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四 兵 制

關燈
塘汛,千總一員,共兵九十五名。

     分防望高嶺汛兼轄中沙、沙坪、伍家坊、安遠司等塘汛,把總一員,共兵四十七名。

     分防歸化縣城兼轄華源、蓮花山、夏坊澗、餘子嶺、謝家排、宦磜坑、三角坪等塘汛,把總一員,共兵九十五名。

     随防汀州府城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一員,兵三百七十八名。

     撥防新橋大息嶺、歸仁、七裡等塘汛,共兵五十名。

     右營遊擊一員,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馬步戰守兵共九百五十名。

    饷有定額(内抽出戰兵一名,守兵一名,入長福營左軍,分防各汛)。

     駐防上杭縣城遊擊一員,千總一員,兵二百四十四名(内抽出兵三名,貼防安海汛)。

     撥防回龍、三潭頭、黃泥垅、峰市、藍屋驿、鵝公嶺等塘汛,共兵六十名。

     分防武平縣城兼轄高屋壩、石雞嶺、赤岡等塘汛,把總一員,共兵九十五名。

     分防武平所兼轄中田鋪、犁畬等塘汛,把總一員,共兵七十六名。

     随防汀州府城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一員,兵三百八十五名。

     撥防古城隘嶺、長橋迳、畬心、遊繩渡、三洲等塘汛,共兵九十名。

     〔明〕 關 隘 長汀 古城寨 在縣西古貴六十裡,今置巡檢司。

     白花寨 在縣東南宣河一百二十裡半溪石山下。

    其上平,四圍險塞,可容千餘人,鄉民避患于此。

     龍床寨 九磜隘 桃楊隘 隘嶺隘 路通江西瑞金。

     鎮平寨隘 七嶺半嶺隘 路通江西石城。

     牛姆山下隘 分水凹隘 俱通江西會昌。

     黃峰嶺隘 縣西南一百二十裡,路通武平。

    崇祯間寇犯隘,官軍失利,知府笪繼良、知縣曾巽捐建敵樓、兵房,掘深塹以防奔突。

     龜龍隘 在成下裡,通會昌。

     靖遠隘 在府南一百一十裡,路通上杭。

    天啟間,推官寇從化增築墩鋪,建靖遠庵。

    崇祯間,知府唐世涵、同知黃色中、知縣葉玮重建。

     大息隘 在府東五十裡,山頂有鋪。

    崇祯間,知縣曾巽豎,路通清流、甯化。

     虎忙隘 在縣東南九十裡,路通連城。

     甯化 安遠寨 在下土,今置巡檢司。

     南平寨 在龍上裡,原黃土寨。

     北安寨 在縣北招賢裡,原苦竹寨。

     邱源迳隘 在縣南,路通清流。

     石灰嶺隘 楊梅迳隘 清流境。

     磜頭嶺隘 芒苳迳隘 在縣東坪上村。

    五隘俱撫院金澤添設。

     金錢隔隘 在縣東,路通清流。

     鳳凰山隘 塹頭隘 站嶺隘 在縣西,通江西石城。

     木馬棟隘、竹篙嶺隘 利濟隘 在縣西南,通長汀、連城。

     石溪隘 嚴塘嶺隘 車橋嶺隘 紫雲隘 在縣北,通邵武、建甯。

     黃柏嶺隘 在新村裡。

     狐栖嶺隘 在龍上上裡。

    十三隘俱嘉靖間設。

     北寨 在縣北。

    即屏山三頂上平下險。

     南寨 在縣南。

    山勢險峻,頂平可容千人。

    元平章陳有定壘石為城,與北寨相夾守禦。

     石龍寨 在縣北十裡許。

    山峻頂平,左通甯化。

    宋乾道間縣令黃藻築、元末伍玄寶增修。

     仁和寨 在高地東,永得裡。

     仁安寨 在高地西。

    俱元末鄉人築。

    今址存。

     虎牙山隘 在縣東鐵石洞口。

     金錢隘 在縣北三十裡暖水塘。

     頓旗石隘 在縣北三十裡吳地鋪左。

     歸化 明溪寨 在縣西二裡土坊。

    宋設巡簡土軍守戍。

    今廢。

     中定寨 在柳楊團。

    宋設官兵巡戍。

    今廢。

     平安寨 在縣後山。

    元末,陳有定立栅屯戍。

    今基存。

     萬安砦 在縣西四十裡。

    宋柳楊曾氏婦立五砦以禦賊。

    賊平,賜名萬安。

    址存。

     黃梅寨 在縣東八十裡岩前。

    宋設巡簡土軍屯戌。

    今廢。

     南平寨 在潭飛磜。

     北安寨 在招賢裡。

    二寨俱宋設,官兵守戍。

    今廢。

     夏陽隘 沙溪隘 淳化隘 鐵嶺 四隘俱撫院金澤設。

     五通隘 在縣西二十五裡。

     嶺後隘 在縣南九十裡。

     半隔隘 在縣北五十裡。

     常平隘 在縣北四十裡。

     紫雲隘 在縣東北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