恩白其冤。
遷吉安同知,卻屯軍例金千兩,旋告歸。
伍可受 号沖吾,清流人。
萬曆丁醜進士,知容縣。
度田定賦,馳檄平岑溪蠻。
擢南禮科給事。
彈劾輔臣許國,谪萬載丞。
起開封府推官,遷戶部郎中,榷關廣陵,有清譽。
擢雲南佥事,禦夷撫酋,恩威并著。
轉山東參議,以入賀歸省,卒。
著有《博藝堂稿》、《焚餘草》、《谪居草》、《代奕吟》諸集。
羅尚賓 字晉卿,長汀人。
萬曆己卯應天舉人。
父殁,偕弟尚賢,廬墓山中。
虎噬犬與仆,俱不顧。
除武陵令,抵邑,逢儉歲,裁罷一切供費,躬行赈貸;窮鄉僻壤,足迹殆遍。
按察陳某養子殺人,時蔡國珍分部湖北為請,不許,竟論如法。
莅任數載,治行為三楚冠。
遷兵部主事,命督造清江兼司榷政,悉罷法外需索,商人稱便。
尋無疾卒。
福清葉向高銘其墓。
劉 烶 字允章,上杭人。
萬曆壬戌舉人,令安陸。
值旱災,流移塞路。
烶便宜發粟分赈,請蠲本年額賦。
有山寇王加印、彭玉等,聚衆為亂,監司議發兵,烶曰:“盜本吾民,何忍即誅?”力以撫戢,自任。
捕得賊黨之黠者,反複開谕,釋之,使招加印。
加印等感泣,盡散其衆,未嘗戮一人。
升常州府通判,革榷政陋規。
尋緻仕歸,門庭蕭瑟,不異諸生時。
黃槐開 字子虛,甯化人。
萬曆甲午舉人,授山東青州推官。
治獄多平反,絕賄賂。
值青大饑,民有相食者。
槐開乞請奏聞朝廷,發金、粟十數萬為赈。
他郡皆設粥廠,槐開慮就食者強弱相擠,遠近不均,且胥吏中飽,遂計口多寡散給銀、粟,其有不給者,出罰锾數百缗濟之,存活以萬萬計。
以卓異徵,竟為讒忌者搆讦而歸。
著有《天寶山人集》、《在齊草》、《錢神紀》、《心經述律》、《陶纂》等書。
陳鳴春 号善吾,長汀人。
萬曆己未進士,授中書舍人,晉戶部郎中,督饷遼東,管理禦馬倉,拒閹例、商例弗受。
榷河西務,值歲歉,赈饑瘗骸,蠲峻征,剔奸胥。
補工部,出守河間,正色率屬,築堤剿寇。
遷關内道,擢苑馬卿。
告歸。
劉 佐 字鳳南,上杭人。
萬曆間,以恩貢知霍邱縣。
邑土瘠民貧,頻年亢旱。
大别諸山草寇竊發,佐撫戢之,境内甯谧。
擢南貴州道禦史,疏救禦史魏允貞,以言事降調,為台班所重。
奉勅巡視上江,督漕糧,趱運以時。
乞歸日,猶舉劾文武官數人,風裁大著。
陰維标 字汝建,興雍子,萬曆丙午舉人,授四川夾江令。
時加派地畝,夾江溢銀一千五百餘兩,賦重民疲,積逋累萬。
維标痛陳憊困狀,乞捐除,不許。
遂以征糧不及額,罷。
民德之,立祠以祀。
維标有祖墳為人所盜,又乘丙戌襲城之亂,焚祠掠室,備受荼毒。
當事得其冤,将兵之。
維标為請曰:“所與某梗者,數輩耳,大兵所加,玉石何别?”力止之。
人益服其雅度。
吳廷雲 号白漚,長汀人。
萬曆庚戌進士,知山陰縣。
捕巨寇邵明等二十九人,勾東始安。
築海塘四十五裡,溉田萬餘頃。
以剛介失當路歡,調令永新,曆南國子助教。
導擢戶曹,卻江南使者賂四百萬。
出守瓊州,革屠牛錢三千餘金。
捐椰榔歲課伍千金,抵解遼饷。
秩滿遷成龍兵備,尋改高肇。
以珰焰告歸,屢薦不起。
盧一松 号念潭,永定人。
萬曆間,以貢授吉王府教授。
謂宗藩之學與韋布異,乃摘《四書》中切于修齊治平者各一條,名曰《要學三編》以進,王嘉納之。
所著《學道要端》、《井田議》、《化谷議》、《醒心詩》、《宗孔集》行于世。
李 瀾 長汀人,萬曆二年歲貢,由司訓曆升至海平教授。
日召生徒講學。
學使□公有“一堂化雨,兩袖清風”之薦,名載三山蔣氏《理學淵源錄》。
揭春高 字晉卿,歸化人。
天啟間以貢判沔陽。
時流寇出沒無常,春高畫守城三策,士民恃以無恐。
攝篆天門,聞寇駐京山,戒關吏固守,疾馳抵任,擐甲登陴,捍禦三晝夜。
賊遁去。
擢淅川令,邑屢被兵火,井廬荒毀,民多舟居。
春高為繕城池,備器械,招集流亡至二千艘。
河路纡僻,亂民乘間劫掠,乃密授計守備,督兵招捕之,凡八日,連掃二穴。
賊以五千騎壓境,躬率壯士掩擊,三戰皆捷,斬獲無算。
加鄖撫監軍同知,以勞瘁卒于官。
蔡士箕 長汀人,普安衛經曆,遷隴南守備,天啟中進剿夷酋,陣亡。
賴華祖 字震南,長汀人。
天啟間,任杭州司獄,尋升四川鹽井司大使。
時張獻忠陷四川,前二夕,呼侄廷顯曰:“我官雖微,義不可從賊。
我死,爾當焚我屍,負骸歸葬。
”後三日賊至,罵賊,不屈而死。
陳于階 字懋升,上杭人。
崇祯戊辰進士,知雞澤縣。
撫白蓮教妖寇梅上月有功,調盧氏縣。
峻卻例金,秩滿歸。
詹天顔 字鄰五,永定人。
崇祯間,由歲貢知石泉縣。
庚辰舉邊才,遷慶陽同知。
士民固留,改授本府同知兼理府事。
時張獻忠殘破蜀郡過半,天顔多設方略,郡賴以全。
事聞,特恩加級。
李世輔 字佐宜,甯化人。
兩中副車,以貢授貴州銅仁令。
追捕苗彜之剽掠者,遷昆陽知州。
釐絕産,剔隐占,免故丁,豁虛糧,裒益課額,以甦民困。
時普婦萬氏倡逆,昆去普僅三百裡。
世輔内嚴守禦,外示威信,彜鹹就撫。
轉南雄同知,擢鎮遠知府,道中為寇所害。
王國佐 清流人,習騎射,崇祯間,巡道朱大典選授副
嘉靖間,以歲貢知桃源縣。
俗尚鬼,多淫祠,有将軍廟香田至百十頃。
天佑至,毀其像,火其宇,變其田為修城費。
華翰寺朔、望男女喧雜,禁之不止。
一日,突輿至寺,令僧各負一婦,監送歸家。
自是慚悔,無有至者。
邑歲積無礙官錢三千兩,留為郡守壽,吏以例告。
天佑曰:“此何言也?不雨自天,不礦自地,烏有積金三千尚雲‘無礙’者?”竟申請裁之。
天佑能詩,善楷書。
賴榮華 上杭人,襲職百戶。
嘉靖甲寅,倭寇浙江,總戎征兵于閩。
榮華奉召守禦嘉善縣。
倭突至,枵腹接戰,斬獲數級。
别将皆觀望自保,榮華孤軍沖突,為伏炮所中,墜水死。
事聞,谥忠勇,升副千戶,建祠城北祀之。
王 溥 清流人,以歲貢知澄邁縣。
清簡廉介,決斷如流。
邑有地宜播種,而民不知灌溉。
溥教百姓制小車,運水灌田,荒土轉成沃壤,田谷歲入無算,民鹹德之。
陰啟旦 字希周,甯化人。
以貢授郴州同知,攝桂東、安仁二縣篆,所至皆有聲。
嘗曰:“勤見父老,不聽吏胥,衙弊可清一半。
”會桂缺守,獠官将為變。
啟旦奉檄往鎮,民大安集。
尋以署本州事召還。
守正不阿。
有貴公子犯法,營救,且以賂求免,峻卻之,卒置之法。
升衡州府丞,未赴任,引疾歸。
羅 舉 字舜臣,甯化人。
以貢授飛雄衛經曆,遷元氏知縣。
因忤郡守,坐谪。
民叩阍請留,弗獲。
調廣西洛容縣。
寇犯城,舉戎服先登,谕以利害,寇憚而退。
近彜諸鄉久不入賦,舉詣其地,折以大義,尋鹹感服。
有酋長互相仇殺,将大陳兵。
舉親撫止之。
丁内艱,服阕,改湖廣桂東縣。
有兵備道潘某者,怒其強直,委以事,欲中傷之,遂告老歸。
桂民立祠祀焉。
孔廷诏 永定人,由歲貢授平陽通判,督修大同諸關,建營田五。
議賜金褒予,擢知賓州。
改歲運大軍米三千石為折色,民便之。
著有《東源稿》、《三晉集》。
裴應章 号澹泉,清流人。
隆慶戊辰進士,授行人,奉使德、晉二府。
陛見奏對,進止有度,神宗目之。
擢吏科給事,條上遼左善後六事,悉見嘉納。
遷兵科都給事。
時長昂諸酋數入犯。
應章所奏制,洞中機宜。
念邊将玩愒,大吏相為欺蔽,遂劾罷撫臣之棄師、憲臣之昏庸,與勳臣之不法、将臣之縱賊唆卒者。
豐采肅然。
張居正當國,議三歲一遣大臣行邊,應章言糜費當罷。
大珰馮保欲取冏寺馬三千匹,應章議勿與。
遷太仆少卿,所上給關防、嚴舉劾、戒侵尅、核寄養諸疏皆稱旨,著為令。
曆轉太仆、太常正卿。
議侑享袝葬禮,下禮臣,報可。
時鄖卒辱撫臣,将為亂。
朝議非應章莫能定。
奉命馳往,未至,先檄谕以禍福,語甚切至。
亂卒計窮,自縛至數百裡外跪迎。
應章集衆斬其魁,馀無所問,鄖境以安。
入為戶部右侍郎,請歸養。
父沒服阕,起少宰,推毂皆海内賢士。
晉南司空立法,疏錢弊,谏採鷹架木,糾中貴人濫索,省水衡錢甚多。
尋乞歸,複起南太宰。
累疏懇辭,虛席者三年。
卒谥“恭靖”。
著有《懶雲居士集》。
曾應泰 長汀人,萬曆癸卯舉人。
授永康令,調樂清,擒巨盜陳魁,以功擢知禹州。
見權珰用事,拂衣歸。
沈孟化 字觀瀛,永定人。
萬曆甲戌進士,令浦江。
邑無城郭,孟化節縮千餘金,督民築城。
擢刑部主事,遷郎中,出守湖州。
值大旱,發赈平籴,存活數萬人。
别駕龔先進司理周著,為當事所,坐落職。
孟化毅然曰:“良吏黜,何用守為?”抗言力争,卒直之。
時計吏畢集,聞其風采,有泣下者。
曆遷蕲黃參政。
稅監橫恣,禁戢之。
稅監怒,以抗旨庇屬聞。
或諷之求援,弗聽。
坐奪一階,左遷廣西副使。
韋酋劫掠思陵州,孟化調集土兵,核南甯餘田千餘畝,斥以供軍,随遣人捧檄入穴,谕以禍福,賊大感悟,解散。
餘黨陸佑、黃尚負固,督重兵蹙之,擒黃尚,賊衆奔潰。
遷右江參政。
有江獞、猺相仇殺,出擄掠。
孟化督兵往剿,斬其渠魁,百餘峒皆就撫,降者數萬人,編入堡伍。
尋以入賀,卒于太和舟中。
張 恩 字子榮,上杭人。
萬曆丙子舉人,授青州推官,治獄明允,出重系二十五人。
調廉州,檄奉審錄高、廉、雷、瓊四郡。
有黃大滿兄弟三人,以殺人罪誣服。
恩白其冤。
遷吉安同知,卻屯軍例金千兩,旋告歸。
伍可受 号沖吾,清流人。
萬曆丁醜進士,知容縣。
度田定賦,馳檄平岑溪蠻。
擢南禮科給事。
彈劾輔臣許國,谪萬載丞。
起開封府推官,遷戶部郎中,榷關廣陵,有清譽。
擢雲南佥事,禦夷撫酋,恩威并著。
轉山東參議,以入賀歸省,卒。
著有《博藝堂稿》、《焚餘草》、《谪居草》、《代奕吟》諸集。
羅尚賓 字晉卿,長汀人。
萬曆己卯應天舉人。
父殁,偕弟尚賢,廬墓山中。
虎噬犬與仆,俱不顧。
除武陵令,抵邑,逢儉歲,裁罷一切供費,躬行赈貸;窮鄉僻壤,足迹殆遍。
按察陳某養子殺人,時蔡國珍分部湖北為請,不許,竟論如法。
莅任數載,治行為三楚冠。
遷兵部主事,命督造清江兼司榷政,悉罷法外需索,商人稱便。
尋無疾卒。
福清葉向高銘其墓。
劉 烶 字允章,上杭人。
萬曆壬戌舉人,令安陸。
值旱災,流移塞路。
烶便宜發粟分赈,請蠲本年額賦。
有山寇王加印、彭玉等,聚衆為亂,監司議發兵,烶曰:“盜本吾民,何忍即誅?”力以撫戢,自任。
捕得賊黨之黠者,反複開谕,釋之,使招加印。
加印等感泣,盡散其衆,未嘗戮一人。
升常州府通判,革榷政陋規。
尋緻仕歸,門庭蕭瑟,不異諸生時。
黃槐開 字子虛,甯化人。
萬曆甲午舉人,授山東青州推官。
治獄多平反,絕賄賂。
值青大饑,民有相食者。
槐開乞請奏聞朝廷,發金、粟十數萬為赈。
他郡皆設粥廠,槐開慮就食者強弱相擠,遠近不均,且胥吏中飽,遂計口多寡散給銀、粟,其有不給者,出罰锾數百缗濟之,存活以萬萬計。
以卓異徵,竟為讒忌者搆讦而歸。
著有《天寶山人集》、《在齊草》、《錢神紀》、《心經述律》、《陶纂》等書。
陳鳴春 号善吾,長汀人。
萬曆己未進士,授中書舍人,晉戶部郎中,督饷遼東,管理禦馬倉,拒閹例、商例弗受。
榷河西務,值歲歉,赈饑瘗骸,蠲峻征,剔奸胥。
補工部,出守河間,正色率屬,築堤剿寇。
遷關内道,擢苑馬卿。
告歸。
劉 佐 字鳳南,上杭人。
萬曆間,以恩貢知霍邱縣。
邑土瘠民貧,頻年亢旱。
大别諸山草寇竊發,佐撫戢之,境内甯谧。
擢南貴州道禦史,疏救禦史魏允貞,以言事降調,為台班所重。
奉勅巡視上江,督漕糧,趱運以時。
乞歸日,猶舉劾文武官數人,風裁大著。
陰維标 字汝建,興雍子,萬曆丙午舉人,授四川夾江令。
時加派地畝,夾江溢銀一千五百餘兩,賦重民疲,積逋累萬。
維标痛陳憊困狀,乞捐除,不許。
遂以征糧不及額,罷。
民德之,立祠以祀。
維标有祖墳為人所盜,又乘丙戌襲城之亂,焚祠掠室,備受荼毒。
當事得其冤,将兵之。
維标為請曰:“所與某梗者,數輩耳,大兵所加,玉石何别?”力止之。
人益服其雅度。
吳廷雲 号白漚,長汀人。
萬曆庚戌進士,知山陰縣。
捕巨寇邵明等二十九人,勾東始安。
築海塘四十五裡,溉田萬餘頃。
以剛介失當路歡,調令永新,曆南國子助教。
導擢戶曹,卻江南使者賂四百萬。
出守瓊州,革屠牛錢三千餘金。
捐椰榔歲課伍千金,抵解遼饷。
秩滿遷成龍兵備,尋改高肇。
以珰焰告歸,屢薦不起。
盧一松 号念潭,永定人。
萬曆間,以貢授吉王府教授。
謂宗藩之學與韋布異,乃摘《四書》中切于修齊治平者各一條,名曰《要學三編》以進,王嘉納之。
所著《學道要端》、《井田議》、《化谷議》、《醒心詩》、《宗孔集》行于世。
李 瀾 長汀人,萬曆二年歲貢,由司訓曆升至海平教授。
日召生徒講學。
學使□公有“一堂化雨,兩袖清風”之薦,名載三山蔣氏《理學淵源錄》。
揭春高 字晉卿,歸化人。
天啟間以貢判沔陽。
時流寇出沒無常,春高畫守城三策,士民恃以無恐。
攝篆天門,聞寇駐京山,戒關吏固守,疾馳抵任,擐甲登陴,捍禦三晝夜。
賊遁去。
擢淅川令,邑屢被兵火,井廬荒毀,民多舟居。
春高為繕城池,備器械,招集流亡至二千艘。
河路纡僻,亂民乘間劫掠,乃密授計守備,督兵招捕之,凡八日,連掃二穴。
賊以五千騎壓境,躬率壯士掩擊,三戰皆捷,斬獲無算。
加鄖撫監軍同知,以勞瘁卒于官。
蔡士箕 長汀人,普安衛經曆,遷隴南守備,天啟中進剿夷酋,陣亡。
賴華祖 字震南,長汀人。
天啟間,任杭州司獄,尋升四川鹽井司大使。
時張獻忠陷四川,前二夕,呼侄廷顯曰:“我官雖微,義不可從賊。
我死,爾當焚我屍,負骸歸葬。
”後三日賊至,罵賊,不屈而死。
陳于階 字懋升,上杭人。
崇祯戊辰進士,知雞澤縣。
撫白蓮教妖寇梅上月有功,調盧氏縣。
峻卻例金,秩滿歸。
詹天顔 字鄰五,永定人。
崇祯間,由歲貢知石泉縣。
庚辰舉邊才,遷慶陽同知。
士民固留,改授本府同知兼理府事。
時張獻忠殘破蜀郡過半,天顔多設方略,郡賴以全。
事聞,特恩加級。
李世輔 字佐宜,甯化人。
兩中副車,以貢授貴州銅仁令。
追捕苗彜之剽掠者,遷昆陽知州。
釐絕産,剔隐占,免故丁,豁虛糧,裒益課額,以甦民困。
時普婦萬氏倡逆,昆去普僅三百裡。
世輔内嚴守禦,外示威信,彜鹹就撫。
轉南雄同知,擢鎮遠知府,道中為寇所害。
王國佐 清流人,習騎射,崇祯間,巡道朱大典選授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