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纂淮關統志·序

關燈
秋,榷使屆期,荷蒙睿眷,特簡是任。

    餘小臣,身殿計曹空,曆年所碌碌,無所裨益,方日以素餐自懼。

    顧此繁劇,其何能勝任而無愧乎?而乃湛恩汪濊,又不得畏難以诿謝,慚惶跼蹐,每切前車之恐。

    然竊謂竭盡心力,雖津梁疲敝,或不終至于颠踬也。

    自下車以來,閱曆備細,始知凋敝之故,由來已久,非一時淺見所得治者。

     蓋關市之設,非可以束縛馳驟也。

    上之人必慈祥寬厚,通羁旅,厘頑讒,聲稱遐迩,則人物歸之,繦至而輻辏。

    其或诋嚴網密,捐棄舊章,則上下相遁,胥吏舞文。

    為商賈者,惟恐遁迹之不遠,亦何财币之得入乎?況淮自三關歸并以後,賦額既重。

    而漕渠一線,春則運舟相阻,秋則漲水為患。

    加以西設鳳關,東開海禁,向之鼓棹而來者,皆紛出他途于不可問。

    今即加以寬恤,與以便安,猶或徘徊而顧慮,其可深文酷烈,峻剝苛求,使民之聞之皆裹足而不前乎?比年來,額賦匮乏,良有以也。

     餘洗心剔慮,仰承皇上恤商愛民之至意。

    數月間,方略教導,禁奸止邪,不啻舌敝耳聾,而川途蕭瑟依舊,梯航未集,吏胥之舞弊未盡熄,商賈之悅服未盡遍。

    意者制欲随時,今于因革之宜有未盡合欤!爰不揣鄙拙,自公之暇,準今酌古,筆為成書。

    雖樸率無文,贻譏大雅,而其中賦法之源流,(譏)[稽]征之利弊。

    後之莅至者,展卷豁然,自不為胥(隸)[吏]所蒙,尤冀加以鴻裁,力行善政于久遠,将見熙熙攘攘畢出于途,而朝廷有豐裕之慶,道路有歌頌之聲。

    使隆盛之規,自今複觀焉。

    此餘之志也夫。

     《淮關統志》序 長白伊齡阿 政令之成,凡所以為國家計者,必謹守定規,仰副主德。

    我朝深仁厚澤,浃洽群生,設關津以惠商旅。

    其于條例模範,無不钜細畢陳。

    而阜财解愠之休,又存乎司榷者之寬嚴互濟。

     阿奉簡命督理關務,早夜圖維,思期報稱。

    複念先大夫舊莅章程,至今相隔數任,未免有久而變遷,應行酌定,以複舊制之處。

    苟能盡職,即所以慰先大夫于九原也。

    凡屬因循流弊,留心體察,裕國恤商,冀全兩美。

     粵考《周禮》,凡貨之不出于關者,舉其貨,罰其人。

    司關之職,煌煌有典矣。

    舊有《關志》,曆經數手,非不詳且盡也。

    但日久漫患,而其規則之随時變易者,未盡條備。

    夫令不出于劃一,則舞弊易生;事不極其詳悉,則規為不久。

    爰訪延儒宿,詳考舊典,增益新規,定為一十四卷。

    分門别類,首列《圖考》,如畫沙聚米,一覽而見也;次《建置》,如梓材堂構,悉數而知也;次《川原》,相地勢也;次《鄉鎮》,度途軌也;次《關口》,扼要所也;次《令甲》及《則例》,典要所存也;曆任榷使,次記之;《公署》,又次記之,重其任,壯其觀也;再次之以《經費》,量入為出也;又次之以《文告》,俾法制昭晰也;次及《古迹》,因勝地也;次及《人物》者,所謂地靈人傑也;終之以《藝文》,有典有則,風雅赓續,而榷政大備矣。

    夫郡邑之有志,所以表勸懲;關榷之有志,所以昭法守。

    其體則殊,而其用則一。

    上下千有餘年,舉凡有利于商而無虧國課者一覽焉,而是則是效,則法守之所在,即勸懲之所在也。

     昔先大夫莅斯任,蒙主上深眷,四載勤勞,擘畫周至,迄今遺愛猶存。

    阿再莅斯任,自維涼薄不能嗣續前型,有忝厥職,乃成《淮關統志》,用付剞劂。

    刊成,遂述其梗略,以俟後之督是關者知原原本本,有始有末。

    胥吏不能起弊端,商民不敢行黠詐。

    是為序。

    時乾隆四十三年。

     《淮關統志》序 關榷之志之簡于郡縣者,以風土之責在郡縣也。

    續志之異于修志者,以規模仍乎前而繼述列于後也。

    餘是乘之續,始于乙醜春而成于冬,蓋敢言續而未敢言修也。

    餘幼随先中丞任,由山左曆江右,見所莅之地,莫不整躬率物,興利除弊。

    于郡邑各志,鹹随時修輯。

    任方伯時,曾攝篆九江,惠商恤旅,洵能囊懷民物,不苛不阿。

    先德克紹,餘用是惴惴未敢忘。

    厥後備員内府,趨直禁廷。

    甲子春季京察一等引見,蒙恩記名,以關差道府用。

    孟冬中旬,恭膺簡命,督理淮關。

    莅任之始,詳繹關志,條例規模,巨細畢舉。

    竊維榷政,其要在于存恤商船,剔厘弊窦,寬猛相濟,賞罰适中。

    餘夙夜圖維,殚竭心力,仰體皇上恤商愛民之至意,恪守前使舊章,謹遵先人庭訓。

    視事匝歲,課額豐盈,商情踴躍,幸勉隕越焉。

     惟《關志》自前榷使伊少司空于乾隆戊戌年纂修以來,迄今将及三十載。

    其中《古迹》、《川原》,尚無容增損;而《文告》、《則例》,則有随時之變通;《人物》、《藝文》亦備後來之宏富,固有不能不增訂者。

    餘于公餘之暇,搜羅各條。

    凡有關榷務者,删繁就簡,續于舊志各門之後。

    孟冬報滿,荷蒙皇上天恩留任。

    正欲力加參考,季冬複荷恩綸,簡命巡視長蘆,羝有期,率以告竣。

    計斯乘之成,時日既促,搜訪未深,挂漏之愆,自知不免。

    後之同志者,倘借丘陵以為泰嶽,由是博輯而引申之,其足以成餘志之未逮者,餘竊于斯乘樂觀其美備焉。

    是為叙。

     嘉慶丙寅正月上元後三日襄平李如枚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