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座尚寂寂無名的山嶽,名武當。
末世尚玄,道觀林立,武當山便坐落着三十幾座大大小小的道觀、精舍。
夜半,一個小小破爛的道場猶點着燈火。
道場前面是毫無頭緒亂種些野菜的苗圃,後面是埋得不三不四的亂葬崗,屋頂漏水不修,水井濁了不管,夜風刮得大樹搖晃,發出啞啞的怪聲。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這個沒有香火的爛道場肯定是撞鬼的好地方。
爛道場裡面住着一大一小兩個假道士。
隻因這年頭,道士跟和尚是兩種最不會被騷擾的落魄職業,尤其廟産隻有一些死人墳墓,沒有官差會生腦筋來收租,犯晦氣。
“師父,你瞧瞧這一段寫得怎樣?” 一個小道童喜滋滋地跪在一個中年男子面前,手裡卻沒有捧着竹卷或紙張。
他們窮,買不起那些昂貴東西,倒是刻好的木闆塞滿了半個屋子,地上都是懶得清掃的木屑,隻要一個大噴嚏,立刻花了整間道觀。
“念吧。
”男子放下手中正刻到一半的木闆,豎耳傾聽。
于是那小道童背了一大段他方才在腦子裡編的英雄故事。
小道童記性甚好,居然在腦瓜子裡想了一個小章節的三國英雄故事,加上邊說邊漫天扯淡,這一講竟說了一個時辰。
男子聽得一下子點頭,一下子搖頭,待得小道童背完,男子簡單給了些意見,也贊了小道童幾句,逗得小道童興奮不已。
能得到師父的稱贊可不容易。
見小道童如此開心,男子反而歎了口氣。
“貫中,照我看這說故事賺大錢的時代還未到,你整天跷學堂跑來跟着我,盡攢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在腦子裡,還不如去背點四書五經考個功名,免得到了師父這年紀還是窮瘋,怨歎一世。
”男子刻着木闆,就快到故事的結局了。
“師父,把一生賭在說故事上的人最浪漫了。
”小道童崇拜地看着男子。
“是嗎?要是有好姑娘家也這麼想就好啦。
”男子笑笑,不以為忤。
道觀的門突然被撞開! 沁涼的夜風登時帶來一股冰冷的血腥氣,吹進了小道觀。
男子跟小道童在虛幻世界裡機智百出,在現實生活裡卻不懂機靈應變,傻傻地看着闖進道觀的不速之客。
一男一女。
男的高大瘦削,劍眉入鬓,英氣底下卻有蒼白的病容,滿臉大汗。
女的扶着男子,是個漂亮的色目人,女子手裡握着一柄劍,身上有好幾處血乎乎的傷口,顯然與人惡鬥不久。
“喂!把蠟燭熄了,借我們躲一躲!”女子不斷喘氣,看來狼狽,口氣卻很無禮。
被女子攙扶的男人呆呆看着屋子裡正刻着木闆的男子,兩人同時都是一怔。
“君寶!”男子呆住,這假道士當然就是立志成為當代故事之王的子安。
“子安?”子安驚喜,此人當然就是深受殘疾重傷的君寶。
******************* 那日君寶不告而别,靈雪策馬急追,幾經波折,終于教她在一條年久失修的官道上找着滿身大汗的君寶。
兩人碰着了又不免一番口角,靈雪逼着君寶帶她一塊歸隐,君寶卻說他習慣一個人,正吵得不可開交時,君寶在江湖上所結下的仇人就在左近趕路,仇人不意聽見君寶受傷的消息,立刻呼朋引伴前來夾擊,幸得靈雪劍法長進,拼命保護君寶才殺退衆敵。
但君寶身受重傷的消息卻從此走漏,江湖大噪,被殺敗的敵人紛紛糾衆再追,敵人一路追變多路追,靈雪與君寶一路躲躲藏藏好不辛苦,偶爾與敵人遭逢,無一不是靈雪仗劍舍命才護得君寶周全。
到了後來,連不殺座下的大弟子與二弟子也加入了追殺行列。
君寶與靈雪兩人命在旦夕,幸好白馬腳程急快,這才一路逃到少室山旁的武當山。
馬兒山中行走不便,腳印又容易顯露蹤迹,靈雪這才喚白馬與兩人分兩路跑,用馬蹄印欺騙敵人耳目。
不料不殺座下大弟子殘忍、二弟子殘暴并不上當,一發覺馬蹄印突然深淺不一,立即想到是兩人棄馬而逃,便率領二十幾個喇嘛殺往武當山裡,同時派遲來會合的不殺三弟子殘沸前往熟悉此處地形的少林寺調兵遣将,務必翻了整座山也要找出兩人。
少林近日許多朝廷貴客來參訪,連日大開酒宴,殘忍與殘暴計劃殺了三豐後,便提着項上人頭前往少林與會,炫耀戰功。
一見到君寶疲困交集的模樣,子安察覺情況不對,還沒問清楚詳細原因便攆熄了燭火,将房門關緊,命他的小徒弟不可作聲。
“來者是誰?”子安在君寶掌心中寫字。
“不殺座下,約三十多人,慘。
”君寶回寫在子安手心。
子安愣住,區區不殺座下,又怎能是一人分飾兩俠的君寶的對手? 但以子安聰明絕頂的腦袋立即想到,一定是君寶受傷不敵。
子安什麼怪本事都沾過一二,亦略通醫道,立即搭上君寶的脈搏,内息強勁,卻怪異地斷斷續續,全身筋脈必定是千瘡百孔。
“怎會如此糟糕?”子安寫道。
“人在倒楣,身不由己。
”君寶回寫。
“七索人呢?”子安問。
“有夠遠。
”君寶輕歎。
子安神色凝重,這氣氛不多說,早就感染到心思缜密的小徒弟身上。
“師父,我有一計。
”小徒弟在子安掌心寫道。
“何計?”子安皺眉。
“空城。
”小徒弟自信滿滿,這正是此計的最要緊之處。
子安沉吟半晌,這空城計乃是小徒弟剛剛跟他編造的故事,述說城内無軍的孔明大開城門,示敵以弱,欺騙司馬懿,讓他反而畏懼埋伏,不敢進城一戰。
此刻用上空城計,當然不至于讓敵人畏懼有詐,而是敞開
末世尚玄,道觀林立,武當山便坐落着三十幾座大大小小的道觀、精舍。
夜半,一個小小破爛的道場猶點着燈火。
道場前面是毫無頭緒亂種些野菜的苗圃,後面是埋得不三不四的亂葬崗,屋頂漏水不修,水井濁了不管,夜風刮得大樹搖晃,發出啞啞的怪聲。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這個沒有香火的爛道場肯定是撞鬼的好地方。
爛道場裡面住着一大一小兩個假道士。
隻因這年頭,道士跟和尚是兩種最不會被騷擾的落魄職業,尤其廟産隻有一些死人墳墓,沒有官差會生腦筋來收租,犯晦氣。
“師父,你瞧瞧這一段寫得怎樣?” 一個小道童喜滋滋地跪在一個中年男子面前,手裡卻沒有捧着竹卷或紙張。
他們窮,買不起那些昂貴東西,倒是刻好的木闆塞滿了半個屋子,地上都是懶得清掃的木屑,隻要一個大噴嚏,立刻花了整間道觀。
“念吧。
”男子放下手中正刻到一半的木闆,豎耳傾聽。
于是那小道童背了一大段他方才在腦子裡編的英雄故事。
小道童記性甚好,居然在腦瓜子裡想了一個小章節的三國英雄故事,加上邊說邊漫天扯淡,這一講竟說了一個時辰。
男子聽得一下子點頭,一下子搖頭,待得小道童背完,男子簡單給了些意見,也贊了小道童幾句,逗得小道童興奮不已。
能得到師父的稱贊可不容易。
見小道童如此開心,男子反而歎了口氣。
“貫中,照我看這說故事賺大錢的時代還未到,你整天跷學堂跑來跟着我,盡攢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在腦子裡,還不如去背點四書五經考個功名,免得到了師父這年紀還是窮瘋,怨歎一世。
”男子刻着木闆,就快到故事的結局了。
“師父,把一生賭在說故事上的人最浪漫了。
”小道童崇拜地看着男子。
“是嗎?要是有好姑娘家也這麼想就好啦。
”男子笑笑,不以為忤。
道觀的門突然被撞開! 沁涼的夜風登時帶來一股冰冷的血腥氣,吹進了小道觀。
男子跟小道童在虛幻世界裡機智百出,在現實生活裡卻不懂機靈應變,傻傻地看着闖進道觀的不速之客。
一男一女。
男的高大瘦削,劍眉入鬓,英氣底下卻有蒼白的病容,滿臉大汗。
女的扶着男子,是個漂亮的色目人,女子手裡握着一柄劍,身上有好幾處血乎乎的傷口,顯然與人惡鬥不久。
“喂!把蠟燭熄了,借我們躲一躲!”女子不斷喘氣,看來狼狽,口氣卻很無禮。
被女子攙扶的男人呆呆看着屋子裡正刻着木闆的男子,兩人同時都是一怔。
“君寶!”男子呆住,這假道士當然就是立志成為當代故事之王的子安。
“子安?”子安驚喜,此人當然就是深受殘疾重傷的君寶。
******************* 那日君寶不告而别,靈雪策馬急追,幾經波折,終于教她在一條年久失修的官道上找着滿身大汗的君寶。
兩人碰着了又不免一番口角,靈雪逼着君寶帶她一塊歸隐,君寶卻說他習慣一個人,正吵得不可開交時,君寶在江湖上所結下的仇人就在左近趕路,仇人不意聽見君寶受傷的消息,立刻呼朋引伴前來夾擊,幸得靈雪劍法長進,拼命保護君寶才殺退衆敵。
但君寶身受重傷的消息卻從此走漏,江湖大噪,被殺敗的敵人紛紛糾衆再追,敵人一路追變多路追,靈雪與君寶一路躲躲藏藏好不辛苦,偶爾與敵人遭逢,無一不是靈雪仗劍舍命才護得君寶周全。
到了後來,連不殺座下的大弟子與二弟子也加入了追殺行列。
君寶與靈雪兩人命在旦夕,幸好白馬腳程急快,這才一路逃到少室山旁的武當山。
馬兒山中行走不便,腳印又容易顯露蹤迹,靈雪這才喚白馬與兩人分兩路跑,用馬蹄印欺騙敵人耳目。
不料不殺座下大弟子殘忍、二弟子殘暴并不上當,一發覺馬蹄印突然深淺不一,立即想到是兩人棄馬而逃,便率領二十幾個喇嘛殺往武當山裡,同時派遲來會合的不殺三弟子殘沸前往熟悉此處地形的少林寺調兵遣将,務必翻了整座山也要找出兩人。
少林近日許多朝廷貴客來參訪,連日大開酒宴,殘忍與殘暴計劃殺了三豐後,便提着項上人頭前往少林與會,炫耀戰功。
一見到君寶疲困交集的模樣,子安察覺情況不對,還沒問清楚詳細原因便攆熄了燭火,将房門關緊,命他的小徒弟不可作聲。
“來者是誰?”子安在君寶掌心中寫字。
“不殺座下,約三十多人,慘。
”君寶回寫在子安手心。
子安愣住,區區不殺座下,又怎能是一人分飾兩俠的君寶的對手? 但以子安聰明絕頂的腦袋立即想到,一定是君寶受傷不敵。
子安什麼怪本事都沾過一二,亦略通醫道,立即搭上君寶的脈搏,内息強勁,卻怪異地斷斷續續,全身筋脈必定是千瘡百孔。
“怎會如此糟糕?”子安寫道。
“人在倒楣,身不由己。
”君寶回寫。
“七索人呢?”子安問。
“有夠遠。
”君寶輕歎。
子安神色凝重,這氣氛不多說,早就感染到心思缜密的小徒弟身上。
“師父,我有一計。
”小徒弟在子安掌心寫道。
“何計?”子安皺眉。
“空城。
”小徒弟自信滿滿,這正是此計的最要緊之處。
子安沉吟半晌,這空城計乃是小徒弟剛剛跟他編造的故事,述說城内無軍的孔明大開城門,示敵以弱,欺騙司馬懿,讓他反而畏懼埋伏,不敢進城一戰。
此刻用上空城計,當然不至于讓敵人畏懼有詐,而是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