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重興隆琦隐元禅師原本,門弟子性幽獨往等編訂續修監寺 道昱宗儀 惠秀宗堂傅圖紹仁 道升開滋 副寺舜普 同靜寺 宗恺華忏本伎 校刊 道本永悅 永施德科常澄紹修 ○塔 【三十七座】 蓋佛之示現,鹹以三乘正法而利群機,涅槃之後,皆以寶塔而藏舍利。

    凡一瞻一禮,亟成佛道,故象教之設,讵可少哉?日佛塔、菩薩塔、羅漢塔、聲聞塔、祖師塔,各有層級等差。

    惟海會耆宿諸塔,壘石而成,則曰卯塔。

    每見水潦鶴之徒,一時福緣湊合,妄造層級,以混佛祖,未免為識者曬其僭竊可知矣。

    本山附近諸塔,皆非祖塔。

    獨鴻休、大休二高僧未詳法嗣,而其塔湮沒無存。

    於戲!毀之沒之,其罪福又何如也?僅崇祯辛已歲造本山說法費和尚壽塔一座,系臨濟正傳三十一世,乃茲山祖塔之始。

    大丈夫足下具眼,或瞻或禮,豈可不辨缁素也哉? 唐 鴻休禅師塔 舊傳在天柱峰。

    昔人有贊雲:“日出栽松,日入宴寂。

    至今山中,郁郁密密。

    白刃春風,了無塵迹。

    山雲海月兩忘形,千古寒潭照虛室。

    ”所載《高僧傳》今遍覽無蹤,或年代深遠,為土所乎,不可知也。

    師亦贊雲:“不爽宿債,端坐青松,頭臨白刃,如斬春風。

    咦!七粒瑩然揮不破,至今洞壑玲珑。

    ” 明 大休禅師塔 舊傳在幢幡峰西。

    前有塔院,基址頗巨。

    石柱數條,石人望柱各二,列于甬道,為國初新賜葬者,今亦無迹。

    萬曆間山鄰欲圖為墳,寺僧徹夜以石徹之,名為大休墓。

    次日謀者乃息。

    師贊之曰:“興隆家國,妙在休心,龍雲際會,輥芥投針。

    莖草不拈兮,建刹己竟,一葉未落兮,滿地黃金。

    ” 雪堂塔 在桑池園中侖。

    塔禁五畝,前裡長陳大绶冊據。

     蒙庵達和尚塔 在雪塔右。

     妙湛塔 在雪堂塔左。

     坦翁參塔 在雪堂塔前,為山鄰所廢,今僅存三塔一列,俱名雙池園。

    師有感雲:“三塔魂消愁砥柱,雙池水涸待金湯。

    ” 藤庵晖塔 在下棋垅左。

     适軒友塔 在藤庵塔左,亦為山陵所廢。

    辛卯春重修,改名日上善塔。

     圖湛師塔 在吉祥峰下。

     必翁友塔 在熨鬥山萬松庵之後。

    甲申冬,玄密禅師附葬于此。

    其餘諸塔附寺左右,曆代住僧瘗焉。

    天柱峰下,壽塔之上,有塔四座:曰正覺,慈覺,山堂,垾海。

    癸未歲,乃合為一,勒石以便祭掃。

    又方丈右塔二座:一荊岩,一失名。

    又寺左山一帶塔三座:曰純極,日總庵,一失名。

     明第一代重興開山賜紫正圓中天祖師塔 在四潭之上。

    建自天啟壬戌仲冬。

    坐辛向乙。

    發祖自大帽,踴躍而下,突起寶峰,中抽嫩枝數節,後方結穴。

    紫薇、屏幛輔于左,五雲報雨弼于右,獅子馴伏其前,寶蓋輝煌于後。

    倉庫疊疊,朝案重重,靈淵鐘氣,獅象臨門,賜紫老人任之不亦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