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二 學 校

關燈
鐘正重葺。

    弘治元年,知縣謝珪遷學門于廟門右,修戟門、兩庑。

    四年,知府吳文度、知縣黃富重建兩齋。

    十年,又修殿堂。

    知縣黃汝隆修棂星門。

    正德十五年,提學胡铎、漳南道周期雍、知縣黃用直改創,移聖殿于西,移明倫堂于東,堂之左為号房。

    嘉靖三年,提學邵銳以學左開元寺為大成殿、兩庑、戟門、棂星門,殿後為訓導署。

    五年,知府邵有道、知縣李日芳以舊殿為宋文天祥祠(今廢)。

    三十一年知縣祝一鑒、三十九年知府楊世芳繼葺。

    萬曆三年知府潘民模、通判潘侃、知縣伍士望,三十二年禦史方元彥、知縣邱民貴重修。

    天啟中,知縣蕭奕輔修葺。

    崇祯三年,知縣薛應聘建學前興賢、育才二坊,年久複圮。

    知府唐世涵、同知黃色中、推官唐錫蕃重修。

    國朝順治間知府王康侯,康熙間學道丁蕙、巡道周昌、知府鄢翼明、同知胡以渙、知縣韓世瑨、馮忠先、張文偉,先後重修。

    乾隆間,教谕張雷光建省牲所。

    今中為至聖殿,東西為兩庑,前為戟門,為泮池,上跨石橋,又前為棂星門。

    明倫堂在殿之左,堂前為大門,門左為土地祠,祠左折入為教谕廨。

    崇聖祠在廟左。

    名宦、鄉賢、忠孝祠及尊經閣、敬一亭、省牲所,均在明倫堂後;訓導廨在殿右。

     射圃 在明倫堂後。

    國朝乾隆間教谕張雷光建。

     學田 在青岩裡。

     學地 北至橫崗嶺,南臨街,西距大街,東距東山庵。

     學塘 在舊射圃後。

     學倉 在明倫堂後。

    久廢。

     正音書院 在福壽坊東。

    雍正七年奉文設立。

     東山書院 在龍首山,山椒有亭,署為狀元峰。

     新羅書院 在霹靂岩,今廢。

     鄞江書院 在登俊坊,明崇祯七年,知縣曾巽建。

     紫陽書院 在福壽坊東。

    乾隆十四年,知府曾曰瑛捐俸,延師以教子弟之貧者。

     社學 一在福壽坊,一在攀桂坊,一在歸陽裡,一在古貴裡,一在青岩裡,一在宣河裡金雞寺,一在平原裡東山寺,一在平原裡龍山寺,一在青泰裡,一在宣成裡三洲,一在宣成裡畬心,一在四保裡,一在成下裡,一在成上裡,俱國朝雍正二年新設。

     甯 化 縣 儒學 在縣治後。

    宋建炎二年,縣令施禔創于縣東正街。

    淳熙十年,縣令趙伯虎遷于翠華山下(即今光嚴寺)。

    元毀。

    明洪武間知縣張思誠、正統間縣丞陳淩相繼創建。

    正德十五年,教谕王雍、訓導譚誴、周镛,請遷今所。

    十六年,周圍砌築土牆,建兩庑、戟門、左右廂房、棂星門。

    嘉靖間,提學邵銳、推官秦僎、知縣馬淑,加築造大成殿,建明倫堂,更戟門、棂星門,堂前左右建兩齋,後為馔堂,左右建号房、土地祠、書器庫、泮池,東西辟禮門、義路二門,号房各立一總門。

    教官廨、學門、宰牲房俱備。

    知縣莫大德又建啟聖祠、敬一亭。

    隆慶四年,推官吳之儒、知縣杜桐重修。

    萬曆七年,守道鄭汝璧、巡道彭應時,遷複翠華舊址,推官金俸捐赀佐工。

    四十三年,知府沈應奎,署縣熊茂松重建聖殿,署教谕張濤重建尊經閣。

    四十七年,署縣萬邦憲改啟聖祠于翰墨林,改明倫堂于教谕廨。

    天啟六年,教谕劉養學、訓導丁培,又将啟聖祠、明倫堂互相更易。

    國朝順治十八年知縣何鳳岐、康熙二十一年知縣祝文郁、教谕謝汝霖、雍正五年教谕劉夢魁、訓導魏玉樞重修。

    今中為至聖殿,東西為兩庑,前為戟門,為泮池,為棂星門,殿左為土地祠,右為崇聖祠,戟門左右為鄉賢、名宦二祠,殿後為明倫堂,旁為兩齋,左為儀門,右入為教谕、訓導廨,堂後為尊經閣、文昌閣。

     射圃 在山川壇左。

    明崇祯十年知縣範澄清重建。

     學田 明嘉靖間,知縣潘時宜給寺田二頃一十五畝四分。

    隆慶間,通判毛子翼給寺田二十五畝五分。

    國朝康熙間,總督姚啟聖捐俸五十兩置田;知縣吳晟以黃冬生叛産一十石六鬥歸學,後此産售邑人張國昌,國昌仍捐歸學;邑人伍明偉捐田租二石四鬥,羅登峻捐田租二石五鬥,知縣朱瑞圖捐三石三鬥。

     學倉 在預備倉内,今廢。

     學塘 原二口,今塞,改為啟聖祠。

     學店 二植。

    在縣治前。

     正音書院 在縣南關外。

    雍正七年,奉文設立。

     雲龍書院 即縣丞舊署。

    乾隆八年,監生賈文兆捐七百金建造,知縣陸廣霖有記。

     書院 在舊射圃。

    明嘉靖二十九年,知縣潘時宜建。

    國朝康熙九年,知縣保鳳岐重建。

     社學 一在太平巷,一在東門外,一在塔下街,一在西門祐聖堂,一在安遠司前,一在石牛驿旁。

    國朝雍正二年,新設龍下裡、興賢裡二所。

     義塾 在滑石鋪,有田。

     歸 化 縣 儒學 在縣東二十裡龍湖,先儒楊時宅故址。

    先是,明成化七年,巡道周谟、知縣郭潤建學于城西明溪驿前。

    十七年,教谕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