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疆 域

關燈
百六十裡,以柯坊魏張坑四十五裡為界;東南至甯洋縣二百四十裡,以廖天山老隘一百三十裡為界;西南至上杭縣一百八十裡,以矶頭一百裡為界;東北至清流縣一百三十五裡,以上琴坪三十五裡為界;西北至長汀縣一百七十裡,以四保六十裡為界。

    東西廣一百二十裡,南北袤一百三十五裡。

     上杭縣 東至龍岩州一百五十裡,以大池一百裡為界;西至武平縣八十五裡,以石田二十五裡為界;南至廣東大埔縣一百五十裡,以石上一百三十裡界亭為界;北至長汀縣二百四十裡,以張屋鋪一百裡石碑為界;東南至龍岩州二百四十裡,以綠嶺一百九十裡為界;西南至廣東嘉應州三百一裡,以狗悶嶺一百九十裡為界;東北至連城縣一百八十裡,以矶頭八十裡為界;西北至武平縣一百九十裡,以檀嶺八十裡為界。

    東西廣一百二十五裡,南北袤二百三十裡。

     武平縣 東至上杭縣八十五裡,以石田二十五裡為界;西至江西安遠縣二百四十裡,以大中山一百四十五裡為界;南至廣東嘉應州二百二十五裡,以南岩九十裡為界;北至長汀縣二百六十裡,以黃公嶺一百五十裡為界;東南至廣東海陽縣四百裡,以盧嶺一百五十裡為界;西南至嘉應州二百二十五裡,以于口一百裡為界;東北至上杭縣一百九十裡,以檀嶺一百一十裡為界;西北至江西會昌縣一百八十裡,以南瀼口北嶺為界。

    東西廣一百七十裡,南北袤二百四十裡。

     永定縣 東至漳州府南靖縣四百一十裡,以隘頭二百裡為界;西至上杭縣一百五十裡,以三壩七十裡為界;南至廣東饒平縣二百一十裡,以牛市亭一百裡為界(邑志作至大埔縣焦葉坪界四十裡);北至龍岩州二百二十裡,以水槽隘一百二十裡為界;東南至平和縣二百二十裡,以清漳一百二十裡為界;西南至嘉應州一百五十裡,以河背五十裡為界;東北至南靖縣三百二十裡,以博平嶺一百二十裡為界;西北至上杭縣一百三十裡,以鹹水湖八十裡為界。

    東西廣二百七十裡,南北袤二百二十裡。

     水路(附) 長汀縣 三百裡至上杭縣。

    灘勢湍急。

     甯化縣 六十裡至清流。

    中有七孤龍,逶迤七曲,舟師憚之。

     清流縣 八十裡至九龍。

    上六龍屬清流,下三龍屬永安。

    灘勢甚險。

     歸化縣 四十裡至沙溪。

    始通小舟,自沙溪至黃沙口三十裡會永安大河。

     連城縣 自姑田秋家岚五十裡至小桃,一百二十裡至永安。

     上杭縣 十裡至大孤頭。

    以下灘勢愈峻,舟師必易舟以行。

     武平縣 一百裡至羊角,下會昌,抵江西。

     永定縣 八十裡至錦豐窯,與上杭溪合,達潮州。

     形勝(附) 汀州府 崇山複嶺(本志),南通交、廣,北達淮右(宋?鄭強《移創州學記》)。

    瓯、閩、粵壤(宋?張文潛《修學記》),在山谷鬥絕之地(《文獻通考》)。

    西鄰贛、吉,南接潮、梅(《鄞江志》)。

    山重水迅(圖志)。

    “一川遠彙三溪水,千嶂深圍四面城”(宋陳軒詩)。

     長汀縣(附郭)。

     甯化縣 翠華、鳳凰在其北,五台、筆架在其東,城門嶂南峙如屏,牛頭山西立若扆。

     清流縣 諸山合作屏風立,一水環成幾字流。

     歸化縣 臨汀孔道,閩、廣通衢,仁壽西矗,獅岩東峙。

     連城縣 複疊萬山之中,舟車四塞之地。

     上杭縣 襟三折之清漪,幾七峰之蒼翠。

     武平縣 靈洞諸峰,吐奇獻秀,化龍諸水,環抱合流。

     永定縣 龍岡後峙,榜山前列,二水交流,一湖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