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9分上大學,又怎樣?

關燈
作是人生履曆表的第一站:“台大→新竹科學園區宏達電工程師→人生第一台車→人生第一棟房子”。

    如果這個履曆的第一站,沒辦幫助你取得下一站的門票,例如好的工作,例如好的職稱,就算是失敗的學曆? 但大學給我們的,豈隻是學科成績單上的分數? 我是交大畢業的,89級,管理科學系。

    幸運延畢過一年。

     老實說,我當然有能力念完交大管理科學系開出來的每一個課程,隻是大二之後我就對系上開的課失去興趣,因為系上打算制造出來的那種産業精英,跟我原本幻想的、将來想成為的那一種人南轅北轍。

     我沒興趣,也就念不好,很多跟數學有關的課我都修了兩次以上,包曉天老師的線性代數我修了五次。

    包曉天老師的機率我也修了兩次。

    陳英亮老師的OR(忘記翻成中文怎麼翻了,作業研究?)我修了兩次。

    王克陸老師教的會計上下兩學期我都隻拿到不多不少的六十分。

    統計我忘了到底修過幾次?想不起來! 我拿到交大文憑的那一天,我深刻了解,交大給我的光環要勝過我真正擁有的競争力。

    我隻是有能力畢業,但其它呢?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從交大畢業就很猛了,可我知道我的學科能力弱得驚人。

     我不是一個優秀的績優生,但,我熱愛交大。

     我真的很喜歡在交大度過的五年時光,我在浩然圖書館、清大的老圖書館度過太多不專心的備考時光,在那裡面擁抱了數量驚人的雜書,看了好多電影。

     我在NCTU版上打過十幾次的大規模筆戰。

     我愛上過一個女孩,女孩教了我很多事。

     我參加了辯論社,雖僅僅一年,但也獲益良多。

     打了很多任務,遭遇無數事。

     更要強調的是,這輩子讓我心智大開的,不是什麼赫赫有名的哲學大師,而是跟我同寝室的室友在無數個徹夜辯論中啟迪了我的思想(我大概也讓他們看到了什麼叫恣意妄為的人生之道),在此同時,我的室友們也用獨特的方式在課業外開創了他們的人生,讓我實際見識到“人的特質”強過“學校加持”。

     我那一屆管科系畢業時,同寝室四個人隻有一個成績中等,包含我在内的其它三個人,成績都在全系倒數十名内——号稱管科89級成績最爛的寝室。

     不過呢,其中一個成績很爛的室友在大學時期就開了一間公司,在我們都還在騎機車吸廢氣的時候,他已買了一台七十幾萬的轎車,每次開同學會就會收到印好他最近開的公司名稱的新名片。

     成績最爛的那個,過去幾年在荷蘭的Benq工作,今年申請到華盛頓大學的法律博士的全額獎學金,七月已經搭飛機去過他的唬爛人生。

     我在寫小說,老是自稱要藉此征服天下。

     沒有愛過交大,我難以成就今天的自己。

     我也希望未來某天,交大能以我這個成績很爛的畢業生為傲。

     大學,不該隻是被當成人力資源的産生器,會這樣想之當然的人,我大概可以想象你的大學生涯隻是充滿了哪些東西……沒有不好,每個人都有他的選擇,但要因此輕賤别人,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