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檗山志凡例八則
關燈
小
中
大
山河大地是眼中塵;無邊刹境是夢裡事;五嶽四渎,泡影空花;何足道哉!然則一峙、一流、一動、一靜,從什麼處湧出?苟知出處;可以卓立宇宙間。古今名勝無有并之者,而後以溪聲為長舌亦得,以山色作淨身亦得。否則須彌之勝;十寶之嚴;不亦陋且頑乎!我檗山巍巍逈出萬峰之表,佛仙神蟒戲弈之場,岩崖洞壑靈氣鐘焉,潭澗泉石神物護焉。隐顯幽異,難以形言,遊之,詠之,辟之,志之,無可不可。志山第一。
昔人拈莖草建刹已竟,崇樓傑閣雲乎哉。或因緣出現,一時湧出;或因緣離散;倏爾灰燼,可思議邪;不可思議邪?茲寺自唐、宋至明,幾廢幾興,莫非俟乎其人。若夫看破水月道場,空花佛事,正好扶起莖草,撐天拄地;蓋覆将來,曷有已極?志寺第二。
古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誠哉是言也。凡主持家國,抉擇朝野,惟人為貴,而況擔荷佛祖,丕振宗風者乎?茲山劈自正斡;炳于希運,聲徹九重,道揚四海。山以人重,人以山靈,并傳而不磨。其餘弄泥團漢,藞藞苴苴;磊磊落落,總被老人筆尖頭上放大光明,爍破面門了也。志僧第三。
一法若有,毗盧墜在凡夫;萬法若無,普賢失其境界;若也救毗盧而不墜,全普賢而無失,可謂善說法者矣。然則剔脫有無關捩,掀開凡聖名言,塵說、刹說、熾然說,何時西方東土諸老古錐拈椎豎拂,指東話西,搖唇鼓舌,說青道黃,為祥為瑞;為殃為災,以為法式者邪!這裡還著得毗盧麼?請下個注腳,志法第四。
澗南潭北綿密不通風,岩下峰前突出太□層,此便是遞代老凍侬末後躲跟之處。隻如朔風怒号,寒煙長鎖,猿啼鳥喚,奉獻無門,孝子賢孫,追思無地。且道向甚麼處覓得祖翁靈骨?聲色堆頭,急須着眼,不萌枝上,漫掃春秋。志祖塔第五。
真正衲僧一法也,無護個什麼。苟能無可護處,興一言如銀山鐵壁,為千古屏翰,令人望之俨然靈山付囑猶在,是則名為真格外之金湯也。志外護第六。
修世谛文字,胡謂有待千百世之後?而放志山林、栖心法窟者,知代不乏人,況名勝景物真僞确有可據者哉。然則長篇短句,搜羅見聞,可與卧遊山水者道爾。若夫達觀之士,親到黃檗峰頭,豁開雙眼,洞壑林巒,真文炳著,潭澗木石,觌體成章。這段靈妙幽真,非墨之可傳。設若添個元字腳于其間,不亦贻雕文喪德之诮欤?志文第七
書以傳信不傳疑。若夫事之逸者,多近乎疑,傳之曷故?殊不知有逸人方有逸事,傳逸事愈足以證逸人,夫逸事非奇也,誠善應之兆也。《易》曰:“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裡之外應之。”而況逸事之符乎?所謂善及乎前,必應之于後;善及乎古,必應之于今;善及乎身家,身家必有異常之泰;善及于天下,天下悉皆祯祥之征,夫複何疑?附志逸事第八。
舊志六章;今列為八,涉獵見聞之殊,擴充人景之藻,世出世間,攝盡無餘,以便遨遊者之大觀。若夫未點畫以前,著得隻眼,全彰格外風光,笑看斯集,逗漏奚辭?
黃檗斷際希運禅師一派源流
斷際運 臨濟玄 興化獎 南院颙 風穴沼
首山念 汾陽昭 石霜圓 楊歧會 白雲端
五祖演 昭覺勤 虎丘隆 應庵華 密庵傑
破庵先 無準範 雪岩欽 高蜂妙 中蜂本
千岩長 萬蜂蔚 寶藏持 東明■〈目上山下〉 海舟慈
寶蜂瑄 天奇瑞 無聞聰 月心寶 幻有傳
密雲悟 費隐容 隐元琦
黃檗傳法法派
明第一代黃檗開法圓悟密雲祖師源流法派
祖道戒定宗 方廣正圓通
行超明實際 了達悟真空
清第四十代住持開法達光道暹禅師續立法派
三味原無相 一秉妙厥中
現前機用大 豁露本來衷
黃檗剃度宗派
明第一代黃檗開山賜紫正圓中天祖師剃度宗派
祖法志懷 德行圓融 福慧善果 正覺興隆
性道元淨 衍如真通 宏仁廣智 明本紹宗
明第三代重興主持開法隆琦隐元祖師續派
一心自達 超悟玄中 永徹上乘 大顯主翁
清四十代住持宏光遭暹禅師又續
聞思直證 理事該充 聖凡俱泯 照用弗同
支那演範 兜率垂功 綿延奕祀 濟度群蒙
昔人拈莖草建刹已竟,崇樓傑閣雲乎哉。或因緣出現,一時湧出;或因緣離散;倏爾灰燼,可思議邪;不可思議邪?茲寺自唐、宋至明,幾廢幾興,莫非俟乎其人。若夫看破水月道場,空花佛事,正好扶起莖草,撐天拄地;蓋覆将來,曷有已極?志寺第二。
古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誠哉是言也。凡主持家國,抉擇朝野,惟人為貴,而況擔荷佛祖,丕振宗風者乎?茲山劈自正斡;炳于希運,聲徹九重,道揚四海。山以人重,人以山靈,并傳而不磨。其餘弄泥團漢,藞藞苴苴;磊磊落落,總被老人筆尖頭上放大光明,爍破面門了也。志僧第三。
一法若有,毗盧墜在凡夫;萬法若無,普賢失其境界;若也救毗盧而不墜,全普賢而無失,可謂善說法者矣。然則剔脫有無關捩,掀開凡聖名言,塵說、刹說、熾然說,何時西方東土諸老古錐拈椎豎拂,指東話西,搖唇鼓舌,說青道黃,為祥為瑞;為殃為災,以為法式者邪!這裡還著得毗盧麼?請下個注腳,志法第四。
澗南潭北綿密不通風,岩下峰前突出太□層,此便是遞代老凍侬末後躲跟之處。隻如朔風怒号,寒煙長鎖,猿啼鳥喚,奉獻無門,孝子賢孫,追思無地。且道向甚麼處覓得祖翁靈骨?聲色堆頭,急須着眼,不萌枝上,漫掃春秋。志祖塔第五。
真正衲僧一法也,無護個什麼。苟能無可護處,興一言如銀山鐵壁,為千古屏翰,令人望之俨然靈山付囑猶在,是則名為真格外之金湯也。志外護第六。
修世谛文字,胡謂有待千百世之後?而放志山林、栖心法窟者,知代不乏人,況名勝景物真僞确有可據者哉。然則長篇短句,搜羅見聞,可與卧遊山水者道爾。若夫達觀之士,親到黃檗峰頭,豁開雙眼,洞壑林巒,真文炳著,潭澗木石,觌體成章。這段靈妙幽真,非墨之可傳。設若添個元字腳于其間,不亦贻雕文喪德之诮欤?志文第七
書以傳信不傳疑。若夫事之逸者,多近乎疑,傳之曷故?殊不知有逸人方有逸事,傳逸事愈足以證逸人,夫逸事非奇也,誠善應之兆也。《易》曰:“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裡之外應之。”而況逸事之符乎?所謂善及乎前,必應之于後;善及乎古,必應之于今;善及乎身家,身家必有異常之泰;善及于天下,天下悉皆祯祥之征,夫複何疑?附志逸事第八。
舊志六章;今列為八,涉獵見聞之殊,擴充人景之藻,世出世間,攝盡無餘,以便遨遊者之大觀。若夫未點畫以前,著得隻眼,全彰格外風光,笑看斯集,逗漏奚辭?
黃檗斷際希運禅師一派源流
斷際運 臨濟玄 興化獎 南院颙 風穴沼
首山念 汾陽昭 石霜圓 楊歧會 白雲端
五祖演 昭覺勤 虎丘隆 應庵華 密庵傑
破庵先 無準範 雪岩欽 高蜂妙 中蜂本
千岩長 萬蜂蔚 寶藏持 東明■〈目上山下〉 海舟慈
寶蜂瑄 天奇瑞 無聞聰 月心寶 幻有傳
密雲悟 費隐容 隐元琦
黃檗傳法法派
明第一代黃檗開法圓悟密雲祖師源流法派
祖道戒定宗 方廣正圓通
行超明實際 了達悟真空
清第四十代住持開法達光道暹禅師續立法派
三味原無相 一秉妙厥中
現前機用大 豁露本來衷
黃檗剃度宗派
明第一代黃檗開山賜紫正圓中天祖師剃度宗派
祖法志懷 德行圓融 福慧善果 正覺興隆
性道元淨 衍如真通 宏仁廣智 明本紹宗
明第三代重興主持開法隆琦隐元祖師續派
一心自達 超悟玄中 永徹上乘 大顯主翁
清四十代住持宏光遭暹禅師又續
聞思直證 理事該充 聖凡俱泯 照用弗同
支那演範 兜率垂功 綿延奕祀 濟度群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