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纂淮關統志·序
關燈
小
中
大
題請條例,約束方嚴,而各官亦自淬勵,增至銀二萬六千有奇,更加一倍有餘矣。
夫船料既不可增,而總計料數殊倍疇昔。
夫豈有他術哉?一則存恤商船,以通往來,則鈔不加而自增;一則厘革奸弊,以稽隐漏,則鈔自足而不耗。
如斯而已。
夫錢者,泉也,如泉之流行而無所壅也。
惟存恤船商,以浚其源;複厘革奸弊,以防其流。
而裕國通商,庶幾兩得之。
斯則《志》之義也。
适予當瓜期将代,謹拾志之殘缺者。
編摩之間,以因革事宜并《藝文》可續者,輯于各項之後。
意者諸君子之所欲為,而時有不及焉,自予為之。
然及予之所欲為,而猶弗及悉為者,則又俟于後之君子得為而為之者。
有此志在也。
嗚呼!算及舟車,非國家之得已也。
九邊調度,費用寖廣,司農且告匮,不得已旋革旋複,勢也。
于不得已之中,而寓寬假之意,俾鈔有常額,商有常懷,斯得《志》之義也。
不然,則茲《志》也,文具而已,将焉用之?謹序,以為同志者采焉。
舊志淮關小錄 主事杜學大道伯四川 《淮關志》成有年矣。
萬曆戊戌,餘以不佞承乏茲土。
取而閱之,大都具備,而獨于《輿地》、《廨舍》無圖,《勅書》、《令甲》無考。
且居民逼近轅門,至如寝室越遠,出入維艱。
于是,翻為刊正,節繁繕修,為寬簡居。
屏樹如異,插以廂房,為轅門,左曰“惠商柔遠”,右曰“計國子民”,西曰“北望燕雲”,東曰“南瞻魏阙”。
範金為鐘,銘曰:“以覺晨昏,聲聞于天。
為鎮淮關,億萬斯年”。
伐石為碑,題曰“淮海雄關”,為亭曰“小隐”,詩以識之,曰:“時有野亭趣,日無薄領來。
鄰砧聲斷續,漁棹聽迂回。
謀拙慚何補,政閑初放杯。
柳陰池上釣,機息紫雲迴。
”為聯對以自警,曰:“商人即吾人,減一分霑一分之賜,恩自朝廷;國事如家事,詧一弊祛一弊之奸,惠流行旅”。
曰:“灌輸系國家之命脈,中正是供;毫厘乃闾裡之膏脂,征求無擾”。
曰:“佐公家難已之役,三尺凜如;體上帝好生之心,一寬藹若”。
曰:“寬以莅關,寬則商毋從奸以漁百姓;簡以行敬,簡則己毋闊略,以馳官常。
”曰:“隐稅律,有明條,爾無負國;榷舟官,有常賦,下不病民。
”為居曰“寬簡”。
寬簡曷居?居自杜子;寬簡曷說,說自杜子。
杜子烏乎居?蓋淮關公署,創自蜀東夏公,犁然備矣。
杜子以坐中堂,不便新創,為寬簡居,在望淮亭之右,額曰“淮清流潤”。
左右藩(蔑)[篾],上覆以茅,迤後為退食,前屏以罘罳;寝室前樹以左右二屏,而左廂則撤舊屋而新之。
中正堂則左右二甬道,甓以磚石。
從事者兩行進,毋得從中。
庶乎規制森嚴,堂扃奧秘,且從望淮亭而出入,傳呼甚便,衙制亦尊。
此杜子寬簡之所由以居也。
居從蔑從茅,簡意斯在,得其說而存之。
則寬以為關,簡以應冗,淮關其庶幾乎。
為龍亭、儀仗、錦幌、雲蓋諸服禦具備;為禁約數款,為講鄉約廉,關民之不孝者而置之理。
百廢粗興,略有條理。
工植取之歲修租米,不以勞民。
嗟嗟!後之人葺而修之,庶此棲之不朽也。
鄙意類若此,于是揭數語勒篇首,而《志》則仍舊雲。
舊刻《淮關志略》序 刑部主事、理刑河中張甲征 戊戌之秋,西蜀兩沂杜公來董淮關之政,與餘邂逅,稱莫逆焉。
無何,手一編示餘,曰:“此前政馬公所為《志略》,吾增修而附益之者,子盍序諸。
”餘曰:“公之為此《志》也,其指謂何?”公曰:“吾甚有惡夫世之無恒者也。
蓋逆旅,此生也;傳舍,此官也。
矧茲榷關之使,匝歲辄更,坐席未溫,業已及瓜矣。
逆旅、傳舍之雲,莫此為甚。
故率苟且終歲之計,而于所謂商若民者,直秦、越視之耳。
吾之來也,豈惟故事是循,亦将圖經久而樹後楷也。
故有取于馬公之《志》,而猶惜其未備,阙者為補之,斷者為續之。
而吾所措置,及《秦記》大司農諸便宜事,鹹類附之。
令繼自今者,可考鏡焉。
稽既往之得失,則龜鑒示吾前;俟将來之是非,則衮钺随吾後。
吾持是心以厘是政,若世之無恒者所為,吾知免夫。
”餘曰:“善哉!公亦觀之《易》乎?在《易》:上震下巽曰‘恒’。
而夫子贊之曰:‘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夫震之象雷,而巽之象風。
雷、風之用,斯須間耳。
乃化機鼓動,萬古常然。
此天地之所恒久也。
公之瓜期,曾不越歲,亦雷、風斯須之用也。
而能揭官常于有永,贻美利于無窮,視彼持逆旅、傳舍之說者,心相萬矣。
恒德,其肖天地乎!”公惠洽商民,庶幾古所稱杜母者。
其惠政大端載編中,茲不具論雲。
然馬公亦蜀人,實創斯《志》,至公而集其成。
要之,兩公者,皆蜀之良也,蜀之光也。
《淮關統志》自叙 杜琳 餘自癸亥冬奉命由江浙海濱帆風,道過淮陽。
其時,冰凝木落,驿路匆忙。
雖未及細詳其疾苦,而闾閻蒼涼,川途落寞,已大非當年景色,心竊異之。
及南郡事竣,渡江而北,以次将曆朐山,時已甲子春暮。
榷關馬公諱士貞者,訪餘于旅舍,備述榷務艱難之況,抵掌至夜半,甚而泣下。
時同事副都憲呀公、少司空金公輩,莫不聞而嗟歎之。
昨
夫船料既不可增,而總計料數殊倍疇昔。
夫豈有他術哉?一則存恤商船,以通往來,則鈔不加而自增;一則厘革奸弊,以稽隐漏,則鈔自足而不耗。
如斯而已。
夫錢者,泉也,如泉之流行而無所壅也。
惟存恤船商,以浚其源;複厘革奸弊,以防其流。
而裕國通商,庶幾兩得之。
斯則《志》之義也。
适予當瓜期将代,謹拾志之殘缺者。
編摩之間,以因革事宜并《藝文》可續者,輯于各項之後。
意者諸君子之所欲為,而時有不及焉,自予為之。
然及予之所欲為,而猶弗及悉為者,則又俟于後之君子得為而為之者。
有此志在也。
嗚呼!算及舟車,非國家之得已也。
九邊調度,費用寖廣,司農且告匮,不得已旋革旋複,勢也。
于不得已之中,而寓寬假之意,俾鈔有常額,商有常懷,斯得《志》之義也。
不然,則茲《志》也,文具而已,将焉用之?謹序,以為同志者采焉。
舊志淮關小錄 主事杜學大道伯四川 《淮關志》成有年矣。
萬曆戊戌,餘以不佞承乏茲土。
取而閱之,大都具備,而獨于《輿地》、《廨舍》無圖,《勅書》、《令甲》無考。
且居民逼近轅門,至如寝室越遠,出入維艱。
于是,翻為刊正,節繁繕修,為寬簡居。
屏樹如異,插以廂房,為轅門,左曰“惠商柔遠”,右曰“計國子民”,西曰“北望燕雲”,東曰“南瞻魏阙”。
範金為鐘,銘曰:“以覺晨昏,聲聞于天。
為鎮淮關,億萬斯年”。
伐石為碑,題曰“淮海雄關”,為亭曰“小隐”,詩以識之,曰:“時有野亭趣,日無薄領來。
鄰砧聲斷續,漁棹聽迂回。
謀拙慚何補,政閑初放杯。
柳陰池上釣,機息紫雲迴。
”為聯對以自警,曰:“商人即吾人,減一分霑一分之賜,恩自朝廷;國事如家事,詧一弊祛一弊之奸,惠流行旅”。
曰:“灌輸系國家之命脈,中正是供;毫厘乃闾裡之膏脂,征求無擾”。
曰:“佐公家難已之役,三尺凜如;體上帝好生之心,一寬藹若”。
曰:“寬以莅關,寬則商毋從奸以漁百姓;簡以行敬,簡則己毋闊略,以馳官常。
”曰:“隐稅律,有明條,爾無負國;榷舟官,有常賦,下不病民。
”為居曰“寬簡”。
寬簡曷居?居自杜子;寬簡曷說,說自杜子。
杜子烏乎居?蓋淮關公署,創自蜀東夏公,犁然備矣。
杜子以坐中堂,不便新創,為寬簡居,在望淮亭之右,額曰“淮清流潤”。
左右藩(蔑)[篾],上覆以茅,迤後為退食,前屏以罘罳;寝室前樹以左右二屏,而左廂則撤舊屋而新之。
中正堂則左右二甬道,甓以磚石。
從事者兩行進,毋得從中。
庶乎規制森嚴,堂扃奧秘,且從望淮亭而出入,傳呼甚便,衙制亦尊。
此杜子寬簡之所由以居也。
居從蔑從茅,簡意斯在,得其說而存之。
則寬以為關,簡以應冗,淮關其庶幾乎。
為龍亭、儀仗、錦幌、雲蓋諸服禦具備;為禁約數款,為講鄉約廉,關民之不孝者而置之理。
百廢粗興,略有條理。
工植取之歲修租米,不以勞民。
嗟嗟!後之人葺而修之,庶此棲之不朽也。
鄙意類若此,于是揭數語勒篇首,而《志》則仍舊雲。
舊刻《淮關志略》序 刑部主事、理刑河中張甲征 戊戌之秋,西蜀兩沂杜公來董淮關之政,與餘邂逅,稱莫逆焉。
無何,手一編示餘,曰:“此前政馬公所為《志略》,吾增修而附益之者,子盍序諸。
”餘曰:“公之為此《志》也,其指謂何?”公曰:“吾甚有惡夫世之無恒者也。
蓋逆旅,此生也;傳舍,此官也。
矧茲榷關之使,匝歲辄更,坐席未溫,業已及瓜矣。
逆旅、傳舍之雲,莫此為甚。
故率苟且終歲之計,而于所謂商若民者,直秦、越視之耳。
吾之來也,豈惟故事是循,亦将圖經久而樹後楷也。
故有取于馬公之《志》,而猶惜其未備,阙者為補之,斷者為續之。
而吾所措置,及《秦記》大司農諸便宜事,鹹類附之。
令繼自今者,可考鏡焉。
稽既往之得失,則龜鑒示吾前;俟将來之是非,則衮钺随吾後。
吾持是心以厘是政,若世之無恒者所為,吾知免夫。
”餘曰:“善哉!公亦觀之《易》乎?在《易》:上震下巽曰‘恒’。
而夫子贊之曰:‘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夫震之象雷,而巽之象風。
雷、風之用,斯須間耳。
乃化機鼓動,萬古常然。
此天地之所恒久也。
公之瓜期,曾不越歲,亦雷、風斯須之用也。
而能揭官常于有永,贻美利于無窮,視彼持逆旅、傳舍之說者,心相萬矣。
恒德,其肖天地乎!”公惠洽商民,庶幾古所稱杜母者。
其惠政大端載編中,茲不具論雲。
然馬公亦蜀人,實創斯《志》,至公而集其成。
要之,兩公者,皆蜀之良也,蜀之光也。
《淮關統志》自叙 杜琳 餘自癸亥冬奉命由江浙海濱帆風,道過淮陽。
其時,冰凝木落,驿路匆忙。
雖未及細詳其疾苦,而闾閻蒼涼,川途落寞,已大非當年景色,心竊異之。
及南郡事竣,渡江而北,以次将曆朐山,時已甲子春暮。
榷關馬公諱士貞者,訪餘于旅舍,備述榷務艱難之況,抵掌至夜半,甚而泣下。
時同事副都憲呀公、少司空金公輩,莫不聞而嗟歎之。
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