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戶 役
關燈
小
中
大
驿傳道紙劄銀五兩(八縣各銀六錢二分五厘)。
督屯道紙劄銀五兩八錢八分(八縣各派七錢三分五厘)。
分巡道心紅修衙等銀三百二十三兩二錢二分(長四十五兩三錢五分,甯五十四兩零五厘,清三十三兩七錢零五厘,歸四十兩零二厘,連、武各二十六兩零三分,上七十八兩七錢三分,永一十九兩三錢六分八厘)。
首領官紙劄銀二十六兩六錢七分(八縣各三兩三錢三分五厘)。
上司巡曆往來司道心紅下程等銀一百九十二兩八錢九分二厘(長五十兩,甯、武各八兩,清、歸、上各三十兩,連一十六兩八錢九分二厘,永二十兩)。
上司往贛雇募河船銀四十九兩九錢九分三厘(長一十兩四錢一分,甯一十二兩五錢,清、歸各六兩二錢五分,連、上、武各四兩一錢六分七厘,永二兩零八分二厘)。
上司取辦卷廂銀一十兩(長汀)。
本府進表绫袱紙張、盤纏等銀四十兩一錢七分八厘(長八兩三錢六分七厘,甯一十兩零四分,清五兩零四分,歸五兩零二分,連、上、武各三兩三錢四分六厘,永一兩六錢七分三厘)。
造報朝觐須知等冊绫袱、紙張等銀六十九兩九錢九分九厘(長一十四兩五錢八分四厘,甯一十七兩五錢,清、歸各八兩七錢五分,連五兩八錢三分四厘,上、武各五兩八錢三分三厘,永二兩九錢一分五厘)。
升遷應朝回任祭江、祭門等銀三兩二錢零一厘(長六錢六分七厘,甯八錢,清、歸各四錢,連、上、武各二錢六分七厘,永一錢三分三厘)。
新官到任祭品、公宴等銀九兩一錢七分三厘(長二兩一錢三分六厘,甯二兩四錢八分三厘,清、歸各一兩二錢四分二厘,連、上、武各八錢二分八厘,永四錢一分四厘)。
本府佐貳查盤紙劄銀二十兩(八縣各二兩五錢)。
季考府學生員試卷等銀六十四兩七錢五分(長一十一兩六錢二分五厘,甯一十八兩七錢五分,清、歸各九兩三錢七分五厘,連、武各六兩二錢五分,永三兩一錢二分五厘)。
歲貢往京、陪貢往省并兩院助給盤纏等銀一百一十七兩三錢七分三厘(長一十五兩九錢三分七厘,甯一十九兩一錢二分五厘,清九兩五錢六分二厘,歸一十二兩五錢六分二厘,連四十四兩六錢二分五厘,上三兩正,武九兩三錢七分五厘,永三兩一錢八分七厘)。
本府佐貳交際等銀二十八兩五錢(長七兩五錢,甯九兩,歸四兩五錢,連、武各三兩,永一兩五錢)。
使客下程等銀一百四十三兩零八分(長三十二兩零六分,甯三十八兩四錢六分,清二十一兩六錢三分,歸一十九兩二錢四分,連一十二兩四錢四分,上一十二兩八錢三分,武一十一兩四錢二分,永六兩四錢二分)。
燈籠夫油燭銀一十六兩九錢一分八厘(長三兩三錢八分,甯四兩零九厘,清、歸各二兩四錢零五厘,連、上、武各一兩三錢三分三厘,永七錢二分)。
佐領紙劄銀三十五兩七錢五分(長四兩二錢五分,甯七兩五錢零四厘,清九兩七錢五分,歸三兩七錢五分一厘,連三兩七錢五分,武二兩五錢,永四兩二錢四分四厘)。
本府佐領司獄府學修衙等銀一百一十七兩二錢二分四厘(長七兩一錢五分三厘,又備用修衙一十一兩二錢五分,甯八兩五錢七分八厘,又修預備倉二十二兩五錢,清一十一兩二錢五分,歸四兩二錢九分二厘,又備用修衙一十一兩二錢五分,連二兩八錢零二厘,又備用修衙七兩四錢九分一厘,上二兩八錢六分四厘,又備用修衙銀七兩五錢,永公座帏褥執事棘茨等項九兩九錢三分三厘)。
執事銀二十二兩五錢五分八厘(長六兩二錢四分二厘,甯七兩五錢,歸三兩七錢五分,連二兩五錢六分一厘,上二兩五錢零五厘)。
家火銀六十兩零九分二厘(長九兩一錢二分,甯九兩七錢四分九厘,清帏褥執事等項一十八兩五錢五分七厘,歸四兩八錢七分五厘,連三兩二錢八分九厘,上三兩二錢五分,武并祭祀鄉飲家火一十一兩二錢)。
帏褥銀二十五兩三錢一分七厘(長六兩三錢四分一厘,甯七兩六錢一分,歸三兩八錢零七厘,連二兩四錢七分九厘,上二兩五錢四分一厘,武二兩五錢三分九厘)。
棘茨銀一十二兩零三分六厘(長三兩零五分八厘,甯三兩六錢七分,歸一兩八錢三分五厘,連一兩二錢四分一厘,上一兩零六分六厘,武一兩二錢二分一厘)。
本府公費銀一百二十兩(長、甯、歸、□四縣各四十兩)。
解囚差役盤纏并囚櫃銀二十七兩四錢八分四厘(長三兩一錢二分五厘,甯三兩七錢五分,清一十一兩四錢七分五厘,歸一兩八錢七分五厘,連四兩三錢二分四厘,上、武各一兩二錢五分,永六錢二分五厘)。
龍山學舍門役錢七兩二錢(八縣各銀九錢)。
恤刑衙門紙劄等銀四十九兩八錢九分七厘(甯八兩,歸一十二兩,連一十三兩四錢五分七厘,武一十四兩五錢五分五厘,永一兩八錢八分五厘)。
倉夫銀六兩(甯化)。
上司經臨印刷志書集錄學田書冊銀二兩(甯化)。
屬縣造報朝觐須知憲綱等冊绫袱紙張銀二百三十兩三錢三分三厘(長五十兩,甯三十五兩三錢三分三厘,清、上各三十兩,歸二十五兩,連、永各銀二十兩)。
升遷應朝回任祭江、祭門等銀三兩五錢二分(八縣各銀四錢四分)。
新官到任祭品、公宴等銀二十四兩七錢九分六厘(長、甯、連、上各三兩六錢三分三厘),清、歸各三兩六錢三分二厘,武、永各一兩五錢)。
習儀拜賀香燭、茶果等銀五兩八錢四分一厘(長一兩六錢四分一厘,其七縣各六錢)。
春秋祭祀文廟、山川社稷、郡邑厲等壇祠銀一千九十九兩二錢(長一百九十兩,甯一百二十兩九錢,清一百二十八兩一錢,歸一百二十七兩四錢,連一百三十二兩六錢,上一百五十一兩,武一百二十六兩三錢,永一百二十二兩九錢)。
鄉飲二次并修置家火等銀二百六十一兩七錢(長六十一兩零六分,甯二十八兩,清并春中芒神等項四十三兩七錢一分,歸、連各二十八兩,上三十五兩,武一十五兩,永二十三兩)。
鞭春春牛、芒神、春花、彩杖、春宴酒銀二十九兩四錢六分(長一十二兩四錢六分,甯、歸、連、上各三兩,武、永各二兩六錢)。
桃符門神、花燈銀一十八兩二錢(長六兩,甯、歸、連各二兩,上三兩,武、永各一兩六錢)。
季考縣學生員試卷等銀一百五十六兩一錢二分(長三十五兩四錢四分,甯一十六兩七錢,清一十七兩七錢,歸一十六兩三錢六分,連一十六兩三錢六分,上二十兩二錢,武一十五兩二錢,永一十六兩三錢六分)。
歲貢往京、陪貢往省盤纏等銀三百三十八兩五錢四分三厘(長、甯、清各三十八兩二錢五分,歸、上、武各三十五兩二錢五分。
連生員并遺才盤纏一十九兩一錢一分一厘,又三年一次加編學道歲考等三十兩零七分一厘,生員科舉盤纏銀三兩,二年一次加編貢生盤纏銀一十七兩五錢。
永并生員盤纏五十一兩三錢六分一厘)。
府縣學朔望行香紙燭等銀一十一兩四錢(長三兩,其七縣各銀一兩二錢)。
縣正佐領儒學修衙銀九十八兩六錢六分五厘(長、甯各一十五兩,清、歸、連各一十二兩三錢三分三厘,上一十五兩,武、永各八兩三錢三分三厘)。
年例執事銀六十五兩九錢七分(長、上各一十一兩四錢,甯三兩六錢七分,清、歸、連各八兩九錢,武、永各六兩四錢)。
家火銀一百零三兩三錢三分四厘(長、甯、上各一十五兩,清二十三兩一錢五分,歸一十一兩六錢六分,連一十二兩八錢五分,武九兩,永并訓導銀一十一兩六錢六分七厘)。
公座帏褥銀八十六兩二錢九分四厘(長、上各十四兩六錢,甯四兩八錢六分七厘,清一十一兩三錢五分,歸一十三兩三錢七分七厘,武、永各八兩一錢)。
庫用公費銀四百一十兩(長六十兩,其七縣各五十兩)。
往來使客下程并吊祭等銀二百六十兩(長五十兩,甯、武各二十兩,清、上各四十兩,歸、連、永各三十兩)。
慶賀花币等銀七十兩(長四十兩,歸一十兩,上二十兩)。
祈晴、禱雨、謝神豬羊銀二十兩(長、歸各四兩,甯、清、連、上、武、永各二兩)。
佐領紙劄銀四十兩六銀一分五厘(長、甯、上各九兩,歸四兩六錢一分五厘,連六兩,永三兩)。
存恤孤老夏冬衣布價銀一百四十八兩(長四十九兩,甯一十八兩,清一十六兩,歸一十四兩,連、武、永各一十兩,上二十一兩)。
院司道府館衙門修理及雜物等銀一百七十五兩(長八十兩,甯、武、永各一十兩,清一十五兩,歸三十兩,上二十兩)。
查盤官心紅下程等銀二十七兩八錢零五厘(長五兩六錢一分五厘,其七縣各三兩一錢七分)。
雇募門皂迎送上司等銀八百四十五兩六錢五分(長一百七十六兩八錢,甯一百六十兩八錢五分,清二百零二兩,歸一百八十六兩,連一十兩,上五十兩,武二十兩,永四十兩)。
雇募燈籠夫油燭等銀一十兩(長六兩,上四兩)。
會昌參将備辦雜物銀五十八兩二錢八分(長、上、武、永各五兩,甯、清、歸、連各九兩五錢七分)。
赴省領曆日盤纏銀二兩五錢(長汀)。
院道審錄囚犯應辦午飯銀一兩二錢(長汀)。
管解南、北兩京軍、黃二冊盤纏銀四十三兩五錢六分((長五兩八錢六分,甯八兩一錢八分,清八兩一錢,歸三兩八錢五分,連四兩九錢二分,上三兩七錢五分,武三兩六錢,永五兩三錢)。
進士花币等銀七十八兩六錢一分五厘(長一兩一錢一分一厘,甯一兩三錢三分三厘,清四十五兩六錢四分六厘,歸二十八兩九錢七分九厘,連、武各四錢四分,上四錢四分四厘,永二錢二分二厘)。
新科舉人花币等銀二十八兩(長八兩,甯一十二兩,上、武各四兩)。
舊科舉人盤纏銀九十一兩五錢(長、甯各二十兩三錢三分三厘,上三十兩五錢,武、永各一十兩一錢六分七厘)。
科舉府、縣學生員盤纏銀七十六兩二錢二分九厘(長二十兩七錢四分四厘,甯二十二兩六錢二分五厘,上二十二兩七錢六分四厘,武一十兩零九分六厘)。
武舉盤纏銀二十二兩六錢六分五厘(長四兩六錢六分七厘,連五兩,上七兩三錢三分三厘,武二兩八錢三分四厘,永二兩八錢三分一厘)。
預備司道公費銀五兩(清流)。
綱剩充饷銀九十六兩八錢八分四厘(歸化)。
應朝槓夫盤纏銀一十二兩六錢六分六厘(永定)。
徭: 布政司祗候銀七十八兩(長、甯各一十三兩,歸、連各二十六兩)。
公費銀一十六兩(甯、武各八兩)。
廣積庫庫夫銀一百七十四兩六錢八分七厘(甯、清、歸各五十八兩二錢二分九厘)。
護表夫銀五十兩(甯化)。
弓兵銀四十六兩六錢(清、歸、連、上各一十一兩七錢正)。
皂隸銀二十二兩四錢(上杭)。
解戶銀一百六十四兩(長、甯各三十六兩,清、歸、上各三十兩,武二兩)。
清軍道書手銀四十兩(長、甯、清各八兩,歸一十六兩)。
皂隸銀一十九兩五錢(清一十一兩七錢,連七兩八錢)。
糧饷道弓兵銀二十三兩四錢(長、甯各一十一兩七錢)。
分守道門子銀一十五兩六錢(長、甯、清、歸各三兩九錢)
督屯道紙劄銀五兩八錢八分(八縣各派七錢三分五厘)。
分巡道心紅修衙等銀三百二十三兩二錢二分(長四十五兩三錢五分,甯五十四兩零五厘,清三十三兩七錢零五厘,歸四十兩零二厘,連、武各二十六兩零三分,上七十八兩七錢三分,永一十九兩三錢六分八厘)。
首領官紙劄銀二十六兩六錢七分(八縣各三兩三錢三分五厘)。
上司巡曆往來司道心紅下程等銀一百九十二兩八錢九分二厘(長五十兩,甯、武各八兩,清、歸、上各三十兩,連一十六兩八錢九分二厘,永二十兩)。
上司往贛雇募河船銀四十九兩九錢九分三厘(長一十兩四錢一分,甯一十二兩五錢,清、歸各六兩二錢五分,連、上、武各四兩一錢六分七厘,永二兩零八分二厘)。
上司取辦卷廂銀一十兩(長汀)。
本府進表绫袱紙張、盤纏等銀四十兩一錢七分八厘(長八兩三錢六分七厘,甯一十兩零四分,清五兩零四分,歸五兩零二分,連、上、武各三兩三錢四分六厘,永一兩六錢七分三厘)。
造報朝觐須知等冊绫袱、紙張等銀六十九兩九錢九分九厘(長一十四兩五錢八分四厘,甯一十七兩五錢,清、歸各八兩七錢五分,連五兩八錢三分四厘,上、武各五兩八錢三分三厘,永二兩九錢一分五厘)。
升遷應朝回任祭江、祭門等銀三兩二錢零一厘(長六錢六分七厘,甯八錢,清、歸各四錢,連、上、武各二錢六分七厘,永一錢三分三厘)。
新官到任祭品、公宴等銀九兩一錢七分三厘(長二兩一錢三分六厘,甯二兩四錢八分三厘,清、歸各一兩二錢四分二厘,連、上、武各八錢二分八厘,永四錢一分四厘)。
本府佐貳查盤紙劄銀二十兩(八縣各二兩五錢)。
季考府學生員試卷等銀六十四兩七錢五分(長一十一兩六錢二分五厘,甯一十八兩七錢五分,清、歸各九兩三錢七分五厘,連、武各六兩二錢五分,永三兩一錢二分五厘)。
歲貢往京、陪貢往省并兩院助給盤纏等銀一百一十七兩三錢七分三厘(長一十五兩九錢三分七厘,甯一十九兩一錢二分五厘,清九兩五錢六分二厘,歸一十二兩五錢六分二厘,連四十四兩六錢二分五厘,上三兩正,武九兩三錢七分五厘,永三兩一錢八分七厘)。
本府佐貳交際等銀二十八兩五錢(長七兩五錢,甯九兩,歸四兩五錢,連、武各三兩,永一兩五錢)。
使客下程等銀一百四十三兩零八分(長三十二兩零六分,甯三十八兩四錢六分,清二十一兩六錢三分,歸一十九兩二錢四分,連一十二兩四錢四分,上一十二兩八錢三分,武一十一兩四錢二分,永六兩四錢二分)。
燈籠夫油燭銀一十六兩九錢一分八厘(長三兩三錢八分,甯四兩零九厘,清、歸各二兩四錢零五厘,連、上、武各一兩三錢三分三厘,永七錢二分)。
佐領紙劄銀三十五兩七錢五分(長四兩二錢五分,甯七兩五錢零四厘,清九兩七錢五分,歸三兩七錢五分一厘,連三兩七錢五分,武二兩五錢,永四兩二錢四分四厘)。
本府佐領司獄府學修衙等銀一百一十七兩二錢二分四厘(長七兩一錢五分三厘,又備用修衙一十一兩二錢五分,甯八兩五錢七分八厘,又修預備倉二十二兩五錢,清一十一兩二錢五分,歸四兩二錢九分二厘,又備用修衙一十一兩二錢五分,連二兩八錢零二厘,又備用修衙七兩四錢九分一厘,上二兩八錢六分四厘,又備用修衙銀七兩五錢,永公座帏褥執事棘茨等項九兩九錢三分三厘)。
執事銀二十二兩五錢五分八厘(長六兩二錢四分二厘,甯七兩五錢,歸三兩七錢五分,連二兩五錢六分一厘,上二兩五錢零五厘)。
家火銀六十兩零九分二厘(長九兩一錢二分,甯九兩七錢四分九厘,清帏褥執事等項一十八兩五錢五分七厘,歸四兩八錢七分五厘,連三兩二錢八分九厘,上三兩二錢五分,武并祭祀鄉飲家火一十一兩二錢)。
帏褥銀二十五兩三錢一分七厘(長六兩三錢四分一厘,甯七兩六錢一分,歸三兩八錢零七厘,連二兩四錢七分九厘,上二兩五錢四分一厘,武二兩五錢三分九厘)。
棘茨銀一十二兩零三分六厘(長三兩零五分八厘,甯三兩六錢七分,歸一兩八錢三分五厘,連一兩二錢四分一厘,上一兩零六分六厘,武一兩二錢二分一厘)。
本府公費銀一百二十兩(長、甯、歸、□四縣各四十兩)。
解囚差役盤纏并囚櫃銀二十七兩四錢八分四厘(長三兩一錢二分五厘,甯三兩七錢五分,清一十一兩四錢七分五厘,歸一兩八錢七分五厘,連四兩三錢二分四厘,上、武各一兩二錢五分,永六錢二分五厘)。
龍山學舍門役錢七兩二錢(八縣各銀九錢)。
恤刑衙門紙劄等銀四十九兩八錢九分七厘(甯八兩,歸一十二兩,連一十三兩四錢五分七厘,武一十四兩五錢五分五厘,永一兩八錢八分五厘)。
倉夫銀六兩(甯化)。
上司經臨印刷志書集錄學田書冊銀二兩(甯化)。
屬縣造報朝觐須知憲綱等冊绫袱紙張銀二百三十兩三錢三分三厘(長五十兩,甯三十五兩三錢三分三厘,清、上各三十兩,歸二十五兩,連、永各銀二十兩)。
升遷應朝回任祭江、祭門等銀三兩五錢二分(八縣各銀四錢四分)。
新官到任祭品、公宴等銀二十四兩七錢九分六厘(長、甯、連、上各三兩六錢三分三厘),清、歸各三兩六錢三分二厘,武、永各一兩五錢)。
習儀拜賀香燭、茶果等銀五兩八錢四分一厘(長一兩六錢四分一厘,其七縣各六錢)。
春秋祭祀文廟、山川社稷、郡邑厲等壇祠銀一千九十九兩二錢(長一百九十兩,甯一百二十兩九錢,清一百二十八兩一錢,歸一百二十七兩四錢,連一百三十二兩六錢,上一百五十一兩,武一百二十六兩三錢,永一百二十二兩九錢)。
鄉飲二次并修置家火等銀二百六十一兩七錢(長六十一兩零六分,甯二十八兩,清并春中芒神等項四十三兩七錢一分,歸、連各二十八兩,上三十五兩,武一十五兩,永二十三兩)。
鞭春春牛、芒神、春花、彩杖、春宴酒銀二十九兩四錢六分(長一十二兩四錢六分,甯、歸、連、上各三兩,武、永各二兩六錢)。
桃符門神、花燈銀一十八兩二錢(長六兩,甯、歸、連各二兩,上三兩,武、永各一兩六錢)。
季考縣學生員試卷等銀一百五十六兩一錢二分(長三十五兩四錢四分,甯一十六兩七錢,清一十七兩七錢,歸一十六兩三錢六分,連一十六兩三錢六分,上二十兩二錢,武一十五兩二錢,永一十六兩三錢六分)。
歲貢往京、陪貢往省盤纏等銀三百三十八兩五錢四分三厘(長、甯、清各三十八兩二錢五分,歸、上、武各三十五兩二錢五分。
連生員并遺才盤纏一十九兩一錢一分一厘,又三年一次加編學道歲考等三十兩零七分一厘,生員科舉盤纏銀三兩,二年一次加編貢生盤纏銀一十七兩五錢。
永并生員盤纏五十一兩三錢六分一厘)。
府縣學朔望行香紙燭等銀一十一兩四錢(長三兩,其七縣各銀一兩二錢)。
縣正佐領儒學修衙銀九十八兩六錢六分五厘(長、甯各一十五兩,清、歸、連各一十二兩三錢三分三厘,上一十五兩,武、永各八兩三錢三分三厘)。
年例執事銀六十五兩九錢七分(長、上各一十一兩四錢,甯三兩六錢七分,清、歸、連各八兩九錢,武、永各六兩四錢)。
家火銀一百零三兩三錢三分四厘(長、甯、上各一十五兩,清二十三兩一錢五分,歸一十一兩六錢六分,連一十二兩八錢五分,武九兩,永并訓導銀一十一兩六錢六分七厘)。
公座帏褥銀八十六兩二錢九分四厘(長、上各十四兩六錢,甯四兩八錢六分七厘,清一十一兩三錢五分,歸一十三兩三錢七分七厘,武、永各八兩一錢)。
庫用公費銀四百一十兩(長六十兩,其七縣各五十兩)。
往來使客下程并吊祭等銀二百六十兩(長五十兩,甯、武各二十兩,清、上各四十兩,歸、連、永各三十兩)。
慶賀花币等銀七十兩(長四十兩,歸一十兩,上二十兩)。
祈晴、禱雨、謝神豬羊銀二十兩(長、歸各四兩,甯、清、連、上、武、永各二兩)。
佐領紙劄銀四十兩六銀一分五厘(長、甯、上各九兩,歸四兩六錢一分五厘,連六兩,永三兩)。
存恤孤老夏冬衣布價銀一百四十八兩(長四十九兩,甯一十八兩,清一十六兩,歸一十四兩,連、武、永各一十兩,上二十一兩)。
院司道府館衙門修理及雜物等銀一百七十五兩(長八十兩,甯、武、永各一十兩,清一十五兩,歸三十兩,上二十兩)。
查盤官心紅下程等銀二十七兩八錢零五厘(長五兩六錢一分五厘,其七縣各三兩一錢七分)。
雇募門皂迎送上司等銀八百四十五兩六錢五分(長一百七十六兩八錢,甯一百六十兩八錢五分,清二百零二兩,歸一百八十六兩,連一十兩,上五十兩,武二十兩,永四十兩)。
雇募燈籠夫油燭等銀一十兩(長六兩,上四兩)。
會昌參将備辦雜物銀五十八兩二錢八分(長、上、武、永各五兩,甯、清、歸、連各九兩五錢七分)。
赴省領曆日盤纏銀二兩五錢(長汀)。
院道審錄囚犯應辦午飯銀一兩二錢(長汀)。
管解南、北兩京軍、黃二冊盤纏銀四十三兩五錢六分((長五兩八錢六分,甯八兩一錢八分,清八兩一錢,歸三兩八錢五分,連四兩九錢二分,上三兩七錢五分,武三兩六錢,永五兩三錢)。
進士花币等銀七十八兩六錢一分五厘(長一兩一錢一分一厘,甯一兩三錢三分三厘,清四十五兩六錢四分六厘,歸二十八兩九錢七分九厘,連、武各四錢四分,上四錢四分四厘,永二錢二分二厘)。
新科舉人花币等銀二十八兩(長八兩,甯一十二兩,上、武各四兩)。
舊科舉人盤纏銀九十一兩五錢(長、甯各二十兩三錢三分三厘,上三十兩五錢,武、永各一十兩一錢六分七厘)。
科舉府、縣學生員盤纏銀七十六兩二錢二分九厘(長二十兩七錢四分四厘,甯二十二兩六錢二分五厘,上二十二兩七錢六分四厘,武一十兩零九分六厘)。
武舉盤纏銀二十二兩六錢六分五厘(長四兩六錢六分七厘,連五兩,上七兩三錢三分三厘,武二兩八錢三分四厘,永二兩八錢三分一厘)。
預備司道公費銀五兩(清流)。
綱剩充饷銀九十六兩八錢八分四厘(歸化)。
應朝槓夫盤纏銀一十二兩六錢六分六厘(永定)。
徭: 布政司祗候銀七十八兩(長、甯各一十三兩,歸、連各二十六兩)。
公費銀一十六兩(甯、武各八兩)。
廣積庫庫夫銀一百七十四兩六錢八分七厘(甯、清、歸各五十八兩二錢二分九厘)。
護表夫銀五十兩(甯化)。
弓兵銀四十六兩六錢(清、歸、連、上各一十一兩七錢正)。
皂隸銀二十二兩四錢(上杭)。
解戶銀一百六十四兩(長、甯各三十六兩,清、歸、上各三十兩,武二兩)。
清軍道書手銀四十兩(長、甯、清各八兩,歸一十六兩)。
皂隸銀一十九兩五錢(清一十一兩七錢,連七兩八錢)。
糧饷道弓兵銀二十三兩四錢(長、甯各一十一兩七錢)。
分守道門子銀一十五兩六錢(長、甯、清、歸各三兩九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