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 宋代
關燈
小
中
大
至,惟古則”)。
——乾隆《鼓山志藝文》,又見 《勉齋集》卷四十 台灣《四庫全書》本 白玉蟾本名葛長庚,福州閩清人。
生于瓊州,字如晦,号海瓊子。
初至雷州,繼為白氏子,名玉蟾,後隐於武夷山。
博洽諸書,善篆隸草,工畫梅竹。
相傳他有道術,入水不濡。
宋嘉定中,召對稱旨,命館太乙宮,诏封紫清真人,有《海瓊集》。
題鼓山超凡閣 輸與黃龍第一籌,于今不到洞賓羞。
九重城裡聖箭子,三百年來糞掃頭。
山月扶疏龛石冷,天風浩蕩海槎浮。
我來會得謙公意,豎起拳頭向趙州。
——乾隆《鼓山志藝文》 史季溫字子威,四川眉州人。
宋紹定進士,淳祐間由轉運判官提刑福建;寶祐中官秘書少監,著有《山谷别集注》、《山谷精華錄》。
遊鼓山 上到瑤峰第幾間,禦風騎氣渺人寰。
天高陡覺星辰近,地迥偏饒日月閑。
去海茫茫疑十裡,望州隐隐見三山。
武夷榜墨千年在,任使重岩藓字斑。
(刻龍頭泉) ——乾隆《鼓山志藝文》 林希逸字肅翁,福州福清人,宋端平二年(1235年)進士,官至直秘閣,知興化軍。
題天風海濤亭 亭後千尋屴崱峰,亭前萬裡見晴空。
山藏落照生新月,海漲輕濤帶晚風。
世事浮雲變今古,客遊GFDC6石遍西東。
近檐溜雨霜皮栢,卻是渠曾識晦翁。
——乾隆《鼓山志藝文》 劉克莊(1187~1269年)字潛夫,号後村居士,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以蔭入仕,宋淳祐間,賜同進士出身,累官工部尚書兼侍讀,以龍圖閣學士緻仕。
陪真西山遊鼓山 先生廊廟姿,非直藩翰才。
南州彩旗留,北阙丹诏催。
重臣方暑行,停骖小徘徊。
客中載枚鄒,物外尋宗雷。
遂窮天海觀,一豁風雲懷。
眷言此靈山,判自宇宙來。
登臨幾朱輪,滅沒随飛埃。
堂堂蔡與趙,繼者其誰哉?共惟勳業侔,況乃名節偕。
伊餘忝載筆,适值祖帳開。
雖陪叔子遊,獨抱湛輩哀。
餞詩堪覆瓿,不敢镌蒼崖。
——乾隆《鼓山志藝文》,又見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十 《四部叢刊》本 登鼓山用餘幹趙相韻 城郭區區一聚埃,江山如此信佳哉。
挾龍相國騎箕去,招鶴仙人弭節來。
試向炊梁成短夢,何如煨芋撥殘灰。
危亭更著文公匾,日落山空未忍回。
——乾隆《鼓山志藝文》,又見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十 張鎮字仲甫,三山人,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進士,官至考功郎中,知興化軍。
遊鼓山 籠翎圈裡著禅關,頂有奇峰磴可攀。
上下乾坤大千界,東西陸海兩三山。
臨滄霧向風前解,喝水泉因雨後潺。
一宿迷歸山莫哂,小窗竟日對殘顔。
——《閩詩錄丙集》卷十五 宣統三年(1911年)刊本 趙汝珣河南汴州人,宋太宗八世孫,淳祐間福州郡丞。
遊鼓山靈源洞 暫攜朱墨上崔嵬,興出煙雲眼界開。
無策便回流水去,有緣亦到鼓山來。
慚非方外狂司馬,喜識僧中老辨才。
自笑生平少閑适,又驅俗駕入塵埃。
(刻靈源洞) ——乾隆《鼓山志藝文》 癡絕宋淳祐間僧。
遊鼓山(淳祐辛酉立秋後三日) 野徑斜連石澗傍,草根呢呢語寒螀。
郊原經雨多秋意,庭院無人自夕陽。
風卷暮雲歸碧嶂,葉随野水入寒塘。
數家籬落楓林外,枳殼垂青菊綻黃。
(刻大頂峰) ——乾隆《鼓山志藝文》 趙希忄弋字孟能,宋代宮室,秦王德芳八世孫。
鹹淳間官福州。
題喝水岩 尊者何年向此禅,一聲喝斷水之源。
如何有許神通力,猶計當年寂與喧。
——乾隆《鼓山志藝文》 徐錫之宋淳祐間人。
題喝水岩(淳祐己酉年) 重巒複嶺鎖松關,隻欠泉聲入生間。
我若當年侍師側,不教喝水過他山。
劉霪建州人。
學古之孫,朱熹外曾孫。
登石鼓觀文公“天風海濤” 書并簡住山信和尚(淳祐丁未秋) 蒼藤石壁古擡提,應怪重來歲月遲。
江水湧流千古恨,山靈阿護一聯詩。
休論世事更棋局,且對斜陽把酒卮。
我輩登臨多感慨,此情未許俗懷知。
——乾隆《鼓山志藝文》,又見 《勉齋集》卷四十 台灣《四庫全書》本 白玉蟾本名葛長庚,福州閩清人。
生于瓊州,字如晦,号海瓊子。
初至雷州,繼為白氏子,名玉蟾,後隐於武夷山。
博洽諸書,善篆隸草,工畫梅竹。
相傳他有道術,入水不濡。
宋嘉定中,召對稱旨,命館太乙宮,诏封紫清真人,有《海瓊集》。
題鼓山超凡閣 輸與黃龍第一籌,于今不到洞賓羞。
九重城裡聖箭子,三百年來糞掃頭。
山月扶疏龛石冷,天風浩蕩海槎浮。
我來會得謙公意,豎起拳頭向趙州。
——乾隆《鼓山志藝文》 史季溫字子威,四川眉州人。
宋紹定進士,淳祐間由轉運判官提刑福建;寶祐中官秘書少監,著有《山谷别集注》、《山谷精華錄》。
遊鼓山 上到瑤峰第幾間,禦風騎氣渺人寰。
天高陡覺星辰近,地迥偏饒日月閑。
去海茫茫疑十裡,望州隐隐見三山。
武夷榜墨千年在,任使重岩藓字斑。
(刻龍頭泉) ——乾隆《鼓山志藝文》 林希逸字肅翁,福州福清人,宋端平二年(1235年)進士,官至直秘閣,知興化軍。
題天風海濤亭 亭後千尋屴崱峰,亭前萬裡見晴空。
山藏落照生新月,海漲輕濤帶晚風。
世事浮雲變今古,客遊GFDC6石遍西東。
近檐溜雨霜皮栢,卻是渠曾識晦翁。
——乾隆《鼓山志藝文》 劉克莊(1187~1269年)字潛夫,号後村居士,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以蔭入仕,宋淳祐間,賜同進士出身,累官工部尚書兼侍讀,以龍圖閣學士緻仕。
陪真西山遊鼓山 先生廊廟姿,非直藩翰才。
南州彩旗留,北阙丹诏催。
重臣方暑行,停骖小徘徊。
客中載枚鄒,物外尋宗雷。
遂窮天海觀,一豁風雲懷。
眷言此靈山,判自宇宙來。
登臨幾朱輪,滅沒随飛埃。
堂堂蔡與趙,繼者其誰哉?共惟勳業侔,況乃名節偕。
伊餘忝載筆,适值祖帳開。
雖陪叔子遊,獨抱湛輩哀。
餞詩堪覆瓿,不敢镌蒼崖。
——乾隆《鼓山志藝文》,又見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十 《四部叢刊》本 登鼓山用餘幹趙相韻 城郭區區一聚埃,江山如此信佳哉。
挾龍相國騎箕去,招鶴仙人弭節來。
試向炊梁成短夢,何如煨芋撥殘灰。
危亭更著文公匾,日落山空未忍回。
——乾隆《鼓山志藝文》,又見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十 張鎮字仲甫,三山人,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進士,官至考功郎中,知興化軍。
遊鼓山 籠翎圈裡著禅關,頂有奇峰磴可攀。
上下乾坤大千界,東西陸海兩三山。
臨滄霧向風前解,喝水泉因雨後潺。
一宿迷歸山莫哂,小窗竟日對殘顔。
——《閩詩錄丙集》卷十五 宣統三年(1911年)刊本 趙汝珣河南汴州人,宋太宗八世孫,淳祐間福州郡丞。
遊鼓山靈源洞 暫攜朱墨上崔嵬,興出煙雲眼界開。
無策便回流水去,有緣亦到鼓山來。
慚非方外狂司馬,喜識僧中老辨才。
自笑生平少閑适,又驅俗駕入塵埃。
(刻靈源洞) ——乾隆《鼓山志藝文》 癡絕宋淳祐間僧。
遊鼓山(淳祐辛酉立秋後三日) 野徑斜連石澗傍,草根呢呢語寒螀。
郊原經雨多秋意,庭院無人自夕陽。
風卷暮雲歸碧嶂,葉随野水入寒塘。
數家籬落楓林外,枳殼垂青菊綻黃。
(刻大頂峰) ——乾隆《鼓山志藝文》 趙希忄弋字孟能,宋代宮室,秦王德芳八世孫。
鹹淳間官福州。
題喝水岩 尊者何年向此禅,一聲喝斷水之源。
如何有許神通力,猶計當年寂與喧。
——乾隆《鼓山志藝文》 徐錫之宋淳祐間人。
題喝水岩(淳祐己酉年) 重巒複嶺鎖松關,隻欠泉聲入生間。
我若當年侍師側,不教喝水過他山。
劉霪建州人。
學古之孫,朱熹外曾孫。
登石鼓觀文公“天風海濤” 書并簡住山信和尚(淳祐丁未秋) 蒼藤石壁古擡提,應怪重來歲月遲。
江水湧流千古恨,山靈阿護一聯詩。
休論世事更棋局,且對斜陽把酒卮。
我輩登臨多感慨,此情未許俗懷知。